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佛七隨筆(王印)

[複製鏈接]

24

主題

24

帖子

5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古今 發表於 2011-8-3 23: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古今 於 2011-8-5 02:22 編輯


 
 
 
 
 
 
 
 
柏林寺佛七法會隨筆

王印

趙縣柏林寺於辛未臘月十五至二十一日舉辦「精進佛七共修法會」,來自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邢台及趙縣等地四眾弟子和常住僧眾共六十多人,參加共修法會,河北省佛協會長凈慧法師主法。臘月十四日晚殿後舉行凈壇儀,十五日法會正式開始,每日連早晚上殿在內,共進行十堂佛事,時間安排十分緊湊。

因緣所至,有幸參加這次法會。多年的病弱之軀,在醫藥無效的情況下投入各種氣功學習班。病得到一定的好轉,體質也有所增強。可氣功不是道家的就是佛家的,道家的理論看不懂,偶然的機會,同時得到《安祥集》和一期《禪》雜誌,一下子就被這兩本書吸引了,進而仰慕作者和主編,一看耘雲先生是台灣人。我失望了,覺得此生難睹尊顏了。神奇的力量竟讓我於7月18日在北京法源寺聆聽了耘雲先生的講座。在《禪》雜誌上看到凈慧法師為釋迦佛像座落在露天廣場流淚時,我也流淚了,由此心繫柏林寺,當知道這裡有法會時,我匆忙的安排了工作提前到達,更幸運的是《禪》雜誌主編凈慧法師參加並親自主法,久已盼望的成為現實,真讓人欣慰。

對於初涉佛門、初結法緣的我,莊嚴的共修儀式讓人有種神聖崇高的心態。十四日晚七時許凈壇法會,當凈慧法師從我面前經過的時刻,覺得自己的心在振顫,在法器的引導和伴奏下,維那師領唱開始后,整個殿堂豁然升騰了。隨著誦經、念咒、繞佛音聲,愈來愈宏大、飽滿,一直浸入周身,在混然一體中不覺淚水長流。我五音不全,向來對音樂、舞蹈沒有興趣,但法會第六天陶醉於唱誦佛經的梵樂之中,只想如此別無所求,體會了什麼是傾心,什麼是魅力,更意外的是長期下墜的前後陰雙雙提起了。這是法會的唱、念、跪、拜和打坐全面身心合修的速成效驗。第七天凈慧法師主法拜普佛,輪到我進香時,跪在佛前,雙手將一支兩寸長的檀香輕輕地舉到額前、緩緩地落下、慢慢地插入香爐、那是神聖莊嚴的時刻,惟望那寧靜自得的心態成為永遠。生活就是要生活進去,我皈依三寶雖也近半載。但不燒香、不拜佛、一不參加法會,覺得修心何須在煙霧騰騰的殿堂里繞著泥菩薩轉,經過這次法會的體驗明白了:精湛的內容要在完美的形式中體現,形式和內容是不二的。法會白天實修,晚間由凈慧法師開示,事理兼容,這對初心道友是很需要的。

寺中生活、伙食是單調的,法會沒開始的前三天沒吃一頓米飯,只是饅頭、麵條,熬白菜放些粉條或幾片豆腐,餐餐如此。我問一位經常住在寺里的居士「這兒的飯你吃不膩嗎?」回答是「對於我只要把米煮熟就行了。」20多人在齋堂吃飯聽不到什麼聲音,飯後桌上無一片菜葉,無一滴湯水,師父們吃到最後還要留一小塊饅頭把菜碗擦乾淨。兩盆熱水供大家洗碗,放有洗滌劑的一盆洗第一遍,另一盆清水洗第二遍,洗過碗的水仍然是清亮亮的。法會前一天凈慧法師和弘川法師來了,見兩位老人從容的與當家師坐到一條長凳上,吃著同大家一樣的飯菜。法會開始的第一天凈慧法師設齋供眾,中午一些老鄉也來吃齋,隨後的幾天每天都有居上設齋,伙食大有改善。居士們提意見說應當把供齋的錢留著修殿堂,凈慧法師回答:「買磚的錢不能用來買瓦,居士們供齋的錢要隨順居士們的意願。」我想隨順眾生就是佛教的宗旨和目的吧。這次法會圓滿成功,背後常住師父和一些居士們的默默奉獻顯示了這種精神。

《禪》1992年第二期
 
禪:金剛經、楞嚴經、壇經、五燈會元
凈土:彌陀經、念佛圓通章、雲棲法匯、凈土十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2: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