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開國大典前國宴:中央五大書記個個「海量」

[複製鏈接]

3326

主題

3337

帖子

4782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xgpzj 發表於 2011-5-29 14: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開國大典前國宴:中央五大書記個個「海量」

  核心提示:用茶水代替葡萄酒,用白開水代替白酒,給參加宴會的首長們喝,保證不會「醉」倒一個;於是,我將我的「發明專利」向汪東興、李福坤作了緊急報告,又經過首長楊尚昆的首肯后,就執行了,立刻辦起了臨時「美酒釀造廠」。

  

  作者王鶴濱陪毛澤東在中南海散步(圖片來源:人民網)

  文章摘自《走近偉人:毛澤東的保健醫生兼秘書的難忘回憶》 作者:王鶴濱 出版:長征出版社

  在開國大典前的一些日子裡,不僅會議很多,宴會也很多;為此,食物要試別有無毒性,亦由我擔任,以後又成立了檢驗室,我被公安部任命為檢驗室主任。檢驗室的任務就是保證食品的衛生、無毒,每次會前都必須進行檢驗,以保障中央領導,各民主黨派的首腦人物以及全國各地、各階層、各民族集中到北京來的知名人士和代表們的安全。

  在懷仁堂大廳里已經擺好了宴會的餐桌,一瓶一瓶的中國名酒,茅台白酒和通化紅葡萄酒……也都已擺放在餐桌的一角,正等待著招待嘉賓;有的已經打開了瓶蓋,濃郁的酒香隨著人員的流動,向代表們和客人們襲來,連人們的衣物也都被美酒熏香了……

  為了保證中央五大書記的健康,要消除由於健康原因不能登上天安門的因素,在國宴開始時,站在懷仁堂東南角過道入大廳口處的汪東興(中央警衛處處長)和李福坤(副處長,汪的助手),把我叫到他們的面前,李福坤低聲地囑咐說:

  「鶴濱同志,不能讓中央領導同志因飲酒過多,而不能登上天安門,無論如何不能醉倒一個。你要想想辦法!」領導下達指示時,神情嚴肅,語氣沉重懇切,兩位領導臨時下達的指示,等於把重任壓在了我的肩上,我沒有時間再考慮,因為宴會就要開始。大概領導是想叫我拿出能解酒的靈丹妙藥來,這是他們出於保證首長的安全和登上天安門的政治任務的需要,他們想我一定有解酒的葯,像某些解毒藥物一樣,一經吃下這種解酒藥就不醉了;醉了一吃就醒。可是,我根本沒有這種葯,將來也許永遠不會有那麼靈的解酒藥。我真有點發愁了。

  我默默地思考著上級的指示,茫然的神情代替了剛剛還笑容滿面的神態,這任務如何完成啊?宴會已經在懷仁堂大廳里進行了,首長和國賓們都已經坐在了餐桌旁邊,我怎麼辦?在這種熱烈而又興奮的場合,我能不能走到每一位書記的面前,去勸說少飲酒呢?或者當他們舉懷祝酒時,我跑過去「掣肘」,那樣作不是太煞風景了嗎!?不然,我如何完成這一任務呢?……

  啊!「靈感」來啦,辦法終於逼出來啦,這種現象大概叫急中生智吧!我開始想,茶葉有點解酒的作用,由喝茶水想到了用茶水代替紅葡萄酒,進而想到用白開水代替茅台酒了。事不宜遲,用茶水代替葡萄酒,用白開水代替白酒,給參加宴會的首長們喝,保證不會「醉」倒一個;於是,我將我的「發明專利」向汪東興、李福坤作了緊急報告,又經過首長楊尚昆的首肯后,就執行了,立刻辦起了臨時「美酒釀造廠」。我先做了一下試驗,倒在高腳玻璃杯中的茶水和白開水,在外觀上,用肉眼是無法與紅葡萄酒和茅台酒區別的,只要不喝是不能分辨真假的。說干就干,我們利用剛倒完的空酒瓶子,迅速地裝滿了幾瓶「特製」的「茅台」和「通化葡萄酒」並馬上和幾位衛士長當起「招待員」來,把我們的「特釀好酒」斟進了首長們的高腳杯中。

  五大書記中,大概劉少奇是酒量最小的了,我想,這可能是因為他長期做地下工作時養成的習慣,因為喝酒是最容易壞事的。但是,在這大典前夕的喜慶日子裡,為了應酬嘉賓,又不能不喝,尤其是從蘇聯來的「老大哥」,可以說個個都稱得上是「英雄海量」,這使劉少奇很被動,少喝了有失禮貌,多喝了又沒有酒量,其被動局面是可想而知的。當他喝了我們「特釀」的「通化紅葡萄酒」后,滿意地轉過頭來,向我投射過來一縷微笑。這縷微笑,既表示讚許又表示感激;這縷微笑是對我最大的獎賞和鼓勵,在我的心中盪起了成功者欣喜的漣漪,我的面部也被催起了興奮的笑容。劉少奇飲過「特製」的「通化紅葡萄酒」后,膽子壯大了起來,而且舉起了「茅台」酒杯,主動向蘇聯「老大哥」碰杯祝酒,挑戰了;並且一飲見杯底,一滴不剩。突然,一位蘇聯「老大哥」手持酒杯,濃香的茅台酒滿滿地鼓出酒杯口緣之上,走到少奇面前祝酒。劉少奇的衛士長石國瑞馬上給首長斟上了「特製」的「茅台」酒,劉少奇剛要伸手舉杯,蘇聯「老大哥」敏捷地將自己的酒杯送到了少奇的手裡,同時,客人迅速地將那杯「特製」的「茅台」酒從少奇的手中拿了過來,一飲而盡。這是蘇聯的禮節,喝換杯酒,表示親密無間的濃厚友情。當蘇聯「老大哥」把酒喝到口中后,就哇哩、哇啦地講了幾句,當時沒有翻譯,也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從他的表情看,稍微地皺了皺眉頭,把頭側著抬了一下,嘴吧動了兩下,舌尖舔了舔兩邊的口角,雙手向左右一攤,大概是覺得這「茅台」怎麼是這樣的淡而無味呀!真不理解劉少奇會喝這樣無味的酒……

  我們很擔心,怕「秘密武器」被識破了,趕快給蘇聯「老大哥」斟滿了一杯茅台酒,同時像變戲法一樣地將少奇手中的那杯茅台酒用「特製」的「茅台」換了下來,兩人同時舉杯喝了下去,蘇聯「老大哥」品了一下口中的茅台酒的餘味,沒有再哇哩哇啦地說了。他仍然頻頻地暢飲如故,沒有影響客人吃酒的勁頭,我們這才一塊石頭落地,放下心來。

  周總理是能喝幾杯的,我們想,這大概是他多年的外交活動的鍛煉吧。當他喝了一杯「特製」的「茅台」酒後,立即轉過頭來,用嚴厲而疑慮的目光向我這位臨時的「招待員」刺射過來。周總理對工作的要求是非常嚴格、非常認真的,從來一絲不苟,他對下級的要求,也是要像他那樣精明、強幹、準確、敏捷;尤其是在這樣重大的外交場合,更來不得半點馬虎。他常說,外交無小事。從他射向我的眼神看,是在批評我們這些「臨時招待員」為什麼這樣不稱職,竟如此粗心大意,怎麼把水當成酒了,如果這種錯誤發生在國賓身上,使客人喝下去的是水而不是酒,那將是多麼無禮。接著周總理責備的目光收了回去,用帶著歉意的目光看了看客人,他們並無任何反應,都在興奮地開懷暢飲,也就把我們放過去了,看來錯事並沒有發生在客人身上。因為事先來不及向總理報告我們的措施,引起了這點誤會。他的秘書何謙走到總理身旁,耳語了幾句,大概向周總理解釋了我們措施,周總理又回過頭來,用溫和的眼光看了我一下,算是諒解了,國宴仍在歡暢的氣氛中進行……

  毛澤東喝下「特釀酒」后沒有動聲色,好像什麼也沒有察覺,大概精神太專註集中了,我距離朱總司令太遠,沒有看到他們的反應,任弼時因病沒有到場。

  這樣,國宴下來,暢飲的首長們,臉都未紅,個個都是「海量」,一個也沒有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8: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