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德國袖手和中國站在一邊,美國讓歐洲領導人驚慌失措

[複製鏈接]

14

主題

92

帖子

8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卡布基諾 發表於 2011-4-29 10: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德國袖手和中國站在一邊,美國讓歐洲領導人驚慌失措

送交者: 智商128 2011年04月27日20:14:3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美國大兵們正揮手告別。善良的歐洲人應該為他們的離去而歡呼。冷戰已經結束了20多年。認為美國佬該回家了的,可不僅僅是法國人(或俄羅斯人)。

  目前,美國在歐洲仍駐紮著大約8萬軍隊,編為4個作戰旅。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政府日前已下令撤離其中一個旅,另一個旅很快也將撤回。而不久前,美國剛剛下令本國戰機撤離對利比亞的空襲一線。

  外交界有傳言稱,奧巴馬可能還會撤銷在歐洲部署頂尖導彈防禦體系的計劃。歐洲人希望擁有一道北約(Nato)提供的導彈防禦體系,以抵禦伊朗等流氓政體。但問題在於,各國都不想掏自己該出的那份錢。

  總而言之,奧巴馬的姿態讓人們相信,美國不再將歐洲視為其地緣政治利益的焦點。誠然,奧巴馬下月將前往倫敦,在白金漢宮與英國女王一起進行為期兩天的國事會晤。之後他將順道前往法國參加八國集團(G8)峰會,還會在華沙停留數小時。但此行的形式要重於實質。美國正逐漸放棄歐洲。

  美國有一些更緊迫的要務——東亞、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以及中東地區。歐洲或許已經忘記了伊拉克,但美國在那裡仍深陷泥潭。在國內,奧巴馬需要解決數萬億美元的赤字問題。如果歐洲人不願為自己的安全埋單,又有什麼理由讓美國的納稅人掏錢?

  並非華盛頓的所有人都願意看到這種情況。外交政策領域著名的共和黨喉舌、參議員理查德•盧格(Richard Lugar)就反對最近的撤軍行動。他表示,在歐洲保持先行部署,是美國對盟國承諾的重要象徵。不過,盧格是老派大西洋主義者的一員,他們正日漸式微,即使在共和黨內部,他們的勢力也逐漸衰減。畢竟,小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所提議的駐歐部隊削減力度,比奧巴馬政府還要大。

  由此你可以理解,為何歐洲領導人會驚慌失措。實施利比亞禁飛區的任務已經讓他們難以招架,而這連一次中等規模的衝突都算不上。德國袖手旁觀,與俄羅斯和中國站在一邊,反對出兵。波蘭亦是如此。

  義大利、瑞典和荷蘭提供了戰機,但附有限制性條款:即他們的飛行員可以在利比亞上空巡邏,但不準攻擊任何目標。這就使得大部分任務落在了法國和英國身上——據稱,這兩國正面臨精確制導導彈匱乏的局面。歐洲在一場真正的戰爭中會如何去做呢?

  近來,我花了相當一部分時間參加各種有關西方安全未來的會議、研討會和專題報告會。最近一次是由迪奇雷基金會(Ditchley Foundation)組織的一次出色的聚會,會上深入探討了西方實力的性質和分佈。

  每一次討論,都貫穿著數個主題:有人說,歐洲的後院正變成一個更難以預測、也更加危險的地方;有人說,歐洲面臨著一些新的不對稱威脅,無論是來自網路攻擊、還是恐怖分子;也有人說,美國厭倦了為北約買單;還有人說,歐洲選民們不願正視安全方面的挑戰。

  各種威脅已足夠明顯。阿拉伯世界的起義浪潮,讓地中海南岸有望在未來變得更加穩定繁榮。但在短期內,正如我們目前在利比亞所看到的,歐洲有可能面對自家門口曠日持久的衝突和混亂局面。

  巴爾幹半島西部是另一個危險源頭。《代頓和平協定》(Dayton Peace Accords)簽署約15年後,該地區仍戰亂頻繁。波斯尼亞瀕臨種族分裂。塞爾維亞拒絕承認科索沃的獨立地位。前南斯拉夫許多地區目前都已淪為跨國犯罪、毒品交易和非法移民的指揮控制中心。

  在整個東歐地區,人們有理由擔心,更為自信的俄羅斯將利用美國的撤離,恢復對前蘇聯國家乃至更廣泛地區的霸權。俄羅斯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 (Dmitry Medvedev)為該國外交政策披上了略顯友好的外衣。但真正的決定權仍掌握在該國總理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手中。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會說,歐洲人要是聰明點兒,就應該懇求美國人留下來。但殘酷的事實是:歐洲需要休克療法。只要歐洲人安逸地躲在美國的安全保護傘之下,就會繼續活在自己的後現代烏托邦里,對國防開支的唯一做法就是削減,唯一值得談論的實力是絕對的軟實力。

  誠然,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Nicolas Sarkozy)和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告誡我們,世界已變得更加危險。歐洲也有責任阻止穆阿邁爾•卡扎菲(Muammer Gaddafi)這樣的政權屠殺民眾。但看看這些領導人在做些什麼,即使他們正試圖推翻利比亞政權?大幅裁軍。

  托馬斯•維拉瑟克(Tomas Valasek)在為歐洲改革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撰寫的一份頗富洞見的報告中,給出了一些數據。大多數歐洲國家在國防預算方面的支出,已經遠低於北約制定的占國民收入2%的目標。只有丹麥一國計劃在未來幾年增加(國防)預算。還有一兩個國家正計劃凍結支出。其它所有國家都在忙著削減開支。

  維拉瑟克呼籲集合成本和軍力,他說的沒錯。但問題已經超出了國家自豪感的範疇。削減支出的部分原因在於財政緊縮;另一部分原因是不願向心存懷疑的選民解釋新的威脅。伊拉克戰爭后,許多政策制定者似乎無法區別審慎的預防措施與妄圖發動不必要戰爭的瘋狂計劃。我的切身體會是,有誰敢說歐洲應加大國防開支、保護其國民,會被打上好戰的美國新保守主義追隨者的標籤。

  不過,問題的癥結還是美國的安全網——政客們和政策制定者以此為借口,對威脅等級不斷提高與軍力不斷萎縮之間的矛盾視而不見。只要美軍還駐紮在歐洲,歐洲人就會自我麻痹。正如我所言,美國佬該回家了。這樣我們歐洲人才能成熟起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2: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