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低收入者如何投資房地產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11-4-26 2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些人認為地產投資只是有錢人的事,其實不然。即使你只是一名朝九晚五,卻只能勉強營生的低收入者,也不要氣餒,你依然可以開始投資,只不過你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氣而已。在澳洲這個社會,並不是只有富人才能變得更富有。

  現在,你可能要問了,什麼人才算「低收入者」?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但在本文中,低收入者是指年薪低於5萬的人。

  據澳洲統計局的數據,澳洲全職工的平均收入為每年$68,000元,如果算上兼職工,所有就業人數的平均工資為每年$50,000元。Destiny財務公司的Margaret Lomas女士說,「其實低收入者要想投資房地產也沒有什麼獨到的秘方,每個人的財務策略都不同。但首先你要相信,這絕對是可行的。多年前,當我還是一名經濟窘迫的單身母親時,我就做到了。」

  「高收入者可以採取風險更大的策略,即使投資不成功,至少他們有高收入,大不了回到原點就是了」,她說, 「而低收入者每一步都要非常慎重,才能確保不失去原本就不充裕的資產。」

  投資專家普遍認為,不管高收入還是低收入,在做任何投資之前,首先要確定目標。比如說希望在20年後退休時,每年有$50,000投資所得。一旦目標確立,下一步就是如何實施了。下文是為低收入者總結的十條策略,供大家參考:

  1. 使用現有的產權

  如果你已經有一套房子了,不管是自己的住宅還是投資房,不要讓它閑著,把鎖在房子里的錢釋放出來,用它的產權再買另一套房子。

  這是華人常用的策略,華人最喜歡買物業。澳洲華人大多數都有至少兩套物業。採用這種策略時必須要耐心,因為房地產是一項長期投資,資本增值需要時間的積累。

  Metropole物業投資策略師Michael Yardney先生說,此類投資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擴張太快,「很多人巴不得每年買一套房子,這是不現實的,財務上過度的投入會使風險加大。」

  他說,最好能夠慢慢變富,穩紮穩打。先買一套物業,等它增值后,再用產權買另一套。

  2. 存第一桶金

  如果你沒有現有的產權可以支付首期的話,你就要靠積攢了。通常你需要存出房價的15%,其中10%用作定金,5%作為購房費用,比如印花稅、過戶費、或者簡要的裝修。

  向銀行貸款時,持續的積蓄習慣和穩定的收入非常重要。對積蓄要保持現實的態度,眼光不要放得太高。大多數人的第一套房子都不是自己的夢想家園,但第一套房子很關鍵。如果第一套房子買對了,增值很快,你可以用積累的產權買第二套、第三套……,從此進入良性循環。

  Lomas女士注意到,現在很多人是賺多少花多少。她建議,從開始領薪水的第一天起,就要把工資的10%扣下來,用作日後投資。

  她並建議未來的投資者們都要坐下來,好好設定目標,然後持之以恆地努力。

  「光嘴上說說是沒用的,要落實到行動上。你需要仔細計算買房需要多少錢,你能借多少,一旦得到了這些數字,再把它分成小的目標。」

  比如說,你的目標也許是3年之內存夠5萬元,分攤到每個星期,就是大約$320元,知道了這個數字,你就心裡有數了。

  如果你現在一套房子都沒有,而且計劃在未來幾年努力存首期,那麼你可以使用聯邦政府的首次購房積蓄帳戶(First Home Saver Accounts Scheme)。每年你往這個帳戶中投入的前$5000元,政府會為你額外貢獻17%,也就是說,你存了$5000元,政府另外給你$850元,政府的捐贈是不用交稅的,而且這個帳戶中所有的利息收入都按15%的低利率交稅。不過,使用這個帳戶也是有條件的,帳戶中的錢只能用來購買物業,並且在購買后的 12個月內,你自己至少居住6個月。

  3.選擇合適的物業

  作為低收入者,選擇合適的投資房尤為關鍵,要比一般的投資者做更多的調研才能彌補收入上的劣勢。不能只是簡單的給自己訂一個標準,如「我有25萬的預算,要在CBD方圓10km範圍內找到合適的物業」,你要對準備購買的地區非常了解才行。那為什麼有人好像沒做什麼調研,只是買下隔壁的房子就成功了?其實也是因為他非常了解這個區,才看準了機會。

  對一般投資者來說,尋找好的投資房要考慮一系列因素,如是否靠近就業、學校、設施、交通等。人口的構成非常重要,你可以因此判斷哪種類型的物業最受歡迎。

  低收入者的選擇就非常有限,基本上他們只能考慮25萬以下的房子,緊張的財務狀況使他們幾乎沒錢支付利率和租金之間的差額,因此要求物業的租金回報高,最好能自己養自己。符合這種標準的物業在礦區比較多見,礦區的房租有時能達到每周1000-2000元,當然這要視房屋狀況而定。但25萬的房子,每周收租$380、$390,甚至更高都是可能的,從投資第一天起這套物業就為你產生正回報。但投資礦區風險也不小,一旦採礦結束,工人們都撤走了,房子可能就不容易租出去。

  地產專家Michael Yardney先生建議,比較穩妥的做法是在儘可能好的地區買一卧室的公寓,他列舉了幾個區,如 Mentone,Carnegie,Northcote,Thornbury。要買在安全的地方——人們想要在這裡租房,政府也願意投資基建的地區。「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這樣的區一定會增值。」

  4.裝修加速增值

  投資者貸款選擇(Investors Choice Mortgages)的Slack-Smith女士建議,低收入者選擇投資物業時,要選那種有潛力的物業。如果你只能負擔1卧室的單元房,要買那種能改裝成兩卧室的,這樣能提高未來的租金收入和資本增值。

  較低成本買回來的物業基本上都是醜小鴨,花一部分錢裝修能很快贏得租客,但Slack-Smith女士建議,裝修費用不要超過物業價值的10%,如果物業價值是25萬,裝修費不要超過$25000元,這些錢已足夠你換新的廚房、浴室、地毯,以及把整套房子粉刷一遍了。

  5.轉換觀念

  轉變觀念能使一個低收入者變身成為投資者。首先人們傳統上的觀念就是要先擁有自己的住宅,然後再投資。實際上並非如此。你可以租房子住,先買投資房,以後再買住宅。這是更有效的使用資源的方式,你可以住在你想要住的地方,同時稅務局會幫你早日擁有你的投資物業。

  另外一個觀念就買第一套房子要住很長時間,因此要慢慢選擇。實際上可以說它是你財富的起點,但並不是日後你的孫子、孫女將要來看望你的地方。用政府給你的$7000元購房補貼買一套未來的投資房,而不是未來50年的居所。房子會升值,你可以用房子生房子,快速增加你的財富。

  

  低收入者如果想要購買投資物業,但又沒有足夠的收入還貸,找一個合伙人共同投資是個折中的辦法。

  6.與其他人一起投資

  低收入者如果想要購買投資物業,但又沒有足夠的收入還貸,找一個合伙人共同投資是個折中的辦法。合伙人可以是家人或朋友,也可以是開發商或建築公司,這種合資是生意上的「聯姻」,就跟婚姻一樣有利有弊。為了確保這種合資順利進行,專家建議,首先要找律師擬好協議,比如說如何出資,利潤怎樣分配,如果一方想退出,下一步怎樣做等等。

  合資中每一方都要做出貢獻,不管是金錢、資源、技術或是資產上的。很多情況下,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幾個人合起來,就能做一個很有利潤的項目。比如說,你家的後院很大,但你沒有足夠的資金開發,可以考慮與開發商合作,把後院隔出來再蓋一套物業。開發商出力出資,你出土地,把它賣掉后雙方分利潤。

  7 .物業信託

  如果低收入者買不起投資物業,但又想進入房地產業,可以選擇購買物業信託的股份。

  物業信託的種類很多,包括零售,工業以及各種商業物業。

  購買物業信託有利的一面是,你不需要很大一筆資金,$2000或$3000元就可進入,但這種投資的風險比房地產高,因為它更像是股票投資而不是房產。

  如果你是每年賺$30,000或$35,000的低收入者,也沒有足夠的積蓄支付首期,那麼投資物業信託可以是加速積蓄的好辦法。

  比如說,你每個星期能有$100元剩餘,你可以把它投入物業信託,不但可以獲得紅利,而且信託基金本身還會增值。如果把這$100元存入銀行,你所得到的就只有微薄的利息收入。

  總之,不管是低收入者還是高收入者,投資房地產本身就要做出很多犧牲。據貸款選擇(Mortgage Choice)去年做的一項抽樣調查顯示,為了購買房產,84%的人會縮減開支;50%的人會取消海外旅行;20%的人會找第二份工作;11%的人會推遲成家;10%會搬回父母家住。身為低收入者進入房地產業也許需要更多的策略,做出更大的犧牲,但忍得一時之苦,房產會為你帶來財富。祝大家心想事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4: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