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曝光:與歐美相反 北京陷入了一場拉鋸戰

[複製鏈接]

3237

主題

3256

帖子

4652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jymvq 發表於 2011-4-21 10: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曝光:與歐美相反 北京陷入了一場拉鋸戰

  在美國和歐洲努力讓其經濟復甦之際,中國卻面臨相反的問題:如何防止高速增長引擎引發通脹失控。

  形勢發展太快的最新跡象是,中國中央銀行17日下令大型銀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由於中國現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過去兩年中國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中國出現的貨幣問題將對沃爾瑪、華爾街乃至全世界造成衝擊。

  通脹高企威脅到中國作為世界低成本工廠的地位。如果中國政府抗擊通脹的努力導致經濟下滑,那將給一直依賴中國經濟增長的國際企業——不管是通用電氣公司等跨國企業,還是智利的銅礦企業——的前景蒙上陰影。

  而在中國國內,通脹也對社會穩定構成威脅。

  位於華盛頓的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卡門·M·萊因哈特表示:「中國的通脹問題是一個令人十分擔憂的問題,實際數字比官方公布的還要糟糕。」

  萊因哈特指出,北京陷入了一場經濟拉鋸戰,在促進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同時努力控制通脹。

  北京希望控制通脹,過去6個月加強了銀行放貸限制,並提高了存貸款利率。

  中國政府還增加農業補貼來控制糧食價格,努力阻止一些中國企業提高消費品價格。這些努力與美國的舉措形成鮮明對比。在美國,通脹率低,辯論主要集中在赤字的規模、應拿出多少資金來刺激經濟的問題上。歐洲的通脹率也低,一些國家實施嚴厲的緊縮措施來削減預算赤字。

  然而,分析人士認為,這種經濟管理的結果有好有壞。經濟年增長率從10%左右開始放緩,但通脹變得越來越嚴重。

  比如,房價繼續上漲,儘管北京長期以來一直承諾將控制住房市場,並將在今後幾年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建造保障性住房。

  上海中心地區的一套普通公寓現在要賣到50萬美元以上,即便是在中部的成都等二線城市,一套普通住房的價格也在當地居民平均年收入的25倍左右。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與房地產開發以及政府對公路、鐵路和其他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有關。

  一些通脹因素,比如全球農礦產品和糧食價格,可能並非北京所能影響。汽油價格也大幅上漲,與全球石油價格同步。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對燃料的需求不斷激增,汽油價格現已接近每加侖4.5美元,而2009年年底時僅為每加侖3.82美元。

  與此同時,糧食價格不斷上漲表現在各個方面。比如,今年1月份,頗受歡迎的康師傅速食麵價格上漲了10%左右。

  一些專家擔心,泡沫最終將破裂,導致中國大型國有銀行出現大量不良貸款。

  一些經濟學家已經開始認為,通脹高企可能將持續一段時間。再一次,拉鋸戰顯而易見。

  為了促進消費市場的增長,北京和許多市級政府要求僱主提高工資。

  政府提高了最低工資水平,希望縮小巨大的貧富差距和城鄉差距。但工資上漲推動生產成本增加,導致價格上漲。一些專家認為,工資不斷上漲可能成為今後幾年不可避免的通脹力量。

  瑞士信貸銀行駐香港經濟學家董濤指出:「中國正在進入一個新時代。過去十年,年通脹率約為1.8%;未來十年,年通脹率可能會接近於5%。」

  這種變化將造成巨大影響,不僅對國內消費者來說如此,而且對出口來說可能更是如此。隨著工資和生產成本的增加,沿海工廠將要求提高它們出口海外產品的價格。這就意味著美國人、歐洲人和其他購買者將不得不為這些產品支付更多的金錢,或者到其他地方去尋求成本更低的供應商。

  許多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政府將不得不採取更多措施來放緩經濟增長,包括加強對貸款的限制以及繼續提高利率等,但是截至目前所取得的效果未能激起廣泛的信心。事實上,一些專家說,儘管中共努力調控經濟,但卻缺乏一個有自主權的央行,導致沒有人對遏制過熱獨立負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4: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