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山口組組長出獄看日本黑社會的兩面性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4-13 20: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年04月13日08:39中國網
陳言 國際關係學者

司忍,既69歲的筱田建市在4月9日5時50分從東京府中監獄走出來的時候,是一副典型的暴力集團組長的裝扮:除了黑色墨鏡、與日本早已炎熱的天氣十分不對稱的褐色皮質紳士帽、鬆鬆地系在脖子上的領帶,暗橫條的短風衣之外,還有一條同樣與氣候非常不適宜的長長的大圍巾。筱田不遠處有受過相撲訓練的保鏢前後四處各佔一位,但緊貼在身前身後的則是「組」內高級幹部,律師等一干人馬。他們西服革履,不斷用電話和外界聯繫。如果不是筱田穿著太特別的話,普通人會以為是高級政治家外出視察。

不過,官職僅為「山口組」組長的筱田,是全日本不敢小視的人物。3萬6千多人的組員、或者是准組員,在日本構成了最大的暴力組織。既負責毒品、賭場、妓院業務,又有合法的土建、投資等企業,其經濟實力要比普通企業大出很多,政治力量也絕對強大。

就像筱田的穿得非常不合時宜一樣,山口組以最顯赫的態勢出現在日本社會面前。在日本社會裡,人們最常見的是這些暴力組織舉行的各種活動:每天都在政府機關、大企業前面叫嚷的宣傳車;在有人流的地方,暴力組織在電線杆子上刷滿各種政治標語,而且就在這些標語旁邊就有他們刷上去的妓院廣告。他們用雜訊在擾亂日本社會的安寧,用墮落來腐化普通市民,用暴力來搶奪企業及個人的資產。但是日本社會更像是美國電影《教父》、《美國往事》所描述的美國那樣,日本國家對暴力組織雖然也取締,但暴力組織在不斷變換花樣,以政治社團、企業的形式頑強地生存了下來。

大企業家大政治家的派頭

日本企業家通常是不配備保鏢的,包括經團聯會長等具有經濟界首相職位的人也是如此。政治家中如果是做過較長時間首相的人,出門時會有一名或者是數名國家提供的保鏢緊貼在身子前後,但也有當過首相但完全不帶保鏢的前首相,如村山富市。

筱田建市的派頭要大大超過了首相級別的政治家。從東京監獄到山口組總部需要坐兩個多小時的新幹線。筱田當然坐的是新幹線高級車廂。日本首相級別的人不過佔用幾排座位而已,但筱田則包下一個車廂。被組內高幹、保鏢簇擁著鑽入車廂。

進入總部時,凡相關人者一律鞠躬九十度,如果不看身邊那幾個非常敬業的保鏢的話,人們會感覺得出筱田是君臨萬人之上的人上人。

「司忍」這是筱田對外使用的一個名字,當然不是真名。從這個名字也能看出幾分日本暴力組織的特點:特彆強調「誠」「信」「義」「忍」等等。

日本稱暴力組織為「暴力團」,這是戰後國家對這些組織的一個稱呼,該組織自稱「仁俠團體」,或者自稱為「右翼團體」。這些團體一般以創建者的名字或者是據點命名,通常稱之為「組」「會」「一家」「聯合」「聯合會」「興業」「總業」「企畫」「商事」等。古代多稱「一家」,在一家之下才有「組」。近些年來大致以「會」→「一家」→「組」→「興業」的組織形式,形成一個自上而下的關係。暴力團也與時俱進,最近開始以右翼團體、NPO形式出現的較多。「山口組」之上並未設會及一家,是日本比較特殊的一個暴力團伙。

收取高額經濟利益是所有暴力團的最高活動目標。從街道上的保護費,到見面禮、地盤費等等,這些是比較大路的做法。和暴力關係比較緊密的還是恐嚇、拉皮條、販毒、設賭局、拐騙人質、地下錢莊等等。

暴力團這些年也開始用槍,但更多的是用短刀或者是日本刀。這即可用來殺人或威脅人,也是彼此犯事時必用的工具。如犯了較大的錯誤,則需要當眾用短刀切下自己的小拇指。

普通暴力團伙成員自稱或被稱之為「極道」「渡世人」「不良」「流氓」。加入這個組織比較容易。只要肯在身上刺青,差不多也就算是成員之一了。退出也有可能,通常需要和組裡正式說一聲,並保證不參加其他暴力組織,否則將會非常麻煩。

錢是一級一級從下往上交的。到了組長這個級別的時候,已經有了比前首相還要大的派頭。同時也要避免其他組織的暗殺、對付日本警察的追蹤、媒體的採訪報道等等。警察都是熟人,媒體也都非常面熟,並不可怕,唯有爭奪地盤的其他暴力組織非常可怕。1985年山口組第四代組長中山勝正被一和會暗殺,接著第五代組長宅見勝在1997年被中野會暗殺。組長儘管有很大的派頭,但並不好乾。

過去暴力團伙成員主要來自「賤民」

山口組的顧問律師山之內幸夫曾經撰文說:「暴力團伙的成員主要是在日朝鮮人及賤民出身的人。」

日本在很長一段時間吞併了朝鮮半島,有不少朝鮮半島的人來到了日本,但他們在語言及文化上並不能立即和當地融合,當地居民也一直把半島人看得不如自己高貴。在日本古代,那些從事屠宰等行業的人,被認為是賤民,雖然他們是土生土長的日本人,但同樣不具備普通的人格,要比一般人地位低下。賤民必須居住在特定的部落,他們也被稱之為「部落民」。

「如果沒有日本人對半島人、部落民的歧視,也就不會有山口組。」山之內律師說。但除了這些被日本社會視為低下的人之外,那些遊手好閒,以賭博、詐騙、倒買倒賣為業的人,也往往會成為暴力團的成員。在通過正常手段能夠謀生的時候,他們也會成為港口挑夫等,組成一個壟斷集團,靠集體的力量和船主交涉。目前所有日本港口的裝卸業務等,多多少少和這樣的團體有聯繫,即便是美軍要在港口裝卸,也需要這些人的協助,美軍不得介入。

暴力團通常會組成一個虛擬的絕對服從的家長制體系,內部等級森嚴,不得有任何越軌行為。通常組長(也有稱會長、總長、總裁的)之下是組員。組長與組員之間靠交換酒盅(換杯)來建立關係。組員與組員之間按大哥、舍弟等排等級。組員也可以發展自己的「組」,到時成為組長,下面有絕對服從自己的組員。這樣一層層建下去,最多有達到5層的。每層之間的等級同樣因組長等級的不同而高低不一。

組長退休或者死亡時,通常由其長子繼任組長,但也有由其副手繼任組長的,但此時需要新組長與老組員之間重新換杯。特別是在上一代組長突然死亡的時候,爭奪組長就會特別激烈,往往會爆發血拚事件。

地盤等遠不如現金來得快。組員不論採用何種方法,必須定時向上一級組織交納運營費,而且每次去上層組織那裡開會需要有見面會費、慶祝費等等。這就讓整個組織必須經常性地獲取暴利,否則就運營不下去。不正當的手段包括販毒、搶劫、殺人、偷盜、地下錢莊、金融欺騙等等。

那些被社會另眼相看的半島人、賤民,往往就擔負起了這個任務,成為暴力團伙的成員。但近代自願墮落的人已經成為暴力團伙成員的主要來源。

地震期間最先「施粥」

有一個比較怪異的現象是,在1995年發生大阪神戶地震的時候,第一個出來施粥的正是總部設在神戶的山口組。民眾最困難的時候,山口組出來賑濟,而且並沒有藉機發展組織的意思,單隻是施粥。在總的組織形式上,每個組員不管是哪個層次的都需要斂財,但到了民眾受災,特別是國家尚未行動,民眾動搖不定的時候,山口組能第一個出來賑災,表現出了與其他國家暴力組織有很大的不同。

日本有大量的電影、電視節目描繪了暴力組織。比較著名的電影有《極道之妻》《續·極道之妻》《馬魯薩之女》等。其中真正批判暴力團的作品不多,像《教父》《美國往事》一樣,對暴力團採取了批評加獵奇的態度,但對社會解讀的深度上則遠遠不如美國深刻。

現在日本暴力團也受到了一些來自外國黑社會的挑戰,外國黑社會動輒就用槍實施暴力行動,讓以拿刀為主的日本暴力團膽戰心驚。

日本政治經濟與暴力團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以後再撰文談這個問題。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2: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