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猶太人的由來,巴勒斯坦的由來

[複製鏈接]

315

主題

1181

帖子

633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原教旨伊斯蘭Jihad聖戰戰士,簡稱聖鬥士

Rank: 3Rank: 3

積分
6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伊蘇 發表於 2011-3-6 23: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猶太人的由來 Jews, Origin, Etymology

http://www.jewishjournal.com/you ... etymology_20110224/

幾千年前,中東地區有個人叫做阿烏辣罕(Avraham),即通常所說的亞伯拉罕(Abraham)。

阿烏辣罕有個兒子名叫依次哈克(Yitzchak),即通常所說的以撒(Isaac)。

依次哈克有個兒子叫雅阿科烏(Ya』aqov),即通常所說的雅各(Jacob)。雅阿科烏曾參與一次角力,於是被改名叫伊斯辣埃珥(Yisrael)——這個名字與角力有關,即通常所說的以色列(Israel)。

以色列有十二個兒子,子又生子,孫又生孫,形成了以色列民十二部族,在以色列地建國立業,出了一個又一個國王。其中鼎鼎大名的有達威德(David),即通常所說的大衛,還有達威德之子舍羅默(Shelomo),即通常所說的所羅門(Solomon)。

以色列的兒子之中有一個叫做耶胡達(Yehuda),達威德和舍羅默都屬於耶胡達部族。斗轉星移,大浪淘沙,以色列民諸部族大多湮滅在歷史中,以色列余民慢慢整合於耶胡達部族。

希伯來語和漢語普通話發音有所不同,耶胡達(Yehuda)的第二個音節包含「喝(h)」音,但這個「喝(h)」相比於漢語普通話中的「喝(h)」 發音時阻塞少,更像通暢的一口氣。如果出氣比較重,這個音聽起來就會比較明顯,於是耶胡達聽起來就是耶胡達。如果出氣比較弱,再加上語速快點,那個「胡」 聽起來就像「屋」,這個「屋」音再和「耶」中的「依(y)」音拼起來,聽起來就成了「優」,於是耶胡達在口語中(很少故意一字一頓慢吞吞說話)就成了 Yuda(優達)。

希伯來語的Yehuda/Yuda(耶胡達/優達)即Judah(猶大)這個詞的來源,也是猶太人故土Judea(猶大地)這個詞的來源。Judea在漢語中也有人翻譯成「猶地亞」、「朱迪亞」等。

耶胡達既是以色列一個兒子的名稱,也是耶胡達這個部族的名稱。這個部族的人在希伯來語中是Yehudim(耶胡丁),即通常所說的猶太人。 Yehudim是複數,其單數形式分陰陽兩性,一名猶太男子稱為Yehudi(耶胡弟),一名猶太女子稱為Yehudit(耶胡娣特)。前面解釋過「喝 (h)」這個音的語言現象,不難理解「耶胡弟」讀成「優弟」,「耶胡娣特」讀成「優娣特」。

希伯來語的Yehudit/Yudit(耶胡娣特/優娣特)即Judith這個詞的來源,Judith這個詞在漢語中的翻譯包括「友第德」、「猶滴」、「朱迪思」、「朱迪絲」等。

希伯來語的Yehudi/Yudi(耶胡弟/優弟)到了希臘語中成為Ioudaios,到了拉丁語中是Judaeus,在德語中是Jude,在漢語中是猶太人。請注意Ioudaios中的「I」讀「依」這個音,Judaeus中的「J」也讀「依」這個音,Jude中的「J」還讀「依」這個音。在古時,字母「J」是字母「I」的手寫變體,更早的時候,就沒有「J」這個字母。
【凡轉載僅供參考,不代表已得到轉載者認可,請讀者注意分辨、查證、思考,請勿盲信、盲從】

315

主題

1181

帖子

633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原教旨伊斯蘭Jihad聖戰戰士,簡稱聖鬥士

Rank: 3Rank: 3

積分
633
沙發
 樓主| 伊蘇 發表於 2011-3-6 23: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伊蘇 於 2011-3-6 23:42 編輯

巴勒斯坦的由來 Palestine, Origin, Etymology

http://www.jewishjournal.com/you ... etymology_20110303/

在《猶太人的由來》一文中提到幾千年前在中東有個人叫做阿烏辣罕,他有個兒子叫做依次哈克,依次哈克有個兒子叫做以色列,以色列有十二個兒子,其中一個叫做耶胡達,耶胡達人即通常所說的猶太人。

以色列地自古兵家必爭之地,耶胡達人在那裡建立的國家屢遭侵襲(現代以色列國的命運也差不多,周圍的敵人不斷挑起衝突和戰爭),不僅起起落落,更有國破家亡的慘劇上演。耶胡達人的家園被攻破的次數多了,單說說大約一千八九百年前羅馬人滅了耶胡達國家的那次。那一次,羅馬強敵不僅滅了耶胡達人的國家,驅逐耶胡達人民,而且打算滅了耶胡達的名號,所以把耶胡達人的地方(以色列故土)改名叫西里亞•巴利斯蒂娜(Syria Palaestina)。這個名字包括兩個字,一個是Syria(常翻譯為敘利亞),另一個是Palaestina(常翻譯為巴勒斯坦)。我先解釋Syria,然後解釋Palaestina。

以色列以北在古代曾經出現過一個強大的帝國,在希伯來語中叫做Ashshur(阿舒爾),即通常所說的Assyria(亞述)。Syria這個詞從拼寫上看是「舒爾之地」的意思,「舒爾」即「阿舒爾」。我曾聽人說Syria(敘利亞)這個詞是Assyria(亞述)的變體。一個詞在不同語言中轉換的時候,丟音和變音的情況時有發生,我認為「舒爾」是「阿舒爾」的變體這種說法可信。

阿舒爾帝國興起,盛極一時,曾滅了古代以色列國,由此以色列諸部族中的大部分也就湮滅了,史稱消失了的十個部落。

現在您已經知道Syria是「舒爾之地」的意思,下面說說Palaestina。

以色列南部沿海地帶,曾有一勁敵——培勒舍特人,在希伯來語中是Peleshtim(培勒施丁),即有些人所知道的非利士人(Philistines)。我聽到過培勒舍特人是海上入侵民族這種說法,但是沒有考證過。在《猶太人的由來》一文中曾提到以色列民十二部族大多湮滅於歷史中。古代的培勒舍特人也在歷史中慢慢消亡了。從詞的拼寫上來看,拉丁語(古代羅馬人的語言)Palaestina的意思是「培勒舍特之地」。

羅馬帝國興起,盛極一時,滅了耶胡達人的國家,驅逐耶胡達人民,更要抹掉耶胡達的名號,所以就把耶胡達的人的土地改名叫做Syria Palaestina。上面已經說過Syria是「舒爾之地」的意思,Palaestina是「培勒舍特之地」的意思。那著兩個字合起來是什麼意思呢?對我來說很明顯,有那麼一塊地方,從「舒爾」到「培勒舍特」,那塊地方就是以色列故土,耶胡達人的地方。一千八九百年前羅馬人要抹掉耶胡達的名號,自然要改個名字,而且故意用了以色列敵人的名字來命名這塊地方,用意很明顯。羅馬人不僅把整個地區的名字改了,連耶胡達人的京城——耶路撒冷——的名字也改了,以後有機會再說。

西里亞•巴利斯蒂娜(Syria Palaestina)是個片語,不論寫起來還是說起來費點兒勁,所以後來就簡稱Palaestina。這個詞到了英語中拼作Palestine,漢語譯名「巴勒斯坦」明顯直接來源於英語讀音。

上面提到以色列地是兵家必爭之地。被改名叫做「巴勒斯坦」之後還那命:一段時間這個帝國打過來,過一段時間那個帝國打過來,其中就包括伊斯蘭帝國。伊斯蘭帝國強盛的時候佔領的地區太多太大了,不僅攻陷了整個中東,東邊還打到印度,西面不僅佔據了北非,而且渡過海峽佔領了西班牙,北邊打下歐洲不少地盤,南面在非洲的情況我沒研究過。伊斯蘭帝國真的很強悍,拿埃及做個例子吧,那可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而且其民族肯定不是阿拉伯人,語言肯定不是阿拉伯語,國民肯定不是穆斯林,國家肯定不是阿拉伯國。可被伊斯蘭帝國佔領之後呢?現在大家都「天經地義」認為埃及是阿拉伯國家,穆斯林地盤。再說說巴勒斯坦地區吧,穆斯林阿拉伯人,不論政治、宗教、文化、血統哪個角度來考察他們都不是古代非利士人的後裔,可他們滿世界嚷嚷自己是巴勒斯坦人,弄得全世界誤以為他們被以色列欺負了。若不是耶胡達人頑強抵抗,早就被他們從肉體上種族滅絕了。再說說伊拉克,耶胡達人在那裡的歷史有幾千年,現代阿拉伯主義得勢后,幾乎全數被驅逐出境。耶胡達人在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命運也差不多,反而阿拉伯人在以色列國占人口有兩成,還有選舉權等公民權和人權。可是在以色列故土猶大地和撒瑪利亞,阿拉伯法塔赫不僅把其佔領區變成了沒有耶胡達人的地區,而且滿世界鼓動不讓耶胡達人在法塔赫佔領區以外的地方蓋房子。被穆斯林哈馬斯佔領的整個加沙地帶就更不用說了。



從古到今巴勒斯坦的諸多佔領者之中有個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該帝國分崩離析后英國委任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包括約旦河以西和以東兩部分。約旦河以東的部分佔巴勒斯坦地區大約八成土地。約旦河以東的地區(東巴勒斯坦)後來成了外約旦,一個阿拉伯國家,意味著只能阿拉伯人占著,耶胡達人免進。1948年現代以色列國宣布成立後周圍阿拉伯國家的軍隊為消滅耶胡達人而入侵了約旦河以西的地區(西巴勒斯坦)。停火后埃及佔領了加沙,外約旦佔領了猶大地和撒瑪利亞,包括耶胡達人的故都耶路撒冷。這些被阿拉伯人佔領的地區自然同樣耶胡達人免進。外約旦本來已經佔了東巴勒斯坦,侵佔了約旦河以西的猶大地和撒瑪利亞之後,在西巴勒斯坦也有了地盤,於是改名叫約旦。這樣改名很容易理解,因為其佔據的地方不僅僅是外約旦(約旦河的一邊,東巴勒斯坦),而是約旦河兩邊(在西巴勒斯坦也施行統治)。這樣的約旦國占著巴勒斯坦絕大部分土地,無怪乎當時約旦不無自信地宣布約旦就是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國確實已經有了,就是約旦國;巴勒斯坦阿拉伯國也確實已經有了,就是約旦國;巴勒斯坦穆斯林國也確實已經有了,就是約旦國。

再後來,敘利亞(不是古代亞述人的遺傳,而是被阿拉伯人伊斯蘭文化征服殖民后的敘利亞)、埃及(不是古代法老的遺傳,而是被阿拉伯人伊斯蘭文化征服殖民后的埃及)和約旦(就是巴勒斯坦)聯手要把以色列趕到地中海里(就是滅絕的意思),但沒得逞。戰爭中埃及軍隊從加沙敗退,敘利亞軍隊從戈蘭高地敗退,約旦(巴勒斯坦)軍隊從猶大地和撒瑪利亞敗退。於是約旦再次成為事實上的外約旦(但不把名字改回去了)。即便如此,約旦這個巴勒斯坦阿拉伯穆斯林國仍然佔有巴勒斯坦大部分土地。

如今的巴勒斯坦,約旦占著東巴勒斯坦。至於約旦河以西到地中海的地區(西巴勒斯坦),哈馬斯占著全部加沙地帶,法塔赫獨佔著部分猶大地和撒瑪利亞,以色列和法塔赫共管著一部分猶大地和撒瑪利亞。剩下的地方才是以色列的有效地盤。如今的巴勒斯坦,絕大部分在阿拉伯穆斯林的佔領與統治之下,以色列只佔其中一小部分,而且這一小部分耶胡達人還和阿拉伯人共享。

古代伊斯蘭帝國興起,攻城略地,滅了這個,滅了那個。現代伊斯蘭主義興起,霸心依舊,不僅言行一致的要滅掉以色列,更意欲佔領歐美,號令全球。以色列近幾十年來一味採取割地賠款且共享領土的政策(美其名曰土地換「和平」),這在我看來跟本就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因為以色列所面臨的不是以和為貴的好鄰居,而是成天著要滅絕以色列的惡鄰。以色列的懷柔政策根本就是綏靖主義(Chamberlainism),以色列好似「農夫與蛇」故事之中愚蠢的農夫。

The Arabs justified their wars against Israel saying the Jews stole their land and then occupied it. These claims are false.

【凡轉載僅供參考,不代表已得到轉載者認可,請讀者注意分辨、查證、思考,請勿盲信、盲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5

主題

1181

帖子

633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原教旨伊斯蘭Jihad聖戰戰士,簡稱聖鬥士

Rank: 3Rank: 3

積分
633
3
 樓主| 伊蘇 發表於 2011-3-7 01:10 | 只看該作者
文章中沒有提到Palaestina(巴勒斯坦)到了阿拉伯語中是個什麼樣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5

主題

1181

帖子

633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原教旨伊斯蘭Jihad聖戰戰士,簡稱聖鬥士

Rank: 3Rank: 3

積分
633
4
 樓主| 伊蘇 發表於 2011-3-10 23: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0: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