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你知道你身上的稅賦有多重?

[複製鏈接]

1351

主題

3106

帖子

333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顏昌海 鳳凰播報
2011-02-15 17:08:17
瀏覽 13334 次 | 評論 59 條

南都周刊報道,Chanel女士香水100ml Chanel CoCo的市場售價為1480元。這個價格中實際上包含了17%的增值稅251.6元,30%的消費稅444元,以及城市維護建設稅 48.7元。一款1480元的Chanel香水,所繳納稅款就達到744.3元,已超過了商品的半價。

在西方,「納稅人」的概念就等同於「公民」,突出的是納稅人對政府的義務和權利。而在中國,很多「稅」被隱蔽在了商品的價格之中。和大多數人一樣,A先生並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在「納稅」,只是在2010年5月一個很平常的下午,A先生的兒子希望再過幾個月,能夠直接送上校學兒子去美國念書。留學顧問讓他準備一些材料,包括個人職業證明、銀行存款……還有稅單。「為什麼要稅單?」A先生很費解。但這樣一件小事,突然打動了A先生,他打算了解一些有關稅收的知識,彌補一下自己在這方面的掉以輕心。

A先生髮現,在稅收立法權、稅種開徵權等許可權高度集中於國家層面的中國稅制下,對於「我們現在究竟有多少個稅種」的問題,竟然找不到一個統一的答案。財政部網站這樣表述:「目前,中國大陸共有19個稅種,其中16個稅種由稅務部門負責徵收,關稅和船舶稅由海關徵收……」之後,並一一列舉這19個稅種的名目。而在國家稅務總局網站上,在「稅收宣傳」欄目里這樣介紹:「目前,中國共有增值稅、消費稅……船舶噸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等20個稅種,其中,17個稅種由稅務部門負責徵收。」也就是說,中國大陸共有多少個稅種,財政部說是19個,而稅務總局說是20個。而在包括北京地稅局在內的更多的網站卻介紹:「中國的稅收制度共設有25種稅,按照其性質和作用大致可以分為八類……」。

2010年7月,國內一家媒體對此進行了曝光,據該報道所述:「負責稅收征管的稅務部門工作人員的答案也是各不相同:有的說有30多種,有的說 20多種;有的拿出有關資料想一一列舉」;「稅種這麼大的問題,主管部門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那下面的徵稅豈不是亂套了?」。媒體曝光后,國家稅務總局與其它稅局網站上的稅制信息隨即進行了變更,與財政部的19個稅種的說法相統一。據悉,2010年1至9月,全國稅收總收入完成55957.37億元,同比增長24.2%。A先生決定要重視這個問題,搞清楚自己到底交了哪些稅。但非常艱難。

費了好大的周折,A先生終於從自己單位所在區主管地稅局領到了個稅稅單。他目前的稅前月薪為1萬8千元,扣除社會基本保險后,稅單顯示他 每月的納稅額為2337.64元,全年共繳納個稅28051.68元。假設自己以此收入水平為標準,工作35年,上交的個人所得稅,已經近100萬元。A先生又產生了一個疑問:如果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下,我是單身貴族,每月18000元的收入,扣除個稅後,應付生活十分寬裕;而如果我是一個家庭的唯一收入來源,並且還有年邁的父母久病在床,那要我同樣繳納近2500元每月的個稅!

在美國,常規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隨納稅人的申報狀態、家庭結構及個人情況的不同而不同,沒有統一的標準。也就是說美國的個人所得稅是按家庭實際支付能力,而不是總收入徵稅,更能體現量能徵稅的原則。中國大陸現行的稅收制度,只要是月收入過了起征點的居民,不論家庭負擔輕重,都要納一樣的稅,即「一刀切」地以個人為單位徵收所得稅。國稅總局所得稅管理司副司長劉麗堅表示:「家庭聯合申報必須具備很高的條件:第一是全社會納稅意識法制環境非常好;第二是稅務機關的征管水平非常高;第三是這個國家的稅制要實行綜合稅制。」所謂的綜合稅制模式,就是個人要就全部所得算一個總賬,然後找一個總的適應稅率。A先生從他的美國親戚處了解到,在美國,每個人都有一個與身份證相應的稅號,個人的各種收入繳稅,都會記入這個稅號中。上到奧巴馬,下到鐘點工,無一例外。但這並不是正式的納稅。每年的元旦之後,僱員都會收到一張來自僱主的W-2表,上面列明了各種收入和扣稅額。然後在4月15日前,納稅人把正式的報稅表提交國稅局。表中信息包括納稅人身份,被贍養的人口數,全年境內外總收入等。應納稅與預扣稅對照,多退少補。

A先生想到一個很直觀的例子,他的弟弟正在上大學,弟弟暑期給一家日報社打工一個月,賺到了3千元的工資,並繳納了440元的個人所得稅。但是在其它月份,弟弟並沒有收入。也就是說分攤到全年,弟弟月 均收入低於300元,但按照中國現行的個稅制度,也就是月收入300元以下也要納所得稅。又如A 先生的大學碩士論文已經出版成書,他當時得到稿酬2萬元,需繳稅2240元。其實這本書是他用兩年的時間完成的,分攤到每個月,月收入則低於1000元。而從事建築、裝潢、銷售等行業的勞動者也是如此,他們並非每月都能得到固定勞務報酬,而把一次性勞務報酬按一個月所得計稅。

這種稅制設計,形同對窮人的搶劫。

但是,2010年1至9月的個人所得稅數額,僅佔了中國稅收總收入的6.6%。大都分個人承擔的「間接稅」,隱藏在不易察覺的經濟行為之中。比如A先生和他的妻子都是喜歡看書的人,也經常會給孩子買一些課外書。兩人每個月幾乎都會去一趟書店,就在幾天之前,他倆又搬回了十幾本書,花了近500元。A先生還另外挑了三張CD,總價200多元。在這筆總計700元人民幣的消費中,A先生已貢獻了約100元的增值稅。增值稅的基本稅率為17%,A先生每月的購物支出在4000元左右,他每月的增值稅支出就超過了600元。A先生喜歡吃日式料理,他的妻子則喜歡必勝客的比薩。每次餐飲消費一般在200元左右,其中又包含了5%的營業稅10元錢。「在交了增值稅之後,還要再交營業稅?」A先生對這些名目感到頭暈腦脹。且看制定稅法的人如何區分這兩個稅種,營業稅適用的典型行業包括交通運輸業、金融保險業、郵電通信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等。也即,購物時繳納增值稅,看電影、吃飯、休閑活動中繳納營業稅。雖然營業稅的直接徵收對象是企業,但最終還是會轉化成售價,轉嫁給消費者。A先生每月花在這些方面的錢將近3000元,他每月繳納的營業稅為150元。

個人出售不動產也要徵收營業稅,稅率為5%。A先生在去年曾以150萬的價格賣出一套當初以100萬元買入的房產,要繳納7.5萬元營業稅和4.5萬元的個人所得稅。

除此以外,中國還對特定的消費品和消費行為加征消費稅。目前需要繳納消費稅的商品包括煙、酒、鞭炮、化妝品、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高爾夫球具、高檔手錶、遊艇、木製一次性筷子、摩托車、小汽車等。共有13個檔次的稅率,最低3%,最高56%。

在中國這個以流轉稅為主要稅種的國家,「稅」被隱蔽在商品的價格之中,所以大多數人只知道自己幾乎每天「買東西」,不知道買東西時實際也在「納稅」。

2010年1至9月,國內增值稅實現收入15325.63億元,占稅收收入的比重為27.4%;營業稅收入8356.61億元,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14.9%;消費稅實現收入4693.8億元,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8.4%。事實上,在這三個稅種的基礎上,民眾每一次消費行為,還需繳納1%-7%的城市維護建設稅。

而關稅是個非常特殊的稅種。由於行業關係。A先生在2008年購買一輛斯巴魯森林人時,卻著著實實繳納了一筆高昂的關稅。A先生購買的2.0排量森林人到岸價為20萬元,按照25%的關稅稅率,需繳納關稅5萬元。此外,還要加上消費稅1萬元,在此基礎上,再徵收17%的增值稅4.42萬元,此時,這輛車的售價已經超過了30萬。再把這筆錢交給經銷商之後,A先生還面臨著另外一項特別的稅種—10%的車輛購置稅,也就是3萬元。A先生非常不能理解,為什麼已經繳納了汽車消費稅,還要再徵收自己的車輛購置稅?按照財政部的說法,汽車購置稅是對買方徵稅,而消費稅是對賣方徵稅。不過這個稅最終將包含於汽車售價之中,成為價內稅,間接由消費者埋單。提車回家之後還沒完,每年還要繼續繳納450元的車船稅。

2010年10月的車船稅新規,也讓A先生寢食難安。中國大陸車船稅新政策將分為7個梯度按照排量進行徵稅。按照新規,A先生的2.0排量汽車年車船稅可能為900元;也可能高達 1500元。A先生特別欣賞乘聯會秘書長饒達的一句話,「目前汽車的稅費政策之所以不合理,不是制定政策的人是外行,而是制定政策的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個人利益的結果。」……

人們注意到,盛世的崛起的中國大陸,不斷在贈稅,但腐朽的衰敗的美國,卻在不斷地減稅,以減輕人民的負擔。最近,美國又宣布減稅,根據總統奧巴馬提出的計劃,2011年稅收中的80%,將由年收入逾100萬美元的家庭承擔。由此,低收入民眾賦稅銳減。美國的稅收政策是:佔美國總人口約2%的,年收入逾100萬美元的百萬富翁們納稅,包括中產在內的98%的中低收入者免稅。目的,是縮小美國的貧富差別。

美國減稅,但中國卻是增稅。據中國政府公布的報告稱,2010年,中國政府稅收增加了30%。預計2011年將繼續保持這個增長速度。個人所得稅在中國,已經成為工薪族的人頭稅。中國納稅的主力軍,是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中低收入者。而百姓所籲請的調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減稅計劃,不被接受的原因是「培養全民納稅意識」。還說,這一思想是從西方引進的。統治階級為了搶劫人民,為自己搶劫行為的解釋說辭,總是說「從西方引進」,以此來抵擋民主勢力的責難;但美國減稅以縮小美國的貧富差別,就絕不引進,也不宣傳。

權貴暴政總是如此,當對自己有利的時候,就說這是國際慣例,需要向世界接軌;如果不符合自己利益,就說是中國國情特殊。2010年年底,國家發改委宣布調高2011年的通脹寬容度,從3%調高至4%。而中國銀行卻放任公眾在銀行的存款貶值縮水,損害公眾利益。於是,中國經濟繼續在負利率時代運行。正常國家裡,當公民財富在縮水,儲蓄貶值的同時,國家若因大量增發紙幣而獲利,作為一種對沖,國家有義務向受到損害的公眾讓利。但這是正常國家的情況,而中國不是正常國家,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

當國民遇到通脹的時候,政府如果不願意動用利率槓桿,就應該減稅,而最重要的惠及全民的財政政策,便是調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可公眾卻遲遲聽不到關於調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消息。在2009年 的全國兩會上,便有眾多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要求調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至3000元,然而會後便沒了下文。2010年的兩會上,又有代表和委員再次強烈 要求,調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至5000元,可會後又沒了下文。至今,仍在以2000元為起點徵收。

2010年中國與美國的差別是,美國的減稅計劃,是在財政赤字巨大,政府經濟極為困難的情況下提出的。而2010年中國的國家財稅收入增幅驚人,其總額達到達到10萬億元的歷史新高,增速達到30%以上。在福布斯發布的全球稅負痛苦指數排行榜上,中國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社會福利完善的法國。而中國百姓還要面對高通脹的壓力,絕大多數人的生活越來越艱難。……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公民,請你不要拒絕民主,因為民主讓你活得有尊嚴和自由;如果你是一個富人,請你不要討厭民主,因為民主讓你的財富有更好的未來;如果你是一個既得利益者,請你不要敵視民主,因為民主讓你避免被報復清算的命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1: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