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突尼西亞分析下總統及執政黨

[複製鏈接]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1-2-14 22: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突尼西亞分析下總統及執政黨 法國學者Serge / 法國觀察站


「不要以為突尼西亞人民很強大,他們只是碰到了一個更弱的對手—本拉里」Serge




首先根據部分讀者的意見補充一個說明:我們做這個對話的時候就商量過:應該談什麼。我們沒有要忽略結構性問題是根本原因的意思,只是希望從另一個角度去解釋問題,而這個角度是目前相關公開論著中沒有的,所以我們覺得有必要去幫助讀者獲得更完整的信息.另外我們也覺得在突尼西亞問題的研究上,這些細節是不應該被忽略的,尤其在做非民主國家比較研究的時候. 簡而言之: 大家都研究都談過的,我們研究但不談,我們談的作為補充。




註:為尊重中國國情和專業內容普及化,法國觀察站對Serge的原話進行了適當調整和篩選,經Serge同意並審核。另外,為了提高文章的可讀性,我們商量以後,把訪談的形式經過二次加工,設計成了對話。法國觀察站對內容的真實性負責,對其中的觀點保持中立。




法國觀察站:

我隱約感覺到您似乎很強調關鍵人物對歷史進程的影響,這是不是會漠視群眾力量的根本作用?

Serge:

首先我決沒有輕視群眾的力量,但這只是參加運動的一方,尤其是在群眾運動還沒有精英領袖的前提下,能否成功還要看其對手的力量,主要就是本拉里集團。其次,我一直認為關鍵人物在對運動的具體分析中應當有關鍵的地位,本拉里作為群眾運動的對手,他的能力和實力高低直接影響到運動的發展結果。雙方的博弈是不能簡單地以道德為評判標準的,而是完全建立在實力上,道德力量只能是實力的一個組成部分,比如對群眾的激勵和外部的支援等。從歷史來看,以道德為主要實力的人民運動失敗的例子多得不計其數。所以在突尼西亞問題上,我們要去客觀地評估雙方的實力。




法國觀察站:

我其實很贊同您關於實力的觀點,但是總感覺把道德放一邊不是很道德,但事實是很殘酷的,這次很欣慰看到有道德的一方終於取得了勝利。通常情況下,成功的群眾運動一定有核心人物,比如印度的甘地和南非的曼德拉,以及其它國家。而在突尼西亞卻沒有,這確是個特例,群眾整體的高素質彌補了沒有領袖的缺陷,所以在整體實力上超過了對手本拉里。

Serge:

這只是個結果,突尼西亞人民是有高素質的實力,但很難說這就是勝負的關鍵,因為他的對手本拉里能力和實力太弱了,才給了人民一個勝利的機會。




法國觀察站:

這個我不是很容易理解,他統治了突尼西亞23年,而且在很多經濟社會發展指標上都遠遠領先於其他非民主國家,您怎麼說他的實力弱呢?

Serge:作為總統,實力不僅體現在正常時期領導國家上,重要的是危機時刻所集聚反映的整個統治集團之抗打擊能力。首先要有一個強有力且忠誠的統治集團即執政黨,其次是忠誠的黨內核心力量,尤其對於獨裁者而言,忠誠度是第一位的。因為獨裁統治沒有依託道德和信仰建立的忠誠度,所以忠誠度就表現為對既得利益的捍衛上。這主要體現在本拉里的個人和執政黨的組織建設在專制利益的分配方法和能力,今天我們不去對這兩方面做全面完整的解剖,還是回到關鍵性的細節來看,因為有些細節足夠證明他在這方面的缺陷,尤其是面臨危機的時候,這些細節是絕對致命的。你有沒有觀察過突尼西亞執政黨的情況?




法國觀察站:

當然,我注意到了兩個細節:一、執政黨的規模過於龐大:突尼西亞有約250萬執政黨黨員,1000萬人口,差不多每4個人中有一個,這個比例是很恐怖的,但是組織的非正常龐大反而會嚴重削弱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人人黨員就變成了人人沒責;二、黨員的發展模式:起初我很納悶怎麼會有那麼多人志願加入一個獨裁黨呢?後來我看了一些現場採訪報道,原來執政黨是通過威脅手段來發展黨員的,因為新工作登記表和入黨登記表是同時送交人民的,而對普通商販也是如此,也就是說不入黨就沒有工作、不許自己當小老闆,這種發展模式是不會建立黨員的忠誠度的,好像就是拉壯丁嘛。連黨員都不是專制體制的受益者,反而是犧牲者,大家都充滿怨恨,一旦執政黨遇到危機,這些黨員怎麼可能去捍衛黨組織呢?事實也證明了這點。

Serge:

精彩!這才叫真正的觀察!錯誤的發展模式是突尼西亞執政集團崩潰的根源。我們簡化理想和信仰,一般的政黨發展黨員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利誘,二是威脅。拿破崙有句名言:「Il existe deux leviers pour faire bouger un homme, la peur et l』intérêt personnel。」「有兩種手段讓人前進,一是恐懼,二是個人利益」,這是對政治學最透徹的註解,不僅用在組織發展上,同樣用在選舉的政治營銷上。在法國,政黨發展當然不可能用威脅手段,主要是利誘,用議席和政界的發展來吸引黨員,完全自覺自願,而且還給你一個實現政治抱負的發展空間,所以各黨派的凝聚力很強,雖然黨員比例只佔支持者的1%左右,但是黨員的戰鬥力超強,選舉中的基本盤非常穩定。而突尼西亞則選了恐懼模式,雖然他沒有用武力來脅迫人民入黨,但是以有沒有飯碗來脅迫在現代社會和武力也差不多了。這個細節非常重要,可以通俗的解釋,執政黨先剝奪了你應有權利:工作和生計,然後拿這個作為條件迫使你入黨,這和在保證你基本生計的基礎上,用升職加薪等超額利潤來引誘你入黨是完全不同的。因為,前者是沒有選擇餘地的,你總要工作吧,被迫的結果就是怨怒;而後者是可以選擇的,對額外利益有追求意願的人會主動入黨,從而可以分享專制紅利,這是主動效忠領賞金。遇到危機的時候,他會堅定地和執政黨站在同一陣營,因為他要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這才是真正的以利益為導向的組織發展模式。而突尼西亞執政黨卻錯誤地發展了200多萬滿懷憤怒的黨員,實在是太愚蠢了。而且1/4的人口比例是黨員,又如何給每個黨員分享專制紅利呢?連官帽都不夠。




法國觀察站:

所以,可以說本拉里不是在擴大執政基礎,而是在培養掘墓人。看來他的法國政治學沒有學好,如果他深入研究拿破崙的話,就不會有今天的下場了。從歷史來看,人數眾多的民眾如果沒有形成同樣嚴密的組織和利益共同體,基本上沒有可能戰勝一個穩定團結的利益集團的。而一旦形成了類似後者的集團,往往又成為新的專制階級。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改朝換代莫不如此,悲劇呀,您覺得如何可以避免這個情況呢?

Serge:

我想這個問題代表了你們很多中國人對民主改革的不信任,我們以後重點深入探討。今天還是要把本拉里的問題講透。剛才講了廣義的統治集團執政黨的忠誠度和戰鬥力,是完全失敗的。我們再來看核心層,就是金字塔最高的幾層,他們的忠誠度如何呢?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本拉里家族的財富有多少?




法國觀察站:

當然注意了,我看過費加羅雜誌:本拉里這邊約有50億歐元,而他老婆這邊居然有120億歐元,兩者合併170億歐元。我還查過世界銀行的報告:突尼西亞2009年的GDP為300億歐元,他們全家的財富居然可以超過GDP的一半,實在是貪得無厭。而且他們家族控制了突尼西亞全國經濟的40%,從電信、不動產到旅遊業,甚至有突尼西亞朋友告訴我,他們向很多私人企業索要50%的利潤,不然這個企業就休想辦下去,連小商小販都不放過。

Serge:

這是數據的表面,真正的觀察不能僅停留在表面,要深入看這個數字背後的意義。突尼西亞人口才1000萬,本拉里家族就擁有財富170億歐,相當於從每個國民那裡搜颳了1700歐。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其它統治集團成員可分得的利益就非常少了。雖然我無法精確統計本拉里整個集團擁有財富多少,這已經沒有實際意義了,因為170億歐對1000萬人且還不夠富裕的小國來說已經足夠高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本拉里家族幾乎壟斷了所有專制利益,留給其他核心成員的利益就很少了,所以也無法擴大中層骨幹成員的基數,所以執政階級中高層並沒有形成相互忠誠而穩固的利益共同體,本來廣大黨員就是潛在的掘墓人,中層也沒有多大的油水,高層滿足不了貪慾,他們怎麼可能聯合起來對抗人民運動呢?還有一個深度分析是人才的問題,你可以查一下本拉里的財富分配表:統治集團的利益獲得者絕大部分是親戚,而不是集團的政治精英,明顯漠視組織的激勵機制,廢物分紅利,而精英白打工,他們不和本拉里離心離德才怪。危機一來,精英清剿廢物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法國觀察站:

有的類似家族企業,不過企業是產權私有的,精英管理層不滿意可以跳槽,沒有必要造反,而國家卻不是私產,本拉里家族外部的政治精英如果沒有足夠合理的激勵遲早要反水的,因為利益巨大,不僅可以獲得民意擁戴,還可以獲得更大上升空間。另外,最重要的軍隊就沒有參加經濟活動,也沒有獲得足夠的專制利潤,忠誠度顯然不夠。而他的繼任者也很早就拋棄了他,我也注意到第一屆過渡政府成立的時候,雖然有很多前執政黨成員,可以說是前執政階級成員,但是總理卻說大家的手都是乾淨的。雖然我不太相信他們真的乾淨,但是至少不會太臟,估計不是他們不想貪,而是沒機會貪。

Serge:

應該是爭不過總統和第一夫人一家的,有報道說,這個第一夫人連前第一夫人和子女的產業也不放過,更何況是丈夫的手下呢。但這還是表面,他們的乾淨或不夠臟直接導致了他們不需要面臨集團垮台後的清算和報復風險,如果他們的家族也輪不到好處,那麼他們抵製革命來保護家族利益的堅決性就要大大折扣了,相反可能還會有部分名譽等無形收益,這樣就大大增加了他們背叛原統治集團的意願。而且突尼西亞人民的高素質和文明程度使他們相信未來不會遭到可怕的暴力報復,這點是極其重要的。




法國觀察站:

是的,群眾運動成功對原有統治者最大威脅就是報復,這是生和死的問題,如果突尼西亞前統治階級判斷未來會被清剿,那隻好和人民拼個魚死網破了。所以那種號召陳勝吳廣,就是中國古代農民的暴力起義,以及徹底清算的做法,反而會逼迫統治者更加團結。但是,中國有句話叫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用利益來穩固部下是所有統治者的必修課,本拉里從崛起到執政,也是有自己的團隊的,幾十年的政壇老手了,怎麼可能不懂這個道理呢?

Serge:

他一定是懂的。剛才我說的這種利益共同體,最典型的就是歐洲的封建時代,從國王、諸侯、大小領主的金字塔結構,而最底層的領主因為要靠農民供養,所以不太會過於壓迫,所以整個體系是相當穩固的。而我相信本拉里早期一定是建立了這種穩固的金字塔結構,但是在後期完全崩潰了。




法國觀察站:

我也相信他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怎麼會突然崩潰的呢?莫非和他老婆有關,我注意到第一夫人家族的財富120億,而總統只有50億。我很不願意把一個政權倒台歸罪於女人,這是中國文化中的陋習,但是看突尼西亞的數據,確實是他老婆一家更貪,但是總統是本拉里,他完全有能力制止這種過分的掠奪行為,不僅掠奪人民,也掠奪部下的好處,為什麼他會那麼縱容呢?

Serge:

我覺得你們中國人和我們法國人一樣,做分析的時候總是要把道德和意識形態等主觀因素放在首位。觀察和分析問題時是根據事實,第一夫人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女人,因為一個人而導致政權垮台的歷史故事很多,沒有什麼好迴避的,況且她家有10個兄弟,不都是男人嗎?統治者家族貪污是專制制度的必然產物,但是突尼西亞有其特殊性,甚至是偶然性,如果第一夫人是孤兒,那麼他的政治精英部下就可以分享財富了,突尼西亞革命不會那麼容易成功,歷史在某個時間點上的突變真的是充滿偶然。




法國觀察站正在<粗暴干涉法國內政>, 深度介入法國省議會選戰活動, 個人時間有限,所以突尼西亞和埃及的報道暫停,請諒解,3月底大選以後將推出法國社會黨總統候選人內部初選(primaire)專題。6個月後如有可能常駐某總統候選人陣營的話,我將在現場報道突尼西亞第一次民主選舉。法國大選其間會有一些其他觀察文章發表,敬請關注。




如果您覺得贊同本文,請頂一下,在文章右上角旁邊的文章工具欄目下方(無須註冊),幫助作者不斷改進文章質量,謝謝您的反饋.




歡迎加入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taoyun74 法國觀察站

更多內容請訪問法國獨立博客 httpe://www.falanxi.org



----轉貼自「1510部落」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5 19: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