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媒體:中國與軍事進攻型蘇聯帶來的挑戰不同

[複製鏈接]

1040

主題

1295

帖子

20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oldgunner69 發表於 2011-2-1 1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1月30日文章:奧巴馬的「斯普特尼克時刻」能起飛嗎?

  在國情咨文中談到振興經濟的問題時,奧巴馬總統指出,美國當今面臨一個新的「斯普特尼克時刻」——另一個正在走向統治地位的超級大國的挑戰。

  奧巴馬警告說,正像蘇聯上世紀50年代發射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號,迫使美國奮起直追一樣,美國也面臨著實行經濟擴張主義中國的挑戰。

  這是個強有力的呼籲,旨在同時激起自豪感和緊迫感:如今擁有世界上最快的計算機和火車的國家已不是美國而是中國。中國憑藉其強勁的增長和財政實力已經在世界經濟舞台上與美國平起平坐了。

  不過,奧巴馬引用「斯普特尼克」 說法來作為經濟變革的論據也是冒著很大風險的。假如黨派鬥爭導致決策僵局,他的提案都未能通過——或者方案未能及時奏效,公眾日益感到失望—— 那當前的緩慢增長和高失業率就可能持續到今後很長時間。

  而且,經濟復興的中國與冷戰時期軍事進攻型的蘇聯所帶來的挑戰是大不相同的。

  首先,中國經濟實力的擴張在體現中國進攻性的同時也反映了美國的一些長期頑疾,當年蘇聯的赫魯曉夫叫囂 「我們要埋葬你」,而中國領導人最近訪問美國時談論的是夥伴關係與合作。

  此外,當年美國人一致反蘇,而如今美國的大公司都在中國有大量投資,任何可能影響兩國關係的新政策可能都會遭到他們的反對。

  而可能最重要的一點是,為了應對蘇聯衛星,美國可以花巨資打造新的太空計劃。而現在,美國債務纏身,而其最大的外國債主就是中國。許多美國人要求的是減少而不是增加聯邦支出。

  在衰退似乎已成過去時的情況下,奧巴馬把挑戰描繪成在快速變化的全球經濟中創造就業的長期鬥爭。在多個場合提到中國的時候,奧巴馬總統反而將中國作為一面鏡子,反映出美國存在的問題。他談到中國集中精力發展教育、基礎設施以及太陽能等新興領域的研究——恰恰在這些領域美國在全球的排名都在下滑。

  正如耶魯大學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指出的那樣,中國的挑戰並不是蘇聯那種膽大妄為的軍事威脅。「從技術角度來說,中國並沒有打敗我們,」羅奇說,中國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種「喚醒服務,讓我們醒來聞到咖啡香氣,勇敢地面對因依賴過度消費、過度債務和低儲蓄率而犯下的錯誤」。

  在中國,很多人對奧巴馬把中國和蘇聯衛星聯繫起來感到很奇怪。不管美國如何炒作中國的發展,很多中國人並不認為他們的國家能夠很快超過美國。

  「西方人在危機中進行了反思。他們汲取了很多經驗,」北京理工大學學者胡星斗說: 「他們有時誇大了其他人的成功。」

  而且,他說,奧巴馬要求美國人所做的——重振創新精神——正是中國經濟所欠缺的。

  不管中國人對奧巴馬的戰鬥號令作何反應,他的說法無疑是利用了中國迅速發展給許多美國人帶來的經濟上的日益不安全感。

  奧巴馬有關中國的說法「會非常具有鼓動性」,從事民意調查的馬克·梅爾曼說:「美國人確實擔心工作崗位向中國流失,而且他們認為中國在一些領域已經超過了美國。」

  與蘇聯和日本(上世紀80年代日本對美國經濟來說是個可怕的怪物)不同,隨著美國公司在中國這個人口最多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急劇擴張,中國巨大和日益開放的市場可以說成了一把雙刃劍。

  「由於其潛力巨大,技術自然會走向市場需要的地方,」聖迪馬斯一家生產高科技電動車電池和傳動系統的公司的負責人湯姆·蓋奇說。(作者唐· 李戴維·皮爾遜)

百度里搜不到你,只好進搜狗!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9: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