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顏昌海:下輩子還跟你結婚

[複製鏈接]

6195

主題

6540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00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DT001 發表於 2011-2-1 01: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01-31

據新華網報道,2010年,「隱婚」「緩婚」「無證婚姻」成為熱門詞語,尤其是「假離婚」再度牽動人們的神經。近年來,「假離婚」隨著在拆遷補償、買二套房、逃避夫妻債務、孩子上學等問題而粉墨登場,成為獲取利益的工具。這條獲取利益的成功捷徑讓很多夫妻紛紛複製效仿。因假離婚引發的刑事案件、民事糾紛漸增。據廣西新聞網報道,某專業房產網站曾推出一個「為買房子假離婚,你願意嗎」的網路調查問卷,結果有64%的網民說「可以試一試」。業內人士認為,「假離婚」是對資源分配不公的一種訴求表達。這條獲取利益的成功捷徑讓很多夫妻紛紛複製效仿。

而有法律人士認為,這不僅是對神聖婚姻的褻瀆,更潛在著巨大的風險。浙江省嘉興市平湖鍾埭街道村民戈某,從小家境不好。21歲時戈某入贅到周某家。可結婚不久,「老實、勤快」的戈某一改往日形象,迷上了賭博,不僅輸光了自己的錢,還要伸手向妻子家裡要錢賭博。2005年,戈某老家涉及拆遷,為了獲得更多賠償,戈某和妻子辦理了離婚手續,然後,把自己和兒子的戶口遷回了老家。在戈某看來,這只是一次為多獲利而表演的假離婚,沒料到,後來當他想復婚時,卻遭到了很多阻礙,首先是周某的父母。其實對這個入贅的女婿,周某一家人早就看著不順眼,因為幾年來「戈某不僅懶惰、賭博,還遊手好閒,對自己的親生兒子都沒有進到任何的撫養義務」。離婚當時,他的前妻周某就真的想離婚了,正好就順了他的意。但她沒想到,之後他會懷恨在心,對自己的家人動手。2010年6月17日,內心充滿恨意的戈某帶著匕首,來到前妻家中。當晚8時,他用匕首朝周某母親連刺兩刀,隨後逃離現場。傷者經送醫院搶救無效后死亡。2010年12月22日,嘉興市法院對這起因假離婚引起的兇殺案件進行宣判,判處戈某死刑。

專家分析,「有目的性離婚」是導致離婚人數增加的主因,有人是為了買房子,有人是為了拆遷享優惠,頭髮花白的古稀老夫妻也「扎堆」鬧離婚。南京市建鄴區去年結婚2860對,離婚2038對,這樣的結離婚量首次出現。南京江寧區麒麟街道去年9月甚至出現老人因拆遷扎堆排隊離婚的現象,為此該街道曾一度緊急叫停辦理離婚業務。數據顯示,2010年南京共有25590對夫妻協議離婚,比2009年增加了7273對,僅南京8城區就開出4.5萬張「單身證明」,加上郊區縣,達到5萬餘張,是2009年的3倍。一位網民這樣說:「世道真是道德淪喪、人心不古、世道澆漓,婚姻這麼神聖的事情都能作為工具。」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同。」這是托爾斯泰在探討家庭、人生的小說《安娜·卡列琳娜》中的開卷語。婚姻、愛情,是人類的永恆話題,每個人都要面對,無論在哪個國家,哪個種族。

今天,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強,和美國人的家庭、愛情觀大有關係。

在2010年「情人節」,美國三大電視網之一的CBS台和美聯社公布了它們聯合做的最新民調,在問到如果你有下輩子,會不會還跟現在的配偶「結婚」時,10個美國人中,有9個說:會!在中國媒體上,經常可以看到渲染美國人離婚率多麼高,已超過50%,美國家庭要崩潰,社會趨向不穩定等等。但美國的這個最新民調顯示,不管離婚率多高,美國人的婚姻是非常有質量的。90%的人說下輩子會再跟現在的丈夫或妻子「結婚」,說明絕大多數美國人非常滿意自己的配偶,愛情指數相當高。而且這不是一個偶然的民調結果,過去15年來對這個問題的追蹤調查,比例都沒有多大變化,1995年是93%,比現在還高一點。在這項民調中,在被問到選擇配偶、成功婚姻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時,依序是:49%選擇尊重,37%選擇信任,10%選擇幽默,2%選擇性,0%選擇金錢。

美國人這種家庭、婚姻觀,可能會令很多東方人,尤其是中國人吃驚。因為在當今中國,在選擇配偶時,金錢、地位都是數一數二的重要指標。

20年前,有中國訪問學者就發現中美在選擇配偶上的明顯差異。美國女生說,她們找男友,第一是看興趣是否相投,比如都喜歡旅遊、音樂等等,二是對方要有幽默感;三是身體比較有「塊」,即練身、健壯。而在中國,年輕人找對象,家庭條件,社會地位是首選考慮。美國的年輕人,卻是看興趣,看幽默,看肌肉;根本沒提到金錢、身份。

在美國,男婚女嫁,不會把房子、存摺、家產看成最重要的事,只要兩人情投意合,想結婚,租個公寓就結了。在美國,購房與租房的人,長期是各佔一半。兩人同心協力,同甘共苦,最後,麵包、房子、汽車都會有的。也許是由於穩定的民主制度,美國人顯得天生自信而樂觀。在經歷9.11和經濟危機之後,民調顯示,仍有81%的美國大學生說,他們將比父輩更富有,59%說他們會成為百萬富翁。即使美國窮人,很多也說他們將會是富豪,只是機會還沒到來。

在中國人眼裡,美國是個物質豐富的國家,吃穿住行與性生活,一定會是婚姻中的重要因素。曾有中國人俏皮地在比較中美婚姻的文章中說:中國女人認為,要抓住丈夫的心,先抓住丈夫的胃,在家中給老公吃好、喝好,男人的心就不會跑了;美國女人則認為,要抓住男人的心,先抓住男人的性,只要女人性感就能抓住老公的心,做愛越頻繁,男人對婚姻就越滿意。但這次美國的調查顯示,被視為成功婚姻的最重要因素中,性只佔2%。在一個被視為「性開放」的社會,美國人卻把「性」排在成功婚姻的重要因素的最後面,卻把「尊重」、「信任」放在最前面。

曾有婚姻專家撰文指出,「婚姻毀於細節」,很多家庭破裂,都是因為沒有「尊重」、或忽略對方的感受等生活中的小事導致的,所以把細節說成是「魔鬼」。該文列舉說,一對男女離婚,只是因為男的不習慣做家務,女人習慣在床上吃零食;還有的理由更「誇張」,只是因為西紅柿炒蛋時,女的堅持放鹽,男的堅持放糖,結果每做這道菜就會大吵一架。專家說,成就愛情的是細節,毀掉婚姻的也往往是細節。所以美國人把「尊重」放在成功婚姻的第一位,抓到了重點。

「信任」,更是美國人重視的。美國著名的高爾夫球手老虎伍茲的「婚外性」事件,被媒體輿論關注。最後他只得出面,公開向社會「道歉」。美國人可能比任何其他國家,對公眾人物、尤其政治人物的私生活和道德形象,都更加看重,要求更嚴格。

人們常說,男人要(不同的)性,女人要(固定的)情。但這次美國民調顯示,說下輩子還跟配偶「結婚」的比例,男的竟比女的高,丈夫是95%,妻子85%。而且說「一見鍾情」的,男性也比女性多,男的47% ,女的44%。

「下輩子還跟你結婚」,可能在所有的婚姻、所有的家庭中,沒有比這句話,這種感覺,更美好的了!所以美國人說,死心塌地的「I do」是無價之寶!

中國大陸過去30年的經濟改革,使人民比過去富裕,對外視野也拓寬了,但在選擇配偶的標準上,卻沒有多大變化,過去是「幾條腿」(的傢具),現在是「幾個存摺」。誰有錢、有權,誰就是被羨慕、鍾情、追逐的對象。

2010年,中國最近有個高收視率的電視連續劇《蝸居》,裡面寫一對剛畢業不久的窮學生相愛,但買不起房子,只能在陋室中「蝸居」。後來女方給一個有妻室的高官秘書當了「二奶」,因為這個處於權力中心的秘書,有權,有錢,因此就有「能耐」,什麼事都能辦成;還對她比較照顧、呵護。這樣的個案,當然哪個社會都可能有,但令人驚訝的是,中國的民調顯示,多數女性認為,這個女學生的選擇是對的;甚至連那個演「二奶」的演員都說,如果她處於那種情況,也會做同樣的選擇。

在當今「笑貧不笑娼」的中國,婚姻家庭中最珍貴的「愛情」被下架了,而金錢、房子、名車,還有權勢帶來的那種「能耐」,卻成為最被看重的標準。在這種愛情觀下,當今中國男人,娶個太太很不容易,幾乎要含辛茹苦、傾家蕩產。曾看到報道說:時下北京的男人,要不吃不喝工作12年,才有經濟能力討個中等條件的女人;而在北方的哈爾濱,娶一個條件中上等(學歷大專以上、身材相貌較好、有穩定的工作)的太太需要70萬元。如今沒房子的男人在有些女性眼裡根本算不上男人;有人說房子成了女人的催情葯,房子成了男人的偉哥。在當今中國,愛情不值一套房子。在一些女人心裡,一套房子頂得上一百個白馬王子。

那些贊成、甚至羨慕《蝸居》中那個二奶大學生的中國女性,看到美國這個民調,可能無法理解,為什麼在市場經濟、資本主義、重視賺錢的美國,美國人竟不把「金錢」作為成功婚姻中的最重要因素。

當然,當知識和視野處於「蝸居」狀態,就很難了解美國和美國人的價值觀。

在中國大陸 婚姻的意義是什麼,跟體制是什麼的問題,是密切聯繫的。

表面上看今日中國和美國人都結婚,而且都是小家庭。但細想差別卻很大。

美國人婚前很隨便,法律給了他們性交往的自由,但一旦進入婚姻,大多數人對婚姻很負責任。美國人婚姻的本質,是夫妻雙方的契約,夫妻雙方互相承擔責任、扶持、愛護,和大家庭的兄弟姐妹和叔嬸姑舅沒有太大的聯繫,他們在教堂神父主持下舉行婚禮,對配偶宣誓過一輩子。如此婚姻是公民婚姻和教徒婚姻,夫妻注重的是各自獨立的生活和感受,各方父母親生活都不會過多介入。美國有一對年老夫妻,女的連走都走不動,他們的兒女很少來看他們,只在他們有病的時候才來看望一下。而這對年老夫婦也並不凄慘。因為他們的生活供養有美國的福利制度保障,這是他們公民權利所必然享有的。另外,基督信仰賦予給他們仰望天空的素養,也在這時候發揮出作用:上帝與我同在,阿門!真信徒享受孤獨。

但中國婚姻,如同兒童過家家,高興愉快就在一起,不高興就分居或離婚,婚姻沒有了正經和嚴肅。這當然都是體制破壞中華傳統文化的結果。在儒家禮教時代,男婚女嫁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要夫妻對拜;女人出嫁后要三從四德,從一而終,不離不棄,對夫家非常忠誠。今日中國人質深受黨文化毒害,頭腦里傳統文化的婚姻觀念越來越淡薄,夫妻在面臨雙方的問題時各自為政,缺少理性的溝通素養和道德約束,衝突一旦激化,夫妻便各自邀人互斗。而體制內黨政官員的婚姻,就更是全社會的糞坑:男嫖娼包二奶,女養小白臉,各不管誰,也不離婚,甚至各自引以為豪。其他有錢了的中國人也盡相模仿。

因為美國社會的個人公民特徵和中國社會的黨集體特徵的不同,看似形似的小家庭組合,婚姻內在的實質就根本不同。美國人的老一輩和年輕一輩是各自居住,除了生日和節日的家庭聚會,平時很少來往。情感交往重於經濟交往,兒女幫父母買東西,一般情況下父母都會給錢,不存在孝敬的說法,沒有養兒防老的交易思維。如此生活習性和思維方式下的公民婚姻,人權重於情感,只要不違法,婚姻中的自私都是權利。整個社會環境就這樣。

中國婚姻除了家人婚姻的一面,更有人質婚姻的一面。體製為了它的權力,在教育上愚人和邪民,所以從年輕人到中年人、老年人都沒有受到在西方可能受到的心理學知識的教育,像西方那種夫妻學校——教育雙方學會溝通、合作地解決矛盾問題,中國沒有,辦也辦不下去。對體制而言,老百姓只要有個家有個床,能夠給它繁衍小人質讓它千秋萬代恐嚇、欺騙、奴役就可以了。它從來就不希望老百姓的家庭健康、正常,如果健康正常了,那麼人民的公民權利意識就會增強,而它就麻煩了。

而婚姻問題,對美國說來都不過是公民問題的一部份,對美國社會是不傷筋動骨、不危及民族存不存在的正常的個人學習和成長的問題。中國的婚姻問題就不是這樣的了,而是「體制是婚姻中真正的第三者」的問題。

當然,人生就是問題,人就在問題中成長,包括在婚姻問題中成長。中國人現在面臨的婚姻問題,主要不是婚姻問題本身,而是體制的邪惡所製造的人心邪魔,所致婚姻問題也變異為危及中華民族的存亡問題。
一個內心陰暗的人是容不得任何光明的,因為光明讓他們原型畢露,嘲笑正義、調侃崇高是他們的心理需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6: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