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公司赴美IPO美夢破滅 反落入「訴訟陷阱」(圖)

[複製鏈接]

340

主題

437

帖子

32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煙雨夢華 發表於 2011-1-18 17: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公司赴美IPO美夢破滅 反落入「訴訟陷阱」(圖) (ZT)
--------------------------------------------------------------------------------

  

 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在美國吃得開。

  就在麥考林(MCOX.O)、綠諾國際(RINO.OB)等中國赴美上市公司因為財務問題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下稱「SEC」)重罰之後,另外一些中國公司在美的未來也日漸堪憂。

  根據上市公司最近的公告顯示,泰富電氣(HRBN.O)、大連傅氏(FSIN.O)、康鵬化學(CPC.N)和同濟堂(TCM.N)等在美上市的企業紛紛提出將公司私有化,市場對此的猜測是:希望在私有化后重新回到內地或香港上市。

  與此同時,2010年中國公司赴美上市42家的井噴行情仍在上演。截止到今年1月9日,已經有5家中國公司向美國SEC提交了IPO相關文件。

  「別人的地盤的確更講規則,更透明一些,但也要注意你是否適合人家透明的遊戲規則。」私募基金海孚投資副總裁向東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在向東眼中,中國公司赴美IPO的願望仍然過於強烈,但華爾街已經開始出現不同的反應。一些美國的分析師開始質疑中國概念股已經過熱;另外一些機構則直接開始質疑最新IPO中國股估值的合理性,並伺機做空。

  「更嚴厲的是,美國的監管機構已經開始盯上了一些中國公司。」向東說。

  遭遇集體訴訟

  2010年11月,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環境產品製造商――綠諾科技被SEC披露存在財務造假問題。12月3日,根據SEC遞交的最新文件顯示,在被納斯達克交易所停牌兩周以後,綠諾科技已經收到納斯達克交易所的退市通知,根據納斯達克上市規則,綠諾科技已經不再滿足其上市標準。

  此後的12月6日,頂著「中國B2C第一股」光環的中國公司麥考林在美國遭遇集體訴訟。除去上述兩家公司外,空中網(KONG.O)、江西賽維(LDK.N)、UT斯達康(UTSI.O)、前程無憂(JOBS.O)、晶澳太陽能(JASO.O)、華奧物種(GRO.N)等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都曾因「財務問題」和「信息披露不透明」招來集體訴訟。

  「針對上市公司的集體訴訟在美國屬於『家常便飯』;起訴也很簡單。」麥道國際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華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根據美國相關法律法規,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必須完全透明。在公司披露業績后,一旦股價下跌,一些律師就會廣泛聯絡小股民,抓住季報或者年報上的各種小「紕漏」,對上市公司提起集體訴訟。

  趙華坦言,「赴美上市熱」使諸多問題加快浮出水面,一些中國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不夠規範、嚴謹,自然就會落入「訴訟陷阱」。

  除去被訴訟的遭遇之外,讓多數中國公司感到委屈的是,他們的股票在美國被嚴重低估。「這和他們當初想的是不一樣的。」向東說,很多公司都覺得到美國上市可以輕鬆圈到更多的錢。

  據介紹,目前,在眾多中國概念股當中,除了少數一些知名公司成交活躍備受關注之外,大多數公司都處於一種「被冷落」的境地,交易清淡。有的股票目前股價和最高時相比,已遭腰斬或者更低。

  麥考林於2010年10月26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上市首日,麥考林以57.36%的漲幅報收於17.26美元,總市值一舉達到10億美元。然而, 「開門紅」之後股價就一路震蕩下行,11月29日三季報公布當天更重挫39.9%,跌破了11美元的發行價,截至2011年1月10日,股價已跌至 7.26美元。

  2010年5月份登陸紐交所的從事光伏產品製造的晶科能源(JKS.N)股價已由最高時的41.75美元跌落至今年1月10日的23.5美元,成為「腰斬系」一員。同在2010年上市的中華水電(CHC.N)也沒能逃脫類似厄運。

  另外,有「中國肯德基」概念的快餐連鎖企業――鄉村基快餐(CCSC.N)在2010年9月28日在美IPO后也一度受到熱捧,股價一路狂漲至最高的36.45美元,市盈率近百倍,市值近10億美元,股價翻番,但截至今年1月10日,已經跌到了24.9美元。

  私有化?回家?

  多數中國公司在赴美上市前認為,「任何公司都可以在美國上市」,但他們不知道,這句話之後是,「但時間將證明一切」。在遭遇種種挫折之後,部分中國公司開始考慮自己的前途。

  近日,中國公司康鵬化學宣布,該公司董事會已經收到來自公司董事長兼CEO楊建華有關公司私有化的融資建議書。這份建議書中涉及到的內容包括楊建華計劃通過私下交易的方式來收購公司在外流通股的融資建議。

  而此時,距離康鵬化學赴美上市僅一年多。根據這份建議書,楊建華已經與Primavera資本管理公司簽署聯合融資協議――雙方同意為此項私有化方案提供債務和股權融資。

  Primavera資本管理公司是中國一家私人投資公司,由前高盛大中華區主席胡祖六創建。公司從事業務主要包括收購、控股型投資、增長型投資。

  公開資料顯示,康鵬化學為上海一家從事電子材料的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於2009年6月23日在紐交所IPO,募集了約7270萬美元,每股發行價為9美元。上市以來,該公司股價長期徘徊於9美元以下,最低曾探至不足6美元。

  海通證券分析師盧剛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康鵬化學的平均成交量偏小、股價長期表現低迷,無法得到足夠的融資,同時需要維持較高的上市成本,並面臨美國各界的嚴密監管和審查,導致公司選擇退市。

  此外,根據公告顯示,泰富電氣、同濟堂、大連傅氏也在考慮私有化的問題。但由於話題敏感,上述幾家企業都對記者的採訪保持了緘默。

  盧剛認為,傳統產業在美估值不高和監管嚴格或是上述公司私有化的重要推動力。此外,A股市場創業板IPO后的高市盈率和巨額的超募資金也對不少境外上市公司形成「致命誘惑」。

  ChinaVenture投資中國研究總監李瑋棟表示,這些公司退市后,可能會重返資本市場,而國內的創業板和中小板可能會促使這些企業回歸。

  李瑋棟認為,目前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還未有重新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市的先例,但一些之前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企業已經邁開了回歸的步伐。

  例如,創業板企業南都電源(300068.SZ)曾被其掌門人周慶治注入新加坡上市公司百嘉科技實現間接上市,但2005年由於未能達到預定目標而被實施私有化並退市,今年4月重新登陸創業板。李瑋棟認為,以目前監管層的態度來看,對海外上市公司的回歸併不反對,並且鼓勵優秀的企業回歸A股市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2: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