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異鄉居,大不易 華人移民在加拿大的苦辣酸甜

[複製鏈接]

340

主題

437

帖子

32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煙雨夢華 發表於 2011-1-8 16: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異鄉居,大不易 華人移民在加拿大的苦辣酸甜   



據加拿大《星星生活》報道,曾經聽人說過新移民的生活是「一年大苦,二年小苦,三年不苦」,現在看來那是對我們移民經歷的一種簡單概括而已。其實移民的路是漫長的、分段式的。我個人認為大致可分為安家、擇行、置業與發展幾個階段。各個階段說不定是一二年還是三五載,因人而異,而且每個階段也因該有每個階段的苦辣酸甜。




安家篇





人們所說的「一年大苦」,大概說的就是安家之不易。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我們絕多數技術移民沒有「下過鄉,抗過槍」的吃苦經歷,不少人是出了「教室」就坐了「辦公室」。尤其是在城市長大的,所謂的天之「嬌」子,根本就沒有吃過苦。可以想象,一下子離開原來那個熟悉而又舒適的生活,遠離父母和親友,來到陌生的異國他鄉安家落戶,能不苦嗎?













新移民在抵加后,絕大多數都渴望能早日實現榮升業主的夢想。(資料圖片)





記得筆者剛來時是朋友幫忙接機的,還在朋友的家裡臨時住了兩天,然後才搬進密西沙加西邊的一家華人的地庫中,開始了陌生而又新奇的移民生活。也是朋友和他的買房經紀一起帶著我們去辦證和聯繫孩子上學等,多次幫助我們,令我十分感激。這位經紀後來也幫我成功買房,則是后話。應該說剛來時能有這麼多朋友幫忙,還是算不錯的。





可住下不久就發現密市的環境雖不錯,可是街區較分散,公交車稀少,對沒有私家車的新移民來說,生活很不方便。好心的朋友幾次周末特意開車過來帶我們去買菜,我自己都不好意思。最想不到的是,還沒住下十來天,黑心的房東竟然找各種理由要攆我們走。也許是房東覺得匆忙之中要價低了的緣故,可也別這樣對待同胞啊。房東竟然在不等我們答應搬走的情況下,就開始帶別人來看房子了,氣的我與房東吵了好幾回。再說我剛搬進來不幾天,電話都沒裝,而且趕上冰天雪地的,我怎麼聯繫租房子啊。





一個周日好不容易從網上聯繫到多倫多的一家,準備馬上去看房,可在大街上孤零零地等了好久也不見公車過來。要知道從密市到多倫多可遠著呢,況且天氣寒冷多有不便。我不禁傷感起來,望著四處一片白雪茫茫,真有點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知的感覺。最後我不得已拖著沉重的步子,眼淚汪汪地返回那陰暗的地庫……。好在心裡總有一個夢想:房子會有的,麵包也會有的。是它一直支撐著我努力地找工換工,熬過加國一個又一個寒冬。





後來還是第二天去看了房子。那是一幢獨立屋的整個二樓出租,兩間卧室,獨立廚廁與分們出入。房子雖然陳舊些,但房租不貴,正好滿足我們的需要,於是我當時就確定租下來了。落地才一個月,有幾個包裹還沒來得及打開,就從密市搬到多倫多了。其實對新移民來說,剛開始安家多倫多是比較理想的,多倫多的地鐵和巴士四通八達,上下班與購物相對容易,對於沒車的家庭生活方便多了。政府對新移民也很照顧,孩子不僅免費念書,低收入家庭的小孩還能免費享受牙醫和社區的一些服務項目,比如游泳和假期學習班等等。





我們就這樣一住就是將近3年,直到自己買了房子為止。可以說在移民朋友中,我們搬家的次數還是算少的,據說有人甚至一年就搬了好幾次家。一位朋友聽說愛德蒙頓好找專業工作,可搬去不久因受不了那裡的寒冷氣候,又不得不搬回多倫多。因此對新移民來說,儘快安頓下來尤為重要,先安居然後才能樂業。經常搬家難免影響找工作或學習,浪費時間和精力。





擇行篇





選擇移民這條路,最大的難處還是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因為國內的學歷與工作經歷在這裡得不到認可,況且國內與國外的行業分工也有區別,加之還有語言的障礙,所以說技術移民要干自己的老本行實在不容易。難怪有報道說加拿大的人才浪費嚴重,工程師開計程車,醫生送pizza,博士打工等,各族裔的人都有。因此新移民都有一個重新選擇行業的過程。





當然,能找到老本行的相關工作則更好,如果改行能找到有「錢」途的工作也未嘗不可。然而,由於沒有北美的相關工作經驗,要找到滿意的工作實在不容易。好比「雞生蛋,蛋出雞」的道理一樣,沒有經驗難找工作,沒有工作何來經驗?這就是北美生活的怪異理論,人們一時也難以改變。





所以我們新移民必經改變觀念、調整心態,結合自己的實際,採取相應的措施。有的移民年紀還輕,幾乎是出了學堂門不久就走出了國門,或許有的人還沒有成家,有的成家還沒有孩子等,負擔都不是太重。對於這些新移民,就應該考慮儘快在加拿大再念書,拿個專科或本科文憑,如果國內的專業基礎過硬,再轉這邊讀個碩士或博士則更好。





深造的過程也是語言進一步提高的過程。只要語言沒有問題,本地文憑也拿到了,大學的CO-OP也可以積累一些專業工作經驗,以後找個相關的專業工作應該不難,實在不行再打工也不遲。





朋友徐先生在國內大學畢業沒幾年,就孤身一人移民到加拿大,開始邊打工邊學習英語,吃苦一兩年,托福過關后如願上了渥太華大學讀研究生。幾年下來文憑與工作都有了,老婆和孩子也有了,什麼都沒有耽誤。





而對於年紀稍大一點的新移民來說,再回去念書實在不容易,況且還要養家糊口的也沒有這個精力。所以多數新移民還是先打工再換工的,「騎驢找馬」也是個辦法。筆者剛來時也一心想找專業工作,但由於國內帶來的錢不多,坐吃山空很快就受不了,於是也打起工來,從普通的累脖工,到帶點專業的技術工,錢掙的不少也不多,痛苦並快樂著。看來真不能一棵樹上弔死,更不可跳樓或跳橋的。只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努力地找工換工,相信我們華人新移民過不多久都能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





新移民如果想找個帶點專業的技術性工作,也最好結合自己實際,適時地進行短期培訓一下,學點技術拿個證書什麼的。因為這裡的老闆僱人要去了就會幹活的,沒人培訓你,有的行業沒有證書老闆還不敢雇傭你。其實工作倒不難,就是入門不容易。難怪加國的職業培訓市場如此火爆,機械、電子、財務、醫藥等等,都是在掙新移民的錢呀。





朋友劉先生才來不幾個月,就參加了CNC操作培訓並找到工作,錢雖不多,但為的是以後能有機會往模具製造的老本行上靠。朋友唐女士在國內是醫生,想在加拿大當醫生更是不容易,打工幾年終於鼓起勇氣去學護理,好不容易也拿到了執照牌,將來醫生當不成,當個護士總可以吧?唉,沒辦法說理啊,加拿大就是這樣不拘一格「降」人才。





置業篇





大多數新移民在加國的安居樂業都得有一個過程,特別是技術移民多數在國內的底子都不厚,很少一出國就買車買房的。





生活在加國,車子幾乎是每個家庭必須的配置。沒有車就像沒有腿似的,生活與工作都不方便。再說這裡的二手車都很便宜,新移民一般混個一兩年就能買車,主要是學車與考牌的不容易,花費也比較多。但對於一個家庭最少得添置一台車,生活會方便許多,長周末節假日還可以出去遊玩,比起沒有車的苦日子,自然是強多了。





移民最大的置業還是房子。不少新移民剛來時都不得不租房子住,為了節省甚至住陰暗潮濕的地庫,條件好的一般住公寓。但如果總是生活在租房換房的不安定之中,來回搬家的日子實在辛苦。所以說只要家裡有一個人稍微穩定了下來,而且兩個人都有工作,家庭收入還湊合,加之以前也積攢了一些,這時就應該考慮買房子了。





筆者剛來時暫住在朋友新買的半獨立屋裡,樓上樓下感覺就是想象中的別墅,相當的羨慕,心想什麼時候我們也能住上這樣的房子就好了。從密市搬到多倫多以後,我們住了2年多,房東兩口子也不錯,偶爾還帶我去唐人街買菜或請我們一起聚餐。後來房東告訴我他家有特殊情況不能再出租了,要我們儘快找房子。雖然事情有些突然,不過幸好我已找到稍好一點的工作,收入還可以,正考慮是否結束租房的日子。





我實在不想再搬來搬去的,倉促之下我們決定趕緊買房子。就是上面說的那位經紀朋友親自幫我上網查詢有關信息,在短短的一個月里終於買到合適的房子。那是位於密市中心一個幽靜小區的一幢獨立屋,交通自然方便,前後院子也很大,還有十分漂亮的Deck。房子雖然不大也不小,價錢也不貴,室內裝飾還可以,不用費力就可以直接入住,正合我意。就這樣我們又重返密市,有車有房住在這裡自然舒服。





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租房子好,主要是負擔較少。朋友王先生就坦言妻子不上班,自己一個人還貸還是有壓力,羨慕人家租房子的自在。可我不這樣看,因為遲早總是要買房子的,雖然目前租房子負擔是少,可是省下的錢或許比不上房子上漲的多,幾年之後,別人的貸款都還的差不多了,可你還是買不起房子。





所以我認為適時地買房還是移民置業的首選。買房畢竟有利於家庭的穩定,生活的改善與事業的發展。買房同時也是一種理想的投資,它是保值和增值的,不同於買車。條件好的可以考慮買個能分租的大屋,條件差的不妨買個夠住就行的小房子,負擔也會減輕許多。





發展篇





新移民不遠萬里來到加國,就是想改善生活,有所發展。成功的捷徑固然有,但多數新移民還是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向前走。





朋友張是我見到的幸運兒,剛來不久就找到了類似國內的設計工作,一干就是六七年。雖然工作穩定收入也不錯,但還是不安現狀,今年開始跳槽,跳來跳去,如今跳到美國發展去了。





朋友郭原是我的教車教練,為人挺不錯,不僅在我學車時幫了不少忙,現在有關車子方面的問題還是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4: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