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川崎病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0-12-3 07: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種血管炎綜合症,也稱為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症,好發於1-4歲孩子,一般不超過5歲,四季均可發病,夏季(7-9月份)尤為多見,以男孩多見。川崎病已取代風濕熱為我國小兒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來,發病率有所增高。

川崎是一個日本人的名字,1967年川崎富作醫生在對這個病長期、系統觀察的基礎上進行了歸納、總結后命名了這個病。該病發病有六大特點:

1.高熱,常為不規則或弛張熱,可高達40℃以上,一般持續1-3周,高熱時伴煩躁不安或嗜睡;
2.兩眼球結膜充血,熱退時消散;
3.頸淋巴結腫大,亦可伴枕后及耳後淋巴結腫大;
4.口腔和咽部粘膜出現瀰漫性充血,口唇漸紅、乾裂或糜爛,見楊梅樣舌;
5.軀幹出現多形性紅斑或猩紅熱樣皮疹,瘙癢,但無皰疹及結痂;
6.手足呈硬性水腫,手掌和足底早期出現潮紅,恢復期出現特徵性指、趾大片狀脫皮,常見於甲床皮膚交界處。

川崎病還常出現心肌損害,發生心肌炎或心臟冠狀動脈病變,引起心肌缺血,甚至誘發心肌梗死,造成死亡。川崎病與兒童各種出疹樣疾病如麻疹、風疹、猩紅熱及淋巴結炎、風濕病有相似之處,應注意加以鑒別。專家指出,如果發現兒童持續發熱超過5天,並出現手腳紅腫、出疹及雙眼出血等癥狀,就應考慮本病。川崎病的發生原因尚未明確。西藥中抗生素對本症治療大多無效。

川崎病的後遺症: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損害冠狀動脈,是小兒冠狀動脈病變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後發生冠心病的潛在危險因素。

經過阿司匹林和皮質激素的治療,40%左右的病人冠動脈曲張比較顯見;10%左右的病人,都會有所說的川崎病心臟後遺症,也就是殘留冠動脈障礙。如果冠動脈變狹窄的話,會有心絞痛、狹心症,完全堵住的話會有心肌梗塞的危險性。但是統計治療過的病人,沒有心臟後遺症的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與以前相比,這個病很少流行了,還有根據通過使用球蛋白(免疫球阮)的藥物治療結果,心臟後遺症的發生頻度已經是5%以下了,從中可以得知新的川崎病的心臟後遺症發生率也明顯的減少。但是,在曾經得過川崎病的現在的小學、中學、高中生中,不能確切地說沒有殘留心臟後遺症的可能性。

對於已經通過使用精密儀器檢查(心臟彩超,ultrasonic cardiogram,UCG;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ECG)后,檢查冠狀動脈Coronary artery,很明確的確診為沒有心臟後遺症的,另當別論。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話,推薦一定要找專家醫生來看一下。以前得過川崎病的人,即使已經成人了,如果當時沒有很明確的診斷的話,還是應該多多注意的。

(編輯)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0: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