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國大裁軍:「日不落」帝國的最後葬禮

[複製鏈接]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10-10-27 04: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10-26 新浪

趙楚 國際戰略學者

2010年10月19日,英國首相卡梅倫內閣公布一份名為《戰略防務與安全評估》的國防政策文件,這是自1998年以來英國政府的第二份國防政策綱領性文件,涉及英國海陸空三軍及核力量的未來軍備計劃,但引起世人矚目的卻是這份文件的整個基調:裁軍,而且是冷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裁軍行動。

根據這份文件,未來5年英軍各軍兵種都將出現大幅度的人員和裝備削減。除特種部隊予以加強和經費支持外,皇家陸軍將削減35%的火炮和40%的坦克,裁撤相當於一個旅的7000名陸軍士兵。海軍將主戰艦艇從24艘裁減到19艘,人員裁減5000人,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國惟一的一艘現役航空母艦「皇家方舟」 號將退役,而在建的兩艘現代化中型航母將不配備艦載機,並在建成后出售。皇家空軍也將裁減5000人,關閉若干基地,保留與美國聯合研製的下一代戰機F- 35「猛禽」戰機和歐洲戰鬥機「颱風」,在無數美國電影中露面的大名鼎鼎的「鷂」式戰機也將退出現役。此外,還將裁減2.5萬名文職人員,與國防承包商根據新計劃簽訂和安排裝備合同,據有媒體估計說,此舉可能牽涉最多70萬工作崗位。簡而言之,人們所熟悉的英國武裝力量將成為歷史。

英國政府推出此次大裁軍的時機可謂恰到好處。英國因為金融危機的衝擊而陷入財政困境,此前,卡梅倫政府已經推出了削減政府開支20%的總目標,而英國舉國上下對此舉措的反應基本是正面的,並無強烈反對的呼聲。但是,深入考察此次裁軍大政背後的歷史線索,我們不難發現,除應對危機的需求以外,實際上還有更深層次的思想、民情和歷史的根源。

冷戰期間以及冷戰後的歷屆英國政府,雖然國內政見各異,但在國防戰略與政策上一直保持著驚人的一致:維護與美國的跨大西洋特殊夥伴關係,追隨美國的國際軍事戰略,意圖以此保持英國與歐洲打交道的本錢,進而維持英國作為世界大國的相對地位。這一政策思維更遠的淵源可以追溯至二戰後丘吉爾對英國戰後國際地位的思考,這種思考,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英國雖然失去了作為世界頭等霸權的地位,但仍不能甘於做一個普通的歐洲國家。這種新傳統思維在漫長的冷戰歲月里推動英國的國際軍事政策,也在實際上以特殊的方式使英國遊離於歐洲大陸的一體化進程的邊緣,從而也使其精英階級保持了一種虛幻的准超級大國的自我意象。

這種戰後新傳統國防戰略和政策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達到頂峰,但7年以來的殘酷戰爭實踐表明,英國已完全不具備與美國並肩戰鬥的國力,同時也不具備為美國而戰的民情支持。英國國內對伊戰決策的布萊爾首相追究呼聲很高,指控他為了將英國拖入戰爭,有意修改伊拉克核武情報,這些洶湧的民情背後實際上是朝野對未來國防需求的重新評估,以及對二戰後習以為常的國防戰略之質疑:首先,若非以「超級大國」的方式行事,英國有必要保持和打造有限的全球軍事干預能力嗎?其次,在面臨諸如國際恐怖主義等新安全威脅的大形勢下,英國的安全政策重心是應該繼續立足於與美國的全球軍事夥伴關係,還是更多傾向與已連成一體的大陸歐洲建立聯盟?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問題是:英國有可靠的綜合國力以支持保持並無明確敵手的准超級大國武備?從現在發布的這份報告看,參與英國戰略決策的知識和政治精英已經對這三個致命的問題有非常明確的答案:NO。

考慮到上述因素,可以說,此次大裁軍的未來影響之深遠超出目前一般估計。在政治和經濟方面,這意味著英國在徘徊半個世紀之後——實際上是徘徊300年之後 ——終於決定要做一個普通的、真正的「歐洲國家」。而在軍事方面,這直接意味著,在類似1991年「沙漠風暴」和2003年伊拉克戰爭這樣的國際軍事行動中,英國將再不能承擔過去的角色。這一點勢必對美國的未來全球軍事戰略和決策形成相當可觀的影響。可以設想,如再出現像2003年那樣的法德(甚至加上英國)共同反對的局面,則美國對朝鮮或伊朗的軍事行動計劃將面臨大得多的困難。此外,英國大裁軍的另一重現在尚未發酵的潛在影響是,在英國極大縮減其軍事能力的背景下,歐洲與美國對北約未來轉型的看法勢必會有更微妙複雜的分野,而北約作為美國施行全球軍事戰略的主要工具,如其軍事作戰功能進一步弱化,則美國的未來軍事戰略必將發生重大的修改。隨著本次文件所揭示的英國國防戰略的新定位,此種含混而複雜前景已經第一次呈現在地平線上。

1876年,有「歐洲老祖母」之稱的維多利亞女王戴上了印度女皇的皇冠,英國正式建成了號稱「日不落」的全球帝國。隨著兩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英國走下了世界霸權的寶座,但帝國的輝煌夢想與迴響並未瞬間消失,而是延續了近65年,雖然所獲甚微,但英國卻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從這個大歷史的背景來看,人們也可以說,卡梅倫政府此次的大裁軍和新國防戰略正是那個早已壽終正寢的「日不落」帝國的最後葬禮,只是這一葬禮被推遲得太久了。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沙發
cenote 發表於 2010-10-27 04:32 | 只看該作者
大英帝國終於撐不住了~~

美帝雖然接棒,下一個該美帝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匿名  發表於 2010-10-27 07:10
英國沒有其他的選擇。

247

主題

492

帖子

24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
4
jet360 發表於 2010-10-27 14:31 | 只看該作者
前幾年還跟MOD的一個博士說,你在國防工業至少不會失業,前景不錯不要想著去金融業。工黨走了,保守黨可能比工黨更積極納入歐洲一體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5
cenote 發表於 2010-10-27 21:03 | 只看該作者
2010-10-26 新浪

趙楚 國際戰略學者

2010年10月19日,英國首相卡梅倫內閣公布一份名為《戰略防務與安 ...
zjd713 發表於 2010-10-27 04:26


英國今後要保持輝煌前途,或許只剩一個選擇,就是取消英國這個國名,完全變成美國的一個州~~
清靜無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5 18: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