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回的國,用三個月的時間選了一家民企,開始的工資是3000人民幣,(表弟去年回國的工資是8000,在外企).比國內剛畢業的多了一倍.現在的工資是20000多/月,比國外的同學少了10000多.但算了算,還是在國內划算.
首先,我回國的前也想過,在國外工作機會多,就算在餐館打工,也比國內舒服.因為中國人的惡習,父母在,不遠行,想家了,就回去了.考慮過一回去就找一個好工作,不幹活就拿好幾萬,有點不現實.人先要謀生,才能想到建立事業,於是腳踏實地的找了一個工作.
老闆創業剛有點眉目,土土的,需要人才,有兩個大學生幫他,就挺高興,有這麼個龜,就當寶了.的確國外學的東西比國內的好,專業又對口,幫老闆賺了些錢, 也教會他一些他不知道的東西,所以他給我全套的保險,還給免費車讓我開,逢年過節不只給紅包,還漲工資,不知不覺就漲到2萬多一個月.
讓我最高興的還是,我現在有自己的空間和決定權,比同學們還跟在老外後面聽吆喝強多了.
工資少了點兒,但沒有稅,保險,交通費的問題,比一個月五千$的同學,應該差不太多了.再一個,我住以前母親買下來的宿舍里,二居室一個月14元的物業費,連冬天的取暖費都不用交.
其實很喜歡吃KFC,在國內經常要去吃中餐,回家也是中餐,很多時候為吃什麼口味,或去哪家飯館犯愁,所以深夜時會溜出去吃KFC的炸雞,一個人點三四個人份的,感覺比美國的差的太遠.
這些都是現在的感覺.以前也有所有回國的人的感覺,不被重用,工資低,生活習慣不一樣.想來,都是自己的問題,回去了,就要用國人的眼光去看事物,以國人的觀點結合國內外學到的知識去做事情,以國內的方式去待人接物.卻忘了一點,其實國內給予海歸的待遇比給國人的好得不只一星半點,只要你讓他們覺得划算, 他們給的還會主動給更多.不象美國人,什麼都要去爭,把時間都用在了怎麼謀生,而不是去做些有用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