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美交鋒「檯面化」是時勢之必然

[複製鏈接]

164

主題

335

帖子

16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心靈之窗 發表於 2010-8-17 08: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東盟安全論壇會議上,圍繞南海主權國際化與否,中國和美國及部分南海周邊國家觀點針鋒相對,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一方面,許多觀察家對美國和部分東南亞國家一反常態的「坦率」感到驚訝——美國不顧中方事先多次明示、暗示甚至警告,讓希拉里照本宣科地強調確保南海「自由航行和對國際法尊重」,並直截了當表明美國介入南海爭端的意願,而部分東南亞國家則毫不掩飾其對中國的擔心、戒備,和爭取美國介入、爭取南海主權爭端國際化的傾向;另一方面,不少觀察家也對中方不拐彎抹角地正面應對感到驚訝——中方不僅將南海問題納入「國家核心戰略利益」範疇,更直接在東盟安全論壇上反唇相譏,表示對南海主權爭端的國際化堅決反對。

  其實彼此驚訝的背後,南海爭端並沒有什麼新鮮內容。

  中方和南海周邊部分國家間有關南海島嶼、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的歧見、爭端長期存在,儘管《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簽署已近8年,其中提到「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但擱置的僅僅是爭議,並不是主權要求。至於美國,在南海地區的武裝介入更是由來已久。其在菲律賓的軍事存在始於1898年,在越南、新加坡的軍事存在則始於二戰後不久,通過在東南亞展示海空軍實力,確保美國在當地的勢力和影響,是歷屆美國政府的既定國策。所謂「美國在南海的自由航行權」,也不算新鮮,二戰初期被日本空襲消滅在菲律賓港口的美國「亞洲艦隊」,其既定使命之一就是這個,冷戰期間的「東南亞條約組織」和金蘭灣、蘇比克灣、克拉克等海空軍基地,都是為保障這一目的而設立,其目標直指中國,直至今日,美國海軍艦艇和情報船仍不時出沒於南海海域,執行眾所周知的任務。

  很顯然,各方在南海核心問題上,幾十年來立場並無根本區別,只是近來這種立場分歧被更多地放在檯面上直言不諱,而不是拐彎抹角,欲言又止。之所以如此,是和中國實力的變化密切相關的。

  近年來隨著國力增強以及軍事方面「陸強海弱」局面的改善,中國不但敢於、而且能夠在南海主權問題上展現實力、發出聲音。中國積極介入南海油氣田開發,在南海設置禁漁區,明確將南海主權列入「核心戰略利益」,這一切都令南海周邊國家感到,不可能再如以往那樣「悶聲大發財」,將「擱置爭議」等同於擱置主權,「共同開發」等同於私自開發,在此背景下,將南海問題國際化,向海權大國美國甚至日本暗送秋波,試圖利用區外強權的介入,平衡日益增強的中方壓力,就成為某些國家順理成章的選項。

  對美國而言同樣如此,如果說上世紀60年代美國驅逐艦可以一直駛入北部灣耀武揚威,直至本世紀初美國海軍情報船還可以輕鬆進出南海、逼近中國海岸線的話,隨著中國實力的增強,美方也越來越感到不安,認為如果不直接出面,將難以維持美軍在這一重要海域的「自由」。如今部分南海國家因恐懼中國「發力」而試圖拉攏美國干預,美方正可藉此在南海周邊重新做文章。

  無獨有偶,幾乎與此同時,美韓「不屈的意志」聯合軍演拉開帷幕,儘管美方竭力解釋和掩飾,但普遍認為這一軍演對中國構成威脅。通過「天安艦」事件,美國強化了美韓軍事同盟,「理直氣壯」地推遲了向韓方移交韓軍指揮權,這和其利用南海部分周邊國家的「恐中」心理,謀求介入南海爭端如出一轍。

  既然驚訝的背後,是各方底線的長期不變,既然交鋒「檯面化」的真正原因,是中國國家實力的增強,那麼,對這種突然提高的聲調,就無需過度解讀,古往今來,海上實力對比的變化往往伴隨著更多爭端的表面化,當事各方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適應這種變化了的新格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20: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