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阿克巴大帝)印度回教統治者

[複製鏈接]

457

主題

3159

帖子

940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4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無限還原 發表於 2010-7-21 10: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昨晚用了三個小時看完了這個印度歌舞大片。不錯。裡面的大帝能寬柔對待可種宗教,為何就是基督教不能。。。

阿克巴(1543—1605年),印度莫卧兒王朝皇帝(1556—1605年在位)

莫卧兒王朝是印度最後一個王朝,同它以前的統一北印度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相比,它的歷史意義更大。莫卧兒王朝是印度第一個建立在民族和解,宗教寬容基礎上的統一王朝,它的治國精神和疆域版圖對今天的印度仍然有很大影響。奠定了這一切的阿克巴大帝,在本排行榜中的印度帝王中,排名僅次於阿育王。

阿克巴有著十分值得炫耀的血統。他是帖木兒的直系後代,母系則出自成吉思汗。他的祖父巴布爾原是中亞的一個小領主,以喀布爾為基地,開始了征服印度的歷程,經過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以少勝多,他的版圖已經延伸到了恆河三角洲。但到了阿克巴的父親胡馬雍的時候,被崛起於阿富汗的一股新勢力打敗,被迫流亡波斯。

阿克巴出生於父親流亡波斯的日子裡,也許這個原因導致了他未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幾乎是文盲,但他通過別人給他朗讀書籍來獲取知識和信息,仍然成為一個博學的帝王。在波斯長大的經歷使他成為一個伊斯蘭教什葉派信徒,但他的信仰並不穩固。

阿克巴12歲那年,隨父回到了印度。胡馬雍在波斯薩非王朝的支持下回到印度復國。他逐漸壓制住了印度混亂的各派勢力,並攻佔了德里。但在一片大好的形勢下,胡馬雍卻在一次意外中墮樓而死。歷史的風雲變幻終於把少年的阿克巴推上了前台。

阿克巴繼位之後前四年,由拜拉木輔政,拜拉木在帕尼帕特戰役中重創阿富汗人,終於解除了來自西北高地的威脅。1560年,阿克巴親政。這時的印度仍是紛亂一片,他雖然佔據了印度的中央,但四周力量比他強大的王公仍有許多。但祖先傳給他的血液中奔流著征服者的各種要素,包括野心、信心、堅強、榮譽感和才能,使他在征服印度的道路上暢通無阻。他的征服大致分成三個階段,從1560年到1576年,統一了北印度各地,包括馬爾瓦、拉吉普特、古吉拉特、孟加拉等地;1576年到1595年,矛頭指向西北,奪取了他祖先龍興之地阿富汗,還吞併了脫離印度多年的信德和克什米爾;從1591年開始,發動了征服印度半島南端的戰爭,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他的子孫後代。

一個幅員廣闊的帝國建立起來了,這些武功已足以使阿克巴成為印度歷史上的偉大帝王之一。印度歷史上每個偉大帝王都有著宗教方面的業績,阿克巴則以推行宗教寬容而著名。阿克巴終其一生都是一個穆斯林,而印度始終是印度教徒佔了多數。22歲那年,阿克巴同印度教的拉吉普特國公主結婚,這個婚姻宗教同盟給了阿克巴很大的支持力量,幫助他征服印度。阿克巴由此對印度教有了好感,他在他統治的領域內,廢除了印度教途去聖地朝拜的香客稅,接著又廢除了印度教徒的人頭稅(對非穆斯林徵收人頭稅,一直是穆斯林政權的傳統)。這兩項稅收的免除使國庫減少了大量的收入,卻使他的政權真正紮根於印度。

阿克巴的政府中,有著眾多的非穆斯林,包括他的印度教妃子的侄子曼•辛格,也有出自中產階級的印度教徒托達兒•馬爾,後者是一個出色的經濟學家。阿克巴的後宮同樣是宗教寬容的典範,他娶了30個來自不同教派的女子為後妃。他的宗教討論庭,開始只容納伊斯蘭教學家,後來允許印度教、基督教、耆那教、拜火教的學者也進去,五大教的精華濟濟一堂,辯論宗教、人生、就贖、超脫和永恆的真理,真乃千古難逢之盛事,只有寬容的阿克巴大帝才能營建如此寬闊的殿堂。阿克巴因此還產生出將五大教合而為一的念頭,當然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阿克巴在內政方面的作為很大,不止宗教方面。他加強中央集權,並神化君主,他的個人權力要超過以往的印度君主。當然,在邊遠地區仍然存在許多地方王公,只承認他的宗主權並納貢,但保留相當程度的自治,這是印度政治不變的特色。阿克巴使盛行於中東的軍事采邑制在印度紮下根來。各級地方官員多授予軍銜,各級貴族成為領取國家采邑的封建主,領取這些采邑的代價是必須為國家提供相應數額的騎兵。他重新劃定全國稅區,完善稅收制度,統一全國度量衡,鼓勵工商業發展。

阿克巴時代是莫卧兒王朝的黃金時代,他的兩個後繼者賈漢吉和沙加汗,維持了帝國的強大繁榮,奧朗則布時代(1658—1707年)過於極端的宗教政策和擴張精神損害了帝國的根基,終於由盛轉衰,但這個王朝一直延伸到1857年,在日不落帝國的打擊下滅亡。

阿克巴曾在攻打梅瓦爾的戰爭中放任士兵屠殺了3萬人而留下惡名。但他的許多政令具備仁愛的光輝。他廢止了將戰俘賣為奴隸的習俗,他對印度教強迫寡婦自 焚殉夫的陋習十分反感,派專員到各地禁絕這種罪行。

http://baike.baidu.com/view/242723.htm

     電影《阿克巴大帝》
  別名:約達哈·阿克巴/帝國玫瑰(台灣譯名)
  英文名:Jodhaa Akbar
國家/地區:印度
  影片類型:冒險 / 歌舞 / 愛情 / 動作 / 歷史 / 傳記
  拍攝日期:2006年8月
  導演:阿素托史·哥瓦力克 Ashutosh Gowariker
  編劇:阿素托史·哥瓦力克 Ashutosh Gowariker
  製作人 Produced by:Ashutosh Gowariker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A·R·拉曼 A.R. Rahman
  攝影 Cinematography:Aseem Bajaj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如果3合1 是道路,一定是極端的斜路
如果3合1 是真理,殺人家孩子是光榮
如果3合1 是生命,侮辱給我們生命的父母

457

主題

3159

帖子

940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40
沙發
 樓主| 無限還原 發表於 2010-7-21 10:27 | 只看該作者
歷史證明了,極端的宗教主義肯定把社會搞得不安寧業走向毀滅。現在當下的回教,歐洲黑暗時期的基督教。
如果3合1 是道路,一定是極端的斜路
如果3合1 是真理,殺人家孩子是光榮
如果3合1 是生命,侮辱給我們生命的父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
chico 發表於 2010-7-21 11:42 | 只看該作者
把宗教作為某個人,團體謀取私利的工具之後,一定走向極端,最後滅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4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7-23 15:27 | 只看該作者
阿克巴大帝的宗教寬容政策可能與其所處的環境也有關;印度的Kafir(註:穆斯林對異教徒的稱呼)實在太多了。傳統上,穆斯林只承認猶太人、基督徒為「有經人」,但在印度這種國家,客觀的因素迫使穆斯林不得不將「有經人」一詞從寬解釋。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2: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