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媒:中國準備好成為移民國家了嗎?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0-7-7 13: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國際移民組織發布報告稱,在華外國人2008年已經佔到中國總人口大約1%,他們中很多人不僅在中國成家立業,而且還操著京片子(北京話)、上海話、廣東話,融入到中國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但是,中國管理外國人的法律早已跟不上這種變化,新移民法的出台呼聲日緊。
  
  誕生后運作25年 現行法律有點糙
  
  中國現有關於外國人管理的法律誕生於1985年,叫《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以下簡稱《外國人管理法》),誕生之初便顯得非常粗糙,在當時看來,「移民」的含義僅限於中國人移民海外。
  
  最新一期上海《新民周刊》報道,因為《外國人管理法》的粗糙,在2004年之前,中國不存在外國人「移民」,獲得「長期居留證」的外國人最多也只能得到5年的簽證期。
  
  到了2004年,出現了小小的轉折點,中國頒布實施了《外國人永久居留辦法》,與《外國人管理法》配套使用,向外國人發放「永久居留證」(俗稱 「中國綠卡」),第一次給外國人移民中國提供了機會。不過,當時申請「中國綠卡」的條件很苛刻,只向對中國「有突出貢獻」的人開放。
  
  「在《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外國人永久居留辦法》)頒布一年以後,只有649人得到『中國綠卡』。」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國福說。
  
  「按照現有法律的規定,就算比爾·蓋茨(微軟之父、世界首富)想要單純靠投資移民中國也不行。」 劉國福解釋,《外國人永久居留辦法》中規定: 「在中國直接投資,連續三年投資情況穩定且納稅記錄良好。」也就是說,如果比爾·蓋茨僅僅想出錢卻不願意在中國經營一家公司,那麼他就不能獲得「中國綠卡」。
  
  中國社會在25年中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外國人入境人數今非昔比。據中國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統計,2008年外國人出入境共計4800多萬人次,2007年在華常住外國人53萬多人。《外國人管理法》顯然無法預見今天的變化。所以,中國學界向全國人大多次呼籲,中國需要一部適合中國現狀的移民法。
  
  工作20年還是老外 芬蘭女孩有怨氣
  
  在陳舊的法律前,想移民中國的外國人往往覺得很尷尬。
  
  芬蘭人吳明娜(自己取的漢語名字)上世紀90年代初從芬蘭到北京留學。經過4年學習后,吳明娜被芬蘭一家機械公司聘用,負責開拓中國市場。
  
  在中國已經生活了20年的吳明娜完全把上海當作了自己的第二個家,她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中國,只有在休假時才回到芬蘭探望母親。
  
  從感情上講,吳明娜早就把自己當成了一名普通的中國人。不過,從法律上說,她仍然是一個因工作而暫時住在中國的外國人,如果沒有工作,她就不能得到工作簽證。
  
  吳明娜的理想是,再幹上幾年,然後短暫地「退休」,買一輛便宜的汽車周遊中國,途中寫一些文章介紹中國,或去研究中國的風俗人情。
  
  「我喜歡寫作,要知道現在還有很多外國人並不了解中國,他們對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很多年以前。」吳明娜描繪的圖景十分誘人,不過,由於她無法達到「中國綠卡」的要求,而工作簽證又必須與工作掛鉤,所以,這個圖景目前只能是幻想。
  
  「我向中國政府繳納了16年的稅,我的公司為中國員工提供了100多個就業崗位,為什麼我還不能成為一個普通的中國人?」吳明娜小小地抱怨了一下。
  
  像吳明娜這樣的外企管理者,在在華外國人中一定是一個龐大群體。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老外紛紛鑽空子
  
  為應對25年未變的管理制度,「老外」們也各顯其能,各有自己的對策。
  
  一位在中國擔任跨國公司經理的外國人透露,他的很多朋友是跨國公司的高級經理,長年生活在中國。這些西方人有雇傭菲律賓傭人的習慣,但問題是菲律賓保姆是無法獲得中國簽證的。所以僱主只好把菲律賓傭人當作「工程師」、「顧問」、「翻譯」招進自己的公司,以獲得簽證。當然,她們從未去她們簽證上的崗位工作過,真正的工作場所是經理家的廚房。
  
  還有一種常見的「對策」就是佯裝留學生,以贏得在中國找工作的時間。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很多大學都可以為外國人提供這種服務,只要交納學費,就可以給予外國留學生身份,讓「留學生」獲得留學簽證,但這些「留學生」其實從不上學,而是利用一年、兩年的時間在中國尋找工作。
  
  事實上,一些真正在中國留學的學生,由於畢業后一時找不到工作,也要利用這種「假留學」的方式,爭取到找工作的時間。
  
  儘管類似的「對策」,嚴格意義上違反了《外國人管理法》,但這類現象也給新移民法帶來啟示——看待外國人的眼光,是時候改變了。
  
  2004年成立起草機構  中國移民法呼之欲出
  
  中國首部移民法的起草鮮有新聞,直到今年5月,才有官方媒體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和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國際企業人類學委員會主席張繼焦透露,中國學者和政府相關機構已經開始醞釀起草一部與國際移民有關的法規,以推動中國更好地應對由人口輸出國向移民接受國的轉變。
  
  事實上,公安部「移民法」起草小組早已在2004年成立,6年間草案一直在討論和修改中,目前已經進行到第三次徵求意見稿。
  
  由於「移民法」的起草和討論限制在政府系統,特別是公安系統內部,沒有向學界和社會正式公開,所以大眾新聞媒體,難以得到這部法律草案的具體信息。
  
  儘管「移民法」起草的內容仍然秘而不宣,但很多移民法學者還是通過學術論壇、撰寫論文等方式,發表了他們對中國移民法的建議。
  
  劉國福認為,只要國家和地區之間存在發展差距,移民就不會消除。移民問題的本質是社會一體化。而移民國家就是指有大量外國移民進入尋求生存和發展的國家。從這個角度看,伴隨中國的發展,中國在未來成為新移民國家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
  
  劉國福表示,吸引人才和資金,是所有國家制定移民法的最主要目的之一,而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爭奪技術移民和投資移民的競爭中,中國的移民法也應該借鑒其它國家的經驗,讓中國的移民政策更加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
  
  另有消息稱,正在徵求意見中的《公民和外國人出境入境管理法》已經列入全國人大立法計劃,如果一次性獲得通過,最快有可能在2011年初頒布。當然,如果在徵求意見的過程中因意見較多出現反覆,也可能還需要等上3年至5年。
  
  目前的消息顯示,這部法律將不會以「移民法」的名稱出現,但劉國福等學界人士仍然在呼籲,出入境管理法應該向「移民法」過渡。
  
  借鑒修法招攬移民
  
  據悉,2004年中國頒布實施了《外國人永久居留辦法》后,第一個得到「中國綠卡」的外國人是今年6月8日剛剛去世的美國人寒春。
  
  寒春是一位傳奇人物,她出生在美國,與知名物理大師楊振寧是大學同學,是美國參與首批原子彈研究和製造的少數女科學家之一。
  
  1948年,寒春與學農牧專業的丈夫陽早一起,追隨理想奔赴中國延安。此後,他們一直留在中國養殖奶牛,致力於改善中國的奶牛養殖業。
  
  學者建言:政策細化助外國人融入
  
  中國漫長的國境線和經濟的不斷發展,註定了中國將面臨越來越複雜的外國人問題。學者們不僅從宏觀上論述了改革移民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具體提出了一些意見。
  
  2009年,緬甸政府軍與果敢當地武裝爆發衝突,3萬多緬甸邊民為躲避戰事,湧入雲南。中國該怎樣對待這些躲避戰事的邊民,仍還是缺乏法律依據。劉國福介紹,中國處理邊民問題,之前多是用個案處理的方法,缺少統一的規範。
  
  劉國福認為,缺少處理邊民的法律依據,既不利於中國系統地、一如既往地處理類似事件,也不利於國際社會和其它國家理解中國的做法,甚至為其指責中國留下口實。
  
  劉國福表示,移民問題是一個需要精細操作的工作,但是目前,不論是對於難民問題,還是已經合法居住在中國的外國人,相關的法規都遠遠不夠精細。即便是取得「中國綠卡」的外國人,他們在中國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問題,也沒有詳細的規定,權益得不到保障。
  
  「我認為對待外國人應該遵循這樣一些原則:促進發展、增進融合、維護安全、保護人權。中國的移民法也應該圍繞實現這些原則來制定。」劉國福說。缺少便於操作的精細規定,讓外國人的融入顯得非常困難。
  
  張繼焦也建議,中國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首先對入境外國人口進行分類,比如分成技能勞工、無技能勞工、技術移民和投資移民等類別,然後在此基礎上形成具體分類管理的辦法。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10-7-9 14:11
回復 1# 藍藍的天

「國際移民組織發布報告稱,在華外國人2008年已經佔到中國總人口大約1%」 此數據絕對有誤。中國有12億人口,難道在華外國人有1.2億?

476

主題

880

帖子

48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1
3
騎牆等紅杏 發表於 2010-7-9 16:18 | 只看該作者
把中國的官僚和貪官移民去美國,搞垮美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佛也跳牆 發表於 2010-7-9 16:48 | 只看該作者
中國要成為移民國家還得好好準備上一段時間,不論是制度上的,還是心態上的。起碼要給移民國民待遇吧。這裡的國民待遇是平等的待遇,平等的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而不是處處開綠燈、搞優惠,特殊久了,會讓本國人和外國人的心態都發生扭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8: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