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上海女子在日本向誘惑投降后的血淚史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7-3 02: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時間:2010-07-02 13:51:59  來源:中新網

編者按:中國與日本是一衣帶水的友好鄰國,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在日中國人已近百萬。他們到日本,去留學,去結婚,去掙錢,去創業……懷 五彩繽紛的理想和夢幻,從湛藍的天上,從碧藍的海上,踏上了這塊扶桑之地。他們在域外生活中發生的故事備受網民們關注,本網聯合日本華文媒體《日本新華僑報》陸續刊發在日華僑華人的生活點滴。

中新網7月2日電 題:上海女子在日本向誘惑投降后的血淚史

◆日本特約記者 蔣豐 ◆編輯 王海波

看見記者走入病房,她顯得有些吃力地坐起來。清秀憔悴的面龐上掩飾不住一場災難后的恐懼感,右眼角周圍的青紫和眼球上淤積的血塊清晰可見,脖頸周圍被扼被掐被擰的痕跡仍然斑斑點點地遺留 。這時,她已經住院治療一個星期了。

事情,還是從頭說起吧。

●古人講:「三十而立」。而她,在30歲的時候,跨出國門,意欲像那沖向蔚藍色天空的銀翼一般展翅飛翔。

她已經走過的人生的經歷並不復雜。也許是這種不復雜的經歷,使得她的頭腦也沒有復雜起來。

大學畢業以後,她在一家雜志社內做編輯工作。文字工作固然可以給人帶來許多精神快樂,但物質的貧困卻是很難改變的。5年後,她「改行」了,轉到一家著名飯店的旅遊公司內工作。沒有想到,同樣一個旅遊公司內,她所在的亞太部冷冷清清,客源不足,獎金自然也就不多;比鄰的日本部卻賓客盈門,總是忙得不可開交,常常要向其它部門「借調」人手。多勞,自然多得。日本部工作人員的多得,讓旁人羨慕得眼紅。

和許多知識女性一樣,她也是不安於現狀的。會說日語,就可以到日本部工作。專業是學俄語的她,在工作中有了這樣的切身體會。要想學日語,自然是到日本學習最好。在那裡,不僅可以學習語言,還可以在經濟上寬松一下。正可謂日語中所說的「一石二鳥」,在中文中就叫做「一箭雙雕」了。

當然,學好日語,還可以和日本人搞貿易。丈夫在政府經濟部門工作,應該是日本商人最想建立的「人脈」關系,她擁有他人沒有的條件,也就擁有他人沒有的自信。

就這樣,她辭別了丈夫,答應學習兩年語言后回國;吻別了兒子,暫時每個月花1800元人民幣,把他「全托」出去。在事業與親情上,她首先選擇了事業!

30歲生日剛過,她就來到日本東京,在一家語言學校就讀。古人講:「三十而立」。而她,在30歲的時候,跨出國門,意欲像那沖向蔚藍色天空的銀翼一般展翅飛翔。

●試圖抗拒誘惑的人,往往是對現實不滿的人。結果,她還是點頭了,同意了,向誘惑投降了。

大多數踏上東瀛列島的中國留學生,都是以在餐館打工作為讀書的前提。並不是他們喜歡一邊打工一邊學習,而是他們不得不一邊打工一邊學習!

她也不例外。來到東京后,在銀座附近一家中華料理店內刷碗,憑 微薄的工薪,維持生計和學習。

半年。整整刷了半年的碗。她覺得自己已經像一臺完美無缺的洗碗機了。把油膩膩的碗碟首先大小分類,分別放入不同的水槽內,手中拿 浸滿洗潔凈的海綿,一個一個地洗,一個一個地沖,一個一個地擦乾,一個一個地擺好。任何一臺洗碗機,都不可能有如此完備的功能!任何一臺洗碗機,都不可能如此長久地運轉!

每天下班了,看看自己的手,膚色泛 堿白色,指紋猶如刀刻般清晰。拖 疲倦的身軀往「家」走,想 遠方的兒子,不知多少次淚水撲簌……

再看看班裡的女同學,一個個從餐館「轉業」了,臉上的姿容變了,身上的服飾變了,經濟條件變了,說話的內容也變了。她記不清楚多少次叮嚀自己了:「一定要頂住誘惑。」但是,試圖抗拒誘惑的人,往往是對現實不滿的人。

一個同學聽說她沒有去過「斯那庫」(酒吧),便友好地表示要帶她去「玩玩」。據說,去玩的當天,店裡的一位客人對「媽媽」說:「這個女孩子的氣質和別人不一樣,你把她留下來吧。」結果,她點頭了,同意了,向誘惑投降了。

她清清楚楚地記 ,去年8月1日,她開始上班。8月2日的夜晚,這個給她人生帶來災難的日本人出現了。

從送過來的名片上看,他是「公認會計士」,在霞關大樓內上班。從他的話語中得知,他已經離婚,有兩個兒子,都「預存」在前妻家中。當然,最讓她感到動心的,還是他說的那句話:「我喜歡你!」

從那以後,他幾乎天天都來坐她的「臺」。不久,又送給她一塊西鐵城手錶,告訴她:「這塊手錶兩萬多日元,是比較貴的。」回「家」以後,她打電話給朋友,說收到了這樣一份禮物。朋友聽后則勸她:「兩萬日元不算什麼好表。不要和這樣的窮光蛋交往。」可惜,她沒有聽進去。

幾天後的一個夜晚,這個日本人來店裡的時候,她正陪 一個客人跳舞。他勃然大怒,粗暴地把她從店裡拽了出去,粗暴地從她手腕上摘下了那塊西鐵城手錶。本來,這應該成為兩個人分手的契機,但她卻錯把這種粗暴當做了男人熾愛的一種表現形式。情感的進展是不受時間限制的,盡管這是畸形的情感。

9月初,他興致勃勃地帶她到輕井澤旅遊。傍晚,她提出開兩個房間,他怎麼肯呢?這一夜,他6次向她發起「進攻」,把她當做一個洩慾的工具……

●情海與醋波總是攪在一起的。那麼,荒唐與辛酸呢?

9月23日,兩個人同居了。男方只負責支付每月8萬日元的房租。再就是到酒吧里來喝酒。一個星期後,男方說出實話,自己的妻子患有子宮癌,不肯離婚;另外自己有3個兒子,分別在讀大學、高中、小學。根本就無法離婚!

能說什麼呢?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了。何況,他還答應生活上繼續照顧她,答應把自己的一些「人脈」繼續介紹給她呢!他的暴力行為越來越多了。在她的筆記本上記 他一次又一次的暴力行為。

今年2月17日,他第一次把她打得臉上掛彩。但是,她仍然沒有和他分手。

3月31日夜晚。他到酒吧里來喝酒,看見她在陪客人,又光火起來,拽起她就往外走。店裡的「媽媽」不幹了,「媽媽」的姐姐更是勇往直前,脫下高跟鞋,用鞋跟狠狠地敲打他的腦袋,打得他滿臉流血。他說自己要去報警,可是,她回到家中的時候,發現他已經先回來了。

店裡的「媽媽」告訴她:以前,他也是這樣,喜歡上店裡一位上海小姐,花了許多錢,卻沒有達到目的。他發火打了這位上海小姐,小姐反過來報警,在警方的干預下他支付了「慰謝料」。所以,「媽媽」的判斷是:他不敢報警!

為此,她不得不辭退這里的工作,轉到另一家酒吧后時常干到早上4點鐘。他呢,發脾氣近乎「日常化」了。每每發脾氣的時候,除了打人,還要砸東西,電視、傳真機等等,砸起來毫不吝嗇。當然,事後還要置買的。

至於暴力的原因,說出來有點讓人難以相信。比如說,4月13日,兩個人到福島、新潟等地去旅遊,回來后這個男人說:「為你花錢太多了。」說完就打。再比如說,4月28日,兩個人一起到銀座買衣服,男方主動提出要給她花錢,她自己花了 5萬多日元,男方也花了1萬2千日元,回去后又為花錢的事情暴打了她一頓。當然,也有早上4點鐘,他到酒吧前去接她,回來后痛打她,說:「我再也忍受不了這種日子」的時候。

不久前,她回國探親。他心裡醋缸翻倒,實在不是滋味,送她上飛機以前還在殷殷囑咐:「你回去后一定要住在你媽媽家」「你回去不能和你老公在一起」等等。她呢,自然無法做到。

5月22日深夜,他從東京給她的上海家裡打電話,怒氣沖天地大喊:「誰讓你和你老公住在一起的?你在電話里聽 ,我現在要砸傢具了!」就這樣,她把電話掛上,他把電話打來,再掛上,再打過來。而話筒里傳來的除了粗暴的叫罵聲外,就是「乒乒乓乓」砸傢具的聲音了。

無奈,她撇下疑心重重和滿腹怨氣的丈夫,她撇下久已想念她的兒子,24日又從上海返回日本。

他呢,沒有喝酒的時候,就瘋狂地「愛」她,恐怕再次失去她;喝了酒以後,就借酒發「瘋」,一邊開車,一邊擰她的大腿。一會兒開快車,一會兒猛煞車,聲稱「我們兩個人一起死吧」。

5月26日深夜1點半鐘,他喝得醉醺醺地從外面回來,一邊痛罵:「你的身體已經弄臟了,臟得沒有辦法要了」,一邊出手痛打。他兇殘地把她的衣服一件一件撕扯下來,把她塞到廁所內,用拳、用腳、用皮鞋、用水壺、用皮帶,整整打到清晨3點鐘。這個期問,她哭饒,他毫不理會;她哭喊,沒有一個人來救援。周圍的人都知道,這對年齡相差18歲的男女,是以「婚約者』的名義居住在一起的。她被打得小便失禁了,昏迷了……

他打不動了,實在打不動了,倒頭就睡。早晨7點鐘,他醒來后,看見臉部青紫腫漲得失去人形的她,看見手指被骨折后滴滴淌血的她,看見渾身上下沒有一塊好肉的她,他腿軟了,聲顫了,扔過來一把菜刀,說:「你把我殺了吧!求求你,你把我殺了吧!我不算人,我沒有勇氣自殺,你殺我吧!」

她艱難地張開淌 血的嘴,說:「我也沒有勇氣殺你。要死,你還是自殺吧!」接 ,把菜刀扔了回去。

次日上午9點鐘,兩個人來到住宅附近的一家國立醫院。醫生和護士都驚呆了……

●她期望「一箭雙雕」。他說:「你不要搞錯,這里是日本,日本的法律是保護日本人的。」

她住院后,記者聞訊去看她。情形,與本文開篇時描述的一樣。「你想怎麼解決呢?」記者問她。

她無力地說:「我想讓他賠償我一筆費用,至少要200萬日元。」

「他呢,他想怎麼解決呢?」我接 問。

「他一開始非常害怕,連送我上醫院都想找一個警察不知道的醫院。也答應賠我一筆錢。這幾天,他看見我好一點了,口氣就變了,說不能賠我錢,說這里是日本,日本的法律是保護日本人的。他還說,我如果報警,他就自殺。還說中國人就知道要錢,中國的民族是一個『最低』的民族。」她回答說。

記者勸她,問題的解決,恰恰要依靠日本的法律。東京入管局方面的說明,我們可以幫助去做;報案的事情,你自己要去,這樣問題會解決的。另外,你不要擔心他會自殺,應該相信「會咬的狗是不叫喚的」。

后來,記者陪她到警察署報案。當晚,他慌慌張張地趕到醫院,說警察已經打電話叫他了,央求她陪他一起去警察署。當然,她沒有同意。

幾天後,記者把這個日本人「請」到《日本新華僑報》編輯部,他又鞠躬,又謝罪,表示自己是因為愛,因為愛的嫉妒,才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同時,表示願意支付200萬日元,賠償她的精神和身體的損失,並且寫下了「示談書」,保證先支付50萬日元。等到以後貸款下來后,再支付150萬日元。第二天,他到醫院,在記者在場的情況下,交給了她50萬日元。

幾天後的一個夜晚的兩點鐘,她給記者打電話,說那個男人又喝得醉醺醺地在門外大喊大叫,還按門鈴要進來呢!記者撥通了那位男士的手提電話,勸他馬上回家;又打電話告訴她,可以馬上報警!

事後,她沒有再來過電話……

行筆至此,記者還想告訴讀者,許多女性聽說此事後,不同意記者幫助這位中國女性,她們是按照女性的眼光做出判斷的。

記者的想法是,人,常常有失足的時候。如何使失足者不留下千古之恨,是社會工作者應該做的事情。況且,她孤立無援,日本人是不會幫助她的,我們作為同胞再不伸手的話,那些人不就真的以為「中國的民族是一個『最低』的民族」了嗎?

當然,如果這個近似「荒唐」的故事,這個引人「辛酸」的經歷,能夠讓人們有一番思考的話,將是記者意外的收獲。(完)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Hanxin 發表於 2010-7-3 12:01 | 只看該作者
時間:2010-07-02 13:51:59  來源:中新網

編者按:中國與日本是一衣帶水的友好鄰國,據統計,到目前為 ...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7-3 02:11
LZ又來找罵?
難倒,中國政府向洋人低頭可以!
上海女子就不準在日本向誘惑投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Hanxin 發表於 2010-7-4 00:06 | 只看該作者
當心laodai,跟你沒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9: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