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密碼符號的角度看《達芬奇密碼》

[複製鏈接]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0-6-18 00: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隔岸觀火 於 2010-6-17 11:21 編輯

從密碼符號的角度看《達芬奇密碼》之———生命的迴路

讀了《世界周刊》第1174號刊載的司馬不遷所著《〈達文西密碼〉中的女神崇拜》一文(後文簡稱《女神崇拜》),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自稱是「有神論者」的司馬不遷,指責「無神論者」丹布朗崇拜「女神」,試問:倒底誰是「有神論者」?
司馬不遷在文中指責丹布朗的「女神崇拜」根本不是什麼「新東西」,而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最原始的有關生育的偶像崇拜」,這個偶像被司馬不遷點明為「生殖器」。按司馬不遷的邏輯,崇拜生殖器,就是崇拜「女神」。感情司馬不遷崇拜的「男神」是沒有生殖器的。難怪司馬不遷一聽丹布朗說耶穌有後裔就急了。想想也是,連生殖器都沒有的「男神」,怎麼會有後裔?可一個沒有生殖器、沒有後裔的「男神」又代表什麼呢?不言而喻,司馬不遷崇拜的是公公,就是那種沒「把兒」的男人。司馬不遷崇拜公公嗎?好象也不是。他是這樣說的:
對於一個宗教符號學者來說,蘭登什麼都沒問就接受了那條杠,這絕不是一個宗教符號學者的態度,因為,既然是符號學家,他應該知道,加一條杠,減一個圈,都會改變整個符號的意義。對我這個外行人來說,我馬上想的就是,在生殖器符號上加一條杠,那不是等於結紮手術嗎?那不是說,男的不能生殖,女的不能懷孕嗎?怎麼這麼奇怪!(摘自司馬不遷的《女神崇拜》一文)
由此可見,司馬不遷的潛意識裡也沒能擺脫對生殖的「崇拜」,看到司馬不遷大義凌然地痛斥別人崇拜「生育的偶像」,我不禁啞然失笑:司馬不遷高舉的十字架正是一個生育的偶像——人都是十月懷胎而來。聖經里的「十災」所描述的就是生育。生育為什麼會跟災難聯起來呢?因為上帝給了女人一個生育的苦難。
在女人伸手摘食了禁果后,上帝給了蛇、女人和亞當四句咒詛:
耶和華神對蛇說,你既作了這事,就必受咒詛,比一切的牲畜野獸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終身吃土。(創世記3:14)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創世記3:15)
又對女人說,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創世記3:16)
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創世記3:19)

這是一條「生命的迴路」。在這條迴路里,亞當被歸入土,由蛇吞吃。再由蛇與女人相交,通過女人的生育,回歸為人。有了這條迴路,上帝就不必再象造亞當那樣,一個一個土人去捏了。上帝說,我們要造人象我們。上帝自有永有,人也能通過這條迴路「自有永有」。這就是上帝的「救贖之道」!千百年來,一切的生命都是在這條「生命的迴路」里周而復始著。說起來,這的確不是什麼「新東西」,可我們也沒聽說,司馬不遷是被什麼「新東西」造出來的。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沙發
 樓主|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0-6-18 00:19 | 只看該作者
附錄:《達文西密碼》中的女神崇拜

當初,有人跟我講《達文西密碼》中說耶穌有太太、還有孩子和後裔的時候,我說:「這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反正,每過一陣子,就有人要把耶穌說成凡人。」不過,前幾次還沒有人說他有小孩就是了。所以,當我的一些基督教朋友擔心丹布朗的電影和書會影響到他們的兒女和那些非信徒的時候,我就忍不住說:「不用擔心啦!你看,我曾經是無神論者,又認同過老莊哲學,當初還是一個《耶穌基督,超級巨星》迷呢,我後來還不是接受他作我的救贖主了。」
女神崇拜
不過,在看了電影又讀了書以後,我發現,丹布朗正要推銷的主要貨品並不是「耶穌不是神」,而是「女神崇拜」。
在《達文西密碼》55章中,丹布朗用拉賓爵士的口表明,所有世界的宗教都是人類想像出來的,根本是子虛烏有。不過,宗教有它的社會功用,所以還是讓它存在的好。在書中,丹布朗推銷了一大堆雜七雜八的東西,像一鍋「宗教大雜燴」,其中最大的就是「女神崇拜」(這是他書中的矛盾之一,他說宗教都是人想像出來的,根本沒有神,但是又花了很多功夫來談尊崇「女神」,所以,你實在搞不清楚他到底是個無神論,還是有神論。書中類似的矛盾實在太多,本文中,我只會舉幾個例子,因為真的要說話,就得寫一本書了。)
我不清楚他的「女神崇拜」和「女性優於男性」(因為男人是女人生的)的理論是他自己的信仰,還是為了抓住時代潮流而採取的投機行動。「女性優於男性」的想法已經在美國社會裡明裡暗裡流行了起碼20多年了,目前,聲音最大的的大概算是好萊鎢女星蘇珊•沙蘭登(Susan Sarandon),另外,名人歐普拉(Oprah)雖然自稱是基督徒,但是他的許多思想都已經變成人本主義(Humanism),(人本主義基本上是否定人須要神,他們覺得人自己努力就可以達到他一切的目標,這是文藝復興留給我們的遺產),而他們的前驅就是莎莉•麥克蓮等的「新世紀運動(New Age Movement)」,這些是明顯的現象。
在暗裡,如果你去龐諾書店(Barnes and Noble)或者是「博德的書與音樂」 (Borders Books and Music)書店去逛一逛,你就會發現很多印得精美的有關女神崇拜和女性自我追尋的書。如果你在網上打進「女神 goddess」,你會很驚訝怎麼會有這麼多網站是關於女神的,而這些女神從希臘的黛安娜(Diana)到印度的Tara,從美洲印第安人的Ha-Hai-Wuhti到佛教的「觀音」囊括了一切女性的特徵。
不過,《達文西密碼》中所提出的「女神崇拜」是新東西嗎?完全不是,作者籍著劇中人物拉賓爵士口沫橫飛、又讓旁邊的哈佛大學宗教符號學博士蘭登(湯姆•漢克斯飾)不斷首肯的那一套東西,其實根本就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最原始的有關生育的偶像崇拜。目前,我還沒有讀到哪篇評論「達文西密碼」的文章提到這一點,大部份的評論幾乎都集中在達文西「最後的晚餐」之壁畫(Mural)-(不是丹布朗所說的浮雕)、抹大拿的馬利之角色、尼西亞大公會議、文件的真偽,和「耶穌的後裔就活在我們中間」的怪異可能性,連許多公開講座的牧師都沒提到這個「核心問題」。也許,他們怕談這個問題會冒犯女性聽眾,而且也很肉麻,所以,跳過去不談。其實,那些大多數所討論的題目,在我看來都是丹布朗的「調虎離山計」,雖然,他也把它們當作「理論基礎」來支持他的「女神崇拜」。
除了「女神崇拜」,丹布朗還特別崇拜「女性生殖器官」,並且認為「性交的行為可以讓男人有機會經驗到神」,他稱那個經驗為「靈知」。(拜託!拜託!男性讀者們,我們來做一個統計,你們當中有多少人在達到性高潮的時候發現自己經驗到神了?更奇怪的是,他那麼推崇「女神崇拜」,但是,他完全沒提到女性在性高潮的時候經驗到什麼?是Gucci皮包,還是勞力士手錶?)不知道那些性學家有沒有去請教丹布朗這方面的問題,因為,據他的情節,在秘密宗教議式中,男女似乎應該是「同時達到性高潮」的。這個「同時性」性學家、婚姻顧問等所面臨最大的挑戰,因為男女可以同時達到性高潮,就是說他們至少在性愛上是和諧的,那麼,只要他們在金錢的分配上,和子女的教導方式上合得來,那麼,完美的婚姻就指日可待了。但是,丹布朗並沒有把這關係重大的問題交待清楚。
錫安會的秘密議式
丹布朗用一個秘密結社「錫安會Priory of Sion」的「宗教儀式」來解釋男人如何可以遇見神。有關這個儀式,你可以在≤達文西密碼≥74章讀到詳細的描述。
這就是他所謂的「靈知」或「聖婚」 (Hi-eros Gamos),簡而言之,儀式是這樣的:所有的會員都聚在一個秘密的地方,男女都有,有的穿黑色的「突尼克」 (Ttunic 希臘羅馬式的套頭衣服,長度在膝蓋以上),女的穿白紗的衣服,手裡拿著一個金球,大家都戴著面具(在這裡,丹布朗企圖用道家的陰陽來代表男女的性別,但是,他似乎把顏色搞錯了。對道家來說,男為陽,應該就是白,女為陰,是黑色才對,他卻把他們顛倒過來)。這些男女會員一面繞著圓圈,一面念誦著「我一開始便與你同在,在萬物聖潔的黎明,我在一天開始之前從子宮孕育你。」
在他們繞著的圓圈中心,有一對裸體的男女(仍然戴著面具)正在做愛,隨著他們做愛的「熱烈程度」,旁邊的女的就會大聲高喊:「你正瞧著的女人是愛。」男的會員就大聲回應:「他擁有永恆的居所!」當那一對男女達到高潮時,他們就一起吼叫,好像要把房子都震掉似的。
這是什麼玩意?我看過一部老明星貝蒂•戴維斯後期所拍的片子,片名不記得了,但是,在電影中那個以女性為主的秘密結社裡,一旦被選中的女人在性交儀式中受孕以後,她們就很快把男的殺掉了。因為,她們所要的只是一個孩子,男人的功用只是提供一個精子,很像蜜蜂的社會,女皇蜂在受孕以後就把公的吃掉了。在《達文西密碼》里,錫安會的儀式並不包括殺人,但是,不管他怎麼寫,還是換湯不換藥,根本就是從古代肥沃三角洲發源出來的「依希塔女神崇拜」嘛!
這個「文化的遙籃」發源的對「生育女神」的崇拜,隨著人類商業行為散布到所有中東地帶,甚至還影響到部分地中海的城市,當然,由於語言不同,依希塔的名字就被當地人鄉土化了。他的名字包括Ishtra,Ashtaroth,Astartez,Inanna,Aphrodite,Venus(唯納斯,即「金星」)。依希塔和她的「男朋友」貝爾(Baal)都是管「生育」的神氏(不過,貝爾有另外一項責任,就是戰爭),在他們的廟裡都有所謂的「神女」 (Temple Prostitute),男人可以「奉獻」金錢或牲畜給管理「廟堂」的祭司,然後和這些神女作愛,多半,他們會在野外的土地上做,因為當時的人相信,這樣可以增高他們土的生產能力,而使收成更加豐富。
讀者們可以自己比較一下,丹布朗書中所描寫的錫安會「性交的宗教議式」和古時候「依希塔女神廟」和「野合」有什麼不同?除了前者是自願而不收費的,而後者有「祭司」作中盤榨取財物罷了。
貝爾(Baal)和依希塔(Ishtra)可以說是古時中東一帶最受歡迎的偶像崇拜,其它還有很多小一點的地方神祗,如戴根(Dagon)、摩列克(Molech)、皮窩(Peor)。。。。簡單數不完,更別說,埃及和希臘的神更是一打一打的生產出來的,什麼三教九流都有。以色列人的土地雖小,卻正好是肥沃三角洲和希臘羅馬交通要衝,當然他們看到許多偶被人抬來抬去,還有那些旅行商人推銷的小神像,就被那些偶像吸引去,不再崇拜那位把他們帶出埃及、脫離奴隸的位置、給他們自由的耶和華了。
當耶和華為了警告他們,而送了許多先知到以色列人當中時,他們不但不聽,甚至虐待那些先知,嘲笑他們,把他們還用繩垂到都是泥巴的死井裡去。這就是為什麼在「舊約」里,大家覺得耶和華是一個很兇又很容易生氣的神了,因為他的孩子們不但不愛它,虐待神的郵差,還一天到晚跑到那些不三不四的的神殿去找那些「神女」。最糟糕的是,他們甚至學著別人,讓自己的孩子「經火」(燒死)給麽列克,因為他們以為犧牲了自己的孩子,願望就可以達成。你可以想像得到耶和華對他仍多失望和憤怒了,這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結果,它懲罰他們,讓周圍一些國家來攻打以色列,希望把他們昏迷的腦袋打醒,他們偶爾清醒一下,過一陣子又重蹈覆轍,跟著別人去亂拜偶像。在西元前六百多年,耶和華忍無可忍了,它興起了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用他強大的勢力滅了所羅門之後分裂的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毀壞了耶路撒冷牆和耶和華自己的聖殿。絕大多數以色列人都被擄到巴比倫(今天的伊拉克)去了,那些沒有技能的就成為奴隸,有技能的則被分配到尼布甲尼撒宮殿里,在各方面為他效力。以色列亡國的時間有70年,這70年是耶和華給他們懺悔改過的時間。
總之,丹布朗把古時候那些粗野的偶像崇拜放到「錫安會」的新瓶子裡面,大概覺得這樣比較容易讓人接受。在《達文西密碼》里,錫安會的盟主就是女主角蘇菲的祖,他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也是羅浮宮的館長。照丹布朗的說法,錫安會是為了保護耶穌和抹大拉的馬利亞之後裔而組織起來的秘密結社,其中的盟主包括歷史名人如畫家兼科學家奧利多•達文西,發現地心引力的牛頓,以及大文豪雨果等。
但是, 「錫安會」這樣的組織倒底存不存在呢?答案是,根本沒有這一回事!整個事情只是一個騙局。在1963年的時候,有一個叫作皮爾•普藍塔(Pierre Plantard)的法國人成立了一個俱樂部叫「錫安會」,目的是為了增加自己在商場上的吸引力,他加油添醋地編了這麼一套故事,說他不但是耶穌的抹大拿的後裔,而且還是法國王族 的後裔。他假制文件,偷偷地編放進巴黎的國家圖書館里,以至於那些懷疑他的人也不得不相信。如果不是1989年,因為他牽扯進一椿財務投資的醜聞,不得不出庭,他才公開承認有關「錫安會」故事都是他一個人編出來的,而他既不是法國王室的後裔,也不是耶穌和抹大拿的馬利亞的後裔。
問題是,皮爾•普藍塔的謊言是隔了36年才被揭穿的,在他還沒有公開承認那是謊言以前,有三位作家在圖書館里發現了普藍塔塞進去的「錫安會」資料,驚為「天機」,便決定合寫一本書,叫作《聖血聖杯Holy Blood, Holy Grail》。這本書是在1975年的時候出版的,很明顯然的,丹布朗讀過這本書,而且,還在《達文西密碼》中說:「《聖血聖杯》是揭發天主教謊言的大突破。」丹布朗把假的資料囫圇吞棗當作真的來用,而且,而厚著臉皮不承認他採用了許多《聖血聖杯》里的故事情節。那三位作家今年告他抄襲,但是因為他並沒有「一字一句」地把他們的文字抄過來,而且用自己的言語表達,所以,法庭無法判他犯「抄襲罪」。坦白說,判他犯《聖血聖杯》抄襲罪也沒用,因為,他根本就是「天下宗教一大抄」,不只用了《聖血聖杯》的東西,還用了很多別人的東西,只是不像《聖血聖杯》那麼明顯而已。要告的話,老子也可以告他偷竊了他的服裝設計,用黑白兩色來形容陰陽。
抹大拉的馬利亞
為了要推銷他的「神聖女性」的觀念,丹布朗當然要打一個歷史上存在過的女性坐在那個寶座上。他選的是新約聖經里的「抹大拉」的馬利亞(Mary Magdalene),這個選擇也沒有什麼新意,在「耶穌基督,超級巨星」和「耶穌最後的誘惑」兩部片子里,都把抹大拉的馬利亞安排成耶穌的女伴。
抹大拉的馬利亞究竟是誰?其實,很簡單,她的名字代表的是「從抹大拉來的馬利亞」,因為那個時候人口不多,所以這麼稱呼就很清楚了。抹大拉(Magadala)位於加利略湖的西邊,當然以色列時,曾經從紀念先知以利亞的迦密山(Mt.Carmel)鳥瞰周圍的景觀,導遊就指著一片綠油油的地方,說:「那就是抹大拉,也就是抹大拉馬利亞來的家鄉。」耶穌在世的時候,常常沿著加利略湖講道,所以,幾乎經過了所有的湖邊的村莊城鎮。抹大拉的馬利亞之所以會加入耶穌和門徒的行列,並且與其它的女性一樣照顧他們的飲食,就是因為當耶穌遇見她的時候,她正被七個鬼(demons)折磨著,大概象「大法師」里那個小女孩一樣吧,滿嚇人的。耶穌常常替人趕鬼,而且,有的鬼不用耶穌趕自己也會先求饒命,有的鬼還會跟耶穌討價還價,讓它們跳到豬身上,還是馬上下地獄。所以理所當然的,耶穌就把那七個鬼給趕走了,抹大拉的馬利亞因此清醒過來,恢復了正常也得到了自由。
其實,她加入隨耶穌一行人是很自然的事,因為她的家人很可有在她被鬼附的時候就把她拋棄了,而她可能也被鬼附拖來拖去,已經遠離了家鄉,根本不曉得自己在哪裡。當然,最好的解釋就是,她怕那些鬼再來纏她,所以,她必須緊緊跟隨著耶穌,萬一它她又找上門來,耶穌就可以作她現成的趕鬼的人(Ghost buster)。要是我是她的話,我一定不會(也不敢)離開耶穌太遠。
不會交代約翰也好好照顧她嗎?所以,硬要把抹大拉的馬利亞講成是耶穌的妻子,簡直就是八杆子打不著的事。
「王室後裔」?
反正,丹布朗是吃定了抹大拉的馬利亞了,他要在《達文西密碼》里把她塑成「錫安會」所保護的「神聖女神」,並且還說她為耶穌生了一個女兒「莎拉」,拉賓爵士又說,本來,耶穌是要抹大拉的馬利亞繼承他的位置的,但是彼得很嫉妒,就和別的男性門徒迫害抹大拉的馬利亞,結果,她只好逃到埃及,再到地中海,最後,在法國的南部(當時的高盧)登岸,就被那裡的猶太人當作王室的血統保護…。後來莎利的後裔與法國到結親,所以,抹大拉的馬利亞的後裔是雙重的「王室後裔」。
丹布朗真是吹牛不打草稿!不然,就是他根本不熟悉教會歷史。不錯,在法國南邊的一個臨海小鎮,至今還有人慶祝抹大拉的馬利亞登陸的紀念日。每到那個節日,他們就會把一個坐著三個人像驕子般的雕像抬出來慶祝,在那個雕像中,一個是抹大拉的馬利亞,一個是幫她逃亡的女伴,另外還有一個就是「她和耶穌生的小孩莎拉」。他們抬著那三個人的像在鎮上跳舞慶祝,就好象台灣慶祝媽祖娘娘的節日一樣。
但是,為什麼這個應該是「莎拉」的小孩是黑皮膚呢?這不是種族歧視問題。而是「常識」和我們的腦子「正常不正常」的問題…。我們都知道耶穌和抹大拉的馬利亞都是猶太人,他們的皮膚雖然沒有北歐的人白,但是,還是白種人的樣子,怎麼他們的小孩會變成一個黑人呢?而且,不是像女明星荷莉•貝端那樣的奶油色的黑,而是木炭的「黑」?
更何況,當然的法國南部,根本沒有所謂的猶太基督徒,因為,耶穌的門徒在他被釘十字架以後,怕被捉拿,就都分散躲了起來。耶穌復活以後,把他們召集起來,他們才重新整頓,回歸到它的名下,耶穌交代他們在耶路撒冷竺等到五旬節聖靈下降,才改變了他們每一個人、活出新的生命來。之後,他們的確到各地去傳福音,在地中海奔波,面民走過的路都有確實的紀錄,他所到達最遠的地方是羅馬,離法國有好大一段距離,而且,在他所到之處,他所傳的福音都受到很大的抵擋,有好幾次生命的危險。難道丹布朗不曉得,當時的基督徒常常被羅馬人當食物去喂獅子了嗎?後來,暴君尼祿王(Nero)為了尋開心而焚城,引起眾憤,他就很方便地把罪名歸到基督徒的名下了。可見得,當時的基督徒是大家喊打的,難道丹布朗不曉得嗎?
但是,丹布朗讓拉賓爵士和蘭登教授都把耶穌當成了當時的「王室後裔」,好象他在世的時候是活的像查里王子和黛安娜王妃一樣的風光,備受大家的的恩寵似的。不錯,耶穌是大衛的後裔,但是,耶穌出世是在大衛在世1010年之後。雖然,耶穌的家譜上記得很清楚,他是大衛的後裔,但是,到那個時候大衛的後裔到處都是,大部份可能仍住在老家伯利恆一帶。耶穌出生的時候,可能有些大衛的後裔經濟情況還不錯,但是,耶穌的父母都是窮人,這點,可以由馬利亞為他的出身,到聖殿去獻祭上看出來,她帶去的不是小牛犢,不是羊只,而是兩隻鴿子。照摩西的律法,兩隻鴿子是窮人的獻祭。所以,丹布朗在書中大吹耶穌的王室背景,如果不是把大家當白痴,就是抽了太多的大麻。
玫瑰代表什麼?
丹布朗不止推動「女神崇拜」,而且還用「玫瑰」來暗示女性生殖器,在≤達文西密碼≥的第60章,他用拉賓爵士的口強調:「盛開的花朵代表女性的生殖器,所有人類都因花朵的盛開而進入這個世界。如果你看過美國女畫家喬琪亞•歐姬芙(Georigia O』Keef)的作品就會完全明白我的意思。」
喬琪亞•歐姬芙是20世紀初期的女畫家,她的畫絕大部分都是以花朵和花蕊為主,由於這些人的想像力「太豐富」,就開玩笑說她畫的是女性性器官,但是,丹布朗居然把這樣的「邊際材料」都當成「理論基礎」來用。說正經的,玫瑰在基督教里的確是有它特別的地位的,因為,在耶穌基督的許多別名中,有一個就是「沙侖的玫瑰」(Rose of Sharon)。首先要說的是,這裡的「玫瑰」並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玫瑰,至於沙倫,則是以色列沿海的一塊沃土,那裡的花朵特別繁多美麗。關於「沙倫的玫瑰」有兩種說法,一是指所有在沙倫生長的遍地野花,另外一種就是指扶桑(Hibiscus),在耶穌的花園墓地(Garden Tomb)里種植了許多花,當中就包括大紅色的扶桑,非常美麗。
在近年許多現代的崇拜音樂中,有一首由邁可•史密斯(Michael W. Smith)寫的歌中,一段特別感人歌詞是說:「你在十字架上枯槁的形狀,就像被踩在腳底下的玫瑰,然而,在你垂死的時候,你已想到了我,我在你的心上…」那首歌用「玫瑰」來表示神的「大愛」,因為雖被毀壞變容,但是它的芳香欲留在踩它之人的腳跟上……。只希望,不要過個幾十年又出來別一個「丹布朗」,那麼他大概會說:「耶穌不是被釘十字架死的,而是被人踩死的」。
「最後的晚餐」排排坐
在這裡,丹布朗又用「畫」來作「理論基礎」了,不要說畫本身根本是藝術品,不是「歷史記錄」,而且,畫家都是照自己的想像來表達他們的感覺和想法的,難道梵谷把向日葵畫得好像在跳舞,你種的向日葵就真的能跳舞嗎?如果你把所有有關「最後的晚餐」的作品擺在一起的話,你就可以發現,同樣一頓晚飯,到了每個畫家手中就成了不同的東西,文藝復興的畫家所畫的人物都比較生動活潑,而在拜占廷藝術家的畫里,每個人都沒有什麼表情,但是,所有的聖徒頭上都戴著一個光圈。在那些畫里,畫中人物也都空著畫家那個時代所空的衣服,並不是耶穌和他的門徒穿的猶太平民的衣服。
而且,當時的猶太人吃飯可不是像達文西畫的,不但有桌子椅子,大家還規規矩矩地排排坐,而且全部都面對觀眾。又不是在拍電視劇,只能坐在桌子的一邊(有些「最後的晚餐」就不是排排坐,而是圍著坐)。
再說,那時的猶太人的桌子不是長方形,而是U字形的,最大的位置不是在正中央,而在旁翼,達文西把主角耶穌放在一張長方形桌子的正中央,八成是藝術復興時候的規矩。要知道,那時的猶太人都是斜躺著吃飯的,因為他們沒有椅子,而約翰之所以坐在耶穌的右邊,是因為只有主客最好的朋友才會坐在這個位置,那是因為,如果有人來攻擊的話,他最好的朋友就會替他挨刀子。
許多人根據聖經描寫的「最後的晚餐」,提到「約翰在問耶穌誰會出賣他的時候,幾乎是躺在他的懷裡」,就是說他們有同性戀的關係,也是完全出於無知。你自己試試看斜躺著吃飯,又要跟人說悄悄話,看你會不會有幾乎倒在別人的懷裡!不管怎樣,光以猶太人當時的習俗來說,根本不可能有女的坐在主客的右邊,不管他的身份是什麼,因為那是一個「危險性」很高的位置。
在書中,拉賓爵士要蘇菲特別觀察耶穌右邊的那個人,因為在達文西的畫中,那人很像女人,問題是,在其它所有「最後的餐」的畫里,約翰可都是男人。不過,在文藝復興時代,很多畫家喜歡把男人畫得象女人,秀氣而脆弱。舉一個例子,另外一位文藝復興時代的大畫家拉斐爾(Raphael),就把他的自畫像畫得很女孩子氣,大概那個時候他們覺得那樣的男人比較好看吧,就像現在很多女孩子,覺得布萊特彼特(Bratt Pitt)和強尼•戴普(Johnny Depp)那類鬍子渣(型男)好看一樣。
至於丹布朗說,在畫中,彼得手中的刀子顯示了他要殺抹大拉的馬利亞而篡位的動機,這也是胡謅。達文西在這幅畫里表現的不只是「晚餐」而已,他要把「最後」的緊迫性也表示出來:門徒們因為耶穌說他們當中有一個人會出賣他,不止驚訝、困惑也很惶恐,彼得向來是一個非常衝動的人,他的嘴巴和行動總是比他的腦子快得多(所以,很多人說他常常「把腳塞進嘴巴里(put his foot in the mouth)」,說話不過大腦。知道彼得的個性,你就完全了解,當他一聽耶穌說有人要出賣他的時候,他的反射性動作就是拿出刀子來,準備在約翰告訴他那人是誰以後,當場把他殺了。
事實上,沒過幾個鐘頭,在羅馬士兵拘捕耶穌的時候,他就會在客西馬尼園裡把一個羅馬士兵的耳朵給切下來。這也是為什麼他把手托著約翰的下巴的原因,他想要趕快聽清楚好行動。但是,到了丹布朗的眼睛里,不但約翰變成了「抹大拉的馬利亞」,彼得的手顯示出要砍他的頭,而彼得手裡的刀子更變成「具體的篡位證明」了。
「大衛之星」代表「雌雄共體」
哈佛學者蘭登和拉賓爵士走的是同一條路線,在《達文西密碼》的第56章,蘭登向蘇菲介紹了兩個很原始的符號,一個是Λ,代表男性的性器官,一個是O,代表女性性器官,但是,到了第105章的時候,蘇菲的祖母把這兩個符號號了一條杠,於是,雄性變在敢一個向上的等邊三角形,而雌雄變了一個向下的等邊三角形。
對於一個宗教符號學者來說,蘭登什麼都沒問就接受了那條杠,這絕不是一個宗教符號學者的態度,因為,既然是符號學家,他應該知道,加一條杠,減一個圈,都會改變整個符號的意義。對我這個外行人來說,我馬上想的就是,在生殖器符號上加一條杠,那不是等於結紮手術嗎?那不是說,男的不能生殖,女的不能懷孕嗎?怎麼這麼奇怪!
搞了半天,原來丹布朗是要把「大衛之星(Star of David)」也扯進來,好增加他的說服力。因為,當蘇菲的祖母把正三角和倒三角合併的時候,正好成了一個六角形,就像大衛的星一樣,書中,丹布朗敘述:大衛之星……男性與女性的完美結合…標示於一般認為男神與女神耶和華和示示金拿所居住的「至聖所」(105章)
也許上帝會有幽默感到聽丹布朗的信口開河,畢竟,現在它的孩子都去翻聖經了。但是我還沒把那句話看完,已經打了好幾個噴嚏。這個人到底是缺乏常識還是怎麼回事?什麼「男性與女性完美的結合」!大衛的確是個藍色的正六角形,猶太人的士兵將領的衣服上都戴這顆「大衛之星」的標誌,以免在打仗的時候自己打自己人。由於當時的優勢語言是希臘文,所以,猶太人就用大衛自己的名字來作他的標誌,大衛(David)的希伯萊名字(Daleth)轉成西臘文就是「Dalta」也就是三角形的意思,至於把兩個三角形鎖在一起,就是「大衛力上加力」的意思了,人家是在說「打仗」、「穩定江山」,跟丹布朗一廂情願的「性」完全沒有關係。
不過,「大衛之星」幾乎是一個預言,因為,那顆星可以包括所有基督教的內容:向下的三角形是三位一體的聖父、聖子、聖靈向人類召喚,而向上的三角形是人類的靈、魂、體向三位一體的的神求告。
我想,讀者到現在被丹布朗的「拼圖天才」搞得頭昏腦脹了,所以我也不再提別的「不實之處」來折磨大家了。坦白說,讀整本《達文西密碼》就像在拆一個包裝得美輪美奐的禮物盒,當你把外面的包裝紙拆掉,打開盒子以後,發現裡面還有一個小一點盒子,到最後,打那最小的盒子時,你才發現裡面根本沒有什麼名貴的東西,只是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希望你拆得愉快!」這就是我看《達文西密碼》的感覺。

作者:司馬不遷發表於《世界周刊》第1174期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3
 樓主|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0-6-18 09: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隔岸觀火 於 2010-6-17 20:16 編輯

從密碼的角度看《達芬奇密碼》之二
聖經里的中國文字和中國數字

通常在人的腦海里,提到「生育」,就會聯想到一男一女,或一公一母,然而在上面這個「生命的迴路」(或稱「生育的迴路」)里,卻沒有男人。這是怎麼回事?
有人可能會想當然的認為,亞當就是男人。其實亞當是「土」做的,「土」代表正負相合,顯為中性,也就是「公公」。所以,司馬不遷崇拜「公公」也不是沒有道理。按照《路加福音》第三章「耶穌家譜」,耶穌正是亞當的後裔。事實上,基督教也是把耶穌當成「女人的後裔」的。
那麼,不是「女人的後裔」的我等,可不可以就是「男人的後裔」呢?牧師們沒說,因為在上面那個生命的迴路里,不僅沒有男人,也沒有「男人的後裔」。只有「蛇的後裔「可資選擇。這就讓痛恨蛇的基督徒們為難了,於是就杜撰出「信了耶穌就與耶穌同體了」的教條。也就是說,包括司馬不遷在內的所有基督徒,都是「女人的後裔」,而司馬不遷居然不接受,真是咄咄怪事。
那麼,為什麼「生命的迴路」沒有男人?其實「男人」就在這個迴路里,只不過你看不見,因為這個「男人」是以聲音形式存在的,這就是為什麼上帝要給女人一個生育的「苦難」,因為「難」與「男」的漢語拼音都是「NAN」。
可能有人會奇怪,聖經里怎麼會有漢語拼音呢?因為在《創世紀》第11章第9節提到,上帝在別士巴變亂了人的口音。119就是中國的火警號。
火警號不是火,而是一種聲音。聲音是一種帶有波長的物質,我們一般L代表波長,的符號,因為L是Long(長度)的字首。L在英語序列里,處於第12位。
在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第五回里,賈寶玉夢遊仙境,看到了金陵十二釵正冊中的前11幅圖。正要看第12幅圖的時候,警幻卻說「此是天機,不可泄漏」,不讓他看了。其實,賈寶玉已經得到了第十二張幅圖,這是警幻仙子的聲音。
Long在英語里代表「長度」,然而在中文裡,它卻是「龍」的漢語拼音。龍是第五個生肖。五,音同「舞」。這樣,我們看到,警幻仙子招來十二位舞女為賈寶玉吹拉彈唱。這就有機地把第12個英語字母L以及第五個生肖龍和 「聲音」這些因素有效地串聯起來,每次看到這一段,我都不得不對曹雪芹肅然起敬。他簡直就是一個符號學家,而且比丹布朗早了200多年。
符號是丹布朗小說的精髓,而司馬不遷卻是從宗教崇拜的角度對丹布朗進行批判,當然南轅北轍,驢頭不對馬嘴。在司馬不遷的文章里,道教的祖師爺老子成了時裝設計師;玫瑰線成了玫瑰花;最搞笑的是,「舊約里的耶和華」因為對他的子民以色列人拿孩子「經火」而「恨鐵不成鋼」,就興起了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用他強大的勢力滅了所羅門之後分裂的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毀壞了耶路撒冷牆和耶和華自己的聖殿。」
看來這位神興起的尼巴王也是個祝融氏下凡,比以色列人猶過之而無不及,連神的殿都敢燒。上帝真是失算了!
上帝會失算嗎?當然不會,上帝有預備。「上帝有預備」是教堂里常被提及的故事,說的就是《創世記》第22章里,亞伯拉罕帶著兒子以撒去獻燔祭,也就是拿以撒去「經火」獻給耶和華神。由此可見,以色列人拿孩子「經火」是有傳統的,因為他們的祖先亞伯拉罕就拿孩子「經火」。
有趣的是,亞伯拉罕拿孩子「經火」被基督教譽為「信心之父」,而以色列人拿孩子「經火」,則被基督教指責為「信從他神」由此可見,基督教原沒有善惡標準,同樣的事情,就看發生在誰身上,如果發生在基督教喜歡的人身上,當然惡也是善;反之則善也是惡。丹布朗自然是司馬不遷所惡的,所以,即使丹布朗生活在有深厚宗教環境的西方,在司馬不遷這個「半路出家」的基督徒眼裡,也一樣是「不懂宗教歷史」。
丹布朗當然是懂宗教歷史,倒是司馬不遷本人,似乎對宗教的歷史不清楚,否則他就不會拿「經火」說事兒了。從丹布朗的小說里我們意外地發現,其實基督教(或稱天主教)就是一個喜歡拿人「經火」的宗教,最多他們就是不拿小孩「經火」,而是用布魯諾或女人「經火」罷了。
由天主教裁判所發行的《巫婆之錘》無疑堪稱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出版物。它向人們灌輸「自由思考的女人們給世界帶來威脅」的思想,並教導神職人員如何去識別、折磨並消滅她們。教會所指認的「女巫」包括所有的女學者、女神職人員、吉普賽女人、女巫師、自然愛好者、草本採集者以及任何「涉嫌與自然世界協調一致的女性」。助產士們也被殺害,因為她們用醫學知識來緩解分娩的疼痛被視為異教徒的做法――教會聲稱,生育的痛苦是上帝為夏娃偷食禁果而給予她的正當懲罰,這樣生育和原罪的思想就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了。在追捕女巫的三百年中,被教會綁在柱子上燒死的女性多達五百萬。(《達芬奇密碼》第28章)
無知呀。「女巫」其實是一個中國字——卦。「卦」字左邊的「圭」,指的是用亞當的肋骨所造「女人」,她出自亞當,自然是「土」上之「土」,而右邊那個「卜」代表巫術。
尼布甲尼撒並沒有像司馬不遷說的,把以色列人中沒有技能的充役,將有技能的充宮,而是在以色列的王公貴胄里揀選了四個無殘疾的少年。
這四個少年人,神在各樣文字學問(學問原文作智慧)上賜給他們聰明知識。但以理又明白各樣的異象和夢兆。(但以理書1:17)
這段經文說明上帝把智慧藏在各樣文字、異象或夢兆里,而不是宗教的教義里。在各樣文字中,中國字是丹布朗無法涉及而聖經里非常多的符號。比如,耶穌與兩個強盜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就構成了一個中國字——秦。「秦」字拆開來就是「三人夭於木」。
當然,秦朝的時候,「秦」字可不是這麼寫的,這說明文字有一個由隱秘到顯明的過程:
隱秘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神的;惟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我們和我們子孫的,好叫我們這律法上的一切話。」(申命記29:29)
現在有人撰文反對簡化字,高舉繁體字,這是毫無根據的,因為繁體字也不是中國字的祖宗,中國字的祖宗是甲骨文。
「隱秘的事」也就是密碼。在《路加福音》里我們看到,祭司該撒利亞被神藏了五個月。五個月就是50,因為月亮是一個球體。50可以構成一個古漢字「吾」。
「吾」是一個文字,但卻是由數字構成。聖經是一本既有文字也有數字的經書。在聖經里,中國數字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比如在《創世記》第八章,洪水過了四十天,挪亞開了方舟的窗戶,放了一隻烏鴉,烏鴉就飛來飛去,地上的水幹了。他又放了一隻鴿子,遍地是水,鴿子無處立腳,挪亞就伸手把鴿子接回了方舟。於是,鴿子就在方舟里多呆了十四天。然後鴿子就不再回來了。
「十四」是「四十」的反向,這個反向顯然必須通過中國數字完成。中國數字可以被豎起來變成文字。這個豎起來對基督徒特別重要,因為基督教發源於羅馬。羅馬的文字不見經傳,羅馬數字舉世聞名,主要用於鐘錶。
羅馬數字共有七個:I(1),V(5),X(10), L(50),C(100),D(500),M(1000)。這七個羅馬數字也都是英語字母。與英語字母不同的是,它們是不連續。
不連續會導致什麼後果呢?在《達芬奇密碼》一書中,丹布朗提到了《使徒行記》第16章。在這一章里,基督教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保羅,去獄里釋囚。保羅對獄卒說,我們是羅馬人,沒有被定罪。
基督教定「世人都有罪」,為何羅馬人獨無罪?基督教搞不清楚,也不想搞清楚,只自此以後,基督教就成了專給無罪之人定罪並給有罪之人釋罪的教。
要知道羅馬人為什麼無「罪」,必須的從「罪」這個詞說起。「罪」在教會通常被等同於CRIME。牧師們常說,雖然你從來沒犯罪,但你至少想過犯罪。其實聖經里的「罪」為SIN。這個詞的兩邊分別為S、N,這兩個字母在丹布朗眼裡分別代表南、北,但它們都不在羅馬數字里,羅馬數字里只有SIN中間的那個I。所以,羅馬人因為羅馬殘缺的數字系統而無「罪」,正是得天獨后。
然而上帝不收有殘疾的供物。我在查尋「羅馬數字」時發現一件有趣的事。羅馬的眾神之王名叫朱庇特(Jupiter),由於古羅馬文字里沒有J和U這兩個字母,所以,羅馬人把朱庇特改為「IVPITER」。
我不知道朱神父(註:朱庇特神的父親)為什麼要給朱庇特起一個古羅馬文字里沒有字母的名字,只是這「Ju」乃是「舉」的漢語拼音,感情羅馬人不舉,難怪盛產男高音。
事實上,不獨羅馬人不舉,就是整個歐洲人也都不舉,因為歐洲人使用的是都是字母。字母文字的書寫必須是從左到右,橫著寫。所以,西方的文字都是躺著的,都不「舉」,唯有漢字可以豎著排列,於是,到了十九世紀末期,大量洋人湧入中國。他們來幹什麼?當然來求治「不舉」的解藥。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4: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