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加強高收入者個稅監管重在落實

[複製鏈接]

109

主題

229

帖子

12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落魄的魂 發表於 2010-6-11 14: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加強高收入者個稅監管重在落實
 6月9日,一則關於國家稅務總局加強高收入者個稅徵收的通知,引起不少人的關注。無論是辦公室里還是網路上,大家就此討論得熱火朝天。記者了解到,加強對企業老闆、炒房客、外籍人士等的個稅徵收,很多市民紛紛表示「應該」;但是,對於眾多工薪族來說,「12萬」的申報線,讓不少人連喊「吃不消」。(6月10日《揚子晚報》)
  中國經濟成功走出金融危機陰霾,持續回穩向好發展。不僅09年GDP比上年增長8.7%,成功實現「保八」目標。今年一季度稅收收入更是暴增三成,實現開門紅。如今,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通知,要求加強高收入者個稅徵收,如果相關監管措施得以認真落實,想必稅收增長會再上一個新台階。
  稅收增加意味著經濟快速發展與國庫更加充盈,當然是好事。加強高收入群體個稅徵收監管,促進堵漏增收,讓高收入者多履行一點社會責任。低收入民眾肯定會持支持態度。高收入者產生抵觸情緒,哭窮叫苦也不難理解。誰願意多交錢呢?儘管部分高薪群體哭窮叫苦,但是,在在低收入者看來,把年薪12萬以上者歸入高收入群體並不冤枉。
  但是,換個角度看,在信用體系尚不健全的當下,加強高收入者個稅徵收監管,促進個人收入合法透明,避免偷稅漏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稅務部門監管工薪階層收入或許比較容易,但是要監管老闆級別的高收入群體,特別是隱性收入、灰色收入群體並不簡單。官員財產申報制度一直呼之不出,富人避稅層出不窮,國家稅務總局如果不創新稅收監管機制,隻眼盯年薪12萬以上的工薪族,難免讓人懷疑「只打蒼蠅,不打老虎」。
  儘管金融危機已經成為過去時,但是目前又有消息說,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壓力越來越大。稅務部門加強高收入者個稅徵收監管,促進稅收堵漏增收,固然沒有問題,但是,在不少國家與地區紛紛採取減稅、退稅政策,還利於民的大背景下,稅務部門此時堵漏增收,難免讓人產生加稅的錯覺。如果稅務部門在促進堵漏增收的同時,對應出台一些減稅措施。將更有說服力。
  而且當前通脹壓力顯現,自來水、天然氣漲價,電價實行階梯式改革,食品漲價,房價一路飆升,掣肘了民眾生活質量提高。在國家稅收大幅增長的前提條件下,出台一些減稅政策,特別是給中小企業減負,提高個稅起征點還富於民,值得考慮。
  實際上,我國稅負並不輕。據美國知名雜誌《福布斯》推出的2009年全球稅負痛苦指數排行榜介紹,中國內地緊隨法國之後,位居全球第二。這一榜單一經發布立刻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雖然國家稅務總局駁斥說,中國的宏觀稅負在國際上屬較低水平。但是民眾對當前稅負水平普遍不滿意。拿個人所得稅來說,儘管個稅已做過2次調整,但是稅負與百姓收入水平還有較大差距。而且以家庭為單位的綜合分類個稅體制一直呼之不出,讓人鬱悶。就是被稅務部門界定為高收入者的12萬元年薪的工薪族裡,他們的家庭情況千差萬別。每個人贍養的人口與支出結構也不大一樣,稅收政策「一刀切」並不盡合理。
  儘管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消息不斷傳來,但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官方多次否定了個稅改革的說法。個稅起征點與徵收方式改革「難產」,一系列稅收堵漏增收政策順產。稅務部門頗有點選擇性作為的意味。
  在個稅制度成熟的國家,個稅起征點已經與CPI漲幅等經濟指標掛鉤,實現指數化、動態化調整。比如,德國的個稅起征點每年微調一次,以保障公眾收入不受影響;美國曾多次全民退稅。提高個稅起征點,實行綜合徵稅體制還利於民,已成社會共識。有關部門顯然不能對民眾呼聲視而不見,只談加強個稅徵收監管,避談減稅、退稅還利於民。
  稅收的功能就是調節社會成員收入二次分配,稅收政策具有天然的公平特質。如果有關部門在加強高收入者稅收征管,做徵稅加法的同時,順應民意,落實一些減稅措施,提高個稅起征點,稅收加減法同步進行,不僅有利於促進堵漏增收,也有利於減輕低收入者稅負。如此,爭議聲音會小許多。
生活對於我來說已經很好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3: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