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北傳佛教與原始基督教的淵源 [列印本頁]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0-6-3 09:50
標題: 北傳佛教與原始基督教的淵源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0-6-3 09:54 編輯


北傳佛教與南傳佛教之間的差異之處主要是受初期基督教傳教士的影響,這種假定,
就真正的根本教義而言,似乎可以說是個遙遠的事實(但最近由於發現了北傳佛教最
偉大的學者馬鳴祖師的若干著述,如今西方學者已有所知了)加以推論,北傳佛教在
第一世紀期間,與在基督教紀元以前,根本上沒有甚麼不同,對於印度教,佛教,
以及其它東方宗教與基督教之間的互相影響,目前所見真是太少了,基督教的兩大
教理------聖父上帝,聖子耶穌,及聖靈三位一體,與上帝下凡化身而成為基督,
並不像從前所信的那麼史無前例,這兩者不但早於基督教以前就在印度有了重大的
發展,而且成為了埃及奧息雷斯信仰中的主要教義,作為基督教密宗的原始基督教
諾斯第教會,曾因與古代東方宗教所說的轉生與業力之說大體一致,而被其後的基
督教的顯教教會逐出基督教的大門:西元五五三年,君士坦丁堡第二次宗教會議公
報說:「凡支持靈魂先在(或前生)之密教教義及死後復生人間受報之奇妙主張者,
咒逐。」(山上寶訓)的本身,正如研究基督教以前的巴利文三藏的一位學者所曾指
出的一樣,亦如許多佛教學者所認為的一樣,不妨視為基督教對於佛陀,對於史前
諸佛所傳的教義重述(參見艾得蒙A.J.Edmond,所著的「約翰福音里的佛經」Buddhist
Texts in John, Philadelphia,1911,並見「佛教與基督教的福音Buddhist and Christian
Gospeles, Philadelphia,1908.).此是現代基督教以不含精緻密教的秘密基督教,原
始基督教,或諾斯第基督教教義,並與佛教及其他東方宗教教義不同而自豪的一些
主要教義,而在這些教義當中,較為突出的計有:(1) 人在世間活過一輩子之後,
接著的,不是一種永不終止的天堂,就是一種永恆的地獄;(2) 由一位教主作流血
的犧牲,籍以寬恕整個人類的罪過;(3) 上帝化身為人的獨特性,就像基督教的教
主所示範的一樣。

多多少少受過這種教會會議基督教神學(Theology of Church-Council Christianity),
而非受過原始基督教或諾斯第基督教教義影響的西方學者,必須切實了知佛教在基
本教義方面和現代基督教究竟有甚麼不同的地方。

是以,佛教與教人依靠一種外力或一位教主搭救的現代基督教或教會會議基督教不
同的地方,是教人類盡己之力自救自度,在實際修行方面,以及在若干程度的學理
方面,這種靠自己的根本教理,在喇嘛教中已經有若干程度的修正----故而令信徒
直接向五位禪佛和種種護佑聖專祈願的教示,頗類基督教令其信徒向耶穌,聖徒,
以及天使求救。
與此相同的是,北傳佛教與教會會議基督教亦皆各有其本身的彌撒祭禮和聖餐儀式,
這也是與南傳佛教不同的地方。

其次,如前所述,教會會議基督教指責轉生與業力之說,(這正是原始基督教或諾斯
第教所支持的地方),而佛教則擁護此等教義。

這兩大宗教,對於最高神明的有無問題,抱持互相歧異的觀點,作為一個個體的,
而且是人神同形同性的神明的」上帝的父權(The Fatherhood of God),是基督教神
學的基石,但這在佛教中可說毫無地位可言-----儘管佛陀既未否定,亦未肯定一位
最高神明的存在--------因為,正如佛陀所主張的一樣,若要了悟生命的真正性質,
信與不信一位最高神明,皆無關係;重要的是自我努力於正知正行。

佛陀「既不認為自在天神是萬物的,亦不支持某種外在的造因,更不肯定世界的開
始沒有原因,他已把信與不信一位最高神明的問題,特別是信於不信人神同形同性
的最高神明的問題擱在一邊--------因其對人類的心靈開悟無關緊要。但他卻以東
方科學和西方科學皆相信的」最高權力「(Supreme Power)或」宇宙法則「(Universal
Law ),名為「因果律」(The law of Cause and Effect)的「業」(Karma) 奠定佛教
的基礎(也是印度教的基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佛語如是;縱使到了很久
以後,聖.保羅也如此寫道:「種啥收啥」(Whatsoever Soweth that shall he also
reap)。

正如曾在別處陳述過的一樣,佛教否認人有一個永恆不變得自體或實體--------基
督教神學所謂的「靈魂」之類,此外,佛教還要否認的是-----------人在生死輪迴
(即現象世界)可以達到恆常快樂的境界;因為,對於佛教各宗而言,唯有本際或涅
盤,才是超於一切天堂,地獄,以及人間的境界--------只有親自實證才能明白的
境界。

因此之故,佛陀既不說天上有任何「天父」,更未說人類可有任何其他得救之法-------
---除了自己努力追求正知識而得自救自度之外。正如所有一切佛教所相信的一樣,
他建立這條大道,是經過多生多劫的時間,力求精神進化,達到圓滿覺悟,完全消
除無常與痛苦的生死輪迴,而成大覺世尊,所得到的一種結果。他完全經由自己的
努力達到一切眾生所響往的目標--------超越世間。佛教徒崇敬他,不同於基督徒
崇拜一位教主,而是崇敬一位為人指示迷津的導師,凡是想要體究真理而得挽救的
人,都要跟蹤他的腳步才行。

儘管有人求助於高於人力的神力護持,儘管所有一切佛教徒悉皆真真誠誠地禮拜佛
陀,但是,他們不謹不至於完全迷失以自力追求正知正見的教示,更不至於完全依
靠基督教所指的外力,並且佛教與基督教所信的懺悔赦罪,信仰救主,或代替贖罪
之間,也無任何相類之處。北傳佛教的若干儀軌,看來或許有些近似基督教的赦罪
或懺罪,較之北傳佛教的任何其它輔助教義看來,也許更像是受基督教影響而形成
的儀式------假使曾有任何大乘教義受基督教影響的話,但是究極說來,此等儀軌
所真正暗示的卻是,正如整個南傳佛教所明白教示的一樣,唯有相當的功德或相當
的善業才能抵消相當的惡業,正如物理學中兩個均等的相反勢力可以互相抵消一樣。

作者: Dhammapala    時間: 2010-6-3 22:35
難陀,汝莫信我,莫隨我欲,莫依我語,莫觀我相,莫隨沙門所有見解,莫於沙門而生恭敬,莫作是語:『沙門喬答摩是我大師』。然而,但可於我自證所得之法,獨在靜處,思量觀察;常多修習,隨於用心所觀之法,即於彼法,觀想成就,正念而住。自為洲渚,自為歸處;法為洲渚,法為歸處。無別洲渚,無別歸處(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12)。
作者: chico    時間: 2010-6-4 00:23
最近看了一些東西。對我這個門外學佛的人來講,學佛無非是明理改過。定從戒生!
大部分時間裡念頭升起的時候,自己能馬上覺察到。轉念的功夫還是不得力。真的是希望自己能每天都能"出離「一點點啊!
作者: chico    時間: 2010-6-4 00:35
難陀,汝莫信我,莫隨我欲,莫依我語,莫觀我相,莫隨沙門所有見解,莫於沙門而生恭敬,莫作是語:『沙門喬 ...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6-3 22:35

這就是馬鳴菩薩在《起信論》里說的,「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六祖惠能大師說的更簡單,「不思善,不思惡「。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0-6-4 01:33
回復 3# chico

 Chico 兄!我最近看到「基督家園」有不少佛法與聖經上的討論,我還是那一句
「求同存異,所以盡量找一些相同與不相同的地方。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0-6-4 01:35
回復 2# Dhammapala


    謝謝這位仁兄的經典引述
作者: chico    時間: 2010-6-4 01:39
回復  chico
 Chico 兄!我最近看到「基督家園」有不少佛法與聖經上的討論,我還是那一句
「求同存異 ...
Djogchen 發表於 2010-6-4 01:33


老兄,我是吃飽了撐得到那打閑岔,同楓樹鬥鬥嘴。其實是浪費時間,耽誤自己。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0-6-4 02:39
回復 7# chico

我看到楓樹也對佛法有興趣和心德以及研究,不過一個人同時傾向兩種宗教信仰的話,
那最好是有兩個腦袋,不然,好易混淆
作者: Dhammapala    時間: 2010-6-4 11:51
那段引自根有律的文字,意思是反對宗教式的崇拜佛陀。

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異洲,不異依。既不是佛洲,也不是僧洲。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0-6-4 19:46
回復 9# Dhammapala

言下之意,你是否對凈宗的念佛有懷疑或保留之處??
作者: chico    時間: 2010-6-4 22:39
那段引自根有律的文字,意思是反對宗教式的崇拜佛陀。
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異洲,不異依。既不是佛洲 ...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6-4 11:51

同六祖大師,「皈依自性覺,自性正,自性凈「 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者: chico    時間: 2010-6-4 22:53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6-4 23:40 編輯

佛教口頭,文字傳承肯定會有失誤,不完整的地方。
首次佛教僧團分裂,還不是經典問題,是對經典的理解問題。
大乘小乘,南傳北傳這些爭論,本人的想法是,暫且擱置。等我證得果位,可以重返3000年前,聽聽佛祖當時是如何說的。有人可能要問,你怎麼知道你修學的是佛法?戒定慧沒錯吧!三法印沒錯吧!
世尊在世,有的學生念「掃帚「,可以證果,我念彌陀,怎麼就不行?。
作者: Dhammapala    時間: 2010-6-4 23:09
佛教口頭,文字傳承肯定會有失誤,不完整的地方。
首次佛教僧團分裂,還不是經典問題,是對經典的理解問題 ...
chico 發表於 2010-6-4 22:53

佛滅百年後所舉行的第二次結集(七百結集),是為了解決當時印度東、西方僧團對戒律的岐見。另外,佛陀是公元前六世紀的人,距今不到3000年。
作者: chico    時間: 2010-6-5 00:11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6-5 00:20 編輯
回復  chico

我看到楓樹也對佛法有興趣和心德以及研究,不過一個人同時傾向兩種宗教信仰的話,
那最好 ...
Djogchen 發表於 2010-6-4 02:39

他是批評佛教。
有意「挑「 佛教的毛病,以顯基督教高明。
他談什麼大乘、小乘,原始、南傳、北傳的差別。這些是學佛人應該慎重的地方。無論大乘、小乘,原始、南傳、北傳 都是佛說的。傳承、翻譯過程會有誤差,但佛教內部更應求同存異,如果搞是非人我,是悖師叛道。 三藏典籍那麼多,自己能瀏覽的能有多少?!看了,就了解了佛陀的真實義了?我們用的還是自己的三心二意呀。祖師大德一輩子就參究一部經,對我是很好的教育。

我仰信聖賢,漢地佛教歷代祖師大德絕不會胡說八道。

武則天說得好,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5 01:22
回復 8# Djogchen

跟一些基督徒朋友交流會發現他們是帶著既定意志來佛教中找紕漏的。而我去了解基督教的時候是希望發現其中的奧妙的。其實找紕漏也好,只要先花一點功夫把基本的搞懂了才能找到有實質意義的紕漏。居然認為原始佛教的涅磐是飛灰滅智。怎麼不想一想如果真是這樣,哪裡還會有佛教哪裡還會有信眾?會犯這樣的認知錯誤,只有一個解釋,就是預先帶著答案來找證據的。

我覺得基督教其實也有很大的善功德。當今這個社會無論中外的學校都已經沒有什麼德育的組成部分了。在普遍的物慾橫流自我中心的文化里,很多人都很苦悶。當人們心上蒙了一層厚厚的灰,又當她們急功近利沒有耐心聞思的時候,佛教的智慧很難在大家的心裡發光,而基督教的一神,萬能,救贖,白白的恩典非常得人心。再加之基督教的一整套「心靈營銷」手段,就讓「罪人」趨之若騖,放下心中的重擔了。我覺得這是大慈善。但是畢竟是有為法,所以有利的另一面也有弊。我發現一旦信了基督教,極少有人在靈性上還能夠有冷靜思考和如實觀照的能力,而且對一切不與自己既定想法一致的事實發生製造扭曲的解讀。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5 01:31
本帖最後由 一說實相 於 2010-6-5 01:37 編輯

回復 14# chico

同意。我不否認佛教的宗派和大小乘之間有意見分歧。但那都是在修行的方法上,對佛法的宗旨和解脫的目標上並沒有什麼不同。說白也最多是「你的法門不究竟,或者你的法門不如我的法門殊勝有效」而已。基督徒太喜歡做廣告了,鼻息手段甚至歪曲造謠來達到目的。愛因斯坦是基督徒,宇宙大爆炸說明了上帝創造,拉來了就用。也不想想這是在為上帝爭光嗎?呵呵。

我不知道這到底是基督教的通病呢,還是華人基督徒帶進去的毛病。我與猶太教,穆斯林,耶和華見證人,摩門教,哪怕是法=論=共的人聊天都沒有發現有這一類假大空的癥狀。群體相關性如此之高才讓我對華人基督徒產生特別的看法。
作者: chico    時間: 2010-6-5 02:32
回復 13# Dhammapala
多謝更正。
經典,應該用典籍就準確了。3000 是為了湊個整數。
作者: chico    時間: 2010-6-5 02:34
回復  chico
同意。我不否認佛教的宗派和大小乘之間有意見分歧。但那都是在修行的方法上,對佛法的宗旨 ...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6-5 01:31


管他們基督教幹啥?這些都是你自己的阿賴識變現出來的。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5 03:18
回復  Dhammapala

言下之意,你是否對凈宗的念佛有懷疑或保留之處??
Djogchen 發表於 2010-6-4 19:46



    還是觀話頭不要看言下。凈土宗的功夫未必就不是自依止法依止了。凈土的傳承不是頂禮膜拜把一切交給阿彌陀佛吧?得一心不亂的時候就是覺正凈的時候。個人覺得大乘說小乘自了漢不對,小乘說大乘非佛說也不對。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0-6-5 06:21
回復 19# 一說實相


    這完全不是 」 觀話頭不要看言下「的一回事。
如果你要引術一段的經文,你必須要知道了解全經意義
我相信這段經文

」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異洲,不異依。既不是佛洲,也不是僧洲。「
內中的意思
並非是那位老兄所講的」反對宗教式的崇拜佛陀。「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0-6-5 06:50
回復 20# Djogchen


我好像沒有一說兄你對基督教的教義分析得那麼那麼細節,這可能是我根本未讀過
聖經的緣故,只是最近接觸得大S太多,學到表皮的東西,直覺上只是覺得他們」少
了理性「」多了靈性「

我發覺他們談佛法,在佛法中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那就是:

--------------妄談真如佛性-----------------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0-6-5 07:00
回復 15# 一說實相


我好像沒有一說兄你對基督教的教義分析得那麼那麼細節,這可能是我根本未讀過
聖經的緣故,只是最近接觸得大S太多,學到表皮的東西,直覺上只是覺得他們」少
了理性「」多了靈性「

我發覺他們談佛法,在佛法中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那就是:

--------------妄談真如佛性-----------------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5 10:54
回復  一說實相


    這完全不是 」 觀話頭不要看言下「的一回事。
如果你要引術一段的經文,你必須要 ...
Djogchen 發表於 2010-6-5 06:21


師兄不要介意。我那句「看話頭不看言下」完全是開玩笑的開頭語。後面講的才是我的一些個人體會。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5 11:00
本帖最後由 一說實相 於 2010-6-5 11:09 編輯
回復  Djogchen


我好像沒有一說兄你對基督教的教義分析得那麼那麼細節,這可能是我根本未讀過
聖經的 ...
Djogchen 發表於 2010-6-5 06:50



    你找錯人了。大S兄人不錯,但是在信仰上是既無理性也無靈性的。隔壁論壇的來往加國兄弟內心有平安和充實,永生兄弟很虔誠,研究兄弟誠實認真,楓樹兄天資很好。

不過你要是覺得他們「談佛法是妄談真如佛性」,那你是太夫子氣了。我雖然愚鈍又不精進,但是我是在聽聞中思考求法,而很多基督徒是在聽聞佛法中存心找錯。佛法這麼精深我們求法都不容易,何況是抱著尋錯的心怎麼能夠得正見呢?
作者: 至善    時間: 2010-6-5 14:31
回復 15# 一說實相


    西人基督徒減少,華人基督徒增多。我覺得都是緣分使然,同時這個時期對佛教有興趣的人在世界範圍也在增加,可惜得聞正法的人是少只又少。
作者: Dhammapala    時間: 2010-6-5 14:41
回復  一說實相


    西人基督徒減少,華人基督徒增多。我覺得都是緣分使然,同時這個時期對佛教有興趣 ...
至善 發表於 2010-6-5 14:31

此時非佛時,大多數的有情眾生並無佛法的需求,只是寄情於宗教信仰,苦中作樂罷了。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0-6-5 20:30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0-6-5 20:55 編輯

回復 24# 一說實相




一說兄你太言重了,你好像有點誤會了我的意思,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修行之中,有不同的想法,這是很正常
的事,但談到最終目標時,我用「妄談」這個字眼去形容是他們把「入世」和「出世」的概念混淆了,正如你在十五樓所提到的:



「其實找紕漏也好,只要先花一點功夫把基本的搞懂了才能找到有實質意義的紕漏。
居然認為原始佛教的涅磐是飛灰滅智」。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5 21:51
回復  一說實相




一說兄你太言重了,你好像有點誤會了我的意思,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修行之中,有 ...
Djogchen 發表於 2010-6-5 20:30


我沒有對你言重啊,我是說你對基督徒談佛法的評價「妄談真如佛性」是言輕了!呵呵。他們真的誠心要了解佛法真諦嗎?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0-6-6 00:31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0-6-6 00:46 編輯

回復 28# 一說實相


   哈哈!言重言輕都是一句話,請一說兄你不要介懷

正是因為他們認為只有一個救世主願意用自己的鮮血替世人贖罪,從而不知不覺地增加他們對
於其它宗教的傲慢心,忽略了佛法的真締,從而把原始佛教的涅磐說成是「飛灰滅
智」
作者: 回眸一笑    時間: 2010-6-6 03:06
回復 15# 一說實相


    雖然還是紅塵俗人,看了你的回復還是想說一聲阿彌陀佛。平常心去看這個世界佛教是做得很好的。對不同意見的容納也是很好的。這也許是東西方文化區別的重要地方。東方人的攻擊性不強體現在幾千年的宗教文化的影響。
作者: 信仰平等    時間: 2010-6-10 07:15
原始基督教受佛教的影響深遠,見:
1.Friedrich Max Müller
2. Arthur Lillie: "The Influence of Buddhism on Primitive Christianity"; "India in Primitive christianty"
3. Schopenhauer (叔本華): 「所有基督教中的真實東西,均可斷定為和婆羅門教、佛教一樣,這好似從遙遠的熱帶原野所吹來的花香,在新約全書中,竟可看出印度聖智的痕迹」。
4. Rudolf Seydel: "現存福音書元本的所謂詩的福音書,實受佛教傳說的影響.所以在傳說之中,有很多竟和佛家相類似的部分。"
5.Dean Mansel, Hilgenfeld, Bohlen等人,均主張基督教以前,佛教傳播於Palestine.
6. Dutt認為: 佛教的那蘭陀蘭時代,這時基督教僅能免於北方蠻族的侵入,所以各種制度均受佛教的影響。印度為授者,西洋的宗教則不過受者罷了。
7.Heinrich Heine在《德國宗教及哲學歷史》第一章中說,在路德提倡新教以前,羅馬天主教中有兩大宗派,即摩尼教(Manicheans)和格諾西斯派(Gnostics),兩派底思考方法浸透在基督教諸民族底全生活里,教義雖有不同,而均出自東方,尤其是印度。
8. S. Radhakrishnan: Eastern Religions and Western Thought
9.矢吹慶輝氏:《西洋人の觀たる印度》
10.歷史學家朱謙之(1899-1972):"印度佛教對於原始基督教之影響"
11. 康有為
..................... 太多了! 這些研究主要是新教的故鄉德國的學者們做的. Hans Haas出了一本著作(Bibliographie zur Frage nach d. Wechselbeziehungen zwischen Buddhismus und christentum, Leipzig)列出了此類文章和書籍的信息,包括了500多名學者的研究成果.

現代基督教受佛教的影響深遠,見永生兄的相關論斷及現代基督教神學家們,不一一列舉了.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