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基督信仰與佛教的對比-行為成義觀

[複製鏈接]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29 03: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MapleTree 於 2010-5-29 20:24 編輯

基督徒認為人無法通過行為達到神的聖潔要求,因而通過行善不足以使人得永生。聖經上說「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馬書3:10)「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稱義。」(羅馬書3:20)這句話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陳述,而是人類歷史的真實寫照。回望人類歷史,充滿了殘暴,血腥,殺戮,嫉妒,詭詐,自私。。。有哪一個人敢說他是個沒有罪的人呢?門徒約翰在他晚年的時候說「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裡了。」(約翰一書1:8)這是一個老人在其一生即將結束的時候,給我們留下的一句警示。

很多佛教徒認為人是可以通過行為成義的,實際上不對。因為人的一生要經歷很多事情,而這些事情中有些是善事,有些是惡事。人所做的就是不斷地在行善與行惡之間。行善就積善業,行惡就積惡業。當人死的時候一生所積累的善業和惡業就隨著你。如果所積累的善業很多,那麼就會由因緣輪迴轉世為高級的存在(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如果所積累的惡業很多,那麼就會由因緣輪迴轉世為低級的存在(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但是由於人一生不可能只有善業沒有惡業,所以人身上總是帶著惡業的,也就永遠無法跳出輪迴。所以一些佛教徒所謂的人可以通過行為稱義的意思是行為可以有好處,使人在輪迴中往高級的狀態走。但是真正靠行為達到與基督信仰所對照的聖潔狀態是不可能的。

在這一點上看,基督信仰與佛教的行為成義觀在結論上是一致的。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受到警告 沙發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29 04:02 | 只看該作者
"如果所積累的善業很多,那麼就會由因緣輪迴轉世為高級的存在(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

又造謠了啊! 高級的存在包括畜生?

另外最好別用基督教術語"稱義"描述佛教教義.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3
研究 發表於 2010-5-29 04:04 | 只看該作者
學佛之人關鍵也是在「心」的改變,「心」改變了,行為自然發生變化。信主的人也一樣,信了,有了信心,行為也就跟著改變了。從抽象的道理來講,是相通的。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4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29 04:1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信仰平等
誰說畜生高級了? 我是說「如果所積累的善業很多,那麼就會由因緣輪迴轉世為高級的存在」舉例說,如果你從前是畜生,但由於積累的善業很多就會變為阿修羅或者人這樣的高級存在。現在明白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5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29 04:1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信仰平等
另外為了比較只好使用最近似的或者相同的辭彙。如果你能找出更好的辭彙,歡迎你推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6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29 04: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信仰平等 於 2010-5-29 04:27 編輯

回復 4# MapleTree

你自己看看你的括弧.你讓研究說說你那句話有沒有問題.

"如果所積累的善業很多,那麼就會由因緣輪迴轉世為高級的存在(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如果所積累的惡業很多,那麼就會由因緣輪迴轉世為低級的存在。"

"低級的存在"後面什麼都沒有??? 沒括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7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29 04:29 | 只看該作者
那個括弧是告訴不知道的人六道輪迴都包括什麼,告訴一次就夠了,所以第二次沒有提。
既然造成平等兄的誤會,楓樹已經更改,敬請再次指正。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8
問? 發表於 2010-5-29 04:49 | 只看該作者
哪個佛教徒認為人可以通過行為稱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9
翡翠 發表於 2010-5-29 05:02 | 只看該作者
舉個例子火箭只要推動速度達到一定的量就可以發生質變讓火箭脫離地球的引力長時間停留在太空,修行也是如此,心性上的改變未達到質變就要在六道里無數次輪迴,反之,以前曾經做過的惡一筆勾銷(因為發生了質變了惡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不行你再聯想一下那很多很多的化學變化呵呵),同時靈命上升,也會永生,無疑。

你上次說人跳下椅子容易再上去就很難,的確是這樣,但是我們還要知道的是,雖然很難但是還是有絕對的信心可以再跳回去,比如抽煙喝酒吸毒的人他們經過一番努力就可以戒掉的啊。其實事實就像你所說的,創造很費工夫毀滅卻不費吹灰之力!」返回去「就是一個重新再創造的過程,真的很難,所以耶穌說天堂是一個窄門!
難啊難,吸毒你看看可能幾次就上癮了可是除掉隱要花費多久的時間和心力??尤其是心癮!!感情也是可能一句話一個眼神就能讓你失魂落魄的可是要重新回到那心無掛礙要多久?蓋一座大樓和炸掉它再比比,哈哈。。。。等等等等都是這個道理,可不管怎麼樣時間是個好東西人們有心力加上時間就可以戰勝一切墮落!
修行要修心很多佛教徒都堅持做點冥想打坐,這個直接讓心恢復到零的狀態--即人類墮落前的那種不思善不思惡的狀態,根據經驗一般人三年大概就可以成就了,所以不要灰心!耶穌也說了不要論斷人,也是不要讓自己因為外境亂了內心,要如如不動榮辱不驚---其實這個狀態就也是零狀態,人類墮落前的狀態。所以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一切要看你如何想了。當你遇到任何事情都能保持一種心平的心境,會很難?也不會很難吧??

聖經里好像有好多說要單純靠信心的東西,可是也有好多強調要靠行動的東西呀,我就奇怪你們為什麼在選擇上失盲經常玩顧此失彼那一套?

道無鬼神,耶穌上帝什麼其實都是普通人修上去的你們別太著相它是什麼神,上帝也說了它沒有面目你們要看到它就去死說明沒法永生這也是暗示你們要離一切相!!著相是什麼就是貪婪執著呀就是心被什麼給牽引住了不能洒脫自在了。。。比如男人看到美女心就緊一下那感覺就是。你做了奴隸!做奴隸的人是不被上帝接納的哈!做上帝的奴隸也不行的,它上帝」親自「這麼說的。。。

基督徒最大的兩個致命的毛病:著相,軟弱。前者沒有智慧後者沒有力量(慈悲)

研究說的那個有道理,在修心改性方面基督徒佛教徒很多都很相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0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29 05:0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信仰平等 於 2010-5-29 05:10 編輯

回復 7# MapleTree


    謝謝!但還是不嚴謹,含混不清.問題出在你的一知半解(當然我也一知半解,不學無術啊). 你在這句話里不是泛泛地談六道輪迴是什麼, 而是善業多去哪,惡業多去哪的問題.

   六道可分為善道和惡道。三善道為天、人、阿修羅(有時被列入三惡道中,合稱為四惡道); 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你的第一個括弧里應為天、人、阿修羅.第二個括弧里應為畜生、餓鬼、地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1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29 05: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 問?


    楓樹想象出來的, 滿嘴跑火車跑慣了.別見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12
翡翠 發表於 2010-5-29 05: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信仰平等
誰說畜生高級了? 我是說「如果所積累的善業很多,那麼就會由因緣輪迴轉世為高級的存在 ...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29 04:16


鳥就挺高級的翅膀一硬就衝上天去了
人鳥?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3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5-29 08:1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0-5-29 08:21 編輯
基督徒認為人無法通過行為達到神的聖潔要求,因而通過行善不足以使人得永生。聖經上說「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 ...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29 03:56


當猶太王希律的時候,亞比雅班裡有一個祭司,名叫撒迦利亞;他妻子是亞倫的後人,名叫以利沙伯。他們二人在神面前都是義人,遵行主的一切誡命禮儀,沒有可指摘的。(路加福音1:5-6)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4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5-29 08:20 | 只看該作者
哪個佛教徒認為人可以通過行為稱義?
問? 發表於 2010-5-29 04:49

『稱義』的意思就是上帝認可你是一個義人,至於你實際上是否義人,在所不問。這就是說,『稱義』是神學上的概念,佛教裡沒這種東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5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29 08: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 Dhammapala


    你老兄對聖經也太熟悉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6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5-29 08: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0-5-29 10:01 編輯
回復  Dhammapala


    你老兄對聖經也太熟悉了.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29 08:22

不是我對聖經太熟悉,而是他們信的基本上就只信保羅的那一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17
問? 發表於 2010-5-29 09:5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問? 於 2010-5-29 10:05 編輯
『稱義』的意思就是上帝認可你是一個義人,至於你實際上是否義人,在所不問。這就是說,『稱義』是神學上 ...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5-29 08:20


D兄的話總是一語中地。佛教壓根就沒有所謂稱義的概念,更別提因行為稱義了。

義就說義,不義就說不義,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明明不義,稱義有用嗎?譬如乞丐,說食不飽!又如里人,自稱國王。不能欺人,徒自欺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8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29 09:5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信仰平等 於 2010-5-29 09:59 編輯

和把永死塞進佛教教義里一樣荒唐.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260

帖子

8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1
19
windovertree 發表於 2010-5-29 11:40 | 只看該作者
基督徒認為人無法通過行為達到神的聖潔要求,因而通過行善不足以使人得永生。聖經上說「沒有義人,連一個也 ...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29 03:56


拋開稱義這個名詞,也拋開涅槃這個詞。只看那個抽象的終級境界。
楓兄說不能因行達到,我是同意的。
楓兄認為佛教中有人認為不能因行達到,我也同意。
所以,佛的教化手段,不止於行善積德;佛教化的目的,也不止於轉世為高級的存在。
記得有個公案。女兒要出嫁,問爸爸到了婆家應該注意什麼。
爸爸是研究禪宗的。他就說,莫做好事。
女兒說,難道做壞事嗎?
爸爸說,好事都不做,壞事就更不要做了。
這就是超出是非善惡的對立,超出輪迴的意思了。

蓄意為善不是真善。
有道者不經意而為,卻無不是善。

行為的性質與境界的關係大約如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20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29 20: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 翡翠
火箭的例子很好,我覺得人的努力就像火箭,開始的時候很猛,向上沖。可是等到燃料用盡的時候就不能繼續向上了。你所舉的其它幾個例子都是有限的例子,如果再稍稍難一點,就不是「經過一番努力」所能改變的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4: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