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越南:35年前那場被遺忘的戰爭[47P]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0年5月28日

2010年4月30日,越戰結束35周年;上周二也是肯特州立大學槍殺反戰示威學生事件40周年。越戰十多年間,無數人的命運被改變,數不清的人遭受精神和肉體上的折磨,許多人迄今無法從痛苦中擺脫。

                    1965年3月,越南西貢西北,越柬邊界附近,美軍直升機在空中盤旋,把大量機槍火力傾瀉至樹林線以內,掩護南越地面部隊步步推進,向西寧省以北18英里一處越共據點發動攻擊。

                    1960年5月,越南西貢,南越M41坦克向北越陣地挺進。
   
                  1965年3月30日,越南西貢美國大使館外發生炸彈爆炸,受傷的越南人躺在大街上接受救助,背景是冒煙的爆炸殘骸。至少2名美國人和數名越南人在爆炸中喪生。

                    1966年7月15日,南越與北越之間的非軍事區南側,海斯廷斯軍事行動,一架CH-46 「海騎士」直升機遭敵人地面火力打擊,起火墜落。直升機撞山後爆炸,一名機組人員和12名海軍陸戰隊士兵陣亡,三名機組人員嚴重燒傷但幸運逃脫。
   
                  1965年8月3日,越南峴港,海軍陸戰隊兩棲登陸行動中,一名年輕的海軍陸戰隊士兵在海灘待命。

                   1966年越戰期間,越南南部,美軍巡邏隊身邊爆炸的凝固汽油彈產生的火球。

                    1965年11月27日,西貢東北約45英里的米其林橡膠種植園,與越共交戰後死亡的美軍和南越士兵的屍體;一名越南擔架員從旁走過,臉捂布罩遮擋屍體散發的臭味。在游擊隊人海戰術的襲擊后總共發現100多具屍體。
  
                   1967年1月24日,西貢以北25英里霍波樹林「雪松瀑布行動」,第25步兵師5團1營A連班長、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羅納德·A·佩恩中士下地道搜查越共人員及其武器裝備前,一手持槍,一手持手電筒檢查地道入口。

                    1967年,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在越南近海巡邏時爆炸起火,132名船員死亡,62人受傷,二人失蹤。上圖為事件發生后約一個月,航行中的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的空中俯瞰照片。

                    第336飛行連一架UH-1D直升機向湄公河三角洲茂密的叢林地區噴洒落葉劑。

                    1966年5月29日,南越,順化市妙諦國寺,反對天主教政權自殺式抗議活動中,尼姑釋廣德自焚身亡。

                    1965年9月25日南越賓葛縣叢林地區,美軍173空降旅2營的傘兵把槍械舉過河面,冒雨涉河搜尋越共據點。
  
                   1968年2月1日,北越軍隊發動的新年攻勢初期,西貢大街上,南越士兵押解下的越共軍官阮文斂。

                    1968年2月1日,西貢大街上,南越國家警察局長阮玉灣掏出手槍,對準越共軍官嫌疑人阮文斂的頭部開槍。
   
                  1968年2月1日,新年攻勢初期,越共軍官嫌疑人阮文斂頭部中彈,屍體倒在西貢大街上。槍決后,南越將軍阮玉灣收起手槍。

                     1965年12月,加利福尼亞伯克利市反越戰示威人群。

                    1967年10月21日,華盛頓特區,反戰示威者聚集在倒影池前,背景是華盛頓紀念碑。

                     1968年4月5日,越南美託附近越共一處被點燃的營地,前景:第9步兵師47團3營C連一等兵、來自明尼蘇達州聖保羅的雷蒙德·羅帕,肩扛45磅重的 90毫米無後坐力火炮。

                    1967年1月1日,一架空軍F-100D 「超級軍刀」戰鬥機向南越一處敵軍陣地實施2.75-英寸火箭齊射。

                    1971年8月,越南,「美洲毒蛇」行動中,75團「L」連(突擊隊連)一名面塗迷彩偽裝的隊員獨坐沉思,靜候向北越軍隊發起攻擊的命令。

                    婦女兒童躲避敵人的搜捕。

                     1966年,越南,越柬邊界附近叢林C戰區,一次軍事行動中,美軍傘兵的屍體被高高掛起,向正在撤離的直升飛機示威。
   
                  1966年9月21日,越南戰場,對北越324B師發動連續攻擊后的第三夜,佛曉時分,美海軍陸戰隊士兵從泥濘的散兵坑出來活動。

                     1970年12月23日,越南,鮑勃·霍伯在「戰鷹」營地舉行聖誕表演,101空降師成員在拍照留念。
   
                  1972年2月,越南,秘密地點,演員小薩米·戴維斯為第一裝甲師(空中機動部隊)官兵表演節目。

                     1968年6月3日,南越達喀圖以西中心高地,一架補給直升機飛向29號火力支援基地所在的山頭,準備降落。基地四周焚毀的樹木是交戰中猛烈的火力打擊造成的。
  
                   1967年5月15日,南越非軍事區以南,「海軍陸戰隊方陣」西防區的戰鬥中,一名海軍陸戰隊隊員冒著北越火力幫助受傷戰友撤離。

                     1969年11月14日,紐約中心公園綿羊草坪上躺滿支持結束越戰的人,幾百個黑白氣球飄在空中。越戰中止委員會稱黑氣球代表尼克松執政期間死在越南的美國人,白氣球象徵如果戰爭繼續,將要死去的美國人。

                    1970年5月4日,肯特州立大學校園,示威者照看中槍倒地的學生約翰·克里利,開槍者是俄亥俄國民警衛隊。這名學生幸免於難。在這場反對將越戰戰火燒到柬埔寨的示威遊行中,4名學生死亡,9人受傷。

                    1972年6月8日,越南空軍「天襲者」轟炸機投下的凝固汽油和膠化白磷炸彈在展鵬郊外高台教寺前居民區內爆炸。前景:越南士兵、多個國際新聞組織的新聞和攝影記者目睹爆炸的現場。在爆炸的中心,展鵬高台教寺塔清晰可辨。

                    1972年6月8日,對可疑的越共藏身地實施凝固汽油彈空中轟炸后,驚恐萬狀的孩子,包括9歲的女孩潘金福(中偏左),沿展鵬附近一號公路逃跑,一隊南越士兵緊隨其後。一架南越飛機誤將燃燒汽油炸彈投向南越軍隊和平民。恐懼的孩子們脫掉燒毀的衣服四處逃竄。圖中從左至右:潘金福的弟弟、潘金福本人、潘金福的表弟和表妹。身後是越南第25師士兵。
  
                   1972年6月8日,展鵬一號公路附近,遭空中汽油彈誤炸燒傷的9歲女孩潘金福被電視台工作人員和南越士兵團團圍住。一架南越飛機對可疑的越共藏身目標實施空中打擊,卻將燃燒汽油彈投入平民村莊。

                    第40空中救援中隊機槍手從第21專家空軍行動中隊UH-1飛機上看到的HH-53直升機側景。

                     1967年12月5日,越南達喀圖,第4步兵師12團3營B連上士本傑明·雷諾茲和羅伯特·M·貝克在927號高地升起國旗。  
                   1968年2月6日,在順化市的軍事行動中,D·R·蒙為受傷的海軍陸戰隊5團2營「H」連一等兵D·A·克拉姆治療。

                    1972年11月20日,順化市海雲嶺,一名南越攝影師拍下了這張南越傘兵戰壕中的照片,攝影者沒有覺察周圍逼近的敵軍。鏡頭捕捉到炸彈爆炸、士兵還沒來得及作出反應時的瞬間。


                    1967年1月23日,越南峴港以西25公里,一名越共戰俘等候A-109特遣隊的審訊。
  
                   1968年5月7日,越南,西貢市外新山一空軍基地附近,三名北越軍隊士兵的屍體躺在「種植園路」外的大街上。在舊法國公墓周圍發生的一場戰鬥中,該地區因轟炸和地面火力打擊而遭受嚴重破壞。
  
                   1967年9月,緊鄰南越與北越非軍事區的教林縣,一枚北越122毫米榴彈直接擊中美軍175毫米加農炮位的彈藥堡。
  
                   越戰期間,南越寮國邊界阿紹谷附近營地,一名受傷的美軍士兵滿臉痛苦,等待醫療撤離。美聯社攝影記者休·范艾斯攝於1969年5月19日。

                    戰俘回家。1973年3月17日加州費爾菲爾德特拉維斯空軍基地,家人迎接海軍少校羅伯特·斯蒂姆越戰歸來。
  
                   1975年3月29日,被越共和北越擊敗的南越垮台之前,南越海軍士兵在海灘上集結並游向輪船,打算逃離北部港口城市峴港。這張照片攝於部分士兵成功逃離之時。遍地都是丟棄的武器和車輛,甚至還有直升飛機。前景:坦克登陸艦上的人們準備向坐輪胎游來的海軍士兵仍繩索。城市陷落前,10萬名守衛者當中僅有小部分撤離。

                    1975年3月22日,一名難民緊緊抱著她的孩子,政府的武裝直升飛機把他們從西貢東北235英里綏河附近帶走,越共軍隊不斷逼近,成千上萬人逃離,他們是其中的一員。

                    1975年4月30日,北約軍隊士兵跑過西貢新山一空軍基地的瀝青跑道,身後是美國空軍運輸機爆炸升起的滾滾濃煙。西貢的陷落標誌著美國支持的南越的失敗及十年戰爭的結束。
  
                   1975年4月29日,越戰結束前夕,一群越南平民試圖翻越西貢美國大使館牆壁進入直升機撤離區。

                     1975年4月30日,北越軍隊的坦克碾過西貢總統府大門,宣告南越政權垮台。

                    1969年4月順化市以東,受害者的屍體正從傳聞中的越共大屠殺的集體墳墓中發掘出來,一名年輕的南越婦女捂著嘴,恐懼地盯著墳墓。她的丈夫、父親和兄弟自「新年攻勢」后失蹤,她擔心在這些受害者中發現他們的身影。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398

主題

4821

帖子

4770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70
沙發
海外憤青 發表於 2010-5-30 02:24 | 只看該作者
It is the History. Terrible but Tru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匿名  發表於 2010-5-30 19:03
回復 2# 海外憤青


    這個叫潘金福的女孩,現在是美國人了,這真是歷史的諷刺,
4
匿名  發表於 2010-5-30 19:08
回復 3# Guest from 83.114.248.x


    打錯了
這個叫潘金福的女孩,現在是加拿大人了,去追求幸福的生活了,這真是歷史的諷刺,
5
匿名  發表於 2010-5-30 19:20
回復 4# Guest from 83.114.248.x





肯特州立大學事件,幕後操盤手就是時任加利福尼亞州長羅納德·里根,後來的總統,美國人選他當總統真是瞎了狗眼了,談到示威者時說,「如果有必要用流血來解決問題,那也就只好流血
6
匿名  發表於 2010-6-1 13:47
又打錯了吧。肯特州立大學是1970年俄亥俄州州立警衛隊乾的。加利福尼亞州長羅納德·里根是無權調動俄州州立警衛隊的。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7
shanren 發表於 2010-6-1 23:2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Guest from 83.114.248.x


    打錯了
這個叫潘金福的女孩,現在是加拿大人了,去追求幸福的生 ...
Guest from 83.114.248.x 發表於 2010-5-30 06:08


更大的歷史諷刺是:越戰結束后的20多年中,越南經濟一蹶不振,「胡志明市」徹底失去了她作為西貢市存在時的繁華(與中國大陸1949年後的頭30年中一模一樣:當時大陸最高的大樓一直是上海建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30年代的24層樓國際飯店),最後越共不得不與美國建交,以爭取美國的投資、出口機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74

帖子

12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9
8
letmegogo 發表於 2010-6-2 01:04 | 只看該作者
看看現在的越南人他們照樣喜歡美國人。你說怪不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匿名  發表於 2010-6-2 02:36
Its』 ironic that the Vietnamese finally understood that the real threat to their country』s sovereign is China, not the U.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keeps claiming that China is a peaceful country, and yet none of China』s neighbors buy the story.  Something for us Chinese people to ponder upon.
10
匿名  發表於 2010-6-2 06:21
Its』 ironic that the Vietnamese finally understood that the real threat to their country』s soverei ...
Guest from 66.18.242.x 發表於 2010-6-2 02:36

Shut the f**k up, you Vietnamese motherf**ker!
11
匿名  發表於 2010-6-2 07:04
任何一個國家分裂總是一個悲劇。
12
匿名  發表於 2010-6-2 10:44
10樓的,別太激動。小心腦溢血。9樓說的沒錯。放眼中國周邊20來個國家。有哪一國把中國當作真正的朋友看待的?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13
shanren 發表於 2010-6-3 04:23 | 只看該作者
任何一個國家分裂總是一個悲劇。
Guest from 128.252.79.x 發表於 2010-6-1 18:04


也不完全。假如北朝鮮當年「統一」了朝鮮半島,那如今那個半島上所有的老百姓就都在金二胖子的狗爪下忍飢挨餓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8

主題

4821

帖子

4770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70
14
海外憤青 發表於 2010-6-3 11:51 | 只看該作者
10樓的,別太激動。小心腦溢血。9樓說的沒錯。放眼中國周邊20來個國家。有哪一國把中國當作真正的朋友看待的 ...
Guest from 70.72.26.x 發表於 2010-6-2 10:44
少混淆是非啊,俄羅斯、德國都是這樣。美國不過是因為它太強,具有贏者通吃的馬太效應,你等美國衰落後,還有這麼多國家哈它,那它才叫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15
huasendg 發表於 2010-6-10 02:54 | 只看該作者
這是一組很珍貴的越戰圖片.其中有好幾位名人.

求證各位:
槍決阮文斂的照片是不是JEFF拍的?
提示:JEFF WIDENER最有名的照片被認為是TANK MA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16
shanren 發表於 2010-6-10 04:13 | 只看該作者
這是一組很珍貴的越戰圖片.其中有好幾位名人.

求證各位:
槍決阮文斂的照片是不是JEFF拍的?
提示:JEFF  ...
huasendg 發表於 2010-6-9 13:54


拍你說的那張相片的,應該是 Eddie Adams。1969他拍到了南越國家警察總監槍殺這名越共的鏡頭(並因此得了普利策獎),但是他沒有拍到這個鏡頭之前發生的事:阮文斂是越共暗殺隊的成員,在他被抓住的時候,他和他的同事們剛剛殺掉了35名南越國家警察的家屬,其中包括國家警察總監副手的家人。這張相片使這個南越國家愛警察總監在全世界臭名昭著,為此 Eddie Adams 後來專門為此向這個總監和他的家人道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17
shanren 發表於 2010-6-10 04:2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hanren 於 2010-6-9 15:30 編輯

1986年,南越政權垮台後長期在英國倫敦郊外居住的南越最後一任總統 ---- 阮文紹,見當時中國與越南長期交惡,曾與他的一些盟友們一起想去北京與中國政府建立某種關係。他持英國政府頒發的難民旅行證,辦理去中國的旅遊簽證是沒問題的。要不是因為他在簽證申請表上填上了他的中文名字「阮文紹」,他就成行了(誰見了他的英文名字 Nguyen Van Thieu 也不會與「阮文紹」聯繫起來)。中國政府另有考慮,不歡迎他訪華。他自己當然也有思想準備,所以當被告知中國無法給他簽證時也僅僅一笑,表示「理解」。
司馬南同志移民。。。美國!? 真的沒去紅太陽照耀下的北朝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匿名  發表於 2010-6-10 23:32
回復 12# Guest from 70.72.26.x
那當然了,中國是一個人大塊頭,有幾個願意活在巨人的陰影里,甚至變成大塊頭的一部分呢!世界上大塊頭周邊基本上都沒有真正的朋友。由於美國的地理因素。美國除外!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19
huasendg 發表於 2010-6-12 22: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6# shanren

謝謝SHANRE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
匿名  發表於 2010-6-14 18:42
回復 19# huasendg
周恩來領導下,中國無恥名導吳宇森的「藝術歷史」電影作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01: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