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b]針對袁騰飛?北京日報社社長:反對歷史虛無主義[/b]

[複製鏈接]

34

主題

181

帖子

6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又紅又專 發表於 2010-5-24 08: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核心提示:北京日報社社長梅寧華在《紅旗文稿》2010年第10期撰文,回顧辛亥革命以來的歷史,提出要「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文章批駁編造和誇大所謂「人禍」、杜撰出毫無根據的「非正常死亡人數」;為已經被中國歷史發展所證明了的一些歷史結論「翻案」等現象。

摘要:在一部分人當中也存在著實用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傾向,……打著「還原歷史」的幌子,大作翻案文章,為已被歷史淘汰的舊勢力評功擺好。

第一階段為革命階段,時間是從1911年到1949年,主要是通過革命來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歷史任務。第二階段為探索階段,時間是從1949年到1978年,主要是探索社會主義的建設道路。第三階段是改革發展階段,時間是從1978年以來至今,主題是改革發展。

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辛亥革命百年回眸

梅寧華

100年前,中國發生了劃時代的辛亥革命。怎麼看待中國這100年的歷史?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現實是歷史的延續。只有正確地認識歷史,才能真正做到「面向未來,繼往開來」;如果不能正確地認識歷史,只能作出錯誤的判斷,誤導現實的發展。

一、堅持什麼樣的歷史觀

當前,社會上絕大多數人對中國百年歷史的認識是比較客觀和實事求是的,但是,不可否認,在一部分人當中也存在著實用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傾向,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否定和歪曲中國革命的歷史。有人鼓吹所謂「告別革命」論,否定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進行的反帝反封建鬥爭,把「五四」以來中國選擇社會主義發展方向視為離開所謂的「以英美為師」的「近代文明的主流」而誤入了歧路;歪曲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把它說成是一系列錯誤的延續,否定或掩蓋它的本質和主流;更有甚者,隨意醜化革命領袖和先賢烈士。

二是刻意導演和假設歷史。為否定中國的歷史成就,編造和誇大所謂「人禍」,杜撰出毫無根據的「非正常死亡人數」,這實際上是在刻意導演歷史。有人提出「重寫歷史」,用「現代化史觀」取代「革命史觀」,人為地把革命和現代化對立起來,經過這樣的歷史「解構」,近代史上的改革和革命便成了製造社會動蕩、破壞經濟發展、阻礙社會進步的消極力量。這種違背歷史事實的主觀臆想,反映了這些人對待歷史的輕率態度。

三是打著「還原歷史」的幌子,大作翻案文章,為已被歷史淘汰的舊勢力評功擺好。有人以糾正改革開放前一些歷史結論的偏向為由,為已經被中國歷史發展所證明了的一些歷史結論「翻案」,蓄意扭曲和顛倒歷史是非;有人甚至以人性化為由,編排歷史情節,對歷史進行隨心所欲的塗抹、剪裁和虛構,為歷史上已有定論的叛徒、反動統治人物評功擺好;有人竟宣稱動蕩不已、民不聊生的民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髮展期」。這些顯然是對歷史的顛倒和虛構。

四是「戲說」、「惡搞」歷史。通過各種方式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進行肆意戲說,對中國百年歷史中的仁人志士、革命先賢進行調侃、譏笑和貶損,用主觀臆想去改寫中國歷史;甚至在學術界,有人更是以惡搞為噱頭,以顛覆正史為能事,對歷史或取其一點,或無中生有,或捕風捉影……歷史事實和歷史真相就在這種「戲說」、「惡搞」中變得模糊起來,變得輕佻起來,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五是追求所謂的「價值中立」和「純客觀」。有的所謂歷史作品在表現人民革命戰爭時,只是一般性地表現戰爭場面的殘酷,把戰爭和犧牲都描寫成所謂「中性」的、「純客觀」的表象事實,而不去深入挖掘事實的性質,不去關注戰爭的人心向背和正義與否,不講為正義而犧牲的價值意義,把中國人民為社會進步而戰、為自我解放而戰的正義性和崇高性虛無化。

以上傾向和現象雖然不是主流,但卻造成了嚴重後果,不但顛倒了歷史是非,攪亂了人們的歷史觀,而且還消解了主流意識形態。歷史觀是人們關於歷史的根本觀點,是世界觀、人生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引導人們樹立科學的歷史觀,從而對紛繁複雜的歷史現象能夠作出正確的評價和判斷,對人們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意義極大。「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正確地認識和對待歷史,是一個關乎國家興亡的大是大非問題。是維護歷史本來面目,還是歪曲歷史真相;是從歷史主流中吸取經驗教訓,還是在歷史支流中製造負面影響;是堅持唯物史觀,還是退回唯心史觀——這些根本的原則性問題是不能被顛倒、被攪亂的,否則就會從根本上搞亂社會主流思想和主流價值,動搖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立足和發展的思想根基。

歷史虛無主義作為一種極端傾向,其要害就在於顛覆歷史觀,否定已有的歷史結論,歪曲已經發生的歷史事實,掩蓋歷史真相。歷史結論應該是根據歷史事實作出的,不能隨意否定。而戲說歷史、解構歷史、惡搞歷史,則是一種實用主義傾向,體現的是對歷史的一種不嚴肅和不負責的態度。對中華民族來說,中國百年歷史是一次偉大的洗禮,不但是血與火的洗禮,更是現代化的洗禮。通過這次洗禮,中國社會實現了跨越時代的大發展。我們應該深入地認識和總結百年歷史中蘊涵的規律,正確認識和把握這個規律,將使國家和民族受益無窮。

但是,要真正地從百年歷史中找到規律性的東西,必須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搞簡單、片面的史料考證,不行!搞假設、解構不行!戲說、惡搞更不行!「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32頁)馬克思對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這一經典性概括,為我們正確認識歷史提供了指導,具體來說,應堅持以下原則:

一是客觀性原則。歷史是什麼?馬克思的回答是:「『歷史』並不是把人當做達到自己目的的工具來利用的某種特殊的人格。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頁)歷史作為人的活動,是一種客觀存在,因此,認識和研究歷史必須以事實為出發點,全面、系統地掌握有關資料,把握歷史事實的總和並闡明其內在聯繫,透過歷史現象分析歷史的本質和主流,揭示歷史的發展規律。

二是包容性原則。認識和看待歷史作為人的一種認知活動,必然具有多樣性。因為人總是從屬於某個利益階層或群體的,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立場和觀點,對歷史的認識總是帶有所從屬利益背景的意識形態烙印。因此,對待歷史要有一種包容心態,而不能用整齊劃一的「單一性」思維來看待歷史。搞預設立場的歷史研究和片面解讀,是不可能把握歷史全貌的。但是,包容性原則是建立在遵循歷史事實,對歷史進行符合規律的探索基礎之上的,而不是隨心所欲地作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簡單結論,更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三是是非原則。歷史是有大是大非的,這種大是大非是人們對歷史發展規律的揭示,是符合歷史規律的價值判斷。評判是非曲直的標準,不是個人的好惡,而是歷史事實和社會實踐。因此,對於歷史大是大非的把握,不能沉湎於個人的恩怨和預設的立場,糾纏一些歷史的枝節、細節,否則就無法正確認識和把握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對於中國百年歷史的認識,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才能科學地揭示出歷史發展的規律。

四是全面原則。這是正確認識歷史的一個基本方法論原則。列寧曾指出:「在社會現象領域,沒有哪種方法比胡亂抽出一些個別事實和玩弄實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腳的了。挑選任何例子是毫不費勁的,但這沒有任何意義,或者有純粹消極的意義,因為問題完全在於,每一個別情況都有其具體的歷史環境。如果從事實的整體上、從它們的聯繫中去掌握事實,那麼,事實不僅是『頑強的東西』,而且是絕對確鑿的證據。如果不是從整體上、不是從聯繫中去掌握事實,如果事實是零碎的和隨意挑出來的,那麼,它們就只能是一種兒戲,或者連兒戲都不如。」(《列寧全集》第28卷第364頁)這個論述今天仍然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歷史是一個複雜的多面體,重要的是要在把握歷史活動的總和和全貌中來確定它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這樣才能揭示歷史真相。如果胡亂抽出一些實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那麼任何實例都有可能被找出來,任何歷史也就都可以被改寫。就中國百年歷史而言,革命、現代化是貫穿其中的主題,正確認識歷史就在於把握歷史發展的主流,揭示這些歷史活動內在的邏輯和規律。

二、如何把握中國百年歷史發展的本質

歷史現象往往是紛繁複雜的。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發生劇變的百年間更是如此。對中國百年歷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形成實事求是的認識,必須把握歷史事件的本質。對於這一百年歷史,我們可根據社會發展的主題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革命階段,時間是從1911年到1949年,主要是通過革命來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歷史任務。第二階段為探索階段,時間是從1949年到1978年,主要是探索社會主義的建設道路。第三階段是改革發展階段,時間是從1978年以來至今,主題是改革發展。對這一百年歷史也可作個大致的時間段劃分,即三個「30年」:第一個「30年」是革命,第二個「30年」是探索,第三個「30年」是改革發展。

在第一個「30年」的革命階段,中國社會的劇烈變革像一曲多重變奏的交響曲。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北伐戰爭、全民抗戰、解放戰爭等一連串的政治變遷構成了社會轉型的主旋律。只有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才能正確地認識這些重大歷史事件。

關於辛亥革命。對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辛亥革命到底該怎麼看?至今仍有一些問題未能徹底搞清楚。比如,辛亥革命究竟是失敗了還是勝利了?首先應承認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完整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其功績和歷史地位是不可抹殺的,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給中國帶來了近世文明,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這是不容否定的歷史事實。但是也要看到,辛亥革命並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質,也沒有能夠實現國家統一,國家仍處于軍閥割據和軍閥混戰的分裂狀態。這也是不容掩蓋和抹殺的歷史事實。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辛亥革命是不徹底的。其所以出現這樣的結局,是由當時的歷史條件所決定的,領導這次革命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無法與帝國主義和封建舊勢力徹底決裂,導致革命勝利果實為袁世凱代表的軍閥勢力攫取。辛亥革命的歷史也說明,中國民族資產階級不可能領導中國民主革命取得徹底勝利,在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是行不通的,這不是主觀臆斷,而是歷史作出的客觀結論。

關於五四運動。五四運動已過去90多年了,但至今仍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沒有徹底搞清楚,這就是五四運動的主題究竟是什麼?有「啟蒙」說、「新文化運動」說、「反帝反封建」說,等等。那麼,五四運動究竟是一場什麼樣的運動?從歷史事實上看,五四運動是愛國知識分子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列強在巴黎和會上損害中國主權、反對當時政府的賣國政策而發動的。運動後期,中國工人階級的參與,標誌著運動突破了學生、知識分子的狹小範圍,發展成為有工人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參加的全國範圍的群眾性愛國運動。當然,五四運動也是一次追求民主、科學的思想解放運動,標誌著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成為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此後,中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登上了政治舞台,並找到了救亡圖存的革命道路。因此,五四運動從根本上說是要尋找中國救亡圖存之路,其主題非常明確,就是「救亡圖存」,其全部內涵體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尊重歷史事實,就不應該淡化這個主題。

關於北伐戰爭。1926年5月,葉挺獨立團揭開了北伐的序幕。北伐剛開始之所以出現勢如破竹的勝利局面,是因為孫中山制定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新民主主義三大政策符合民心。但是,隨著北伐的節節勝利,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右翼勢力,為獨吞革命的勝利果實,背離了三大政策,搞清黨反共,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人士,公然走上了背叛革命的道路,致使國共合作破裂,北伐遭到挫折,造成了歷史的倒退。這也是國民黨必然衰亡的根本原因。現在,竟有人不顧蔣介石屠殺共產黨人、叛變革命的事實,極力為其屠殺共產黨人、製造反革命事端的罪行開脫。歷史事實是,蔣介石叛變革命后,中國陷入新軍閥混戰,給中國人民造成了空前深重的災難。

關於全民抗戰。相對於過去一段時間裡很少提及國民黨在正面戰場抗戰中作用的情況,近年來有人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即片面誇大國民黨在抗戰中的功績,彷彿抗日戰爭只有國民党進行了「英勇抵抗」,作出了「重大犧牲」,而極力迴避和抹殺國民黨在抗戰期間「積極反共」、「消極抗戰」的事實,這當然是裁剪和歪曲歷史事實、掩蓋歷史真相的做法。事實上,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勝利,不僅僅是哪個黨派的功勞。對於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我們應該有這樣幾點基本認識:一是抗日戰爭是在國共合作的旗幟下進行的全民族抗戰,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和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都作出了貢獻。二是應當看到蔣介石作為中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有抗戰的願望,但是他的抗戰是三心二意的。在「九·一八」事變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關頭,他還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把主要軍力用來「圍剿」共產黨和工農紅軍,對日本的瘋狂侵略一味妥協退讓,以致造成「望風而逃」、「失地千里」的潰敗事實,特別是在抗戰相持階段國民黨「積極反共」、「消極抗日」這一歷史事實更是不容抹殺。三是國民黨內部分化嚴重,派系林立,有親日的,有親美的,還有親德的,各有算盤,紛爭不斷,很難作到統一意志,一致抗日。汪偽漢奸就是從國民黨分化出來的。四是共產黨作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制定者和貫徹者,抗日最堅決、最徹底。共產黨及其武裝力量之所以在敵後根據地發展壯大起來,絕不是國民黨散布的「保存實力」,而是因為共產黨堅持全民抗戰方針,抗日最堅決,在敵後實行的土地改革政策和民主政權建設,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意願要求,維護和實現了他們的利益,因而只有共產黨才能夠真正做到發動和組織群眾起來抗擊日本侵略,打一場抗日的人民戰爭。因此,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全民抗戰的結果,不應誇大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作用。

關於三年解放戰爭。抗日戰爭勝利后,和平是國際國內的大勢所趨和人心所向。中國共產黨為順應人民的願望,提出了「民主統一,和平建國」,積極爭取和平建國的新局面。但是,國民黨無視人民的和平願望,仗著美國的支持和援助,背信棄義地撕毀停戰協定,發動了大規模的反共反人民的內戰,使中國社會又陷入了內戰危機之中。內戰開始,國民黨在軍事、經濟方面的實力都大大超過共產黨。軍事方面,國民黨軍隊達430萬,而且裝備精良;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只有120萬,且裝備簡陋。國共軍事力量對比如此懸殊,為什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戰爭能夠以弱勝強、迅速勝利?連毛澤東都未料到國民黨在三年之中就被打垮。其根本原因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廣大人民利益,團結了要求實現國家統一和民族獨立願望的先進知識分子、工人、農民、民族資產階級等革命力量,實現了符合中國人民要求的一系列政策。比如,土地政策使農民真正成為農村和土地的主人,極大調動了農民的革命積極性,參軍支援前線成為熱潮。正如毛澤東所指出,「我們的解放戰爭,主要就是靠這一億六千萬人民打勝的。有了土地改革這個勝利,才有了打倒蔣介石的勝利」。(《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87年版,第397頁)那麼,為什麼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中國社會沒有實行「聯合政府」?這決不能責怪共產黨。中國共產黨誠心誠意地希望國內和平、避免內戰,在抗戰勝利前夕就提出了成立「聯合政府」的主張,但是國民黨卻違背人民的願望和要求,妄圖在中國搞獨裁統治。

通過對幾個重大事件和重大問題的分析,我們可以對革命階段的歷史有這樣一個基本的認識: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華民族面臨著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大歷史任務。由於反動統治勢力不願自動退出歷史舞台,前一個任務只能通過革命的手段來完成。但是,這場革命必須是徹徹底底的革命,而且只有在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才能取得最終勝利,這就是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邏輯。沒有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這場偉大革命,中國社會就不可能「脫胎換骨」,走向民族復興。任何否定中國革命的說法,都是站不住腳的。

第二個「30年」的探索階段,是新中國歷史上最為複雜和曲折的歷史時期。社會主義改造、大躍進、人民公社運動、「文化大革命」是這段歷史中繞不開的重大事件。近年來,對於這30年歷史的認識,出現了一些違背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和原則的觀點,其中有兩種觀點值得注意。一種觀點否定中國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必然性,認為中國不該急於向社會主義過渡,應該按照毛澤東民主革命時期提出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構想,讓資本主義有一個充分的發展,等到條件成熟后,再進行社會主義革命,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另一種觀點全盤否定這30年的探索歷史,把其看成是一系列錯誤的延續,認為在中國搞社會主義是「歷史的誤會」。這些觀點,無論從歷史事實還是今天的現實來看,都是對歷史的歪曲和主觀臆斷。事實上,只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看待這段歷史,就能正確揭示出這段歷史中蘊涵的必然性。

首先,社會主義改造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但是這個社會並非一個獨立的社會形態,必然要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因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前途是社會主義,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為社會主義革命創造了條件。建國初期在黨的領導下,經過3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之後,中國的工農業生產無論在規模上、速度上,還是在主要產品質量上都取得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這為其後向社會主義過渡準備了條件。於是,1953年黨明確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出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條路線的實質是為了確立社會主義生產關係,使之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惟一經濟基礎,直接地是為了解決生產資料所有制問題,間接地是為了更快地發展生產力以實現國家的工業化、現代化,反映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性和中國社會主義道路選擇的獨創性。對於社會主義改造,鄧小平強調指出:「在搞社會主義方面,毛澤東主席的最大功勞是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我們最成功的是社會主義改造。」(《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313頁)

其次,探索過程不可能不犯錯誤。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對剛剛成立的新中國來說是一個嶄新的歷史課題。從1956年到1976年,黨努力從實際出發探索社會主義建設之路。其間儘管遭受許多挫折,甚至出現嚴重失誤,但還是提出了許多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有價值的思想和判斷,也取得了一些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對這30年探索採取全盤否定的態度,是很不嚴肅、很不科學的。如果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來分析,就會發現這段曲折歷史的背後有著深刻的必然性。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面臨著「立什麼」的重大課題,雖然經過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但黨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重大問題一時還很難認識清楚,只能在實踐中摸索。只要是探索,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在社會主義制度剛建立后的20年探索中,由於指導思想上出現了「左」的錯誤,致使出現了「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革」等重大麴折,使社會主義實踐遭到嚴重挫折。但是,在付出代價的同時,這30年的探索也為國家的發展創造了一系列根本性條件:社會主義的政治根基——四項基本原則是這一時期形成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以及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等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是這一時期確立的,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也是這一時期建立的,所有這些為後來改革開放的強勁發展奠定了政治和物質基礎。正如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所指出的:「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是在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創立毛澤東思想,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國、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成就以及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取得寶貴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而且,中國共產黨從這一時期所犯的錯誤中所總結的一系列經驗教訓,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的一筆寶貴財富。鄧小平曾指出:「沒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思想、政治、組織路線和一系列政策。三中全會確定將工作重點由以階級鬥爭為綱轉到以發展生產力、建設四個現代化為中心,受到了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擁護。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有『文化大革命』作比較,『文化大革命』變成了我們的財富」。(《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272頁)黨和人民從這幾十年曲折探索中深刻地認識到,搞教條主義是不行的,閉關自守也是不行的,這為改革開放奠定了認知上的基礎。

第三個「30年」的改革發展階段,是中國百年歷史上最為光輝的篇章。在這30年裡,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國家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在經歷前30年曲折探索的艱苦磨礪之後迎來新的輝煌,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成功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中國奇迹」,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圖偉業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階段。改革發展30年的歷史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必須繼續堅持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對於這30年的歷史,今天絕大多數人都能客觀和實事求是地認識和看待。

總之,中國百年歷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進程,革命、探索、發展這三個階段的發展演進具有無法抗拒的歷史邏輯。中國今天的巨大進步,是幾代為中華民族復興奮鬥的革命者、建設者的偉大實踐而取得的成果,決不能把這一完整的歷史脈絡割裂開來。(作者:北京日報社社長,《紅旗文稿》2010年第10期)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沙發
zhousx18 發表於 2010-5-24 09:2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housx18 於 2010-5-24 11:45 編輯

這個五毛社長梅寧華的文章肯定在這裡不受歡迎,因為大家喜歡袁騰飛這個說書人?共產黨也隱瞞了不該隱瞞的歷史,最好出現一些官方的正式數據,說明三年自然災害餓死了不是3000萬,而是300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9

主題

7041

帖子

257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576
3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0-5-24 09:32 | 只看該作者
歡迎北京日報社社長梅寧華的文章,因為80后的人都沒有讀過這種說教的文章。學習一下對他們認識反右,認識文革有意義。
一個人,如果極力宣揚他自己都不信的東西,那他就是做好了干任何壞事的準備。— 托馬斯潘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1451

帖子

37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75
4
oakleaf000 發表於 2010-5-24 09:43 | 只看該作者
反封建勝利了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81

帖子

6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7
5
 樓主| 又紅又專 發表於 2010-5-24 10:05 | 只看該作者
我將梅寧華的文章轉貼在這 ,是希望各路高手中有哪位高手將其"批倒批臭".

我基本上是同意文章中的觀點的;但是兼聽則明,我也很想了解與此不同或相反的觀點.

以理服人. 辱罵與恐嚇不是戰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1235

帖子

27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1
6
民工老貴 發表於 2010-5-24 10:22 | 只看該作者
袁騰飛說的很多觀點俺也不同意,但袁騰飛應當有說出他這些觀點的自由和權力。那些打著高尚的旗號對袁批倒批臭的人,難道你的觀點就不是「誤人子弟」、「混淆是非」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198

帖子

65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65
7
專治五毛1 發表於 2010-5-25 01:33 | 只看該作者
袁騰飛只是戳到共產黨的痛處了而已,揭穿了共產黨的謊言,說了很多人知道但不敢說的事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0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4
8
狗屎輪運 發表於 2010-5-25 05:4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 專治五毛1


大家同道中屎,我狗屎我光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匿名  發表於 2010-5-25 08:21
第二次的五.一六通知
我的第二張大字報

胡錦濤的文化大革命

66

主題

6352

帖子

1824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混世魔王

Rank: 4

積分
1824
10
金寶 發表於 2010-5-25 09:14 | 只看該作者
這個五毛社長梅寧華的文章肯定在這裡不受歡迎,因為大家喜歡袁騰飛這個說書人?共產黨也隱瞞了不該隱瞞的歷 ...
zhousx18 發表於 2010-5-24 09:28


可惜,你那時候沒餓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9

主題

7041

帖子

257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576
11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0-5-25 09:34 | 只看該作者
只剛剛過去十年的事,不論正面負面都不敢討論了,這算不算歷史虛無主義????
一個人,如果極力宣揚他自己都不信的東西,那他就是做好了干任何壞事的準備。— 托馬斯潘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匿名  發表於 2010-5-31 05:19
我怎麼地聞到了如文革中的馬屁派,虛務派,保獨派,奴才派,如張春橋,姚文元,陳伯達等文人的味道.上必稱外國的洋人"馬.恩"的話,下必稱一些頭頭所講過的話.為什麼沒有自已的思想,語言.不能忽視人民,尤其不能忽視曾經歷過中國各項迫害人的運動.國內外的幾仟萬同胞還健在呢.我們同意劉少奇臨死前說的一句話:好才歷史是人民寫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0: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