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任性孩子的八大對策

[複製鏈接]

127

主題

131

帖子

23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巴拉 發表於 2010-5-7 10: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任性可說是獨生子女的通病,主要表現為固執、抗拒、不服從大人管教、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等;或者表面上答應,內心不服,所以大人不在旁邊時,就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孩子不聽話,父母的要求和願望難以實現,父母就會對孩子不滿,就容易出現不理智的表現:有的會採用打罵的方式對孩子嚴加管教;有的對孩子放任自流;有的則對孩子的要求妥協,天長日久更助長了孩子的這種行為。那麼,當孩子出現任性、不聽話的行為時,家長究竟應該怎樣對待才算是明智、有效的呢?
一、關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反抗期"。
  在對待孩子任性的問題時,家長充分理解幼兒獨立性的發展規律是至關重要的。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3-4歲是人生的第一"反抗期"。此時孩子不再像小時候那樣聽話,經常和大人"鬧獨立",總是力圖擺脫大人的約束。有時好象故意與父母作對,往往到4-5歲時這種情形依然延續,孩子經常表現出不服管教的特性。孩子的這種獨立性傾向常常被大人們認為是不聽話,實際上這是孩子的"反抗"心理,是獨立性個性品質發展的重要標誌,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發育現象。此時,若是一味地對孩子橫加干涉或者責罵懲罰,孩子可能會變得聽話但同時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則受到傷害,獨立性的發展更會停滯不前。正確的做法是:關注幼兒的反抗心理,因勢利導,對孩子的合理行為與要求,充分鼓勵和滿足;對幼兒的不合理要求也要採用適當方式加以引導,避免強硬手段。
二、沉著冷靜地對待孩子的任性行為。
  當孩子提出不合理、過分的要求時,家長應注意採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給孩子把道理講清楚:這樣做不對,為什麼不對,怎樣做是對的。孩子的是非觀念正是在學習處理各種具體事情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在這一過程中,家長可以採取轉移、冷處理、適當懲罰等辦法把難題巧妙化解。
三、轉移
  這種方法適用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家長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為新鮮的東西吸引的心理特點,把孩子的注意力從他堅持的事情上轉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四、冷處理
  當孩子由於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或打滾撒潑時,大人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憐憫或遷就,更不能和他討價還價。可以採取躲避的方法,暫時離開他。當無人理睬時,孩子自己會感到無趣而做出讓步。事後,家長可對孩子簡單而認真地說明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並對他說"相信你以後會聽話的"之類的話來鼓勵他。
五、提示在先
  掌握了孩子任性的規律后,用事先"約法三章"的辦法來預防任性的發作。如孩子上街總是哭鬧著讓大人抱。可在出去之前就與孩子說好."今天上街不要媽媽抱,你自己走,實在累了,可以休息一會兒再走,不然就不再帶你出去了。"
六、激將法
  利用孩子的好勝心理,激發起他們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果孩子在街上吵著要買雪糕,家長可以說:"你不是說你很堅強的嗎?怎麼連不吃一塊雪糕都受不了。你究竟是真堅強還是假堅強
七、適當懲罰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夠的,適當懲罰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吃早飯,家長既不要責罵,也不要威脅,只需飯後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來。孩子餓時,告訴他肚子餓是早晨不吃飯的結果,孩子嘗到餓的滋味就會按時吃飯了。
八、注意把握對孩子提出要求的技巧。
  家長給孩子提出的要求應該讓孩子"蹦一蹦能夠得著",即應該是孩子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而不是孩子怎麼付出努力都達不到的過高要求。提出要求時,要讓孩子有信心可以達到,此外,提要求的口吻,應是肯定、親切的,這樣更易於被孩子接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22: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