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曆屆世博會十大經典建築, 上海東方之冠列入(組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5-6 10: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10-5-6 10:58 編輯

Chinaoobile 2010-05-05 09:52:14  


   
 世博會是人類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高度濃縮的展會,無論是展品還是展館都代表著人類當時最先進的技術與理念。世博會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世界建築博覽會,幾乎所有世博會的國家館都是由當時該國最著名的設計師與建築師建造,因此,這些建築極大的影響了後來的建築樣式,可以說我們今天城市裡所有建築都能在過去歷屆世博會的展館中找到影子。1851年倫敦世博會水晶宮。
  儘管大多數展館都會在展覽結束后拆除,但這一點都不影響這些建築的影響力。事實上,一些展館後來都曾重建,如密斯•凡•德•羅設計的1929年巴塞羅那世博會德國館(1986年重建),西班牙建築師何塞普•路易•塞特和路易斯•拉卡薩設計的1937年巴黎世博會西班牙共和國館(1992年重建)。
  而從1851年第一屆倫敦世博會開始,似乎就形成了東道國要建築最好的建築以流傳後世的傳統。這些建築不僅成為了此屆世博會留給人類的文化遺產,更有許多成為了舉辦城市的代表性建築,如巴黎的埃菲爾鐵塔,這個龐然大物正是誕生於1889年巴黎世博會。除了埃菲爾鐵塔還有哪些著名的建築與世博會有著淵源呢?本文將為您解開這個謎團。
  水晶宮
  1851年的倫敦世博會開創了世界性博覽會的先河,在倫敦世博會上展出的開槽機、鑽孔機、拉線機、紡紗機、造幣機、抽水機、割草機、播種機和縫紉機等等新式高科技產品極大地促進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展。儘管有如此多「驚世駭俗」的展品,但能做為本屆世博會代表的卻是倫敦為世博會建設的展廳本身——位於海德公園的「水晶宮」。
  水晶宮由英國著名的查絲華斯莊園首席園藝師約瑟夫•帕克斯頓(JosephPaxton)爵士設計。這座佔地19英畝,長606米,寬150米,高20米,穹窿頂甬道高35米的巨大建築通體由鋼鐵、玻璃和木頭打造,整座恢弘的建築便是現代化大規模工業生產技術的結晶與代表。
  不僅如此,水晶宮也是19世紀後半期「功能主義」建築的代表作,它意味著「功能主義」建築開始取代西方傳統神殿、教堂、宮殿等古典主義建築,以滿足當時高速發展的科技和商業需求。
  世博會之後,水晶宮移居倫敦南部的西得漢姆,並以更大的規模重新建造後於1854年6月10日向公眾開放,此後她作為倫敦展覽會、慶祝會和表演勝地一直到1936年被一場大火毀掉為止。
  水晶宮的另一大貢獻便是開創了歷屆世博會追求「建築學」上貢獻的先河。此後,歷屆世博會都爭...



  
中央工業宮羅托納達圓形大廳

  就在「水晶宮」被燒毀后一年,1937年維也納中央工業宮羅托納達圓形大廳也在一場意外中葬生火海,這座當時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建築由英國科學家斯各特•羅素(J.Scott Russell)為1873年維也納世博會設計。
  維也納工業宮長907米,寬206米,面積超過7萬平方米,是當時世博會的舉辦場地。羅托納達圓頂大廳頂高83米,直徑約110米,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圓頂大廳建築,比羅馬的聖•皮耶爾大教堂的48米圓頂和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37米圓頂大了許多。大廳圓頂以金屬製造,重達4000噸,錐形屋頂由32根粗大的柱子支撐,圓頂之上有一個直徑為28米的穹隆塔頂,再上面是一個直徑為7米的小型穹隆燈塔,而最為引人矚目的是燈塔之上的奧地利皇冠的巨大複製品。
  這個巨大的園頂建築引起了轟動效應,也傾倒了到場的所有觀眾。世博會期間共有206270位參觀者踏著台階登到圓頂皇冠處,飽覽維也納城市的迷人景色。
  另外維也納工業宮展廳也開創了世博會分類展館的先河,此前的世博會是把所有展品集中在一個大廳展示。而維也納世博會建造了4幢具有義大利文藝復新風格的工業宮、機械宮、農業宮和藝術宮,將展品按照類別分別在不同的展館展出。


  
自由女神像
     在1876年,費城世博會上有一件事引起了轟動,觀眾看到了一件非常特殊的展品,這就是「自由女神像」,這是為了紀念美國獨立100周年,法國人民花了十年時間,建造后贈送給美國的。這座塑像由美國人民捐款,由法國的藝術家奧古斯特巴托第設計,並且是主持建造。據說,女神向的模特兒是巴托第的妻子尚奈密麗,面貌則是巴托第母親的臉型,這座神像不僅在世博會期間,每天都吸引著數千人參觀。直到今天,每年都有幾百萬遊客,為了一睹她的風采,不惜遠道而來。


  
埃菲爾鐵塔

  著名作家莫泊桑時常到埃菲爾鐵塔(EiffelTower)的二樓吃飯,不過他的理由卻並非喜歡鐵塔,而是:這裡是唯一看不到鐵塔的地方,他的小說中也有許多人不喜歡鐵塔。的確埃菲爾鐵塔作為巴黎乃至法國的象徵,留給人們太多的遐想與感受。喜歡她的法國人認為她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築,親切的稱它為「鐵娘子」;而不喜歡她的人則將她視為眼中釘。
  這座名揚世界的鐵塔就是為1889年巴黎世博建造,一來展示法蘭西的強大,二來為了紀念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因此,這座建築在一開始就是為了打破人類的思維極限的,她要創造無數個最,但最重要的是她要是最高的。要比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557英尺的石制華盛頓紀念碑高。
  位於法國戰神廣場的埃菲爾鐵塔由法國著名的橋樑工程師居斯塔夫•埃菲爾所建,從1887年1月28日起建,直到1889年3月31日世博會開幕前建成,塔身分為三樓,分別在離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處。其中一、二樓設有餐廳,第三樓建有觀景台,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共用去鋼鐵7000噸,12000個金屬部件,250萬隻鉚釘,可同時容納10416名遊客。建成后高度300米,直到1930年紐約帝國大廈出現,埃菲爾鐵塔一直保持世界最高建築紀錄。
  當然,這座偉大的建築絕不僅帶給法國人精神上的享受,它也為創造者埃菲爾和巴黎政府帶來巨大的經濟回報。當年為了建塔,埃菲爾曾將他的建築工程公司和全部財產抵押給銀行作為工程投資。但是這筆投資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收到了回報,在世博會舉行的半年期間,成千上萬人為了在三百米高空俯瞰這座偉大的城市,而願意支付5法郎登上塔頂。世博會期間鐵塔便賺得了140萬美元,而最初的預計造價僅為160萬美元,再加上政府補貼的30萬美元,埃菲爾在博覽會結束前就已經完全的收回投資。
  目前的埃菲爾鐵塔加上頂端的天線共324米高,每年依然接待來自世界300多萬遊客,到1988年已經接待1.23億遊客。



  
摩天輪

  在1893年美國芝加哥世博會的「大道樂園」里,一個超大的摩天輪觀光設施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這座摩天輪是由美國工程師喬治·菲力斯設計,並以他的名字命名。這個巨大的摩天輪直徑約76.2米,圓周長251.46米,重達46噸,座艙數36個,每個座艙里有38個長毛絨材料製成的舒適的座位,還可以站立22人。菲力斯摩天輪一次可容納2160人,旋轉一周時間20分鐘。最多的時候一小時載客就可達4000人。在這年世博會上,共有160多萬人次的參觀者被摩天輪送上264英尺的高空,感受全新的體驗,俯瞰世博會全景。摩天輪成為世博會最受歡迎的娛樂設施之一。


  
原子塔
      1958年比利時布魯塞爾世博會的標誌性建築——原子模型塔,是在當時破壞性核武器的陰影下,人類嚮往世界和平的象徵,也是人類對和平使用核能源的美好願望。這個建築,人們評價它是地球上最令人感到震驚的建築。設計者安德。沃特凱恩發揮充分的想象力,提出了以原子為主題的設計思想,並設計出放大了1600億倍的鐵分子原子構架的原子塔,總高334英尺,總重量為2200噸,由9個直徑59英尺的鋁質大圓球組成,每個圓球代表一個原子,正巧當時歐共體成員國有9個,比利時也共有9個省。因此,原子塔的9個球體成為比利時國內團結和西歐聯合的象徵。圓球內舉辦科學展覽,球與球之間用自動扶梯連接。原子模型塔底部接待大廳首先展示的就是比利時的核能工廠。原子塔的設計表現了人類對金屬和鋼鐵工業的尊崇和對原子能和平利用的期望。



太空針

   這個位於市中心的高塔建築,如今已成為西雅圖的地標。它正是為了1962年西雅圖21世紀博覽會設計建造的。那一屆世博會的主題是「太空時代的人類」,太空針從外形上看,就像一個飛碟架在高高的塔針上。上海圖書館世博信息中心的吳敏在《世博與科技》一書中說到,它「充分而直接地表達了人們的太空理想」。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太空針,高度為184米,最寬處寬度為42米,上面有玻璃圍成的觀望台和旋轉餐廳,內有兩部電梯和兩道螺旋形的步行樓梯。旋轉餐廳能同時接納260名顧客,每小時旋轉360度。底座是重達5850噸的鋼筋加固水泥,埋入10米深的地下。太空針可以承受每小時320公里的風力和9.1級的地震,且有25支避雷針來抵擋電擊。



太陽之塔

  2010年3月27日,日本點亮了大阪吹田市萬博紀念公園太陽塔的雙目,時隔40年,太陽塔再次照耀世界。太陽塔是日本現代藝術大師岡本太郎(TaroOKAMOTO)為1970年大阪世博會設計。不僅是那屆輝煌的世博會的標誌性建築,也是岡本太郎的代表作品。
  太陽塔塔身造型像一個衝天巨人,又似一尊古老的雕像。上面四個大面「黃金之面 」、 太陽之臉」 、「暗黑之星」和「地底之星」寓意世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這座建築的偉大並不僅表現在她外在的獨特構造上,她最大的價值是內部布展的立意,塔中展示相繼演繹著「人類與生活」、「人類與自然」、「人類與科技」和「人類戰勝自我」的主題。中心展品「生命之樹」表現了「生命力量」,5分鐘「生命之樹」的攀登里程跨越了地球生物演變的悠久歲月,預示著人類的智慧創造之火如同太陽從遠古燃燒至今,並將照亮未來,直至永恆。
  大阪世博會之後,日本政府決定對太陽塔實施永久保留,成為國家特定的紀念文物。太陽塔,不僅是世博會輝煌歷史上的一個「圖騰」標誌,而且已經衍化為日本民族的一個神靈,成為日本一個時代的符號。





  
東方之冠

  如果說「鳥巢」「水立方」是北京奧運會眾多宏大場館中的經典之作,那麼,2010上海世博會作為東道國展館的中國館則被賦予更大的使命。古老的東方大國第一次舉辦世博會,中國館要承擔起展示中國悠久文明與現代性的雙重目標。不同於宏大的奧運開幕式以舞蹈與音樂來表現5000年文明,中國館是以一頂「東方之冠」成為上海世博會乃至當代中國的象徵。
  「東方之冠」高63米,總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緊鄰黃浦江,以其絕對的高度處於世博會場館南北、東西軸線交匯的視覺中心。「東方之冠」整體呈斗拱造型,56根梁代表56個民族,表皮裝飾上用了中國元素「中國紅」。整體造型體現「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文化理念。
  「東方之冠」在建築上使用了許多已經開始失傳的中國古代園林建築手法,比如門前76級大台階,便是用「三斬斧」建造。這是一種流行於浙江、福建一帶的古老的純手工石材表面處理方式,因其人工剁斧時需要初斬、細斬、終斬三道工序才能出現最終的紋理效果,故取名「三斬斧」。平均一塊一米見方的石頭上,工匠們必須斬上一萬刀以上方能完工。因此這76級台階由130位平均年齡55歲以上的石匠打造,共刻有5400多萬刀,而尋找這些石匠便用了8個多月的時間。世博會後,中國館將作為永久建築保留。

第九座建築不知為什麼文字就是傳不進去.(西班牙的一座大撟}.




(tom.com)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沙發
cenote 發表於 2010-5-6 10:56 | 只看該作者
Chinaoobile 2010-05-05 09:52:14  
   
 曆屆世博會十大經典建築(圖)...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5-6 10:40


拜託不懂繁體字就請不要用好嗎?

歷屆的繁體字是歷屆!

日曆的簡體字是日曆!

歷史的簡體字是歷史!

歷和曆同音不同字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3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5-6 11:03 | 只看該作者
拜託不懂繁體字就請不要用好嗎?

歷屆的繁體字是歷屆!

日曆的簡體字是日曆!

歷史的簡體字是歷 ...
cenote 發表於 2010-5-6 10:56



很抱歉. 我打進去時用的是簡體字.  但在屏幕上出來時全變成繁體字了. 我不知道是怎麼會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9

主題

4210

帖子

124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40
4
jvmpzh 發表於 2010-5-6 11:10 | 只看該作者
饒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5
zhousx18 發表於 2010-5-6 12:31 | 只看該作者
東方之珠,東方之冠,都用完了,以後會找不到詞了,這個東方之冠可以改成東方之棺,很像棺材呀?哈哈哈!東方不敗,東方之魂,東方之巔,東方之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0: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