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打不罵的10大管教妙法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0-4-14 21: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管教孩子的方法有千百種,打罵孩子可以說是最直接的。但是時代在變,觀念也在更新,家長管教孩子的方法當然也不可能不變通!也許家長會感到疑 惑,如果把棍子收起來,是不是就會寵壞孩子?其實,當孩子犯錯時,以尊重的態度讓孩子自己負責,反而更能培養孩子獨立而理性的人格。

  家長的手應該充滿關愛與溫暖,而不是讓孩子感到陌生和恐懼。一個在戰戰兢兢中長大的孩子,會漸漸發展出負面的行為,例如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感覺 就說謊,有需求不敢說就偷竊等。不過,有些家長又時常感到很為難,因為除了打罵之外,他們似乎總是難以找到有效的教養方法。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不打不罵的10大管教妙法吧!

  打罵孩子的常見原因

  當被問到為什麼要打罵孩子時,許多家長的回答都是「不聽管教」。針對這個原因,程桂英老師在此要特別澄清一下。當父母在打罵孩子的時候,總是把 原因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認為是孩子逼自己這樣去做,卻很少去尋求其他的方式來教導孩子。其實,不管用什麼管教方式來對待孩子,其責任都要由父母來擔起,而 不是孩子。正是因為家長不願意花心思去尋找其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會有打罵的草率表現。一般來說,家長之所以要打罵孩子,主要有以下4大原因。

  傳統教養觀念

  不可否認,傳統的教養觀念對我們仍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因為在傳統觀念中,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就是上對下,並沒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處的概念。傳統文化的尊重多放在平輩的相處上,但在親子關係中卻十分欠缺。

  自我情緒管理不佳

  如果家長的心智不夠成熟,那麼對孩子而言就是很沉重的壓力與包袱。當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有些家長就容易把怨氣發泄到孩子身上。當家長對 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期望無法滿足時,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來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現不能令家長滿意,那麼家長多半會打罵上前。

  熟悉的成長經驗

  由於沒有及時接受新知識,或是經驗不足,所以有些家長就直接就套用原來父母的管教模式——只要不順父母的意,就會受到這樣的打罵處罰。因此,當他無法使自己的孩子照他的方式來做事或生活時,也就喜歡用最熟悉的方式管教孩子。

  尋求快速方便的方法

  有些家長懶得思考其他的方法來管教孩子,認為打罵教育最方便,見效也最快。因此,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處罰孩子。

  不打不罵的10大管教妙法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會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為育兒高手。要想做一個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斷地充實新知識。如果您從小就沒有得到太多 良好的教育體驗,現在又很難去思考應該如何對待孩子,那麼請參考一下程桂英老師提出的10個方法。當您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的時候,不妨用這些方法來取代打 罵的教養方式。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於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吸收教育知識

  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麼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 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3.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此時,程桂英老師建議家長先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分耐心,問問 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 很多負面的情緒。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對此程桂英老師特別建議,希望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 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 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5.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於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6.讓孩子去體驗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麼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後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體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麼正確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麼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 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 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8.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家長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家長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程桂英老師建議家長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如打電話給朋友聊天、聽音樂等。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和孩子好好談談。

  9.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有時家長真的太過於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或許是家長自以為能夠做到,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做到過!)來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 齡還小,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家長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10.真誠對待孩子

  有些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這常常讓孩子難以接受。據程桂英老師介紹,親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 的,家長可以很誠實地將自己的擔心或情緒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了解他的行為會讓你難過,或是會讓你擔心、懼怕。只要語氣是平和的、態度是真誠的,你就會發 現,其實孩子是很樂意體貼爸爸媽媽的!(文/楊文玉)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400

主題

2601

帖子

434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348
沙發
kumar 發表於 2010-4-15 10:19 | 只看該作者
全它娘的是廢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匿名  發表於 2010-4-16 05:20
回復 2# kumar

這哥兒們話糙理兒不糙。真的都是廢話!
管孩子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兒,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個孩子,也就找不到可以參照的教育方法。正是甲之熊掌,乙之砒霜。那些一窩蜂買什麼如何教育孩子的書的人,其實看完,啥用也沒有。這就是個摸石頭過河的事兒!

6

主題

131

帖子

7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8
4
ruinsean 發表於 2010-4-16 06:04 | 只看該作者
現在不打不罵,那只有將來讓監獄的老大又打又罵了,如果有點姿色的話,被老大籠性,收了做女朋友也說不定。我不同意罵孩子,但是在屁股上拍兩下是十分必要的。孩子們應該從小就應該懂得當他們超出規定的界限時,懲罰就會相應而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82

帖子

17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7
5
bird1999 發表於 2010-4-17 00:13 | 只看該作者
以後此類沒用的話就別貼了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9

主題

2518

帖子

874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4
6
belayashma 發表於 2010-4-17 04:14 | 只看該作者
我跟我媳婦商量過,兒子不聽話,不打不罵,誰都不理他,曬著。結果呢,小傢伙纏了我們也就5分鐘,看沒人陪他玩,自己跑到院子里跟狗娛樂去了。氣得我衝出去一腳踢在屁股上,拎回屋交給他媽發落。。。
心懷華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9

主題

2106

帖子

5597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597
7
芳草 發表於 2010-5-13 12: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 belayashma

我剛知道你這樣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8: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