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英九露出蛛絲馬跡:悄悄推動兩岸統一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0-4-5 11: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陸與台灣的政治體制差異很大。大陸的聲音幾乎是鐵板一塊,台灣卻有多元的聲音。兩岸的體制是平等的,不能以土地或人口面積來計算。兩岸的大選票只有兩張,一張是大陸,一張是台灣。馬英九說,台灣人民的前途要由2300萬台灣同胞決定。
  
  而大陸人民說,兩岸必須統一。兩岸的分岐就在這裡。台灣除了在聯合國沒有席位外,具有一個國家全部的特徵。
  
  台灣不尋求加入聯合國。兩岸外交休兵。馬英九說,不獨就是「反對法理台獨」、不統就是「任內不會觸及統一談判」。馬英九在金門講話時說,不希望再看到內戰的發生。內戰的言外之意就是一個中國。而馬英九元旦講話重申「九二共識」,也是在說一個中國。這些都是馬英九不是獨台或隱性台獨的證明。到底馬英九在台灣能不能主導統一呢?
  
  資料圖:兩岸第二次ECFA協商,中華統一促進黨成員高舉旗幟支持ECFA。(中評社李仲維攝)
  
  一、馬英九遵從父親遺訓「化獨漸統」。
  
  以馬英九的孝道和誠信,他是不會違背父親遺志的,討好綠營的動作是在「化獨」,而不是在助長台獨。除了不能縱容和鼓勵台獨外,綠營是藍營的骨肉同胞,是不是應該採取懷柔政策,對他們倍加愛護和照顧?以德報怨的馬英九,才有可能實現「化獨漸統」的目標。馬英九處在「化獨」的最前線,大陸應該多加支持才對,而不是懷疑他獨台或隱性台獨。台灣民調顯示,大部分人相信,馬英九會帶領台灣人民走向統一。「化獨漸統」就是馬英九在慢慢地主導台灣的民意向統一邁進。
  
  二、馬英九為兩岸統一所作的大布局:加強兩岸經貿文化交流。
  
  (1)經濟方面。以經促統,台獨的剋星。開放大三通,快速拉近兩岸的距離,各項交流更加順暢迅速。開放陸客來台旅遊。加緊ECFA的簽署。經濟一體化,政治就很難分開,也會一體化。
  
  (2)文化方面。承認大陸學歷,鼓勵大陸學生到台灣讀大學。兩岸合編《中華大辭典》。馬英九主張「識繁書簡」的兩岸文字統一。馬英九重視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在台灣的傳承。中華文化是兩岸統一的基礎。五千年中華文化是我們的自信,哪裡會輸給西方文化?至少是平起平坐的。
  
  因為台灣過於西化,中華文化的加強就顯得特別的重要。大陸以前罵台獨數典忘祖,馬英九加強品德教育,就是要台灣的新一代不會數典忘祖。馬英九所作的這些大的布局,都是在主導台灣朝向統一的方向。
  
  三、馬英九的政策和言行,主導台灣與大陸的統一。
  
  (1)不尋求加入聯合國。兩岸外交休兵。
  
  (2)馬英九說,不獨就是「反對法理台獨」、不統就是「任內不會觸及統一談判」。
  
  (3)暗示一個中國。馬英九在金門講話時說,不希望再看到內戰的發生。內戰的言外之意就是一個中國。
  
  而馬英九元旦講話重申「九二共識」,也是在說一個中國。兩岸簽署金融監管合作備忘錄(MOU)時,使用大陸方面和台灣方面的稱謂,也是在體現一個中國。馬英九稱對岸大陸,也是隱含一個中國的表達。馬英九說大陸與台灣不是國與國,也是隱含一個中國的意思。馬英九送給海協會陳會長的禮物是一件瓷器,代表one-china(一個中國)。以上列舉的馬英九的政策和言行,無一不是在主導台灣人民的統一意識。
  
  馬英九低調地主導台灣民意轉向兩岸統一。只能低調,不能高調。高調必然遭到綠營的強烈反彈。催促馬英九快速走向兩岸統一的辦法是:兩岸政治統一和大陸政治改革同時進行、立即進行,允許台灣參與大陸的政治改革。在大陸試點幾個政治特區,比如從海西的平潭試驗區開始,等試驗成功再推廣到整個大陸。這個辦法必定吸引台灣政治精英到大陸發展,台灣主流民意必然會快速向統一轉變。
  
  馬英九:ECFA沒有「和平統一」 絕非「賣身契」
  
  馬英九昨天表示,台灣和大陸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沒有「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問題,絕不是「賣身契」,是台灣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的敲門磚。
  
  據台灣《聯合報》報道,他強調,「台灣外交」被孤立可以突破,但經濟絕不能再閉關自守,只要符合台灣大多數人的利益,一定要勇敢地走出去。
  
  -
  
  馬英九昨天由台「經濟部長」施顏祥、「農委會主委」陳武雄、「陸委會副主委」高長及「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陪同,在雲林科技大學就兩岸經濟議題,和中部地區業界代表五百多人座談。
  
  馬英九說,20年前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當時有期待也怕受傷害,經政府帶領大家共同努力,台灣才有今天的世貿空間。近十年來國際市場變化極大,兩岸簽訂ECFA,等於和世界都通了。
  
  馬英九還重申不會增加大陸農產品進口及開放大陸勞工到台灣,對於簽訂ECFA可能「受到影響」的弱勢傳統產業,台當局將編列950億元新台幣,分十年輔導廠商升級轉型或救助,讓傳統產業再振興。
  
  另外,有綠營人士主張「公投ECFA」問題,馬英九答覆說,台灣要和大陸簽訂ECFA過程完全受「立法院」監督,並會送「立法院」審議,是否還要耗費社會成本辦理公投值得商榷。
  
  針對業界擔心ECFA是否會造成台灣過度依存大陸,台灣股市是否會被大陸資金操控?高長說,股市有嚴格的管制機制。
  
  ECFA雙英辯 羅智強:馬英九要打破綠鎖台化
  
  對於社會關切的雙英辯論,「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上午表示,這個辯論的重點在於我們要告訴社會大眾,政府這兩年來,努力地走出民進黨執政八年所造成的「鎖台困局」。
  
  據台灣聯合晚報報道,他表示,民進黨的鎖台政策,不僅使台灣在經濟上邊緣化,也使台灣在「外交」上邊緣化,這些鎖台政策,連帶使得許多內政受到影響,例如無法參加WHA,增加台灣在防疫信息交換上的困難。
  
  羅智強指出,兩岸經濟協議的簽定,只是馬英九打破民進黨「鎖台化」許多步驟中的其中一步,未來,政府會堅持包括「外交」、「內政」等各領域面向努力,走出民進黨鎖台八年的陰影。馬英九會努力讓台灣走向世界,為台灣人民爭取最大的福祉,這個決心,不會因為民進黨執著於鎖台心態的批評而改變。
  
  至於部分人士評論,馬英九想透過雙英辯論,拉抬民調與支持度。羅智強表示,馬英九樂見與在野黨主席理性辯論兩岸經濟協議,重點在於透過辯論,讓民眾多一個信息管道,認識兩岸經濟協議的重要性,與拉抬民調無關,沒有考慮民進黨內的的政治布局,也沒有所謂2012前哨戰的問題。
  
  「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昨已到TVBS的2100全民開講與名嘴直接對辯,接受平面媒體專訪今天刊登,明天將在批判ECFA最凶的三立電視台現身,但這是前天就已預錄的專訪節目。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16: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