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遺傳變異致人衰老更快

[複製鏈接]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3-18 02: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02月16日 22:02  


  發現兩種脫氧核糖核酸(DNA)變異與人體衰老速度存在關聯。

  同齡人之間,為什麼有人顯得年輕,有人呈現老態?

  英國和荷蘭研究人員「鎖定」兩種遺傳變異,嘗試解開人體衰老以及罹患老年疾病之謎。

  「鎖定」變異

  研究人員選取來自各年齡段的將近3000人為檢測對象,分析超過50萬種遺傳變異,結果發現兩種脫氧核糖核酸(DNA)變異與人體衰老速度存在關聯。

  受調查者中,大約7%具有這兩種遺傳變異,外表顯得比同齡人衰老大約8歲;大約三分之一具有一種遺傳變異,外表顯得比同齡人衰老大約三四歲。

  研究人員認為,除去吸煙、勞累等因素影響,每個人的衰老速度因先天因素而存在差別。

  「我們所做研究表明,遺傳因素作用下,一些人生來比其他人老得快,」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研究人員蒂姆·斯佩克特在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遺傳學》期刊一篇論文里寫道,「這類『易感』人群如果伴隨吸煙、肥胖、缺乏運動等不利因素,會以更快速度走向衰老,最後會比同齡人顯老許多,或提前患上老年疾病。」

  關乎端粒

  解開衰老之謎,關鍵在於染色體末端物質「端粒」。端粒能阻礙細胞老化,若受損或變短,會令人體加速衰老或提前患上老年疾病。

  英國萊斯特大學心臟病學教授尼萊什·薩馬尼說:「每個人天生具有特定長度端粒。隨著細胞分裂和老化,不少細胞內的端粒逐漸變短。因此,端粒長短可視為生理衰老指示器。」

  過去幾十年間,不少人對端粒展開研究。美國科學家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和卡蘿爾·格雷德憑藉相關突破摘取2009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最新研究表明,兩種遺傳變異與端粒長短存在關聯。

  斯佩克特告訴路透社記者:「我們對端粒已有一段時間了解,但現在終於弄明白是哪種遺傳變異影響端粒長度,邁出重要一步。」

  防治疾病

  研究人員說,不少疾病更多出現在老年人、而非年輕人身上,例如阿爾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症、心血管疾病和特定種類癌症。

  「冠狀動脈研究顯示,一些人80來歲時動脈狀況完全正常,而另一些人40來歲便患有動脈疾病。差異似乎緣自生物學因素,」薩馬尼說,「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心臟病、特定種類癌症等老年人易患疾病更多關乎生理年齡、而非實際年齡。」

  以心臟病為例,最新研究突破可能為如何預防心臟病提供新線索。

  英國心臟病基金會研究人員傑里米·皮爾遜說,「理解細胞如何老化,是我們謀求更好預防和治療心臟病所邁重要一步」,但現階段無法斷定端粒長短直接影響人們患病幾率。

  「我們為減小罹患心臟病風險或治療心臟病所做種種嘗試,今後可能用於延緩動脈老化,」皮爾遜說。

來源: 新華網
格外小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1: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