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gpan1975 於 2010-2-14 05:56 編輯
回復 5# 拎不清
拎不清朋友, 不好意思, 4樓還是我. 一不留神忘記登陸了.
我知道我的觀點不符合大多數網友的胃口. 但我覺得還是有必要表達出來. 雖說我不是學農業的, 但好歹是吃生物學這碗飯的. 身邊也有不少同事和朋友是農業大學畢業, 對轉基因和常規育種都有一些了解.
轉基因只是育種的手段之一. 所謂育種, 又被稱為品種改良, 除了轉基因外, 還有純系育種,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 除純系育種是為了保持物種基因不被改變外, 大多數育種的目的都是要改變物種的基因, 培育出新物種.
自然界本身是存在基因突變的. 但發生頻率太低. 所謂誘變育種, 就是利用化學試劑或物理方法(主要是射線照射), 使基因突變的發生率增加上千倍以上, 然後從突變的物種中篩選我們需要的. 目前的技術手段下, 基因的突變完全是隨機和無法預測的. 因此主要工作是在篩選上.
雜交育種一般是不同種群、不同基因型個體間進行雜交,在其雜種後代中通過選擇而育成純合品種的方法。由於可以選擇親本,並予以合理組配, 因此雜交育種的可控性要好一些。但是雜交過程中, 兩親本染色體的重新組合排列是隨機的, 而且一種組合改變的不是幾個基因,而是上千個基因. 仍然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 仍然需要篩選. 此外近系雜交物種改良一般有限, 現在的雜交逐漸傾向於遠系雜交. 新物種的基因型改變也非常大,因此還是會面臨無法預料的問題.
轉基因技術使用的基因實際上本身已經存在於自然界, 並且已經被研究透徹了. 和上述兩種方法一樣, 轉基因手段獲得的新物種也是需要長期的篩選, 並進行充分的安全檢驗. 有害的會被淘汰掉.
其實不管是那種育種方法, 都是以產生新物種為目的, 都會有環境和健康方面的潛在風險. 轉基因作物面臨的風險, 常規育種作物同樣存在. 因此各國都制定了嚴格的檢驗標準和管理法則. 事實上, 由於公眾的質疑, 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標準要比常規育種作物更嚴格,更苛刻. 能夠獲准上市的, 絕大多數都是安全的.
之所以公眾不擔心常規育種作物, 只擔心轉基因作物, 主要還是源於不了解. "轉基因"這三個字聽起來太可怕了, 使人覺得人類的基因有可能被改變. 事實上這種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