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陳雲林看台灣 因了解而熱愛

[複製鏈接]

357

主題

974

帖子

529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在英華人 發表於 2010-1-18 02: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聯合早報網訊)台灣中國時報報道,【中國時報編按:「我的台灣印象」一文,是海協會長陳雲林為一月十六日旺旺中時集團所屬《旺報》「兩岸徵文」版開版所寫專文。「兩岸徵文」版是《旺報》與香港鳳凰網、杭州《每日商報》共同發起,主題為「大陸人看台灣」、「台灣人看大陸」,每逢周六、日刊出,中國時報今與《旺報》同步刊出,以饗讀者。】

   《旺報》日前開設了「兩岸徵文」版面,在兩岸同步開展「大陸人看台灣」、「台灣人看大陸」主題徵文活動。意在通過兩岸視角觀察兩岸社會,藉由思想文化交流消除不必要的誤解與隔閡。這是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交流與溝通的好事。因此,在接奉約稿來函后,我欣然提筆,願做拋磚引玉之人,為架設又一座兩岸同胞的心橋盡一份努力。

   我與台灣之間,始終有著一種難解之緣。這種緣,伴隨著我的成長、生活和工作經歷,歷久彌深,經久愈醇。在我的印象里,台灣也益發變得清晰、生動、鮮活、美好起來。

   學唱台灣歌曲 感受和平冀求

   我出生於淪陷的東北,思歸之痛和家國眷戀是我與生俱來的情結。台灣和東北都有曾被日本軍國主義統治的同樣慘痛經歷,因此從小學開始學唱台灣島歌曲時,我對那「高山青、碧水藍」的台灣就有一種特殊感情。但那時,台灣於我還僅限於書本中得來的有限知識、傳唱中形成的粗淺印象,畢竟還是模糊的、朦朧的。

   後來,在五十而知天命之年,我從地方經濟工作轉軌兩岸事務,自此得以專心關注台灣問題,不覺間已度過十六年寒暑。台灣如詩如畫的風光,勤勞好客的人民,繁榮現代化的都市,田園牧歌般的鄉村,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蹟,各種與台灣有關的信息都深深植入我的腦海,成為我台灣印記的一部分。我對台灣的感情,也因了解的深入而隨之昇華。期間,雖台海局勢歷盡起伏跌宕,但在這些風起雲湧的複雜現象背後,我接觸到的是無數生活在台灣社會各個階層的朋友和數以萬計的普通民眾。他們渴望兩岸和平,希望遠離戰爭;渴望民生樂利,希望發展共贏。他們身上,濃縮著兩岸同胞的普遍心聲,也昭示著兩岸關係發展的正確道路。

   率團赴台會談 遭遇反對聲浪

   就是在兩岸同胞共同努力開創出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下,二○○八年十一月和二○○九年十二月,我先後兩次率海協會協商代表團赴台會談,成功簽署七項有利於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增進兩岸同胞福祉的協議。能繼續為兩會制度化協商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事業奉獻心力,我倍感欣幸。看到那麼多台灣同胞對推進兩會制度化協商抱有最質樸的心愿和最真誠的期待,我也備受鼓舞。兩岸主流民意的認可與支持,是推動兩岸制度化協商的真正動力,也是檢驗兩岸協商成果的唯一標準。

   當然,在台期間,我們也遭遇到一些反對和抗議的聲音,這說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還很長,還會有許多曲折和困難。畢竟,近百年來,台灣與大陸的命運一起沉浮,歷經滄桑和磨難。對於部分台灣同胞由於各種原因對大陸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誤解、對發展兩岸關係持有疑慮,我們願以最大的包容和耐心加以化解和疏導,也願採取更積極的措施讓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增進福祉。

   二○○八年五月和二○○九年八月,兩岸同胞分別遭受了重大自然災害的侵襲。兩岸同胞的患難相助,使我對台灣和台灣民眾的認識進一步得到昇華。在這裡,我願意向讀者講述兩個感人故事。

   同胞患難相助 兩岸認識昇華

   第一個故事被證嚴法師記載在她的書里,講述的是一位住在山區的台灣老人。他年屆八十,無依無靠,孤獨貧寒。當慈濟的委員去看望他的時候,發現他那兒已經好幾天不生煙火,老人又冷又餓,蹲在牆角,病得無法動彈。就是這樣一位老人,一位連新贈送的被褥都捨不得使用的老人,在得知委員們即將奔赴四川汶川參與救災重建時,毅然從枕頭套里摸索出100元新台幣,讓他們轉交給大陸的災民。證嚴法師用「冬天裡的陽光」描述了那一刻的心情。我相信,這來自台灣的陽光同樣穿越了海峽,穿越了時空,溫暖著千千萬萬大陸同胞的心。另一個故事則發生在台灣舉行的「把愛傳出去──八八風災募款晚會」上,當時主持人念了一條簡訊。它來自大陸的一個普通打工妹。內容是:「我是個打工妹,剛在網吧看到手機發信息可以捐款,我發了五條,捐了十元,我工資低,不要笑話我。」這一番淳樸的話語通過電視台的轉播,傳遍台灣,也感動了千千萬萬台灣的民眾。

   了解產生熱愛 攜手共度難關

   同樣,在兩岸經濟都受到國際金融危機重創的情況下,台灣同胞為幫助大陸度過金融危機,出謀劃策。大陸同胞也急台灣同胞之所急,在大陸擴大內需拉動經濟的過程中,優先考慮台資企業的困難。鼓勵大陸同胞赴台旅遊,活躍市場,增強信心,接連組成採購團,增加在困境中企業的訂單,這種骨肉情深、兄弟攜手,兄弟相幫、共度難關的情景,讓世界嘆為觀止,也讓我對兩岸難分難解之緣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疾風識勁草,患難見真情,在危機和災難發生時,只有親人才能如此感同身受,只有同胞才能如此值得信賴。這種血濃於水、愛源於根的彼此關懷,是任何人都無法離間和割裂的。

   了解產生熱愛,熱愛激發使命。幾十年的難解之緣,已將我的生命和台灣那片美好的土地和生活在那裡的勤勞智慧的骨肉同胞緊緊聯在了一起。儘管個人力量有限,但我也願將有限的力量投入到無限的為兩岸同胞服務中去。讓這份緣,醇厚、美好而綿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3: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