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大學里的臨時工如何「轉正」

合同工: 我的夢想是有一天我能"轉正"成為一名正式員工
在我們大學, 行政員工基本分三大類: 臨時工(casual Staff),合同工(fixed-term contract)和正式員工(permanent staff, 包括全職以及兼職).
尋工有捷徑嗎?
找工作是沒有捷徑的, 但在我們周圍很多人似乎都有一條"尋工方程式": 先做人力資源臨時工再轉成大學定期合同工, 再有機會"轉正"成為正式員工. 10年前的我也是這樣走進大學大門. 周圍也有太多這樣的人.
這個程式可以這樣寫:

由於工作需要和人員的流動(包括離職、病退、產假、不帶薪長假), 我們部門人員流動比較頻繁. 因此經常要招收臨時工(casual). 我們臨時工主要來源是悉尼各人力資源公司. 如Randstad (過去叫Select Appointments), Hays Specialist Recruiments, Command Recruitment,Michael Page 等.
都知道人力資源公司是大鱷. 但通過他們招聘為我們省去很多時間和精力.
跟人力資源公司註冊, 由他們來給介紹工作, 是不錯的選擇. 也算是一個"捷徑"之一吧!
使用人力資源公司(下簡稱Agency)的好處
一. 他們有龐大的專業人才資源庫, 只要給他們列出所需人員要求, 他們總能以最快速度找到我們所需求;
二. 送來的人員如果不符合要求, 三個月內我們可以要求"退人", 再送來, 直到滿意為止;
三. Agency 送來的" 臨時工" 不屬我們大學編製, 我們只管每周付款給Agency. 發工資,交稅,以及上繳各種保險等均由Agency自己負責.
雖然費用高. 但如果公開招聘, 非常麻煩, 首先要寫報告, 部門幾層領導同意, 還要報批人事部. 這種做法同樣有費用(如登廣告), 還要花很多時間shortlist(篩選),interviews(面試), 而且interview還不能自己內部解決, 要由一個面試小組(interview panel, 成員一般4到5名, 除了本部門的人, 鄰部門代表,人事部也派人參加)共同進行. 條條框框巨多, 非常繁瑣.
有關Agency的收費 和 "買斷費"(Transfer cost or charge over fee)
各家Agency收費標準不一. 而且Case by case(各例不一樣,這裡不多敘). 幾家我們常用的Agencies規定他們送來的人員要工作三至六個月後才能被所用僱主"買斷". 這樣是為保證Agencies至少可以保證三個月的傭金. 他們的傭金額一般是我們報給臨時工時薪的的基礎上在加60%左右(On top 60%). 合同期過後, 如我們再跟Agency續約, 傭金額會減半.
如果合同到期, 如有必要, 我們會跟臨時工商討, 把他/她轉成定期合同工(Fixed-term contract). 當然我們要付一筆費用給Agency作為手續費, 俗稱"買斷費"(Transfer cost or charge over fee).
"買斷費"一般是以收取那個準備被我們錄用的人的年薪的5-15%. 那個年薪額是我們報給Agency的. 無一例外,每次我們都要跟Agency討價還價(Negotiate).
成為固定合同工好處很多, 可以享用跟正式員工一樣的待遇, 如病假,年假,帶薪公眾假日等.
合同工"轉正"成為正式工
大學合同工(Fixed-term contract)有機會被直接轉成正式員工. 當然條件是是否有這個需要, 有關部門要打報告, 還要部門幾層領導批准, 然後報批人事部門, 由人事部最後發出此職位的PD(Position Description職位介紹).
近幾年"轉正"手續方便多了.
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部門一定要有預算. 比如我們部門想把某合同工在明年初"轉正". 最好要早下工夫, 在今年為明年做的財政預算中一定要有規劃.
一般的複雜做法是, 人事部報批后, 由他們在各大報紙網站刊登廣告公開招人, 然後進行篩選, 面試等步驟. 但我們系統自年青新領導上任后, 一改老式作風, 一切從簡, 不走過場. 如果在臨時工/合同工中碰到理想的人選, 各方面手續都做好后的前提下, 可以直接"轉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