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軍工」是設在哈爾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的簡稱。為了保密,20世紀五六十年代,「哈軍工」對外叫「103」部隊。從1953年開始,共辦學13年,有畢業生1萬餘名。1966年4月被撤銷了軍隊建制。
在「哈軍工」辦學的13年中,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羅瑞卿都曾兩次或多次視察「哈軍工」。毛澤東儘管沒有去過「哈軍工」,但對它卻是厚愛有加,留下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我看你(陳賡)自己又當爹又當娘吧」
1949年底,毛澤東、周恩來赴莫斯科與斯大林會面時,就曾談到創辦軍事工程技術學校以培養軍事技術幹部的問題。周恩來說,我們光有蘇聯支援的武器,沒有那麼多的技術幹部也不行。斯大林說,你們要辦一所軍事工程技術學院,我們幫你們辦。
file:///C:/Users/Years/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如火如荼的朝鮮戰爭使毛澤東意識到,新中國急需加強國防現代化,急需有大批軍事技術幹部,任務十分緊迫。在此形勢下,黨中央、毛澤東決定即速組建軍事工程技術學院。1952年3月26日,毛澤東在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和副總參謀長粟裕向中央軍事委員會呈送的《關於成立軍事工程學院的報告》上批示:「同意。」然而,由誰來組建這個我國最高的軍事技術學府呢?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將許多人一一過濾之後,圈定了陳賡。
1952年6月,正在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代司令員的陳賡,從朝鮮奉調回國。6月23日,他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走進了中南海豐澤園。在這裡,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親切接見了他。他們在沙發上就座后,周恩來朝陳賡揚揚手說:「陳賡,你從前線回來,談談你的感受吧。」陳賡彙報了朝鮮的戰事之後,欠了欠身,又說:「我軍缺乏現代化裝備,部隊缺乏精通科技的人才,造成在朝鮮戰場的困境,只能靠坑道對付敵人的飛機、大炮,許多戰鬥由於裝備技術落後而不能取勝。」
毛澤東聽后,若有所思。他凝視著陳賡,后又轉向周恩來:「我去蘇聯訪問,斯大林曾向我建議,有必要組建一所高等軍事技術院校,我決定接受這一建議。軍事工程學院一定要辦,不能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
「中央決定創辦軍事工程學院,那個草案你看到了吧?」毛澤東用手指敲打著桌面。看到陳賡點頭后,他進而問道:「誰來辦?」少頃,他指了指陳賡說:「你來辦吧!這次調你陳賡回來,就是要你創建這所軍事工程技術學院。」
陳賡慌了:「這個我可是隔行,恐怕辦不好。」
「你隔行,你說我們黨內還有哪位懂行?辦學過程中有什麼困難可隨時找總理,找我,還有蘇聯顧問的幫助,憑你陳賡的才智和幹勁,一定能幹好。你放手去干好啦。」
周恩來也說:「你是合適的人選。你當過紅軍學校的校長,紅軍幹部團不是很出色嗎?你幹不了,別人連你這點經驗也沒有。你剛從前線回來,了解朝鮮戰爭的實際情況。你對敵我雙方技術條件的懸殊差別是有體會的吧!」
這時,從來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陳賡,以洪亮的聲音問答說:「請主席放心,請總理、總司令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務!」
陳賡接受任務后,轉向周恩來請求道:「你可得當我的後台老板。」周恩來笑了笑。
「我看你自己又當爹又當娘吧。」毛澤東風趣地說。
1952年7月8日。中央軍委正式給陳賡下達了委任狀,任命他為軍事工程學院院長兼政委。
「召開軍委擴大會議解決問題」
從1952年6月陳賡接受籌建「哈軍工」的任務,開始在全國各地考察學院選址,學院的教員問題、幹部問題、編製問題,樣樣都迫在眉睫。尤其是在1953 年9月1日開學之前的基礎設施建設是10萬平方米,到1955年建成就要花掉5000億(舊幣———編者注)。當時共和國剛剛誕生,百廢待興,又要應付朝鮮戰爭,國家經濟十分困難。怎麼辦?陳賡決定再次晉見毛澤東。
1953年7月10日,毛澤東得知陳賡要報告解決「哈軍工」的教員和建築問題,即請朱德一起聽彙報。陳賡將一年來學院建沒的情況扼要地作了彙報,然後提出面對國內形勢而急需加快國防建設的看法,並將學院教學任務急,教員缺,建築規模大,國防經費少等問題和盤托出。並提出,整個教學設施配套建成,需要投資5000個億,我們也考慮到國家困難,想放慢建設速度,減少投資,但蘇聯顧問團不同意。希望解決。
毛澤東說:「你對形勢的分析很對。戰爭還在打,戰備不能放鬆,蘇聯援助我們的現代化武器裝備正在不斷運到部隊,光靠幾個顧問指導不行,急需有自己的軍事工程技術幹部。你提出的問題,我看都能解決。」他回頭問朱德:「你看呢?」朱德說:「我同意主席的意見。朝鮮戰爭的經驗教訓,,要求我們加快國防現代化的建設,軍工學院培養現代化技術軍官是部隊搞現代化的一個先決條件。國防經費少一點,但應區別輕重緩急,有重點開支。軍工學院需要多少經費,應當保證。」毛澤東說:陳賡,你去招集軍政有關領導開會研究解決這個問題。陳賡說:主席啊,我來招集這個會議,名不正則言不順,恐怕不合適,還是請總參謀部來招集好。毛澤東說:就由你去告訴黃克誠,召開軍委擴大會議解決問題。
7月13日,遵照毛澤東的指示,軍委召開例會。擴大到政務院的人事部、高教部和建工部參加,專題討論解決「哈軍工」建沒中出現的問題。會上陳賡簡要談了建院進程情況和遇到的困難,提出了需要解決的問題。關於教學需要的武器、裝奮、器械等,陳賡說:顧問要求樣樣都有。去年冬天已確定原則:現有即給,現無代為訂購;凡進口兩件必給軍工一件,希望總軍械部和各軍、兵種能予以支持。
陳賡說完后,黃克誠說:「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培養掌握現代化武器裝備的工程技術幹部,這個問題中央軍委很重視,陳院長提出的問題,大家都應根據主席、總理的指示精神,慷慨予以解決,特別是教員、學員、建築三大問題,要力求解決好,快解決,這個會上希望能確定下來,報告總理。」
大家發言之後,基本的問題都定下來了,黃克誠作了總結:「五年計劃任務重,各行各業都要上馬,尤其工業戰線,都要工科畢業生,教員都缺,困難不少,但不抓住重點不行。毛主席指示:『陳賡提出的問題都應該給以解決。』大家本著這個精神。大力支援『哈軍工』。」
隨後,「哈軍工」的建設不僅被列在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工程,而且,對於這個「天」字第一號工程,軍內外都予以積極支持。
「你們的報紙就叫《工學》吧」
還是在1953年7月10日晉見毛澤東的那一次,陳賡說:「軍工學院9月1日開學,請主席題詞,並為學報起個名字。」毛澤東說:「我已是個官僚主義。不常寫東西,交給蕭向榮(軍委辦公廳主任)起個草,我修改修改。南京軍事學院的報紙叫《軍學》,你們的報紙就叫《工學》吧。」他隨即在宣紙上寫下了「工學」 兩個遒勁的大字。
1953年8月26日,經毛澤東修改審定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訓詞》頒布。《訓詞》規定了「哈軍工」的辦學宗旨、培養目標、工作與學習作風等。《訓詞》原文如下:軍事工程學院陳院長和全體教授、助教、學員、工作人員同志們:
當你們開學的時候,我向你們致以熱烈的祝賀。
在此時機,我並向熱誠幫助我們計劃和創辦這個學院的蘇聯政府、蘇聯顧問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的創辦,對於我國國防工業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為了建設現代化的國防,我國的陸軍、空軍和海軍都必須有充分的機械化的裝備和設備,這一切都不能離開複雜的專門的技術。今天我們迫切需要的,就是要培育大批能夠掌握和駕馭技術的人,並使我們的技術能夠得到不斷的改善和進步。軍事工程學院的創辦,其目的就是為了解決這個迫切而光榮的任務,向蘇聯學習,這是我們建軍史上的優良傳統,無論任何時候,任何工作部門,都應當如此。這點,對於我們這個學院,有更加重要的意義,我們必須學習蘇聯的先進科學和技術知識。學習蘇聯軍事工程建設的豐富經驗,學習蘇聯顧問同志的學習態度和工作態度。學習蘇聯顧問同志高度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在學習上應該是虛心誠懇,不要學到一點就自滿和驕傲。
保持和發揚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光榮傳統,特別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自我犧牲的英雄氣概。這在我們的學院,是和全軍一樣,必須充分領會和一刻也不要忘記的。
希望你們團結一致,辦好學院。尊重顧問,努力學習,為完成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給予你們的光榮任務而奮鬥!主席:毛澤東
一九五三年八月二十六日
1953年8月,「哈軍工」制訂的第一期教學計劃上報中央軍委。1954年7月中旬,中央軍委通知「哈軍工」:調整后的第一期教學計劃經毛澤東主席親自審閱通過,近日下發。陳賡聞訊,喜悅至極,說:「中央批下來,我們就可以大膽實施了。」
過了幾天,中央軍委的機要函件送到陳賡的辦公室,陳賡翻開教學計劃。首先看到的是毛澤東在第一頁上「照發」的批示。然後他瀏覽了一遍,發現毛澤東把「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句話中的「毛澤東思想」五個字用鉛筆圈去了。除這一處改動外,毛澤東對整個教學計劃再沒增刪一個字。
陳賡首先召集黨委成員學習、討論經毛澤東審閱過的第一期教學計劃,他示意大家先看看毛澤東的批示。待大家發言之後,陳賡強調指出:「雖然主席圈去了『毛澤東思想』這5個字,可是我們大家一定要牢記,毛澤東思想是我們全黨、全軍,也是我們軍工各項工作的指導思想,一定要努力學好毛澤東思想,什麼時候也不能動搖。」
在共和國的教育史上,毛澤東親自審閱、修改一所大學的教學計劃,是極為罕見的,這充分說明毛澤東對這所大學給予了極大的關注。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