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葉問後人:李連杰不算武學家 金庸根本不懂武術(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乾的影子 發表於 2009-12-14 13: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銳」言論
  
  相比之下,北方投擲技術不如嶺南,所以明朝在嶺南徵兵主要征標牌手。古代的劍是可以投擲的,叫「以劍遙擊」。荊軻刺秦最後失敗,就是投擲的失敗,他沒有真正掌握投擲飛劍的本領嘛。
  
   
  
  可惜傳到後來,人們以為站馬步就是武術的基本功,甚至成了武術最重要的步法,也拿來練,而且大練特練。想想看,你既然不騎馬了,站馬步站馬樁又有何用?  門派是中國武術的痼疾,門派是流派的狹隘化,很容易走向封閉保守,是自損之路。戚繼光講「各家拳法兼而習之」,這才是原則。能融通才是大本事,李小龍是有這種大本事的人。
  
  我們去年搞了個有史以來最豪華最壯麗的奧運會,但賽場上竟沒有一個中國項目,這是最大的美中不足。對此,國人反響不大,漠然置之,說明大家對本土體育已淡化到快要忘記了。
  
  中國人整個陽剛之氣不足,過多地講以柔克剛、以曲未伸,容易使人精神弱化。抗戰中一大批太極名家淪落為汪偽走卒,是值得反思的現象。
  
  嶺南人身形「袖珍」,能不能有尚武精神?「葉問電影」最近頻頻開拍,武打藝術作品和現實武學有什麼關係?廣東人練武先練站馬步,竟然大謬……
  
  11月29日,「嶺南再發現」繼續在【星河灣·海怡半島】開場,幾位嘉賓的話鋒從古代談到當今,從尚武精神直指身體文化。言談之間,不少當下人們的認識誤區被一一澄清。
  
  嶺南其實不尚武?
  
  《水滸傳》標誌性兵器「朴刀」
  
  原生地很可能就是嶺南
  
  「別看嶺南人個子小,但身上肌肉強勁,彈性好,有力量,所以出了不少舉重名手。」「嶺南武藝的強項是飛刀、飛標,宋代叫飛梭槍,明代叫標牌手。小說里描寫的飛劍飛刀都與此有關。」
  
  陳揚:今天我們討論的題目是《嶺南的尚武精神》。嶺南人向來給人的印象比較弱小,是不是嶺南其實並不尚武?
  
  馬明達:清朝廣東出過四個武狀元。到清朝中後葉,嶺南五大名拳洪拳、劉拳、蔡拳、李拳、莫拳已經形成。武術社館在辛亥革命之後陸續出現,包括蔡李佛館、佛山鴻勝館、惠東林家武館等等。據清光緒年間出的《大清縉紳全書·御前侍衛》統計,當時嶺南兩廣籍的「大內高手」達62名,其中廣東就佔了53 名。可見當時嶺南尚武風氣很盛。
  
  羅韜(羊城晚報編委):嶺南人多數是小個子,尚武風氣又是如何體現的呢?
  
  馬明達:別看嶺南人個子小,但身上肌肉強勁,彈性好,有力量,所以出了不少舉重名手。嶺南人身軀矯捷靈巧,善於在丘陵山地攀上越下。嶺南武藝的強項是飛刀、飛標,宋代叫飛梭槍,明代叫標牌手。新會、東莞的長牌手、斫刀手也很有名。投擲標槍的殺傷力很強,尤其是山地作戰,憑高擊低,可以穿堅透韌。小說里描寫的飛劍飛刀都與此有關。相比之下,北方投擲技術不如嶺南,所以明朝在嶺南徵兵主要征標牌手。古代的劍是可以投擲的,叫「以劍遙擊」。荊軻刺秦最後失敗,就是投擲的失敗,他沒有真正掌握投擲飛劍的本領嘛。
  
  明朝有很多對嶺南武藝的記載,特別是關於長刀、藤牌的描述,其中藤牌輕,韌性好,它可以抵擋弓箭,還可以作為過河的漂浮物。《水滸傳》的標誌性兵器是「朴刀」,《宋史》記載:「嶺南為盜者多執朴刀。」所以朴刀的原生地可能是嶺南。
  
  陳揚:馬教授考證過南越王墓出土的越王劍,這把劍在嶺南武術文化中有什麼地位?
  
  馬明達:南越王墓出土了一組鐵制長劍,其中最長的一柄竟達到152厘米!堪稱中華第一長劍,這把劍就標誌著秦漢之際南越國的劍的製作和武藝都是走在全國前面的。
  

  
  人物檔案
  
  葉准  詠春拳一代宗師葉問長子,現年85歲。現任世界詠春聯會會長,教拳40多年,足跡遍及世界30多個國家,徒弟徒孫達數十萬。
  
  馬明達  著名歷史學家、武術家。暨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並任香港中華國術總會會長、廣東省李小龍研究會會長等職。回族,河北滄州人。出身武術名門,自幼從父文武並修。著有《說劍叢稿》、《武學探真》等專著。央視《百家講壇》等多套節目主講嘉賓。
  
  陳揚  著名媒體人。以言辭犀利、作風硬朗、形象親民著稱,深受白話地區民眾歡迎。曾經主持過的節目有《新聞之窗》、《心靈地圖,珠三角生活態度》、《新聞日日睇》等。
  
  習武先練站馬步?
  
  武術轉型中出現的誤傳  站馬步原用來訓練騎術

  
  「戚繼光強調步法必須要『輕固』,要『進退得宜』,步法是動態的,是拳腳的運載方式,要點是進退靈活自如。絕不是靜態的,靜態的是『步型』,是一些『只好看,上陣無用』的架勢。」
  
  陳揚:廣東人練功先站馬步,這是習武的第一步吧。
  
  馬明達:這是一個誤區,是古典武藝向現代武術轉型中出現的誤傳。膝關節在站馬步的狀態下太久了並無好處,就好像弓老拉著不放,張而不弛,就會老化,會疲憊。為什麼練武之人關節出問題的不少,這跟過多的站馬步和姿勢往往壓得太低有關係,導致關節受損。
  
  站馬步原本是用來訓練騎術的,目的是練習雙腳對馬蹬的控制力,以及虛懸狀態下駕馭戰馬和使用兵器的能力。所以不但在平地上練,還需要在有一定高度的馬樁上練,站在馬樁上練習運用兵器和前後左右射箭的本領。民間武術家模仿軍營的練法,武舉應試者也要考騎射武藝,需要練習馬步馬樁。可惜傳到後來,人們以為站馬步就是武術的基本功,甚至成了武術最重要的步法,也拿來練,而且大練特練。想想看,你既然不騎馬了,站馬步站馬樁又有何用?
  
  我們從小習武不站馬步,並把它當作笑話。戚繼光強調步法必須要「輕固」,要「進退得宜」,步法是動態的,是拳腳的運載方式,要點是進退靈活自如。絕不是靜態的,靜態的是「步型」,是一些「只好看,上陣無用」的架勢。
  
  陳揚:「文革」期間,聽說禁止學詠春拳。民間的說法是當時公安有一套擒拿術,詠春拳能夠破解它。我沒學過,但我很多同學在學,像地下工作者一樣。當時有句話「這個人吃過夜粥的」,就是說他練過詠春,夜晚悄悄練,練完吃夜宵。我想請教葉師傅,詠春拳是否真的可以破擒拿術?
  
  葉准:「文革」期間我在香港,聽不到這個說法。改革開放之後,我常返廣州,有次一個教詠春拳的師傅對我說,我們詠春拳同人打時,這樣一打,一抓,一捉,拳就到了人的面鼻口,就是反制擒拿。當時公安給他打過電話,他就被嚇跑了。他說那段時間廣州不準學詠春拳。
  
  「光腳」不怕「穿鞋」?
  
  北腿著厚底鞋打擊有力  南拳肘膝並用近身進攻
  
  「而南方到處是水地,農村穿草鞋比較多,下雨時甚至不穿鞋,用腿用不好就會傷腳。所以,我們普遍看到南方拳的風格是貼近身體進攻,貼近了可打可跌,肘膝並用。」
  
  陳揚:我看過很多武俠小說,一會說什麼南拳北腿,一會又說南派北派。請教一下,關於武術的南派和北派的說法是否成立,區別在哪裡?
  
  馬明達:武術的正式分類出現在明代,第一次分類為一是長拳,二是短打,顯然是從技術特徵分的,分得最有道理。那時的南方拳,主要是浙江,閩、粵的記載不多。總體上說南方多屬於短打類,主要就是貼身打擊。北方拳不同,更需要周旋的空間,為的是要充分發揮腿的功用。明代以後有了新的分法,出現了內家、外家之說,南派、北派之說,還有剛派、柔派之說等等。
  
  陳揚:南拳北腿,是不是南方武術不用腿?
  
  馬明達:不是南方人不用腿,而是北方習武之人喜歡穿一種雙鼻樑的厚底鞋,這種鞋很結實,打擊有力量。而南方到處是水地,農村穿草鞋比較多,下雨時甚至不穿鞋,用腿用不好就會傷腳。所以,我們普遍看到南方拳的風格是貼近身體進攻,貼近了可打可跌,肘膝並用。但是,南拳北腿是一個大概的說法,並不等於北方沒有拳,南方不用腿。  陳揚:我們南方有一句話「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看來這是絕對錯誤的。
  
  葉准:我們詠春拳主張學好拳,然後才用腳。怎麼理解?因為你站在那裡,用腳,只能一隻腳在地,一隻腳用力,如果你站都站不穩,用腿效果就不好。所以詠春拳前期多數玩拳,後期才用腿,不知道的以為詠春只有拳。
  
  中國武學核心是?
  
  習武是求道的內外途徑  非刀槍不入的「特異功能
  
  「其實司馬遷講得非常透徹:『非信廉仁勇不能傳兵論劍,與道同符,內可以治身,外可以應變,君子比德焉。』就是說習武是內修精神,外習應變,本質上是以內外兩條途徑追求『道』的境界。」
  
  羅韜:嶺南武術發展得最好的是什麼階段?
  
  馬明達:應該說清末以後發展非常好。主要是這裡成了革命中心,孫中山再造中華於粵地,全國精英薈集嶺南,尚武精神勃然興起。民國時期廣東的體育也是很不錯的。李濟深、陳濟棠主持廣東大政時,創建兩廣國術館,民間又有精武會,北方拳家紛紛南下,國術發展勢頭很猛。西洋體育進入中國最早的登陸點就是廣東。廣東人打網球在道光年間就開始了,還有賽馬、擊劍、賽艇、拳擊這些項目也有開展。
  
  羅韜:武術的現狀如何?
  
  馬明達:我以為很落寞,市場在萎縮,練的人越來越少,廣東《武林》雜誌的停辦就是一個標誌。中華文化自古以來就包括文武兩大部分,「文武缺一非道也」。可是武文化———核心是中華民族的身體文化,現在狀態不佳,氣息奄奄。而日本在上世紀60年代舉辦東京奧運會,柔道進了奧運;80年代韓國舉辦奧運會,跆拳道進了奧運。我們去年搞了個有史以來最豪華最壯麗的奧運會,但賽場上竟沒有一個中國項目,這是最大的美中不足。對此,國人反響不大,漠然置之,說明大家對本土體育已淡化到快要忘記了。
  
  羅韜:武術落寞原因在哪裡?
  
  馬明達:這裡面有一個社會轉型問題。我們在社會轉型中沒有重視文武並重的傳統,重術輕道,重技輕學,沒有創建出承繼傳統人文精神的身體文化體系。日本在明治維新期間重新建構武士道精神,為的是應對全面西化的挑戰。通過改造,武士道精神以若干日本特有的體育項目為載體,得以正確傳承,承擔了學校教育和社會教化的功能。這對於社會轉型中不至於丟失自我是很重要的。  
  
  羅韜:中國武學最核心的東西是什麼,一句話講得清嗎?
  
  馬明達:其實司馬遷講得非常透徹:「非信廉仁勇不能傳兵論劍,與道同符,內可以治身,外可以應變,君子比德焉。」就是說習武是內修精神,外習應變,本質上是以內外兩條途徑追求「道」的境界,一句話,習武是求道的途徑,而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品德修養,不是飛來飛去、刀槍不入的「特異功能」。
  
  李小龍學哲學的?  
  
  通讀西方哲學老莊之學  以求心身貫通釋放極能

  
  「武學是實學,是身體文化,李小龍在追求實練實打的武學,追求術、法、道三位一體的武學真諦」。「他也運用影視手段,也有影視技巧,但不是把繩子綁在腰裡飛來飛去,他不這麼干」。  陳揚:我在佛山呆了這麼長時間,從來沒有聽說過葉問。忽然一個電影出來,人人都知道葉問了。是不是還得承認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對普及中國功夫是有功勞的?
  
  馬明達:李小龍是代表性人物,我們要承認這個人物的偉大成就,他是中華民族特別是海外華僑華人的光榮。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初,我們在搞 「文化大革命」,在搞「解放全人類」,體育走軍事化之路。而日本和韓國則高舉東方人的武道精神,奮勇進入歐美大陸,終於改變了世界武壇的結構。他們的成功背後有政府,有企業家。而李小龍卻是單槍匹馬一個人打進去的,他是真正的孤膽英雄,這正是他最令人敬佩的地方。
  
  陳揚:李連杰和李小龍如何比較?
  
  馬明達:李連杰是非常優秀的競技武術運動員,但他不是一個武學家,沒有實戰經歷,也沒有武學上的建樹,沒有讀到過他這方面的論述。他是以武從藝,由武術運動員轉型成為傑出的電影明星。成龍先生也是如此。當然他們對武術還是深有感情的。
  
  李小龍在香港長大,早年跟葉問先生練詠春拳,後來又向邵漢生、梁子鵬等人問藝,還練過洪拳,練過北方一些拳法。他的截拳道是在他在美國的多種比賽實踐中探索和悟解出來的,是一種「各家拳法兼而習之」的產物。李小龍在華盛頓大學是學哲學的,千萬別以為他是學武術的。他好讀書,喜參禪,既學西方哲學,也讀中國的老、庄之學。上大學時就有了幾千冊藏書。他富有才思和理性思維能力,文章寫得非常好,充滿了詩情和幽默感。影視只是他傳播中國武學思想的一個路徑,是他的事業的一個部分,遠不是全部,也不是主體。他的最高成就還是在武學上。日本人尊他為「武之聖者」、「武哲」,這份榮譽來之不易,尤其是出自日本人之口。
  
  羅韜:好像李小龍在國內還沒有得到過這樣的評價。
  
  馬明達:到目前為止,我們的主管部門並沒有真正認同李小龍的截拳道,也沒有將它納入中國武術體系。他是葉問先生的弟子,十四五歲就跟著他。他受葉問先生的教誨,不只是技術,主要是身體以外的東西,是精神層面的。這使他不斷尋求將哲學注入武學,以求心身貫通,最大程度地釋放自己的能量。這非常重要。門派是中國武術的痼疾,門派是流派的狹隘化,很容易走向封閉保守,是自損之路。戚繼光講「各家拳法兼而習之」,這才是原則。能融通才是大本事,李小龍是有這種大本事的人。
  
  武學是實學,是身體文化,李小龍在追求實練實打的武學,追求術、法、道三位一體的武學真諦,雖有不足之處,但大方向是正確的。他也運用影視手段,也有影視技巧,但不是把繩子綁在腰裡飛來飛去,他不這麼干,表明他希望即使是拍電影也要盡量保持武藝最主要的特點———質樸,而不是虛花,他叫做「花俏武術」。
  
  
把你的影子加點鹽,風乾。

老的時候,下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8: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