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青年應當讓奧巴馬聽到什麼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11-18 01: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黑出租      發表於 2009-11-16 22:32  

美國總統奧巴馬昨天在上海與中國青年的對話交流,是以他對中國日新月異的現狀和博大精深的傳統的由衷讚歎和最高尊重作為開場白的。這既是必不可少的客套,也符合上台一年的民主黨新政府國際政策的總路線圖。

如果做一個簡單概括的話,奧巴馬在他的演講和回答中,主要傳遞了以下意思:美國願意傾聽中國----― 特別是中國年輕人,因為他們肩負著中國的明天----― 的聲音,願意通過與中國更多、更深的接觸和溝通來加深對中國的了解和理解。就世界而言,在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基礎上,美國願意接納中國作為日益重要的國際力量,與美國一同制定規則,參與行動,承擔更大責任,共同為世界勾畫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就兩國自身而言,美國無意將自己的政治制度強加於中國,但美國依然視諸如人人平等、多元文化、宗教自由、言論自由、人民對政治的普遍參與權利等為共同價值,美國自身強大的奧秘正源於這些價值,因而美國願意以一種並非強制的方式幫助世界各個角落----― 包括中國----― 的人們落實它們,並從中分享到美國已經因此享有的好處。

從這裡,我們能夠再一次比較清晰地把握奧巴馬新政府的國際政策指導思想,即它並不打算放棄美國既有的價值觀,並且仍將不遺餘力地在全世界推廣它們。所不同的是策略,美國希望擺出更謙虛的姿態、更多地通過與其他國家交流協商來實現這一目標。也就是說,不變的是目標,改變的是手段,更多地依賴加強溝通 (而非單方面說教)、率先垂範等「軟實力」,而不是經濟制裁、武力威脅之類「硬實力」。

對於廣大將信將疑的中國聽眾而言,有一點一定是非常值得欣慰的:在這次亞洲之行中,美國的最高領導人第一次用清晰明確的方式表達了美國並不打算遏制中國的崛起。不僅如此,美國還願意在許多領域主動與中國分享世界的領導權。

然而,任何交流和溝通都是雙向的。我們除了欣然接受了世界唯一超級大國領導人充滿善意的承諾,並向他表達了我們對等的友善以外,中國又向或者打算向美國以及整個世界傳遞出什麼我們自己的價值理念呢?

從昨天的交流來看,中國年輕學生的提問大多溫文爾雅且中規中矩。這並不是說他們對奧巴馬沒有提出任何代表中國方面的訴求,而是說,他們的訴求大多仍然集中在希望美國對中國的核心利益給予保證這樣一個現實層面上。

換句話說,中國人最關心的問題仍然是美國打算怎麼做?應該(我們認為)怎麼做?尤其是對中國怎麼做?這是一種典型的以美國(西方)為中心的世界意識。

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是:所謂的「中國崛起」對世界,甚至對中國人民自身意味著什麼?

的確,中國領導人不厭其煩地在各種場合向全世界保證:崛起以後的中國將是一支維護和平的力量,中國永不稱霸。就在昨天,也還有中國學生對奧巴馬談到了,中國的理想是構建一個文化多元的和諧世界。但多元和諧是一種相互間的關係,並不代表著持這種世界理想的人(或國家)沒有自己的穩定價值觀或自己認為什麼是 「好」的東西。中國希望未來的世界是一個多元的和諧世界,決不可能意味著中國沒有自己的價值,或認為任何價值都是同等的。承認多元至多只表示:我不打算將我這一套強加於你,也不接受你那一套強加於我,絕不是說:我不打算有自己的一套,或者,隨便哪一套我都打算接受。

隨著中國影響力的與日俱增,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正急切地關心中國的價值觀,簡單地說,即中國認為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才是理想的世界?中國打算為此做些什麼?因為它們必須據此對自身的未來行為作好必要的準備和調整。對中國人來說,崛起似乎就是一個國家強大的問題;但對世界來說,中國崛起意味著他們將要情願或極不情願地發生或多或少的改變,就連美國都不例外。更為緊迫的問題是,中國對世界未來的態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塑造著世界現在對中國的態度。

因此,我們從美國總統那裡傾聽到那些友善的許諾固然重要,我們自己能讓美國和全世界傾聽到些什麼也同樣重要。而他們傾聽到的,遠不應當僅局限在中國希望他們怎麼對待中國這樣的低層次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意義,顯然不可能止於讓奧巴馬學會一兩句《論語》(「溫故而知新」)以及我們回應一兩句出自同一經典的話 (「和而不同」)。面對驟然出現的「中國將如何影響和塑造世界」的問題,我們不能說已經作好了足夠的準備。但在21世紀,這對中國和世界的確是一個重大的問題。如果中國能夠繼續順利發展下去,那麼,昨天向奧巴馬提問的那些稚嫩的聲音,在30年、40年以後終將成為震撼世界的最有力的聲音。他們會準備好嗎?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50

主題

1110

帖子

25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53
沙發
真愛我中華 發表於 2009-11-18 08:26 | 只看該作者
奧巴馬只是聽到了「上海青年」轉達的中共中央想說的而已。別說美國總統了,就連小學老師為教學研究而舉行的老師旁聽活動,都要三番五次的排練。級別越高,排練的越多,「學生」的身份也越高。想當年,朱鎔基在推出「退耕還林」政策前,親自到安徽部分地區考察糧食儲存,被抽檢的鄉鎮糧庫的工作人員,基本都是縣市級領導「臨時下放」的,因為省市領導擔心「土包子」們說漏了嘴。基於「考察」結果,老朱得出結論:即使中國遭遇自然災害,3年顆粒無收,老百姓的糧食供應都沒有問題,於是,退耕還林政策隆重出台。靠,安徽絕大部分地區的人均可耕種土地不足1畝,包括旱地和水地,居然也轟轟烈烈地加入到退耕還林的運動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1: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