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論「實話實說」的死掉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9-27 05: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09-09-23 18:37:58

王攀

央視一套在改為高清頻道的新一輪改版中,《實話實說》節目由於收視率不理想將於下周起停播。改版后將有12檔欄目退齣節目單,轉而收編其他各頻道6檔精品節目到旗下,包括《非常6+1》、《藝術人生》等。(9月23日東方網)

《實話實說》9月底要和觀眾說「再見」。在這個熒屏快餐和速溶的年代,一檔電視節目的死掉,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為何《實話實說》的死掉受到這麼大的關注?在我看來,一是觀眾,更多的是那些早已不再看《實話實說》的觀眾,對一檔始於1996年、國內首創、並創造了收視輝煌的談話節目的懷念;二是,在這個言論越來越開放的年代,人們對「實話實說」這種社會品質五味陳雜:一方面,現實中確有實話難說的現象,另一方面,「實話實說」也不再那麼稀缺。

儘管崔永元退出《實話實說》多年,和晶也主持《實話實說》很久,但人們對《實話實說》的記憶,仍舊是崔永元痕迹。與其說崔永元比和晶更適合在《實話實說》里擔綱主持,不如說和晶生不逢時。想當年,以陳虻、白岩松、水均益、崔永元等為代表和組隊的央視新聞評論部,開創了包括《焦點訪談》、《新聞調查》、《東方時空》、《實話實說》等一大批優秀的電視欄目,而且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與尊重。記得白岩松在紀念陳虻的文章中,特別提到思想界的旗幟——《讀書》雜誌給予關注,令他們這幫新聞人激動不已。但遺憾的是,這些讚譽與尊重,隨著陳虻的病逝,其實早在陳虻病逝很早以前,已經因諸多因素,失去了當初的朝氣和銳氣,而《實話實說》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里,收視率轉低的。

《實話實說》收視率轉低,也與言論日益相對開放有關。在談話類節目興起之初,也就是國外脫口秀節目剛剛進入中國之時,央視《實話實說》因其形式新穎、一枝獨秀,引起社會關注;但隨著言論空間相對開放,這類談話節目被普遍複製,而其他新聞訪談節目也雨後春筍,《實話實說》收視率分流,甚至論為弱勢,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實話實說》生死存亡,僅僅是一種市場現象。

當然,人們對《實話實說》的關注,也緣於對「實話實說」這種社會品質的希望。現實中,一個怪現象是,言論空間變大,「實話實說」機會更多,但「實話實說」有時候反而更難了。比如,一些電視新聞談話節目,已經不再是「實話實說」,而是一種說話表演,追求激烈、衝突的節目效果,而不是通過辯難、交鋒追求真理;辯論、談話僅僅是純粹的嘴部肌肉運動,而不是相互碰撞后的真理碎片。在對收視率的狂熱追求中,節目的社會追求變得稀缺,是不是真話、實話已經不再重要。在眾聲喧嘩中,一些「實話」被各種利益影響和支配,出現「實話空間大了反而難說了」這樣的怪現象。這也是人們對「實話實說」敏感的關鍵所在。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341

主題

1850

帖子

101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1
沙發
中南西北 發表於 2009-9-27 06:24 | 只看該作者
停《實話實說》不就是實話實說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0: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