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負增長比「被增長」更可怕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8-11 13: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8月4日,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公布「廣東省2009年企業工資指導線」,工資增長基準線為7%,上線(警戒線)為12%,下線為零或負增長。7%的基準線相比2008年的10%,下降了3個百分點,而下線為零或負增長也是近年來首次出現。(8月10日中國經濟周刊)

  據報道,除了廣東的高調亮相之外,上海、天津、山西、青海、雲南、吉林、湖南、陝西等省市也作了發布。而在已經發布的這幾個省中,幾乎無一例外地用使用了「下調」手段。其中青海、雲南的基準線相比2008年「下調」了4個百分點。。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工資處的一位工作人員透露說:「我們測算出的企業工資指導線的指標跟去年比也低一些,今年測算的增長上線是12%,增長下線是6%,工資增長的基準線為9%。而去年的增長上線是17%,增長下線是9%。」

  此前,我正好看到了一條來自新華社的消息:「國家統計局7月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1.2%,其中轉移性收入增速最快,達到16%。」按照這個統計,上半年我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8856元,遠遠超過了同期全國GDP7.1%的增長速度。

  看了兩組報道,讓我產生許多疑問。按照國家統計局城鎮居民人均收入這麼高的增長速度,為什麼全國各省市企業工資指導線卻是紛紛下降的?我們應該信誰的?是誰在忽悠老百姓?這裡面的深層秘密在那裡,著實令人深思、耐人尋味。

  一個現象是,國際統計局的統計數字發布后,老百姓並不買帳,他們沒有感受到真正的增長,而是「被增長」了。後來,國家統計局官員也證實,統計數字並不全面,許多應該統計的居民沒有被統計在內。也就是說,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收入增長11。2%的數字是有水分的。那麼,各省市關於企業工資指導線的數據就真實嗎?從發布的數個省市工資指導數據看,同樣也是不可信的。

  可見,國家統計局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的高增長數據,很大程度上是「形勢一派大好」的需要。而各省市企業工資指導線紛紛下降或者允許「負增長」的指導,則隱含了更加難於明說的意圖。那就是不惜以犧牲企業職工的利益,來保證地方政府財政稅收和GDP的增長政績。從某種意義上說,負增長比被「被增長」更可怕。

  「被增長」有可能是少數人替我們增長了收入,比如那些企業的懂事長、總經理、股東和高管們的年薪少則數十萬、有的數百萬、上千萬。他們一個人的年收入,能頂數百上千的普通的工人一輩子的收入。儘管職工「被增長」有些個冤,但總還有點「你吃你的肉,我喝我的湯」的啊Q式的精神勝利法。而政府部門公開地指導企業可以「負增長」,恐怕有人連湯也難於喝上了。

  儘管,政府部門的企業工資指導意見並沒有強制性,因為市場經濟下企業分配完全屬於企業自主權的範圍,但它作為政府調控工資分配的一種重要手段之一,以工資權威信息發布的方式對置身於勞動力市場中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約定合同工資起引導作用,也是企業與工會雙方通過協商談判決定工資水平的重要依據。政府的「負增長」許可,企業老闆們就有了「尚方寶劍」,工人提高工資的要求和希望無疑增加了更大的難度。

  以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公布廣東省2009年企業工資指導線為例,工資增長基準線為7%,上線(警戒線)為12%,下線為零或負增長。上線最高為12%,而下線「負增長」卻沒有警戒線的限制。在正常的要求企業增加職工工資的情況下,一些企業都難於落實,而可以「負增長」的綠燈一開,職工工資增長將更加艱難。

  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莫榮說,工資指導線的上線、下線以及基準線數據,是按當年的社會總體綜合指標比如地區生產總值、物價上漲水平、上一年度的工資總體水平、勞動生產率等指標綜合測算出來的。但廣東省允許「負增長」的指導線,不知道是根據什麼測算的?工資「負增長」指導線,與廣東省各項經濟指標位居全國前列的經濟強省是否相符?

  一方面是經濟復甦的利好消息,另一方面卻是各省「集體下調」工資增長基準線,這讓長期關注薪資問題的全國總工會保障工作部的陳傑平副部長有些看不明白,「經濟在谷底的時候都沒出現政府調低工資指導線,現在經濟企穩回暖的時候再來調低工資增幅,而且一些地方向下調整的幅度還很大,實在有些看不懂,」

  不僅全總陳傑平看不懂,我們百姓更看不懂。在包括水在內的能源產品漲價已成定局,通貨膨脹跡象凸顯的情況下,作為政府部門卻破先例地大開企業職工工資「負增長」的綠燈,「保民生」豈不成了一句空話?職工收入下降,促進消費、拉動內需也只能是一種奢望。政府『下調』工資基準線,一些企業必然會以不增工資或降薪為合法。這種表面上為企業減少成本的做法,將進一步拉大收入差距,對低收入階層無異於雪上加霜。

2

主題

647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沙發
Sinoken 發表於 2009-8-11 14:35 | 只看該作者
另外,減少就是減少,為什麼叫個 負增長,很滑稽!
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9: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