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光環下掩蓋的種族歧視
——從黑人失業看所謂民權衛士霉國的真面目
霉國一向以民權衛士自居,今天污衊這個「人權紀錄」不佳,明天指責那個「人權狀況」需要改善,到處揮舞人權大棒打擊制裁別的國家。如今更以「反恐」為借口,有恃無恐地肢解主權國家,肆無忌憚地侵佔別國領土,恣意掠奪別國資源,妄圖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霸主。縱觀二戰以來的歷史,霉國是世界上一切罪惡的禍水,是一切動亂的禍根。它確實是好話說盡、壞事做絕、虛偽透頂、罪惡滔天。其實,霉國只是一個突然發跡的地痞無賴,冠冕堂皇地裝作正人君子罷了。
就是這個如今仍在一本正經地維持「國際秩序」的霉國,其國內的種族歧視已經到了令人髮指、慘不忍睹、忍無可忍的地步。據《紐約時報》2009年7月12日刊登的由帕特里克·麥克吉漢和馬休·R·沃倫合寫的一篇報道,從2008年第一季度起直到今年三月止,紐約市黑人的失業人數一直在不斷增長,而且在迅速加大,與白人之間的差距正在以加速度迅速擴大。根據紐約市審計署將於周一(13日)公布的失業數據審計報告,至今年三月底,黑人的失業率增加了四倍,比白人多出八萬多人。經濟學家也無法解釋為什麼紐約黑人的失業人數要比白人高出這麼多,特別是在經濟危機主要波及的金融和其它專業性服務領域也是如此,黑人在這些領域的人數並不佔多數。他們只能哀嘆,「黑人在這裡資歷淺、地位低,當裁員來臨時,黑人當然是首當其衝了。」
全國其它地方的失業浪潮儘管有所減緩,白人與黑人之間的鴻溝卻一直在擴大,只是增速比紐約略低一點。「從歷史上看,黑人的失業率總是比白人高。但是從2007年12月經濟危機爆發起,總失業率一直是以4.6%的增速上漲,而今年四月黑人的失業率已高達15%」。紐約市審計署總經濟師弗蘭克·巴拉克尼說:「非洲裔美國人(即黑人)遭受(經濟危機)的沉重打擊(與白人相比)一直是不成比例的。通常的情況是,非洲裔美國人的失業率與非西班牙裔白人相比,相差高達兩倍以上,去年,與白人的差距已顯著加大」。2008年第一季度,全國範圍內的黑人失業率是8.9%,而白人的失業率是4.8%;2009年第一季度黑人的失業率猛增到13.6%,白人的失業率只漲到8.2%。
在上月白宮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黑人的失業數字把霉國政要折磨得狼狽不堪。當有記者問奧巴馬,他將如何「制止放血式的黑人失業率」時,這個黑人中的敗類還一本正經地說,他將幫助所有社區,不論是黑人、拉美人還是亞洲人居住的社區,他需要「使經濟作為一個整體運轉」,「如果我不這樣做,我就沒有能力去幫助任何人」。類似的話,他曾在其它場合說過多次,但每次開出的都是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
一些政策專家和公務員們對紐約黑人失業率急劇增加的趨勢深表關心,該市今年五月的綜合失業率創下12年來的新高,達9%,而黑人的失業率從2008年第一季度的5.7%猛增到今年第一季度的14.7%。同期紐約白人的失業率只是略有增加,從3%增加到3.7%。「這表明,紐約市黑人居民的失業人口是白人失業人口的四倍」。
上周五在布朗克斯區的一個勞務市場,32歲的阿馬迪·斯科魯格斯說,他曾在一家紐約銀行的客服中心工作,今年四月失業,該銀行由於所經營的大部分住房抵押貸款成為壞賬而裁員。斯科魯格斯先生是黑人,已婚,有三個孩子,住在布魯克斯的聲景鎮(Soundview)。他說,儘管裁員,緊接著是用工凍結不一定是出於種族歧視的動機,但實際上它已使白人與工人關係緊張、格格不入。「我所在的部門大部分是黑人和拉美人,管理層大部分是白人。人們以為去除贅肉應該從頂部,而不應該從底部進行,因為正是這些低工資的工人干絕大多數工作。」現在,斯科魯格斯三個月的離職補償期已滿,他正在申請延長失業救濟。
上個月,家住布魯克斯區莫特港口區段的羅傑·理查森由於工時被砍掉了一多半而不得不離開了他在家得寶商場的銷售工作,他也是黑人。他說:「我必須找其它事情做,因為我的賬單超過了我的工資」。
經濟衰退使紐約其它種族人群的失業率也進一步上升,只是不像黑人那麼嚴重:在拉美人中,從2008年一季度的6.4%上升到今年一季度的9.3%;亞洲與其它種族人群從5.5%上升到7.1%。
戴維·R·仲斯是社區服務協會(CSS)的總裁和董事長,該機構是替低收入工人遊說的團體。他說:「遭受這次經濟危機的打擊程度並不是對每個人都相等。」加工製造業在紐約經濟中比其它任何行業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都多,因此成了黑人工人的主要依託。此外,政府部門的工作也是該市許多黑人的穩固經濟來源。但近來由於稅收減少而不得不削減預算,這些部門也一直在裁員。
詹姆斯·帕洛特是一個從事自由研究的團體——財政政策研究院(FPI)的總經濟師, 他指出,紐約郵政業已減少了大約2000個就業崗位,其中大多數是由黑人從事的。市政官員對金融、法律服務、諮詢以及出版等高薪領域內的大批裁員束手無措,但這些裁員在該市八月份就業高峰以來裁減人員總數108,000人中,所佔比例還不到一半。在比較截止到4月30日為止前一年的就業數據時,帕洛特發現,在紐約人就業人數增加的同時,黑人及其它少數民族居民的就業在減少。早在拉赫曼兄弟投資銀行九月份倒閉前,紐約的就業尚未開始下降時,帕洛特就在進行將經濟衰退與就業高峰末尾時期的對比工作,從經濟衰退開始危害美國其它地區時起,整整進行了九個月的時間。
帕洛特先生的分析描繪出了一幅令人望而生畏的畫面,人們從中可以看出經濟危機對白人與黑人和其它少數民族的成員產生的影響是多麼不均等。他的數據顯示,在到今年4月30日止的前12個月內,白人共增加130,000個就業崗位,但黑人、拉美人和亞洲人的就業人數都在減少。黑人就業人數減少17,000人,拉美人減少26,000人,亞洲和其它種族群體就業減少18,000人。
「這確實是一副黑白分明的就業情景,簡直就是冰火兩重天。」「在過去的一年裡,紐約勞務市場中發生的實際上就是種族交接班。」
阿爾杜曼·戈麥斯,25歲,他說他直接品嘗到了失業浪潮帶來的苦果。他曾在布朗克斯一家療養院任護理助理,在那工作了一年多的時間,直到今年一月那家療養院倒閉。「這是你曾經賴以生存的工作,但就因為裁員,一切就全變了。」戈麥斯先生說:「在我工作的那家療養院,那些保住工作的人都是管理層的人,他們大多是白人,他們都轉到其它療養院去了。」
戈麥斯先生一直在(紐約市立大學)巴魯克學院夜校學習政治學,並希望繼續進法學院深造。但他說他擔心如不能儘快找到另一份工作,他恐怕無力繼續支付學費以及在曼哈頓學生公寓的住宿費了。
以上事例均直接引自霉國出版的報紙,儘管有些羞羞答答、遮遮掩掩,但足以使我們看清霉國社會的實質:階級壓迫的殘酷。同樣在經濟危機之下,受害最深的是黑人、拉美人、亞洲人等廣大勞動人民。霉國至今仍是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國家,所謂的「民主」、「人權」只是一塊遮羞布,是霉國手中用來欺壓別國的兩根大棒。希望那些至今仍對霉國心存幻想的人能夠儘早覺醒;希望那些還在對霉國眉來眼去的人有所收斂;警告那些死死抱住霉國大腿的人必須懸崖勒馬。
來源:烏有之鄉
作者:共和國同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