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移民感受到的美加日常生活區別

[複製鏈接]

784

主題

3601

帖子

1617

積分

禁止訪問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七級)

積分
16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wjjzhou 發表於 2009-7-15 23: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我認識的中國人中,從中國直接去加拿大和從歐洲去加拿大的人,一般都說加拿大好。而先到美國然後再到加拿大的人,一般都認為加拿大不如美國。我、我太太和我女兒是先到美國後到加拿大的,對加拿大也是常常抱怨。

比如:

——加拿大學校不許學生跳級。對加拿大四年級的主要課程,我女兒已經學過了,也還得學。而在美國學校,學生確實成績太好,老師鼓勵學生跳級。

——加拿大的銀行要收服務費,取一次錢,收一次費,付一次支票,同樣收一次費。美國的銀行,和中國的銀行一樣,是不收服務費的。我太太第一次發現賬上被扣了錢去詢問時,被告之是扣的服務費,她都不敢相信,裝著聽不懂讓銀行職員再給解釋一遍。

——加拿大的公共車票太貴。多倫多,不管遠近,每張車票1.75加元,如果給現金要兩加元。月票也太貴,要85加元。上班的人買月票,如果只是上班用,休息日不用,比單買零票還要貴。而在美國波士頓,公共汽車票0.60美元,地鐵票0.85美元。地鐵月票不到30美元。

加拿大真是一個有些奇怪的國家。與美國互免簽證,兩國人可以自由往來。在美國的旅遊點,可以看到停著加拿大牌照的汽車,在加拿大的旅遊點,也可以 看到美國牌照的汽車。在美國和加拿大的邊境城鎮,無論是加拿大這一邊還是美國那一邊,都是既掛著美國國旗,也掛著加拿大國旗。加拿大的電視播放的幾乎全是 美國的節目,兒童卡通片是美國的,偵探系列片、各類故事片也多是美國的,連談話節目美國貨也佔了相當的數量。加拿大人用「北美」一詞,把加拿大和美國聯繫 起來,也用這個詞把美加與歐洲區別開來。多倫多大學的學生說,有北美的學位就比有歐洲的學位要優越。只要有北美的學位,在美國和加拿大找工作都較容易。加 拿大娛樂圈明星到好萊塢去發展很自然,《泰坦尼克號》主題歌的演唱者就是加拿大歌星。2000年夏,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院長被聘為多倫多大學校長。美國主持的國際行動,加拿大也緊緊跟上,從朝鮮戰爭到轟炸南聯盟等等。從這些方面看來,加拿大好像成了美國的一個親密無間的小兄弟。

然而,在另一些方面,加拿大又特別要顯示出自己不同於美國。比如: ——在行政區的劃分上,美國叫「州」,加拿大偏要叫「省」。這還比較好辦,只要你在心裡把「州」認作「省」就行了。

——在天氣上,美國用華氏溫度計量,加拿大偏用攝氏溫度。這樣加拿大人聽美國的天氣預報,就與也使用攝氏溫度計量的中國人,得換算一番。我到了美國近一年,也還不能準確地換算過來。同樣,美國人聽加拿大的天氣預報,大概也不很習慣。

——在路程計算上,美國用英里,加拿大用公里。這樣當美國人用自己的車在加拿大開,就不是很方便。時速儀錶的大型字是英里數。人就不知道會不會在 緊張的時候,忘掉了轉換而超速。而加拿大人在美國開自己的車,當路牌顯示最大時速為60英里時,他如果按照自己車中儀錶上的公里來開,那就會老是開得太 慢,而後面的車則不停地按喇叭。

——在汽油的計量上,美國用加侖,加拿大用公升。美國住慣了,剛到加拿大,加一車油花多少錢,怎麼與美國比較,一時半會真還算不過來。

有了這幾點,什麼是加拿大就很清楚了。如果你從美國開車進入加拿大,路標上仍然是英語,但里程計算不同,不是英里是公里了,從感性上,你知道,在加拿大了。一加油,不是加侖是公升了,哦,在加拿大了。擰開電台,聽天氣預報,不是華氏是攝氏了,是的,我是在加拿大。

這幾個日常的東西一變,加拿大是加拿大了,美國也是美國了,就是不知道這兩個交往如此密切的國家的人們是覺得這樣更方便了呢,還是更不方便了?

(來源:搜狐)
多一絲快樂, 少一些煩惱;
不論鈔票多少, 只要開心就好;
累了就睡, 醒來就微笑;
生活是什麼滋味, 還得自己放調料;
一切隨緣, 童心到老, 快樂一生

173

主題

2206

帖子

380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08
沙發
RNSandi 發表於 2009-7-18 00:20 | 只看該作者
有同感。 我到過加拿大,也覺得不如美國發達。只看路上的車子就能看出來了。
不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就看自己在哪裡更適應了。
其實,比較來,比較去,真覺得中國不錯,就是環境差了點,污染太嚴重,影響健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660

帖子

46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刀客

Rank: 3Rank: 3

積分
468
3
miyatacn 發表於 2009-7-21 20:43 | 只看該作者
公交車票是5年前的價錢吧,那時候還是我的出門工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匿名  發表於 2009-7-31 10:36
3# miyatacn


這文章很多年了,看公交車票價格就可以知道,現在月票都110了。
5
匿名  發表於 2009-8-7 03:19
採用國際計量單位是大趨勢, 美國仗著強大堅持不改.
6
基督天主神 發表於 2009-8-18 12:44 | 只看該作者
喜歡加拿大的人不要麻煩美國了。
喜歡美國的人很多卻要繞道加拿大拿身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3: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