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聯合早報: 優惠政策不應凌駕法律之上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7-13 05: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07-12)
  
● 明永昌

  大部分國家(包括美國在內)都有優惠少數民族的政策。這些政策如果執行得當,確實能有效改善少數民族的物質生活,從而達到實現社會安定的效果。不過,這些政策不應該凌駕於法律之上。

  新疆烏魯木齊剛剛經歷了中國近年來最血腥的暴亂,中國的民族關係問題再度引起關注。外界指新疆自去年發生過多宗暴力衝突事件,維漢民族矛盾似乎有日趨加劇的跡象。有人因此提出中國的民族政策「已經失敗」,有人主張向發達國家「取經」,提出少數民族政策應該凸顯「民族平等」。

  日前廣東韶關玩具廠爆發的維漢工人群毆是這次暴亂的導火線,但實際上維漢民族矛盾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18世紀滿清對新疆的征服。發動暴動的維吾爾人不滿漢人的統治和政府限制他們的宗教自由;他們控訴中國政府將大量漢人遷入新疆,以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為名,行掠奪天然資源之實;漢人來到新疆不但搶走了他們的飯碗,也不尊重他們的風俗習慣;他們不得不遠離家鄉尋找工作,但由於民族和語言的問題,他們在就業競爭中往往比不上漢人……

  但另一方面,每當發生少數民族尋釁滋事,總會令一些漢人感到不解。有網民表示,中共建政后,為了表示與「大漢族主義」劃清關係和漢族兄弟的寬宏大度,中國政府對少數民族實行各種優惠政策,包括在司法上實行「兩少一寬」,即對少數民族罪犯少捕少殺、在處理上一般要從寬,以及擁有高考加分資格、生育優惠政策和免費醫療照顧等。

  有人在網上指出,這實際上是一種「逆向民族歧視政策」,對漢人極度不公,經年累月下來助長了維族人的囂張氣焰,同時也將滿腹委屈和怨氣留給漢人。而始終認為自己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民族問題道路的中國政府,把這類暴亂的矛頭指向境外策動,解答了一般民眾的困惑。

中國一些學者:「蘇式」民族政策過時了

  中國的民族政策借鑒的是蘇聯的模式,其創立者列寧認為,每個民族都有自決權,都有建立自己國家的權利,所在的地區都可以自治。不少學者指出,這種政策已經過時,甚至是導致蘇聯瓦解的主因之一。有人指出,歧視主體民族來照顧少數民族讓前者感覺時時受氣,少數民族卻覺得他們吃了虧,國家才優待他們,優待的好處一點兒也沒有體現出來,因此呼籲政府應該改變政策,各民族一視同仁。

  學者熊飛駿指出,前蘇聯政府對各民族加盟共和國給予大量的慷慨援助,但因為在加盟國強制推行的極權專制體制窒息了社會生機,造成了加盟國的普遍貧困落後和腐敗不公正,落後體製造成的負面效應遠遠超過經濟援助的正面效益,最終造成各民族加盟共和國的普遍離心傾向。

  他並提出,美國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但由於其民主體制能夠為絕大多數公民謀求福利,官吏也沒有任何職務特權,公民的權利受到充分的尊重。所以儘管美國政府沒有為哪個少數民族撥錢送物,但絕大多數民族成員都能感受到民主政治的恩惠,並對行使民主政治的國家自然效忠。

然而,停止對少數民族的優惠政策,中國的民族問題是否就能迎刃而解?事實上,大部分國家,包括美國在內,都有優惠少數民族的政策。這些政策如果執行得當,確實能有效改善少數民族的物質生活,從而達到實現社會安定的效果。不過,這些政策不應該凌駕於法律之上,例如「少捕少殺」明顯破壞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而且有縱容犯罪之嫌。
  此外,中共黨員和政府官員不允許參加宗教活動,或許也使他們在執行民族政策時過於注重物質層面,在處理宗教信仰問題方面缺乏敏感,與信仰虔誠的少數民族沒有交集、感情疏離。鼓勵官員多與宗教人士交流,甚至參與民間的宗教活動或許是上策,但對於這個無神論政權來說,要如何執行並拿捏分寸,其難度不言而喻。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

主題

667

帖子

18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5
沙發
gzlychenfeng 發表於 2009-7-13 12:54 | 只看該作者
各民族應該一視同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3: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