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報道:力拓間諜門 傳首鋼一高管涉案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7-11 08: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07-09)

  
  7月8日媒體曝料稱,力拓上海代表處4名員工5日因「涉嫌間諜活動」被有關部門拘捕。同時,知情人士稱,首鋼一名負責礦業進出口的高管也因涉嫌泄密被抓。消息稱,被抓首鋼高管為譚以新,身份是首鋼國際貿易工程公司(中首國際)總經理助理、礦業進出口公司總經理。首鋼集團新聞處相關人士表示,對此事並不清楚。

  間諜案,還是商業案?

  對於複雜的鐵礦石國際國內貿易而言,這兩者或許並不矛盾。

  北京時間7月7日晚,《悉尼先驅晨報》在其網站報導,力拓的鐵礦石銷售團隊成員被上海市公安局拘留,四名員工中一人持澳大利亞護照,三人持中國護照。

  本報記者獨家獲悉了四人身份——四人中身份最為顯眼是澳籍華人胡士泰。作為力拓上海首席代表、哈默斯利鐵礦中國區的總經理,他負責力拓在華礦石的銷售工作。據知情人士透露,7月5日當天,隨同其本人被相關部門帶走的還有他的個人電腦。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另三人中一名為經理劉才魁,另兩位為員工,叫王勇、葛民強。

  一名接觸過劉才魁和王勇的業內人士表示,劉才魁剛去力拓不久,王勇則是力拓的老員工。

  8日下午,澳大利亞外交部長Stephen Smith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胡士泰(Stern Hu)因涉嫌從事間諜活動和竊取中國國家機密而遭中方拘留。但力拓則稱,未發現有任何證據來支持中國當局對其僱員發起的間諜嫌疑調查。

  力拓墨爾本發言人Ian Head在發給本報記者的書面聲明中證實,力拓上海四名員工在上海被中方相關機構拘留並在接受問訊。公司不清楚事件原因,但力拓表示將積極配合中國方所希望進行的任何調查,同時力拓正在尋求對有關事情的說明。

  7月8日上午,澳大利亞外貿外交部媒體發言人向本報記者確認澳大利亞政府正在試圖通過緊急領事途徑與被拘留的澳大利亞人取得聯繫。但無法對事件原因進行置評。

  Smith透露,澳方和中國達成領事協議在本周五之前和胡士泰取得聯繫,澳方還要求讓胡在上海的妻子和力拓相關工作人員看望胡士泰本人。

  Stephen Smith同時表示沒有證據表明胡士泰被拘和力拓商業事件間存在任何聯繫,包括之前和中鋁195億美元交易案的流產。

  至截稿時,力拓集團總部發言人向本報發來聲明稱,澳大利亞政府告知了我們這一令人驚訝的消息。我們對支持此項調查的證據不了解。

  眼下,確實正是國際鐵礦石談判進入僵持局面之時,中國有關方面突然施出重手是否與此有關?

  業內人士表示,種種跡象表明,至少國內鐵礦石貿易市場的混亂狀況,是引發此一整肅行動的原因之一。

  一個不為外界所知的巧合的是,本報記者多方求證后獲悉,首鋼國際貿易工程公司礦業進出口公司總經理譚以新於7月7日被北京警方拘留,原因是涉嫌商業犯罪。

  而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胡士泰與譚以新來往頗多,關係密切。

  首鋼集團宣傳部人士否認了胡士泰被拘留一事和首鋼有關,稱此事不能隨意猜測,對胡士泰被捕一事並不知情。

  記者從相關渠道獲知,另有一些鋼鐵企業、鋼鐵企業國貿公司的負責人被拘留或遭到調查。

  一位在鐵礦石行業浸淫多年的資深人士告訴記者:「事態在擴大,需密切關注。」

  胡士泰與譚以新

  對這一突然發生的力拓「間諜門」事件,一位接近三大礦的鐵礦石交易人士對記者直呼「看不明白」——不明白三大礦在華經營這麼多年,為何此時首次出現這樣的突然事件;也不明白鬍士泰和力拓公司,有何必要進行間諜或任何關於商業賄賂猜想的行為。

  一位與其打了八、九年交道的鋼廠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胡士泰出生於1963年,北京大學畢業,在力拓公司工作了相當長時間,與國內各大鋼廠及礦石貿易商都比較熟悉。

  「胡士泰還是一個比較容易相處的人。尤其是隨著礦業市場這幾年的紅火,力拓公司層面很多時候在市場上的表現十分強勢。雖然他也代表礦山利益,但客觀地說,在市場交易過程中還是起到了很大的緩衝作用,也聽得進客戶們所提的要求和意見。」該鋼企負責人說。

  無巧不成書。

  本報記者在7月8日聯繫到的多位礦產資源界重要人士,均表示獲悉首鋼管理層人士出事。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譚以新是在上班時被帶走的,大概去了5、6輛警車。

  譚的身份是首鋼國際貿易工程公司(中首國際)總經理助理、礦業進出口公司總經理。但首鋼集團新聞處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對此事並不清楚。

  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由於譚以新負責首鋼鐵礦石進口業務,與胡士泰來往甚密。今年4月初,胡士泰還曾親自前往首鋼總公司,就鐵礦石價格等問題與包括譚以新在內的首鋼領導進行溝通。

  一位了解譚的首鋼前同事告訴記者,譚以新四十齣頭,人很聰明,早前在鐵礦石業務上取得了不錯的業績,一步步走到今日要位。

  首鋼日報一則「舊聞」則顯示,在2004年,中首國際曾舉行過一次領導崗位公開競聘,清華大學畢業、碩士學歷、商務師職稱的譚以新,通過篩選就任投資部的部長。

  胡士泰及譚以新兩個在鐵礦石貿易行業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出事,在圈子內形成了一種有別於澳洲官方的說法,一條關於力拓與中國買家之間商業賄賂的鏈條正在鋪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99

主題

569

帖子

17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7
沙發
boomerang 發表於 2009-7-11 08:35 | 只看該作者
在商務運作上,中國和西方本來就存在著管理和「約定俗成」方面的差距。當有國家機器介入時,問題很容易複雜化。後者的典型事例多數在美國,尤其對華人和與中國相關的商務上面。商家,不管大小,應小心又小心!
欲歸去來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3: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