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麥卡錫主義」的發令槍——旅德華人控告周刊辱華報道紀實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9-6-29 20: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明鏡》「黃色間諜」報道正式發表前,德國各大媒體都在報道所謂中國對德國實施黑客攻擊的新聞,引起了周堅的關注。生來做事細心的周堅從德國國有第一電視台的相關新聞中獲悉,該消息來源於德國發行量最大的印刷媒體——《明鏡》周刊。這促使他在第35期《明鏡》正式出售的第一時間,就買了一本,仔細閱讀起來。結果他發現,《沙粒原理》不是一篇簡單的媒體報道,而是精心構思了的,從軍事、安全、經濟、法律、人文等多方面攻擊中國,煽動德國民眾反華的一篇辱華宣傳文章。他知道,這篇文章篇幅長,使讀者容易忽略文章中前後相互矛盾的地方,而且不少地方的德語用詞複雜,牽涉到德國的一些歷史文化背景,這會使很多華人由於德語能力的限制,而無法完全了解這篇文章的惡毒與危害。因此,他利用自己的空餘時間翻譯了《明鏡》周刊這一長篇報道,並在翻譯過程中儘可能保持了原文的造句結構、措辭口吻等,讓不懂德文的華人以及國內的讀者也能了解到《明鏡》如何歪曲中傷華人。

    首先,《明鏡》的封面標題「黃色間諜」,不僅聳人聽聞,而且隱含有強烈的種族歧視暗示,具有特別的反華煽動性。周堅在其《對「沙粒原理」一文之分析》中寫道:

    「『黃禍』(die gelbe Gefahr)一詞出自於德意志軍國主義者、派遣德國軍隊參與八國聯軍屠殺中國人和火燒圓明園的德意志皇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威廉二世,與這一概念相關聯的正是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霸權和種族歧視。在納粹德國時期,『黃禍』意識也曾成為對中國以及華僑華裔實施種族歧視和迫害的標誌性概念。儘管今天離威廉皇帝時代已有一個世紀之遙,納粹第三帝國已經被戰勝62年,但部分德國民眾中仍然存在著危險的種族歧視傾向,新納粹勢力在德國不僅沒有銷聲匿跡,而且在經濟低迷的時期更有抬頭的趨勢。

    在這樣的歷史文化背景下,《明鏡》周刊此期的相關編輯和封面設計者們,固然不敢直接使用『黃禍』這樣的言辭,但是,他們作為媒體專業工作者顯然知道,『黃色間諜』(die gelben Spione)中的『間諜』(Spione)一詞,自然而然會使讀者們聯想到『危險』(Gefahr)——即德語『黃禍』中的『禍』(Gefahr)這個辭彙,從而就能使『黃色間諜』在德國讀者的意識中與『黃禍』聯繫起來。因為,如果《明鏡》周刊的有關編輯和封面設計者沒有利用或煽動反華種族歧視的意圖,只是就《沙粒原理》一文中的所謂『中國經濟間諜』問題設計封面標題的話,那麼他們就完全可以使用例如『中國間諜』(die chinesischen Spione)這樣的標題。如果真的採用了『中國間諜』這樣的標題,不僅切題,而且可以避免對所有東方黃種人的種族歧視傾向。

    然而,《明鏡》周刊卻使用了這一帶有嚴重的對中國和華人種族歧視色彩的『黃色』一詞來取代切題的『中國』或『中國人』。 由於《沙粒原理》一文中僅涉及中國與華人,因此,警惕的人們有理由認為,使用『黃色』一詞的背後存在利用德國社會意識中殘存的針對中國與華人的『黃禍』觀念的企圖,旨在巧妙地為中國和華人威脅論製造緊張和恐怖氣氛,誘導讀者在全世界各國各民族尋求平等、和平、進步的21世紀,在中德兩國民眾友好交流與相互了解、互利互惠日益深入的今天,重拾過去對中國與華人族群的恐懼心態與歧視觀念。」


    《沙粒原理》以報道所謂中國軍隊對德國政府部門進行網路攻擊開頭,渲染一種令人緊張悚然的「戰爭」氣氛,在讀者面前勾勒出一個敵視和威脅著德國的中國形象。特別是,報道中雖然既無站得住腳的證據,又無嚴密合理的推理論證,但字裡行間頻頻搬出德國政府機構、特別是德國安全情報部門高官的觀點,斷言黑客「敵人」來自中國軍隊,這樣許多讀者就很容易被誤導到「先入為主」的文字陷阱中,因為一般人都會傾向於信賴帶有權威性的情報機構的結論。這種手段在西方政治宣傳中是屢見不鮮的,家喻戶曉的一個例子,就是美國政府以中央情報局的編造的「確切」情報為借口,斷言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美國外長鮑威爾還煞有介事地在聯合國大會上展示了幾幅「伊拉克移動化武實驗室」的幻燈片,然後在沒有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對伊拉克發動了侵略戰爭,而正是依靠著所謂「權威」的情報機構,這場戰爭開始時獲得了大多數美國民意的支持。

    周堅在其《對「沙粒原理」一文之分析》中進一步寫道:《沙粒原理》一文的作者混淆了「推斷線索」(Indiz)與「證據」(Beweis)這兩個概念。在德國,任何人不能僅僅憑所謂「推斷線索」及其主觀臆斷的某種可能性來給他人定罪的。《明鏡》此文的作者們居然能夠拿到德國三大情報機構之一的憲法保衛局的「秘密報告」,並藉此發揮,以「被黑客攻擊的政府電腦中的信息『根本只有國家機構才會感興趣』」這樣的推斷,認定這一事件「正如憲法保衛局在其秘密報告中所寫的那樣,『出於這個理由那就必須假定,中國國家參與了這些電子攻擊』」。要知道,對於因為受到了情緒誘導而不能冷靜、細心、嚴密地進行邏輯分析的讀者來說,如果沒有意識到「推斷線索」與「證據」這兩個概念在此已然混淆,那麼,他也就會深深地相信德國憲法保衛局的這一推論無懈可擊。

    周堅直擊《明鏡》炒作「中國軍隊黑客」的動機要害:「這樣的開頭也就能使很多讀者容易被作者們誘導性的寫作手段牽著鼻子讀下去,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其不實報道和推論的支持者,甚至在讀完此文之後成為這些危險的無稽之談的傳播者。這種渲染著敵人已經攻入德國首都政府區的戰爭危機氣氛,伴隨德國情報機關所展開的所謂『共和國最大的一次數字保衛戰』,實際上也是在為《明鏡》周刊這一場反華辱華宣傳製造某種合法性,以解除一部份可能會持有批評態度的讀者們的警覺。」

    周堅告訴記者,他是先從德國新聞官員與媒體報道之間的自相矛盾中產生了疑惑,所以才在閱讀時注意到文章中比比皆是的自相矛盾的地方的,否則,沒有高度的警惕,即使以中立態度去讀這篇文章,也容易被誘入作者精心安排好的「先入為主」的文字陷阱。他說,德國在二戰以後被分割為東、西兩個國家,兩邊的民眾都曾直接處於20世紀下半葉美蘇兩個陣營的冷戰前線,所以德國民眾、特別是佔據了三分之二人口的西德民眾很容易相信來自「共產主義」威脅的言論,加上《明鏡》是以所謂新聞「客觀」報道的形式巧妙地進行宣傳,就使德國讀者更難以做到中立冷靜地對真相進行辨析了。

    其實,《明鏡》周刊這種渲染中國威脅、宣揚反華主張的趨勢,早在2006年9月11日出版的那期《明鏡》中就已經昭然若揭。2007年《明鏡》「黃色間諜」這一期的出版日與默克爾訪華日期相巧合,而2006年那一期的出版日恰為「9?11」周年紀念日,《明鏡》以中國兵馬俑為圖作封面,以「來自遠東的入侵——為富裕進行的世界大戰」為封面標題,向讀者宣揚與副標題同名的一本書中的內容。

    該書作者叫加保·施泰因加特(Gabor Steingart),是時任《明鏡》柏林分部的主任,多年來一直被德國媒體認為是當時《明鏡》總編奧斯特今後的繼任人。此人在其所著《為富裕進行的世界大戰——權力和財富將如何重新分配》一書中,極力宣揚來自中國、印度等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威脅,將一直在不斷增長中的全球財富渲染成是固定不變的蛋糕,聲稱西方工業發達國家都面臨著來自中國、印度等亞洲發展中國家對富裕的搶奪,正在面對著一場「為富裕進行的世界大戰」。

    施泰因加特在書中主張工業發達國家應借鑒在冷戰中建立起來的軍事北約,通過北大西洋經濟合作共同構建一個「經濟北約」來對付來自中國的經濟威脅。

    周堅說,在《明鏡》的自拉自唱、努力推銷之下,該書出版面世之後,立即成為德國的暢銷書。他當時也買了一本,細細閱讀了一遍,發現書中瀰漫著種族主義的邪惡理念。施泰因加特在其書中明確地以人種為劃分,將黃種人的亞洲描寫成對人口正在萎縮的西方白種人世界的威脅。而根據德國好幾個專門的社會調查報告顯示,德國民眾中有四分之一明確敵視外國人。在這樣的社會土壤中,施泰因加特《為富裕進行的世界大戰》一書以及《明鏡》「黃色間諜」等報道,都是極具煽動性的。記者注意到,該書的封底最上方一行紅字赫然寫著「亞洲的崛起是我們的衰落」。

    周堅在《對「沙粒原理」一文之分析》中指出:「學習過國際法和愛好和平的人都應知道,煽動對任何一個主權國家發動戰爭的行為都屬於國際刑事法院所應追究的戰爭罪。儘管加保·施泰因加特沒有直接提到以武力對付中國,但其煽動對中國的敵意是極其危險的、有害於中德兩國政府與民眾友誼互信的,是不符合聯合國憲章精神的。在《為富裕進行的世界大戰》一書出版以後,上任不久的默克爾總理將加保?施泰因加特請到了總理府,就對華政策問題與其進行了交談。從這一事實可以看出,這種危險的反華敵對意識的宣傳能夠、甚至已對德國的對華政策造成了不良影響,危害到了中德兩國政府間的政治互信。如今,這種反華言論已經將其矛頭擴散到針對海外華人少數民族群體以及中華傳統文化領域,其已經造成的和今後還會引發或蔓延的對中國以及華人族群的危害不能被低估和輕視。」他認為,如果動態地觀察《明鏡》周刊反華報道的發展趨勢,以及德國社會精英中部分人士的「冷戰」思維和種族主義傾向,就不難看出,《明鏡》「黃色間諜」這一辱華反華報道,其實是德國反華媒體打向全體海外華人的「新麥卡錫主義」的發令槍,是為德國對華戰略的政治轉向作輿論準備的。

    事實上,《為富裕進行的世界大戰》一書出版后,默克爾政府於2007年初正式向美國提出了建立「北大西洋經濟合作」的構想,並將此作為2007年6月6日在德國海利根達姆召開的八國集團(G8)峰會的一個重要議題,初顯德國默克爾政府聯美遏華的端倪。而《明鏡》「黃色間諜」這一報道出台後不久,剛訪華完畢回到德國不久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就突然宣布將接見達賴喇嘛,並不顧中國政府的反對和德國歷史上歷屆政府總理不接見達賴的政治傳統,於2007年9月23日在總理府接見了達賴,公然挑釁中國的主權,造成了中德兩國建交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外交關係倒退。接著,當年10月下旬,德國最大的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又通過了敵視中國的亞洲安全政策文件。德國政府聯美遏華、聯印遏華的政策開始從台下走到幕前。



來源:人民網-《環球人物》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32

主題

1461

帖子

31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1
沙發
零下三度XII 發表於 2009-6-30 01:47 | 只看該作者
麥卡錫主義說明一個問題:共產主義在西方是洪水猛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1461

帖子

31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1
3
零下三度XII 發表於 2009-6-30 01:47 | 只看該作者
為啥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都反對共產主義?而共產主義國家都是混亂,貧窮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4
zjd713 發表於 2009-6-30 03:00 | 只看該作者
為啥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都反對共產主義?而共產主義國家都是混亂,貧窮的?
零下三度XII 發表於 2009-6-30 01:47



發令槍一響,一條狗兒衝出了起跑線,我情不自禁的喊了一聲:三度,加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6: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