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場面凄涼:在北京開店鋪的韓國人紛紛關張回國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6-20 21: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李載學惆悵地回憶起好朋友跟中國說拜拜的那個夜晚。那有些像是國際經濟危機的受害者「最後的晚餐」。如今,這種凄涼的告別儀式仍在中國的韓國人社區不斷上演。

幾個月來,李默默地看著朋友在北京望京開的餐館走向倒閉,顧客不見了,賬單越積越多。 後來有一天,他的朋友打來電話說:結束了。他告訴李,他要回家。

「我們喝了燒酒 ,談論了很多。 」李回憶了他們的臨別聚會。「我的朋友不想離開中國。但他沒辦法,因為待不下去了。 」

對於那些生活在國外的韓國人來說,韓元暴跌使得原來容易負擔得起海外生活變成了虧損的嘗試。韓元被認為是亞洲最弱的貨幣,在2008年3月金融危機襲來之前,130韓元可兌換1元人民幣。一年後幾乎翻了一倍,230韓元才能兌換1元人民幣,近來韓元匯率才有所走強,達到180韓元兌換1元人民幣。

吸引韓國人選擇在北京上大學,是因為這裡較低成本的學費和生活費,還有質量優秀的學校。而韓元貶值意味著留學成本急劇上升。

從房租到用來做韓國泡菜的大白菜幾乎都在漲價。於是,成千上萬韓國人陸續離開中國。自去年秋天以來,北京望京地區7萬韓國人中已有2.5萬回國。在上海,去年1月以來10萬韓國人中已有1/5離開。在沿海城市青島,一些韓國企業主悄然消失,而中國的工人卻沒有得到報酬。

「企業或餐館倒閉了,所以人們離家出走。 」一個在望京受歡迎餐廳的經理說。 「我還聽到有人自殺了。因為來中國之前賣掉了在韓國的家,所以他們沒有地方可去。」

漢城和北京在1992年關係正常化,不久韓國人逐漸開始來到中國,但大部分是在近幾年裡搬遷過來的。

受韓元貶值打擊,受災最嚴重的是那些依靠同胞、面向韓國人的小型韓國企業的客戶。這造成了痛苦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首先是學生和工人離開,接著是依賴對這些人服務而創利的企業。

[next]

一度繁榮的望京零售商業區,如今冷冷清清,到處都掛出「出租」和「停業」牌子。被稱為noraebangs韓國人開的卡拉OK廳也空蕩蕩。曾經每天拉韓國婦女到蔬菜市場的計程車如今都停放著。較富裕的家庭已減少雇女傭服務。 。

韓國人的出走,也影響到了中國人。公寓空置率飆升。租金下降了25%,使業主們也步履艱難。

一些在北京的韓國人感到有點沮喪。

韓國人金孝珍2007年跟丈夫一起在望京開了一家韓國餐館。她說:「我們那麼努力在這裡留下印記———看著它被抹去讓人難受。」金的經歷在韓國小企業家中具有代表性。她幾年前來時,望京一片繁榮。社區在首都機場附近,方便快捷。它還有低租金和良好的學校。韓國人曾佔到餐館顧客的70%,每天晚上就餐高峰時都要排隊等候。然後到去年11月,生意下跌到了底部。

「以前沒有聽到哪個朋友要離開中國。現在,有將近一半的人要走了。」她說。韓國人因為競爭的關係,從來不會公開談論他們的業務及財務狀況的好壞。但是後來有一天,他們宣布已經受夠了。有很多在望京的韓國餐廳最近關了門。

「現在每當韓國餐館老闆見面,談的總是如何的艱難。」 金說在最近的一次午餐時間,當時只有很少的人在消費。「我們是韓國人,與韓國是完全掛鉤。如果韓國不好,那麼我們也不是很好。」

為了避免倒閉,金和她的丈夫改變了策略。他們把消費對象轉向了中國的客戶,現在中國人佔到了餐館顧客的70%。金和她的丈夫說,他們正在致力於留在北京。但是,像其他留在中國的韓國人,他們在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

餐館老闆李說,他得比以前更努力,但日子不那麼有趣。現在已喝不起美國威士忌,改喝便宜的韓國燒酒,以前常做足底按摩,現在也不做了,「按摩屬於奢侈,沒有也能活下去。但沒雞蛋、蔬菜或醬湯,就活不下去了。」李已在北京待了15年,經歷過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他認為這次更糟,「那時候沒有那麼多的韓國人在這裡感到痛苦。」

所以李對韓國人做出呼籲:「要離開,因為沒有工作,沒有錢。但是每個人的狀況都是相同的。你留下,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他說。「但是你必須得比以前更努力。 」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0

主題

932

帖子

26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4
沙發
GZHK 發表於 2009-6-21 10: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 19: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