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于丹在"愛城市,愛生活"世博青年論壇上的演講全文

[複製鏈接]

4

主題

13

帖子

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綠_茶 發表於 2009-4-24 00: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首場公眾論壇—「愛城市,愛生活」世博青年論壇於4月11日在日本東京舉行,這標誌著上海世博會公眾論壇的正式啟動。


本次論壇的話題圍繞城市青年的幸福感展開,邀請來自中日兩國的演講嘉賓以及青年代表就這一話題各抒己見。日本著名經濟學家竹中平藏和中國著名學者于丹分別做主旨發言。在專題討論的部分,中日兩國的各界嘉賓將從「城市·未來」、「城市·人文」和「城市·青年」等不同角度更為深入地探討城市青年打造幸福生活的話題。以下是于丹的演講全文:


謝謝大家,尊敬的崔大使,楊市長,尊敬的各位朋友們,非常榮幸接到這一屆主題論壇的邀請,能夠在這裡跟大家分享關於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狀況下城市與青年生活的主題。我自己的身份是大學老師。在大學里大家現在都在討論畢業生的就業。大家都想留在城市。但是今年畢業的學生都陷入了一種焦慮之中,因為入行的門檻越來越高,入行的薪水越來越低,大家都在競爭中。


我們來開始這次的青年論壇活動。2009年對世界,對青年意味著什麼呢?我作為老師經常被我的學生問到一個問題,就是一個人到底有什麼價值?當他學習了豐富的知識的時候,面對社會有的時候會趕上運氣好的時候,有的時候會趕上運氣差的時候,運氣不好的時候怎麼評價自己呢?佛教禪宗故事中有這樣一個例子,一位弟子去問老師,他說,「老師,一碗大米到底是多少價值?」


他的老師跟他講,「一碗米,要看放在什麼人的手裡,如果是一個家庭主婦,她摻一點水做成一碗米飯就是一塊錢的價值;如果是一個動動腦子的小商人他把這個米再浸泡一下,用粽葉包成四五個粽子就會更有價值了;如果更有頭腦的商人把它發酵賣成酒,那一碗米可能是十幾塊錢、二十幾塊錢。」借這個故事告訴大家,青年問當下的世界,問問自己這碗米在自己的手裡會怎麼樣經營?


所以今天我想發言的主旨叫做「用東方智慧建構人生價值」。


我非常高興這屆論壇的首場是在日本。 說局限性,其實局限局限就是一個人格局太小,所以被自己所限。局限性的東西從來不是你的對手給你設置的難題,而是自己獸困于格局,我給青年的建議就是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學到什麼樣的專業、技巧都不是最重要的,給自己一個最大的格局。東方所有哲學其實都趨向於相同的源頭,那就是儒家、道家和佛家。我們經常稱之為儒、道、士三家構造了中方哲學的源頭。


我們經常稱之為儒、道、釋三家構造了中方哲學的源頭。我想中國和日本在這個觀點上是很相近的。大家可能會講儒、道、釋是幾千年前的東西,對於今天的大學生青年人還有意義嗎?簡單說,這三者在一個人的生命中可以說是一個坐標體系,中國人主張勝於弊,在現代生活中讓我們按一個儒家思想的指引做一個聖賢,每個人都先要實現他的社會人格。


第二句話叫做神於天。同時要向道家那樣在天空上做個神仙,這是我們的第二重人格,就是人的自然人格,社會人格是我們穿職業裝的時候,自然人格是我們穿休閑裝的時候。


第三句話叫做誠於心。在東方佛教中,人心對生活的瑣事,有感覺,有悟性一下子就會悟出了一個道理,所以只要有一個心在,不一定要燒香拜佛,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成佛之路。在我們中國文化裡面講天、地、人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如果我們腳踩大地做儒家,頭頂蒼天做道家,而人心之中感悟到佛家的頓悟,那麼儒、道、釋就變成我們每一個當代東方人的生活方式而已。


在我看來它不是一種深奧的學問,不需要完全做系統的研究,對我們大眾來講它只是一種生活方式。它是現在活著的一種生命格局。 對於金殿的大學生來講怎麼建立這個體系呢?首先來說儒家。儒家提倡一個人承擔責任,用中國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話說,「士,不可不弘毅」。一個知識分子受過教育不能不在社會上擔當責任,弘揚他原來的志向。任重而道遠,這個人的責任是重大的,道路很遠。責任有多重呢?他說,「仁以為己任」,以仁愛天心作為自己的責任。路有多元呢?「死而後已」,到死才算完。這就是中國儒家的思想,仁愛是中國和日本共同尊重的人文理想。包括日本朋友見人真正發自內心的恭敬和禮貌都跟「仁愛」相關。


所以一個年輕的學生進入社會的時候以東方的哲學、儒家的使命擔當來修正自己的人格。我曾經見過這樣的現象,一個讀到博士甚至博士后的拿一等獎學金的畢業生,在職業崗位上不一定懂得要準時,不一定懂得要禮貌,不一定懂得要去多吃虧,反而會識才傲骨,覺得我是個尖子,如果你不中用我我就要到搬到另外一個地方去。所以說專業教育的發展並不一定能夠取代社會的公益操守,也就是說在當代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日本,我們面對危機,青年們總是在強調就業的艱難,但是可以反過來問一問我自己的生命是什麼樣的呢?我跟社會發生什麼融合呢?


有一個小故事說得很有意思,社會其實就是一鍋滾開的開水,大概是100度沸騰的水,你想讓它降低溫度那是不可能的。但關鍵是我的生命是什麼,我以什麼樣的生命和100度的水相遇呢?我們做個實驗,眼前三鍋水,我們往裡投入三種不同的東西你會得到什麼結果?第一鍋水裡面放的一隻生雞蛋,第二鍋水裡面放一根生胡蘿蔔,第三鍋水裡面放著一百擔茶葉。水還在煎熬,但是原來生的雞蛋被水煮得硬梆梆,被生活煮硬的人就整天抱怨社會,認為生活很悲觀,人心很險惡。第二個鍋里一根胡蘿蔔,本來很漂亮,很鮮明,但是煮到最後變成胡蘿蔔泥了,這就是被生活煮軟了,事事會妥協,為別人活著,喪失了自己。第三個鍋100擔的茶葉,在水的煎熬中把自己舒展開,自己得到了最大實踐的同時改變了這杯水,它使水變成了茶。


中國和日本都是講究喝茶的。我們喝茶的時候都在悟道,我們的生活就是一碗茶葉嗎?我們可以在接受社會煎熬的時候和它彼此成全嗎?這是今天的青年人應該問自己的問題。我喜歡泰戈爾的詩,泰戈爾說過「我不能選擇最好的,但是我喜歡最好的來選擇我。」這就是一個人心靈的力量可以達到和世界的平衡。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憂傷,有很多迷惑,有很多恐懼,孔子說憂、惑、懼都是我們不得躲過的情緒,但是我們可以使得心中的仁、智、勇和它達到平衡。按照這樣的觀點去完成和諧,堅持和而不同,讓自己去承擔使命,那麼一個人就會在社會上找到安生立命的位置。


第二條路是代價。如果一個人只做儒家,沒有道家,那可能有點自卑,可能會失去自我,但是如果一個人有道家,不做儒家,那就沒有使命。所以要先做儒家,再做道家。孔子說春夏秋冬四季的輪轉有明明白白的法則,「萬物有成理而不說」,世間萬世萬物都有它已成的道理,不必言說。這麼多不言、不說的東西靠什麼理解呢?我想大家還是要安靜下來真正觀察一下,平時大家的工作可能是從開車上班到下班,從下班又到地庫,開到自己家樓里,進入自己的房子,這樣可能一個星期是不見天日的,我們每天穿最好的衣服,拿最好的公文包,過著整天不見天日的日子,其實這個時候需要我們懂得道家,需要讓我們自己能停頓下來熱愛自然。因為自然給我們生命的標準永遠比這個社會更有意義。


《莊子》的書裡面說了一個故事,比如一個人是一棵樹。世博會的吉祥物從森林小子到森林爺爺,一個人的生命可以是一棵樹。莊子的弟子找到他說,樹長大了之後就會成廢物,莊子跟他講那是因為我們人有很多標準的規格,比如說一棵樹長到一圍、兩圍大家說好,這個標準件可以拿回家做拴繩的莊子,長到七圍、八圍大家說它太值錢了富人家做棺材的棺材板需要大木材,再長到20個人要合抱才能抱得籠的一棵大樹那它沒用了,任何人不會用它做傢具,它的就要廢掉了。莊子說一棵樹真的長了這麼大它就成了神木了,大家有什麼茶歇和聚會都會到大樹下面,這棵大樹保護著人們的歡樂,讓大家休息和停頓。所以莊子說我們每個人都會按照社會的標準件來規定自己的生命,讀了小學可以做什麼,讀了大學可以做什麼,讀了大學可以做什麼,但是我們能把自己養成一棵神木嗎?所以我說道家不消極,它讓我們一個人的生命進入宇宙自然得以超越,真正審視山川中的大霧。但是我們能把自己養成一棵神木嗎?所以我說道家不消極,它讓我們一個人的生命進入宇宙自然得以超越,真正審視山川中的大霧。


前兩天我在賞櫻花,我看到有老人、孩子和情侶在水面上泛舟,我想當時任何的攝影繪畫都不能再形容,只有這一刻我們在櫻花飄落的時候才能感到它的那種快樂。 希望大家不要因為經濟危機而忽略了這種春花秋月的美好。這是關於道家的體系。


第三點是關於佛家。今天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信基督教,天主教。大家看一件事情忽然而來的時候,我們會聽到西方人會喊「Oh,my god」,但是中國人會喊「唉,我的媽呀」。我們看日本的電影,日本的小說,倫理親情就是母親和家的力量是可以替代神存在的。所以東方人是有自己心中溫暖的依託,也就是說我們今天不需要這麼多年輕人拜佛,只需要它知道佛是一顆寧靜的心,感悟自己的聲音。有一個故事說的好,不要以為佛都是靜默的,出家以後就不管人間事了。


在一座小廟裡面端端正正一座佛像,底下是高高的台階,每天有很多人踩著台階拜訪,但是做佛像的花崗岩和做台階的花崗岩是從同一座山上取來的,久而久之這些做台階的兄弟對這個佛像很看不起,我們都是一塊山上的石頭,憑什麼大家踩著我們去拜你呢,你到底有什麼不同?這個時候佛像講了一句話,他說:「看,你們每個人才經過幾刀呀,就有了現在的崗位,而我是千刀萬剮終成佛」,其實這個故事就是今天我想送給今天中國、日本所有面臨經濟危機的大學生們,也許今年你畢業去求職,這是你生命中的第一刀,不要指望方方正正的就能得到崗位,那個崗位只是台階。你想要成佛那就得要千刀。其實覺悟的本意就是看見我的心。一個人真正見到自己的心靈才悟,而不是我們用Google和百度去了解整個世界,這個世界沒有心靈搜索引擎,它還是要靠自己去修鍊的。所以我說儒、道、釋這是東方哲學遙遠的源頭,我們今天這麼短的時間內不可能把它完全講下來,但是我想說它和每一個人相關,它是我們活在當下的方式。


在這裡,我希望有更多人帶著發自內心的笑容,因為有一顆心在就不怕零亂的世界。 儒、道、釋組合在一起,我們再用一顆心來看這個世界那會是什麼樣的關係呢? 最後說一個小故事,曾經有一個哲學家每天在研究一個命題,就是人和世界是什麼關係?就是世界綁架了人的意志,還是人去改變世界呢?一直想不清楚。有一天他自己在寫論文的時候,他很小的兒子在旁邊搗亂,隨手翻了一邊的舊雜誌,那是一副世界的地圖,他把這張圖翻過來扯成很多的碎片,拿來一卷膠帶,跟孩子說到旁邊的房間把這個拼圖拼好,如果拼好了爸爸就給你錢。這個孩子安安靜靜地就跑了,結果爸爸還沒有寫到20分鐘,這個小孩就拿著一張破爛的地圖跑過來跟爸爸說都拼對了。這個哲學家拿過來一看大吃一驚,完全拼對了。他說,「我把整個世界已經撕得這麼破碎不堪,你怎麼這麼短的時間就能恢復呢?」結果小男孩說,「爸爸,我發現了一個秘密,你這張地圖的後面是一個人的頭像,我當然不知道這個世界長成什麼樣子,但是我知道一個人長成什麼樣子。你把這個世界撕得這麼碎,我怎麼知道哪個洋靠著那個洲,所以我把它翻過來了,照著鼻子和眼睛拼。」當一個人是正確的,那麼這個世界也一定是對的。這個故事不僅讓這個哲學家得到了答案,我想它也會讓2009青年的心得到了答案,世界會有危機,會有動蕩,文化不能改變世界的變故,但是文化改變我們面對世界的態度。 所以,世博會是世界的,只不過是由中國承辦的。中國希望在這屆世博會上傳遞一種態度,傳遞一種笑容,傳遞一種信心。讓我們有一個更好的世界,更好的未來,讓所有的青年因為看見自己的心在,按照心靈的方向把自己的頭像拼接好,那麼我想他的未來,他的世界一定是正確的。 祝福大家,謝謝大家。
竹雨松風琴韻,茶煙梧月書聲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沙發
NYLASH 發表於 2009-4-25 13:23 | 只看該作者
于丹像曲輕音樂 輕鬆但也收到啟迪和鼓勵 謝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22: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