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捕時的哈立德·謝赫·穆罕默德 。 新華社今晨供本報特稿 美國媒體20日援引剛公布的政府文件報道,中央情報局特工對「9·11」主犯哈立德·謝赫·穆罕默德在一個月間施用水刑183次,另一恐怖嫌疑人阿布·祖貝達受水刑83次。 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16日下令,公布4份關於中央情報局審訊手段的絕密司法備忘錄。其中一份記載道,哈立德·謝赫·穆罕默德在2003年3月遭到183次水刑「伺候」。他被認為是「9·11」恐怖襲擊策劃者,於2003年3月1日在巴基斯坦被捕。 另一名遭到多次水刑的恐怖嫌疑人為「基地」組織高級成員阿布·祖貝達。備忘錄記載,他在2002年8月遭至少83次水刑逼供。他於2002年3月28日在巴基斯坦被捕。 所謂水刑,指的是將受刑者綁在活動板上,置於水盆上方,施刑者將其頭部所在一邊翻入水中長時間浸沒,模擬溺水瀕死時的狀態,擊破受刑者的意志防線。 奧巴馬下令公開的備忘錄中,只有一份時間標註為2005年5月30日的記載了這兩個數字,其他3份中,這兩個數字已被刪去。美國主流媒體上星期在作相關報道時,並未提及這些數字。 一些政治博客上周末「精讀」備忘錄,發現其中玄機,水刑次數由此曝光。 新「發現」的信息讓美國媒體很感興趣。福克斯電視台就此求證前總統喬治·W·布希任期最後兩年出任中央情報局局長的邁克爾·海登。海登拒絕回答,並稱他認為這一信息眼下仍屬保密範疇。 以奧巴馬上任為分界線,美國政府對水刑的態度出現180度轉彎。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后,布希授權中央情報局在審訊「基地」組織嫌疑人時可用「水刑」。布希堅稱,這一手段不算酷刑。 奧巴馬於今年1月下令,要求所有政府機構在審訊恐怖嫌疑人時嚴格遵守陸軍作戰手冊的審訊條例,禁止使用「水刑」等嚴刑逼供。但他拒絕起訴以前實施這些酷刑的美方人員。 奧巴馬20日來到中央情報局在弗吉尼亞州蘭利的總部。他說,不能使用這些刑訊手段的確讓特工們的工作難度更大,但這是美國必須遵守的準則。 最新曝光的信息對酷刑逼供效果提出質疑。一個月內在一個人身上用了上百次,水刑在榨取有效情報方面似乎效率不高。至少,採用其他手段也可以達到同樣效果。 一些先前曝光的信息支持這一論點。《紐約時報》19日以不願公開姓名的情報官員為消息來源報道,阿布·祖貝達被捕后遭受一些嚴厲審訊手段,如強制裸體、關入冰冷囚舍、剝奪睡眠等。這些刑訊手段迫使他「招供」不少信息。當時,審訊者認為已將他「榨乾」,不過中央情報局總部認為阿布·祖貝達還有「料」,下令使用水刑。阿布·祖貝達在水刑之後沒能提供更多信息。最新公布的備忘錄中有一個註腳支持這一說法。該註腳說,針對阿布·祖貝達的最嚴酷逼供手段「不必要」。(新華社 王豐豐) 本報綜合報道 據俄羅斯《每周論據》周刊日前報道,安裝在國際空間站美國太空艙的俄制馬桶工作出色,讓美國宇航員感到非常「方便」。不久前返回地面的美國宇航員邁克爾·芬克介紹了使用后的感受。根據《每周論據》掌握的資料,美國為解決太空「方便」問題向俄支付了1900萬美元,是名副其實的「高消費」。 據悉,從俄羅斯進口太空馬桶要多支出50%的費用,美國之所以如此不惜「血本」,原因是俄在研製生命保障系統方面經驗極其豐富。 太空馬桶與普通馬桶有巨大差異,例如裝有專門固定雙腳的組件,否則「方便」時產生的反作用力,會讓宇航員非常「不方便」。 在太空工作有一個性能良好的「方便」設施很重要。2008年5月,國際太空站的廁所曾經發生故障——電機風扇停轉、尿液收集器不時出現故障,不但讓宇航員們很不方便,而且異味也不易散去。無奈之下,美「發現」號太空梭緊急升空,幫助宇航員解決「方便」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