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網友觀點:世界空軍排名:以2法3,中國第8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4-21 14: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空軍於1949年11月11日成立后,歷經幾代人的艱苦努力,如今已經在裝備上和作戰效能上有了質的飛躍,殲10的列裝,更為空軍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隨著信息與火力的高度融合,傳統的機械化火力戰開始向聯合信息火力戰躍升。信息化武器系統在戰場上大顯神威,呈現出精確化、智能化、微型化、隱身化和無人化的發展趨勢。部隊編製小型化、一體化,具備了多維聯合信息火力打擊能力。我們的理想是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的、裝備有高技術飛行器、先進精確制導彈藥和作為「力量倍增器」的輔助性飛機的現代化空軍部隊,並且在指揮、控制和情報能力上形成網路化,從而使得空軍可以在「信息化條件」下進行戰鬥並打贏一場高技術戰爭。新的解放軍空軍將整合輔助系統(如空中預警飛機、空中加油機、情報收集飛機和電子干擾機),以此提高戰鬥飛機的效力,並增強作戰打擊範圍。強大的信息作戰能力需要一體化的信息支持能力作基礎。數字化、網路化、自動化、智能化的信息技術全頻譜地向作戰領域滲透,全維信息感知、實時信息傳輸和智能信息處理開始高度融合,構成了一體化聯合信息作戰能力是我空軍目前所追求的最佳境界。目前我空中作戰裝備形成多代並存,高,中,底檔搭配的局面,從而使我空中力量在與世界霸權國家強強對話中,做到」以優制優」.不論在什麼條件下的中國空軍未來一定會向綜合體系延伸,不拘泥於單一兵種的訓練整合。隨國家整體綜合實力的變化變動表現出快速反應能力。

    空軍應結合自身優勢成為既可獨立作戰的兵種,又應具有參與海陸空整合作戰並配合整體層次梯隊的能力,這才是未來空軍訓練於發展的必然。單一科目的訓練似乎以成為過去。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的限制,在現實中形成這種空軍參與並配合整體訓練還有一定的實現難度。 西方國家和我們周邊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家一直高度關注我空軍在戰時的作戰能力,他們從我空軍的裝備、數量、質量、歷次軍演中空軍所扮演的角色和在演習中所發揮的作用和出戰頻率,加以分析,得出了各種結論。基於此,請各位網友評論,根據我空軍現行裝備質量、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能力、實戰經驗、空軍的訓練水平、飛行員素質、維護保養等、軍機的先進性、擁有數量的多少(戰鬥機,轟炸機,預警機等);(因這幾點很難得到真實的數據,有些數據是以前的,還有,例如素質就不可量化,參考一些網上數據等等),我們作為每一個有責任心的中國人在對待這樣一個現實的問題上、在對待中國正在努力振興的空軍問題上(我們的空軍起步晚,起點低底子薄),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自大。我們的空軍在未來的戰爭中能否有效的和海陸軍協同?能否保證我領土、領空、領海的安全?能否對敵目標實施精確的打擊,成為我國防體系中的中堅力量、堅固盾牌。特別是目前我們所面臨的不穩定周邊環境和複雜的世界局勢,準確找好自己在未來可能存在的戰爭中的定位是實際需要的,所以需要客觀的加以分析



    1、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國際軍控及裁軍組織2008年度世界軍事實力排名:
中國的綜合戰爭實力排世界3位(美、俄、中)
綜合軍事力量排世界4位(美、俄、法、中)
常規軍事力量排世界7位(美、俄、法、英、德、日、中)
核軍事力量排世界5位(美、俄、法、英、中)
陸軍軍事力量排世界2位(俄、中、美)
空軍軍事力量排世界6位(美、俄、法、德、英、中)
海軍軍事力量排世界6位(美、俄、英,日、法、中)
    2、中國三軍中空軍最弱:世界空軍最新排行榜中國只居第八
偶然看到個世界空軍排行榜,細看卻發現主要是以戰機數量作排名,裡面排第一的是美國,這無爭議,但第二第三為俄羅斯和中國則有點不太認同,尤其中國,居然將大量的殲五/殲六,老殲八/殲七(排除比較新型的蘇27、蘇30)出來充數,數量優勢就能證明你的戰力?還有你的訓練水平,據說以前我們空軍花大資金買回來的蘇27/30訓練最多的就是轉場,所以拿了N年的世界空軍安全飛行第一!所以不再單純以戰機數量論名次,主要以下面幾點作評定:    
第一名:美國,作為當今世界的唯一超級大國,無級論它的先進戰機數還是實戰經驗,又或是軍工實力等等,第一名毫無爭議!
第二名:以色列,公認的空軍強國,從立國之始就一直在血與火中生存,創立過空戰史上的數個不朽經典戰例,它的飛行員的素質,戰鬥經驗之豐富,戰力之強,也只是僅次於美國,它的軍工實力雄厚無比,是小國家大空軍,具超級大國的風範,比那些二三流的大國空軍差不到那裡!它的先進軍機相對法國略少,但實戰經驗卻遠超法國,訓練水平/飛行員素質比法國也只強不弱,空軍戰力總體上比法國略強一點! 
第三名:法國,驕傲又特立獨行的高盧雞,它的幻影與陣風戰機獨樹一幟,空軍實力相當的強,只是實戰經驗過少,其它方面與以色列大概相當,所以空軍戰力下降排第三位。 
第四名: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老底子,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底子還算雄厚,只是一直為經濟問題所困。人才流失嚴重,訓練、戰機研發更新、維護等一落千丈,戰機基數雖大,雖然近期傳聞老毛子第五代戰機要出爐,但不等於戰力就強,即使近年來在普京領導下大有起色,有重振北極熊雄風的趨勢,但空軍戰力已經大不如前,勉強排居第四。 
第五名:日本,它的軍隊號稱什麼"自衛",但它的軍力遠遠超出自衛範疇!它的空軍訓練和素質均屬世界先進水平,尤其它的F15(200多架)保飛率,據說比它的主子美國還高,加上高素質的飛行員,悍不畏死精神(看它歷史上的"神風攻擊"的瘋狂就可知一二),戰力相當的兇悍.所以綜合應排第五。 
第六名:英國,作為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顯然已經日落了很久,過去世界排得上號的先進戰機一架也沒有( "狂風"和"鷂"不見得性能有多強),直到近年來才裝備了少量颱風,但一直緊跟在山姆大叔後面做小弟,有老大的照應,應排第六! 
第七名:德國,無可否認,它的人員素質等絕對是世界一流,可惜現在的德國已經不是二戰時的德國,雖然現在的德國人還是一樣的嚴謹和堅韌,但它的先進戰機數量過少,等它大量裝備颱風后將會改變它的名次! 
第八名:中國,它經歷的風風雨雨實在太多,從新中國立國之初起就危難不斷,尤其十年浩劫,即使後來多年也是一直以政治挂帥,號召以XX思想戰勝敵人,空軍的戰略思想,空軍裝備,空軍訓練實在...實在太那個,落後世界太多!直到海灣戰爭平地一聲驚雷,將高層震醒,大力引進蘇27/蘇30,但周圍敵人太多,只能勉強自保,進攻能力卻遠遠不足.直到近年來殲十一自製成功,殲十/太行發動機橫空出世,中國空軍的腰桿才開始硬了起來,可謂潛力無窮,前途一片光明,暫排第八。 
  上面的排名只是暫時的,如果俄羅斯經濟一上來,就能輕易奪回老二的位置,又如英/德二國,颱風一旦大量裝備到位,小日本的位子就坐不穩!也不一定就說排名前的就必定能打贏排名在後的,只是看表面作排名,國家之間的秘密太多,未開戰到最後結果難料。以上排名也有個人喜好在內,以色列可能就未必會比俄羅斯/法國的強,但以色列的空軍是在戰爭中打出來的,歷經戰火考驗,它的空軍表現有目共睹,戰力實在太強,我只認為,戰火是檢驗空軍的唯一標準!
    3、中國空軍排名第幾?
     中國空軍實力排第幾位美國無疑的當然是世界十大空軍國排行榜的榜首,美國的空軍以第一線而言,大約有3,600架左右,包括900架的f-15、2,000架的f-16、150架的f-4、140架的a-10密接支持攻擊機、約150架的f-111、和若干的f-117a,另外尚有使用已五十年的高齡b-52遠程戰略轟炸機50架,新式的遠程戰略轟炸機b1及b2約有20餘架,現研發的f-22原型機若干架,美國空軍除了布置在本土以外空軍,在歐洲德國、英國,亞洲韓國、日本及其屬地關島、賽班島均有駐軍,其空軍的規模均大於海、陸軍。在美國海軍方面,目前約有1,500架第一線戰機,包括450架f-14熊貓式戰鬥機、450架f/a-18空優及攻擊戰機、450架a-6e攻擊戰機、及約100架ep-3、e-2鷹眼電戰機及50架a-10海盜式攻擊機,海軍陸戰隊約有600架戰機,含300架f/a-18空優及轟炸戰機、200架av-8b英制的垂直起降戰機及100架各式支持電戰、偵測戰機。故整合美國三軍戰機的實力,確實遙遙領先世界各國,尤其其戰機的壽命比較其它九個國家,除b-52遠程戰略轟炸機50架算高齡外,其餘乃是算較新式。
  俄羅斯當屬排名亞軍,儘管蘇聯已經解體,分為十五個國家,烏克蘭、哈薩克等大國,分別擁有前蘇聯的戰機,但俄羅斯第一線戰機,目前約有2,900架包括500架mig-23、mig-25的110架、mig-29的450架、su-27有150和若干架su-30戰機均屬空優戰機,對地攻擊機以mig-27的600架、su-17及su-20有300架、su-24有480架、su-25有340架。俄羅斯第二線本土防衛戰機也約有2,000架,若再加上約300架海軍su-24鐵匠式戰機,其總共空軍戰機約達5,200架,雖然俄羅斯近年經濟景氣不佳,許多戰機都被封存甚至兩三年內不到十架新戰機服役,實際運用出勤率可能未達半數,但俄羅斯事實上仍然是空軍的大國。
  排名第三者當屬號稱擁有4000架戰機的中國,目前中國因台灣第四代戰機的更新完成成軍及台海局勢的日趨嚴重,緊急向俄羅斯採購su-27、su-30,並通過向俄羅斯取得su-27生產許可證加緊製造國產型j-11,以及中國與以色列研發j-10的批量成軍,國產飛豹的下線成軍,j8-i及j8-ii型、新式改良j8-m約有120架,500架勉強堪用的j-7,所以說能負擔第一線戰鬥任務的飛機已達900多架。另外數千架老舊的j-6、強5、轟6、轟7在日後的台海戰爭中,還是有著很大的威力。
  排名第四但真正被視為第三名應該是法國,儘管她的第一線戰機有650架,其中幻象戰機約有500架,mirage2000各型最新銳佔200架,其餘以f1居多,而其六百五十架戰機都能執行空優及對地攻擊雙重任務,而真正據對地攻擊任務為150架美州虎對地攻擊機。法國海軍尚有12架美製a-7攻擊機及38架超級軍旗式艦載機,另外尚有作支持戰機的阿爾發噴射教練攻擊機150架,合計總術800餘架,法國空軍除目前加強更新f1戰機為mirage-2000n等各型外,新式的飆風型戰機已研發成功進入量產中,台灣對達騷公司的飆風型戰機充滿興趣!
  排名第五,六以英國和東、西合併的德國在仲伯之間,英國以龍捲風式空優戰機為主力,約有300架,對地攻擊機有美州虎5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60架,鷹式攻擊戰機150架,英國海軍則有4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總計在600架以上,最進與德、西聯合開發歐洲聯合戰機」efa英國將引進250架左右。西德原有200架f-4戰機、240架龍捲風式空優戰機和150架阿爾發噴射教練攻擊機,加上東、西合併后,大部份東德舊式的米格機已淘汰,只保留24架空優的mig-29。德國海軍有100架龍捲風式空優戰機,不過全部都屬岸基式戰機,其任務負責對德國艦隊作空中支持任務,也和英、西聯合開發「歐洲聯合戰機」efa將引進200架左右,其總計也在600架以上。
  排名第七是亞洲的印度,印度第一線戰機有650架以上,不過當中有老舊mig-21多達300架,真正主力是法制的mirage-2000n有40架,60架俄羅斯制的mig-29,和80架mig-23,雖然也有90架美州虎戰機但保養不良,數量雖多但戰力遠遜於歐洲各國。朝鮮號稱有700架第一線戰機,若仔細的評估老舊的中國制j-5就有240架,j-6、強5、mig-21也有380架,空有多的數量在質的方面確很差,都是第二代老舊戰機。近期和俄羅斯合作組裝mig-29約數120架左右,但對戰力的提升有限。
  第九名為以色列,以色列的確是空軍的強國,她不但是少數能自行研發新式戰機的國家,第一線戰機至少有600架,包括110架f-4、200架f-16、60架f-15和150架自製的幼獅式戰機及120架美製a-4天鷹式攻擊機,以色列面對環繞四周的有3000架戰機的阿拉伯各國,其空軍由如台灣面對中國大陸一樣表現得可圈可點,其數量雖少於臨近的阿拉伯敵國,但飛行員的素質與戰機出勤,遠非阿拉伯敵國所能比擬。目前以色列的主力戰機為f-15,將來會繼續採用美製的f-22或法制的飆風型戰機或「歐洲聯合戰機」efa,則有待觀察。
  第十位為烏克蘭,烏克蘭從蘇聯解散后留下600戰機,其中精銳的僅有200架mig-29,由於經濟的因素其空軍正在裁減中,估計能保留在第一線戰機,不會超過半數.
(俄)奧斯特里克夫?謝爾蓋伊?尤里耶維奇 飛雪 編譯
     4、中國空軍世界第二?
    當代中國航空工業在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所有航空工業國家中,中國位列第三,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中國軍隊的所有高科技裝備無論科技含量有多高,無論設計工作如何艱難,製造工藝如何複雜,如果預先被國家機器干預,並且高度統籌計劃施行的話,所有這些工作都會很快完成。解放軍空軍的作戰力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二。如今的中國空軍正處在高速發展階段,他們在忍受了長時間沒有新裝備的過渡期后(中國上世紀80年代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軍隊沒有受到重視。),將要面臨一輪大規模換裝以淘汰性能落後的老舊飛機。如果說過去的中國空軍是以量取勝的話,那麼現在的中國空軍正把發展重點更多的放在高新技術裝備項目上,以質取勝成了中國空軍的新策略。
    過去很難說中國空軍具有全天候攔截敵方目標的作戰能力,但是現在中國空軍在裝備了新型戰鬥機和改進后的老式戰鬥機后,其作戰能力大增。中國空軍裝備了殲-10,殲-11(中國自行生產的蘇-27)和蘇-27及蘇-30戰鬥機,還有那些機載雷達、電子設備及機載武器系統都經過重大改進的殲-7和殲-8。21世紀的戰鬥機需要具備雷達自導引和雷達鎖定報警能力,空中加油能力,主動電子干擾能力,戰術偵察能力等等。而中國善於對現有老舊飛機進行這些方面的現代化改裝。在對改裝后的「新飛機」展開新的戰術研究以及改裝工程中的技術和財力保障等方面,中國都走在世界前列。中國空軍的重要補充力量――防空部隊也通過部署先進的快速機動防空武器來提高自身的戰鬥力(中國防空部隊隸屬於中國空軍)。到2010年,中國空軍的整體規模將大為縮減,但是其實際的戰鬥效能則會有很大的提升。
    中國空軍的歷史及其作戰經歷都是很有份量的,中國空軍在歷次戰爭中都向世界展示並證明了自身的實力,如朝鮮戰爭、1958年的台海危機及越南戰爭。但是,從那個時期以後,中國空軍再沒有參加過任何大規模的空戰。從中國官方的年鑒中可以看到這樣的戰果:中國空軍總計擊落了1474架,擊傷了2344架各型飛行器。但是仔細分析這些數據就會發現:其中只有200架飛機是在與中國空軍戰鬥機部隊的空戰中被擊落的;而中國空軍的防空部隊、尤其是地空導彈部隊,卻在歷次戰鬥中共擊落擊傷了近3600架各型飛行器。中國防空部隊經常引以為榮的是在1963年到1967年間曾擊落了5架由台灣飛行員駕駛的RB-57型和U-2型偵察機。1962年10-11月,中國空軍及其防空部隊參加了在西藏高原的中印邊境戰爭,但是雙方都沒有對其空軍準確的損失數據進行解密。在抗美援越戰爭中,中國空軍和防空部隊共擊落6架美軍戰機,這些戰鬥都發生在中越邊境的交通要道上空。值得說明的相關事件是,在1987年10月中越戰爭中,中國防空部隊所屬地空導彈部隊和高炮部隊擊落了一架企圖越境的越南空軍米格-21戰鬥機。而後來在2001年,中國空軍一架殲-8Ⅱ型戰鬥機與巡邏中的美國EP-3型電子偵察機在中國南海發生碰撞,美國電子偵察機迫降在海南島的陵水軍用機場,而中國空軍卻損失了那架戰鬥機和飛行員。這一事件促使中國試圖擴大對一些俄制武器的生產規模,並採用當今世界上最新的加工工藝和科技來對這些武器進行改進。而這些工藝和技術恰恰是俄羅斯由於經濟等原因無法做到的。如對蘇-27,蘇-30MKK,伊爾-76/78,米-17,卡-28和C-300防空導彈系統等等武器的改進。中國對於這些技術裝備的購買加強了中俄利益捆綁式的關係。而且中國和印度的巨額訂單所帶來的資金,不但可以維持俄羅斯本已岌岌可危的軍事工業,而且還為一些新項目提供了資金保障,如俄羅斯準備研發的第五代戰機項目。
    從另一方面來講,中國航空工業過去離奇的發展歷史,往往是通過直接對別國飛機的「複製」來獲得更先進的航空技術並進行仿製。這也導致了中國航空工業的逆向工程能力處於很高的水平。但如今現代化的航空計劃多為國際聯合設計製造,而且航空器的設計和製造涉及多個領域,如材料科學、電子科學、生產工藝等等。而靠過去那種單純的模仿已很難收到完全「複製」的效果了。
    中國空軍的飛機編碼系統
    在前蘇聯時期,蘇聯空軍採用的編碼系統是無法通過飛機的編碼來確定所屬單位和駐地的,正是出於這個原因,中國空軍沒有採用前蘇聯的編碼方式,而是採用了類似於美國空軍的編碼方式。通過賦予飛機一組字母加數字的編號來進行編碼,通過這個編號可以得到這架飛機的所屬飛行團和機場駐地等信息。
    中國空軍通過很簡單的方式來對飛機進行編碼,而且通過編碼能很方便地對飛機進行辨別。大部分飛機的5位固定編碼採用下列方式進行編碼:##YX#X 。第一位和第四位編碼(##)為所屬航空師的編碼,而第二位數字(#)是該航空師航空團的編碼。例如編號為11220的飛機屬於空1師第1飛行團。現在很多專家推測中國空軍共計33個師,目前的飛機編碼只有少部分飛機無法確認,因為一些航空師已經改變或者取消了建制。一般一個航空師有3個飛行團,而位於第二位的飛行團的編號並不代表實際飛行團的數量。而在建立這套編號體制后飛行團的編號也是從空1師的第1團到空50師的第150團按順序排列的。現在33個空軍師已有一些進行了改編,所以有些師的編號已經改變。第一批裝備蘇-27戰鬥機的是駐紮在蕪湖的空3師第9團。這些蘇-27戰鬥機的編號為13X4X。
    中國空軍的戰略和軍事理論
    中國領導人注意到,中國一直被各種軍事力量或是潛在的軍事威脅所包圍,因而有效的威懾敵方一直是中國軍事發展戰略的重點。中國始終圍繞這一重點確定軍事理論、發展戰略,並有效地控制周邊的局勢。而這種軍事思想也是源於中共的締造者毛澤東,並在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如1985年中國就修改了自己的軍事理論和指導戰略,從準備打贏「快速核子戰爭」轉向準備打贏「周邊區域包括領海區域的局部戰爭」。第一次海灣戰爭中美國「沙漠風暴」作戰行動的衝擊和影響,迫使中國重新審視自己的軍事理論,並將軍事戰略重點調整為「打贏高技條件下的現代局部戰爭」。
    中國軍隊的戰略中從未忽視過進攻的作用,中國軍隊在朝鮮戰爭、中印戰爭、越南戰爭、對越反擊作戰以及爭奪珍寶島(中國的名稱)的戰役中,都體現了其特有的急促而又兇猛的進攻特點,但是這些進攻卻被北京描述為防禦作戰。毛澤東很重視優勢兵力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而且給被中國擊敗的對手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澤東的基本軍事思想之一就是「積極防禦」。儘管中國和俄羅斯現階段在「單極世界」里迫於美國的壓力而保持了良好的邦交關係,但雙方仍是潛在的競爭關係。總的來講,俄羅斯目前部署在遠東的空軍兵力,相對於在中俄上千公里的邊境線而言顯得非常單薄,實際上俄羅斯空軍和國土防空軍的作戰範圍並未有效覆蓋邊境地區。
    中國空軍的軍事專家把現代條件下的空戰,以及高技術條件下現代戰爭的戰略思想,都集中在了戰役層面,如戰役戰術和戰術訓練,而忽視了從戰略層面予以總體把握。
    對於自己的任務,中國空軍這樣寫道,「運用航空兵和防空部隊實施一系列作戰行動,按照總體計劃,在具體規定的時間段內完成預定的戰略戰役目標」。1997年3月中國空軍時任司令員劉順堯將軍稱,通過制定新的戰術訓練計劃並針對潛在對手進行攔截,以及在聯合軍事演習中的空戰演練,中國空軍的戰鬥力有了質的提高。
    由於中國空軍得到了很多新型作戰飛機,如蘇-30、殲-10和殲-11B等,中國空軍的建設重點也轉向了對航空器材及武器的防護技術上。早在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后,空軍就迅速實施了修建一系列地下飛機和武器彈藥掩體倉庫的工程。這項工程不僅包括東南沿海幾個省份的機場工程,還包括內地的一些機場。 
    中國空軍的飛行員訓練體制
    在中國空軍飛行員編製中有4類標準,而評定飛行員訓練的標準則包括「服役年限」和「飛行小時」等主要標準。「複雜氣象條件下的飛行次數」和「執行特殊任務次數」成為中國空軍對導航員、通信人員以及飛行和射擊教員進行評估的重要標準。1986年中國空軍公布的數據為:10000名飛行員中約有7%為戰鬥機飛行員,而其中15%~20%的飛行員經過專業培訓。
    1997年中國空軍制定了新的訓練計劃,以適應現代高技術戰爭環境的需要。但在整個訓練過程中,飛行員團隊只有20.7%的飛行員接受過高等教育。這就意味著這樣的訓練計劃難以培養出真正熟練的適應高技術戰爭環境的飛行員。受過高等教育的飛行員成長的時間更長,也是飛行員團隊受教育比例低的一個原因,一般完成4年大學教育的軍官,還要在空軍院校再接受4年的飛行訓練。中國第一批蘇-27飛行員來自殲-8Ⅱ型戰鬥機飛行員,並且由俄羅斯飛行教官執教。據俄羅斯飛行教官透露,中國飛行員起初根本不相信機載雷達的指示,主要還是通過中國空軍一些傳統的不可靠的方法來進行定位。在90年代初期,在中國的機場通常通過在飛行跑道末端安裝緊急制動網,來幫助和挽救那些因飛行員操作失誤而在降落過程中發生險情的飛機。通過中國的公開文獻和新聞出版物可以看到,中國飛行員的年飛行小時數明顯遜色於他們的西方同行。通過與中國空軍有過接觸的一些外國專家的渠道,我們得知最近15年來,中國空軍逐步通過提高飛行員年飛行小時數和徹底改變訓練模式,來提高訓練強度和質量。中國空軍在70年代末期轟炸機飛行員每年平均飛行80小時;戰鬥機飛行員每年平均大概飛行100~110小時;強擊機飛行員每年平均飛行達到150小時。與當時美國空軍飛行員年平均飛行215小時相比,差距很大,而且美軍飛行員每年還要通過現代化的輔助模擬器材接受很多模擬技術訓練。我們發現1997年中國蘇-27戰鬥機飛行員每年大概飛行60到100小時,而且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在殲-7型戰鬥機上飛行而得到的。但是到了2002年蘇-27和蘇-30飛行員年飛行小時數明顯增至200小時,但是其中一些小時數仍是在殲-7和殲-8Ⅱ型戰鬥機上獲得的。
    在中國得到蘇-27戰鬥機后,周邊國家都感到中國的蘇-27威脅到了他們的安全。而且中國擁有蘇-27后,中國空軍戰鬥力的大幅提升對中國周邊國家也產生了心理壓力。眾所周知,越南也向俄羅斯購買了若干架蘇-27飛機,以分析制定反制中國蘇-27戰鬥機威脅的對策。而印度在裝備蘇-30戰鬥機后,仍繼續和俄羅斯簽訂了購置更先進的蘇-30MKI型戰鬥機生產線協議並獲得了生產許可證。
    1996年中國空軍開始組建第一支專門模擬假想敵的專業藍軍——「入侵者」部隊,並在中國東海大規模軍事演習中首次亮相。演習中他們運用機載電子設備進行電子對抗,干擾敵方雷達站,還投射了導彈和制導炸彈。演習表明中國空軍開始注重對演習中模擬空戰的分析,通過運用飛行信息採集系統完成對飛機空戰過程中的數據採集。比如對機載電腦數據和武器控制系統的數據收集等等。通過像西方一樣在模擬空戰中加裝空戰機動測量系統吊艙(ACMI),用三維圖像信息把飛機的飛行狀況實時地發送到地面指揮部,飛行教官和空戰專家可通過這些信息對空戰雙方飛行員進行評估。
    儘管中國空軍飛行員還不能達到美國空軍飛行員那樣的飛行訓練強度,但是這種狀況一直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中國空軍的高層認為,憑藉中國空軍飛行員的機智、靈敏和進攻素養,足以在任何可能發生的危機中做出反制行動,包括在空戰中奪取制空權,為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支援,以及在地面進攻和海戰中為友軍提供有效的空中掩護。西方軍事觀察家注意到,中國空軍開始把訓練重點轉向夜間飛行、轟炸、導彈發射、低空海面突防、快速飛機轉場等科目。而且據有關資料顯示,這些訓練項目佔據了中國空軍飛行員日常訓練量的5%。而且大部分訓練是在類似於台灣海峽那樣的陰天條件下進行的。
    中國空軍飛行員的訓練越來越倚重於現代化模擬飛行訓練系統。中國空軍的模擬輔助訓練系統具有很高的模擬性,不僅能模擬極端真實條件下的空戰、飛行、電子對抗和空中加油等各種訓練科目,還可模擬困難條件下的空戰,如天氣和地形等各方面的困難條件。此外,還可在特定條件下針對不同武器進行專項訓練等等。這些模擬飛行訓練設備針對不同的機型而設計製造,可幫助飛行員充分熟悉和了解飛機,並得到一些「飛行經驗」。 
中國空軍從1985年開始重視和改善中國空軍的戰備水平,1998年中國空軍飛行員飛行時間和訓練強度都達到了歷史性的高度。1998年中國空軍的大改編也伴隨著中國的大洪災而同時展開。中國空軍經過調整后,近66%的飛行部隊進行過大規模遠程轉場的飛行訓練,尤其是惡劣天氣條件下的遠程飛行轉場。這些訓練也證實了中國空軍戰備水平的提高。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0

主題

1850

帖子

17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11
沙發
yoda 發表於 2009-4-22 01:17 | 只看該作者
學到很多,謝謝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9: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