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BILL27 時間: 2008-12-21 00:01 標題: 到底哪最好,看上海悉尼之爭有感
潛水多日,就是不寫帖子,呵呵, 近日看了上海與悉尼之爭,有感而發,說說自己的歸國2月的親身感受。
悲傷的冬季
本次回國,主要的事情是解散國內的公司,經濟危機,投資人撤資,對我們這種以國際貿易為主的公司目前
不是資金的問題,不是成本的問題,而是外部需求的問題,工廠已經堅持了4個月了,美國市場的訂單比往年
減少了60%以上,歐洲的基本港的運費,一個20尺的小櫃3個月前是950,現在是400-450,還經常是只能裝半
船。美國,日本,歐洲,澳洲市場都沒需求,狼多肉少,零星幾個訂單不夠分配,我們的屬下的工廠100%都只
開一個班次了,我們手下的亞洲最大的制釘廠,設備從500台,減到了150台,亞洲最大的玻璃磚廠,每月從出
運150個集裝箱到現在的不到20個。亞洲最大的DIY 五金工具廠,光是本年的最後一個季度,就有1000人休
假,勸退回家,大部分都是農民工,今年的春節,不知道他們怎麼渡過。公司的天津本部在天津的最好的寫字樓
里,但是就在這個4個月間,整個寫字樓的租金從5圓每天每平方降到2.5圓,但是還是有不少公司搬出去了。
回國第一天宣布公司清盤,全體解散,兩周之內清算補償金。散夥會沒有人哭鬧,大家到都很泰然,看來心裡
已經早就準備好這一天了,大家散去,我獨自一人站在20層的環形大玻璃窗之前,彷彿還記得我們剛搬入大廈
時候,大家如火朝天的忙碌場景,現在那個小小的仙人掌都長成一個大球了,它熬了下來,我們沒有。實際上
現在的命運我在1994年我入行的第一天就知道,10多年了,我每天都在想,中國的所有的出口產品相對國內的
需求都是過剩的,我們這個國家依靠出口貢獻1/3的GDP已經10多年了,ZF有很多次機會利用我們賺的血汗錢解決民生問題,徹底的開啟國內需求之門,但是10多年過去了,貧富分化,官富民貧,情況越來越惡化。
涉及社會各個階層之間的利益分配導致的惡性矛盾頻繁發生。現在這種經濟模式的源頭出現問題了,整體的崩潰就是時間上的問題了。現在,得看天命了。如果說在30年前,我們是沒轍,為了生存必須當世界工廠奴隸,現在人家不讓我們當奴隸了,我們那些可憐的工廠還真懷念當奴隸的日子。真是諷刺呀。
回國之後,必有同學聚會,幸運的是,我還是最瘦的,相對狀態也是最年輕的,看來澳洲的生活還是節奏慢。
同學中有在能源部任職,工資每月上萬,基本不用,房子車子都是國家的,而且本次國家為拯救經濟的投資,一大部分錢都投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這正是他們大展身手的機會,而另外一些在私營和外資系統的同學就不那麼好
運了,真是河西河東,甘苦自知呀。看來空談解決民生問題沒用,當一個階層的政策的出發點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出發。而不想或者無能照顧全局,那麼對應的社會就一定會出分級和階層,到頭來,分道揚鑣,誓不兩立的矛盾就會油然而生了。從現在到明年的6月份是關鍵的時期,但願天佑華族,這次中國的實體經濟不要受
到毀滅性的打擊。社會不要出現大規模的失穩。
擔心
北方的物價總體上都在下降,肉類: 豬排16.8圓每斤,羊肉14圓每斤,牛肉24圓每斤,活螃蟹55圓每斤,
海蝦24圓每斤倒是都和澳洲差不多。
但是有些農產品價格讓人覺得要出事,蘋果0.23圓每斤,雞蛋現在1.8圓到2.3圓了是這幾年的最低價格,
大蒜才0.08圓每斤,基本上是不要錢了,要是明年還這樣,農民的生活和農村的穩定就是大問題了。新聞里說
大的鋼廠,汽車廠(比如一汽)都停產了,本街區的房子已經降了20%了,但是還是沒動靜,售樓處都關了.以前需
要周末定位的餐廳,現在6-7點去了,還不到一半的上座率,就別說翻台了。中低檔的百貨店都在打折,ONLY ,VOMO,艾格,FED,百麗等中檔品牌都在打對摺,K歌和茶館已經有100圓24小時的了,一切經濟危機
的跡象都顯露出來了。但是高級百貨店還未降價,一件阿瑪尼的大衣還是15500圓。不過高級會所的正規按摩價格的價格下降了,90分鐘,158-238圓再加上溫泉。非正規的不在研究範圍,呵呵。
反感
已經1年沒挨罵了,也許英語罵人的話,我聽得還不太懂,但是一下飛機就挨罵,使我馬上適應了國內的氣氛。
在機場,一輛奧迪Q7飛馳而過,非要在轉彎的綠燈的時候寧可轉一個大彎也要在你的前面過馬路,還給你留下
一句京罵「傻X,看著點」,寶馬的車主就更是囂張,我走在我們大廈的便道上,他在我旁邊,下車,打開車門碰到了我,還賞了一句 「你媽X這麼大人走路沒長眼睛」, 這人真是可憐呀,真是嚴格執行了德國人的廣告語,
」車就是我的一切」呵呵, 我和他對視,直到他的主子從車裡出來,沒想到認識,我們在一個大廈里,我當時真
想閉上眼睛當次JUMPER 一下跳回悉尼,沉默,然後是各走各的,那一瞬間,我充分的認識到,我確實不屬於
這裡的圈子了。這種感覺真好,如釋重負呀。但是轉念一想,我又悲從中來,我屬於澳洲嗎?實際上我在哪都是
「二等屁民」呀,只不過,我英語不好,聽不懂那些騙人的好話罷了。
進步
已經10年沒開會了,不想剛回國就受邀參加了市府的座談,公務員現在真是態度好多了,充分體現了服務
的宗旨,而且不再把改革開放的決策和成績說成自己的功績,而是說一個執政為民的政府應該做的了,而且也承
認了自己在60年代犯了很多錯誤,誤導了民心和民智,而在70年代那種社會經濟條件下,改革開放是全民族自
救並從此立足於世界的必然的選擇,而不是某個人的思想創造了。而當時的決策,充分體現了作為執政黨
代表人民利益執政的優秀品質,改革開放30年了,ZF能看到這點,這是真正的進步,這種盡職盡責,實事求是
的坦誠務實的態度一改以前施捨的官態,這真是經濟危機時代的寶貴收穫。
民間的進步就更大,80-90年後的孩子們更大膽而自私的追求私利,這種物質的導向作用是中國今後經濟發展的
真正催化劑,看著我們那些被遣散的80以後的孩子們的鎮定,我想中國今後靠這幫野心勃勃的人還是有希望的
至少他們比我們這70年後的人更沒有傳統道德上約束,行動也更徹底和直接,手段也更無拘無束多種多樣。
坦率說,現在的世界還是叢林,有狼做接班人,總比羊好。
美好的一天
在北方的冬日的暖陽的樓間花園裡,腳下是落葉沙沙的聲響,看鄰居老大爺們下象棋,恍然之間,像是回到了落霞與鷗鷺齊飛的情人港;儘管兩地人們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身上承擔的壓力不一樣,生活習慣也不同,但是並不妨礙每個人從自己的生活中獲得快樂的權利
在新開張的水煮魚餐廳,來自四川的服務生小妹妹一邊給我母親換碟子,一邊滿意的述說自己每月1千多人民
幣的工資和管吃管住的待遇,馬上就想到了和我家那位微生物碩士的領導在悉尼找工的日子,想到了她滿意
的述說她現在供職的那個有100年歷史的醫院裡面開的聖誕餐會和她的主管發給她的表彰她工作的獎狀;想到了我在工廠發貨到悉尼時關上集裝箱門的一瞬間,我們為自己工作,我們每天複製生活。如果我們不到澳洲,會
有心情傾聽一個外來的打工妹的故事嗎?我不知道。但是我現在知道了,我們都是一樣的,都在新的城市找到了
我們的新的位置。就像浮萍在激流中遇到了石頭。
早晨,天空照舊灰濛濛的,人總是要吃飯的,為了生存必須放棄一些奢侈的東西,比如奧林匹克牌藍天。
看到孩子們穿的像個小麵包,背著大書包上學去,彷彿看到了我的五歲的小外甥第一次傳上那藍色校服時的樣子,
那雙小大頭鞋真是結實,有朝一日,我也會送我自己的孩子去上學,他也許也會只說英語,儘管聽的懂我和他說的中文。他會離開我,他不會知道,開始的一切。當初,他的父親和母親在多少的夜晚輾轉反側,曾經怎樣的
的失望並希望過,失去了多少熟悉的一切,得到了多少次的觸動,但是,但願他知道,他是人,一等的人民的一
份子,而且這是他應該得到,並應付出一切捍衛的。或許在他生活的百年,他最終也會成為浮萍,但是他不會像
我們這樣沒有原則和勇氣,至少他有的選,有的爭,我們付出了這麼多,就是為了給他選擇的權利。
這就是美好的一天,無論澳洲還是中國,人們(大部分人呀)都是勤勞而善良的,生活的都是美好而平靜的,儘管有的平靜是有保障的安逸,有的是短暫的快樂。從這享受精神上這點來說,兩地沒有區別。你的心在哪,哪就是你的家。別說中國好,還是澳洲好了,你只不過是你電影的主角,不同的地方是你不同的舞台和背景,你想
在哪演你也許可以自己決定,但是你要演什麼,你自己說了不算。 你說哪裡好?我說就是晚上你的夢最好,
要是夢境成了現實,那就是新的夢境最好。
--------------------------------------------------------------------------------
作者: £豬豬£ 時間: 2008-12-21 00:05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從來不後悔自己的選擇.選擇之前考慮周全,一旦做出了選擇就從不回頭!
[ 本帖最後由 £豬豬£ 於 2008-12-21 00:06 編輯 ]
--------------------------------------------------------------------------------
作者: bulaohu 時間: 2008-12-21 00:08
寫得真好!唯一不同意的一點就是,我覺得只要你認為自己在這裡是一等公民,你就是一等公民。別人怎麼看怎麼想沒有關係。
[ 本帖最後由 bulaohu 於 2008-12-21 00:12 編輯 ]
--------------------------------------------------------------------------------
作者: audream 時間: 2008-12-21 00:19
北大有個外籍教授說,現在的中國就是複製1929年的美國,嚴重的生產過剩,生產都是給別人的,別人用不著的時候自己根本消化不了。這輪的大規模失業是免不了的,朋友開的貿易公司也已開始裁員。如果不趁這個機會切切實實地提高內需,以後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是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
作者: thomass620 時間: 2008-12-21 00:34
20多年前,這個問題,沒有第二個答案,現在有,反映了中國許多大城市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在過去的30年裡面,而上海只不過是在恢復他過去應該有的地位。我覺得,這些問題沒必要多爭論,也沒必要總動不動就網特和五毛的。還是走著看吧,我認為,目前中國的確是在相當嚴重的經濟危機中,不像有些人想的形勢一片大好,趕英超美之類的。在一些別的論壇,我遇見過幾個在澳洲的上海人(我也不知道他們是否是真的上海的),把整個澳洲甚至整個西方描繪的一文不值,說西方要崩潰了,中國要通過金融危機取代他們。我覺得這個實在是小兒科的很。
--------------------------------------------------------------------------------
作者: bulaohu 時間: 2008-12-21 00:35
我覺得中國已經在做了,特別是胡溫上台以後。農民現在連公糧都不用交了,自家還有宅基地蓋房子,農忙幹活,農閑去做生意或者打工,我覺得其實比城市裡的底層人民過的好。內需要開發出來,關鍵是佔大頭的農村人口,他們的醫保和社保要先解決,然後大家才敢放開花錢,但解決這兩大塊需要多少錢?我是沒譜,但看看美國到現在也不敢搞全民醫保,可見這個數字絕對不會小。美國才不到四億人。
寫到這裡,更覺得澳洲的幸運。最少在我們的有生之年,這個國家可以憑自然資源的優勢就這麼混下去。
[ 本帖最後由 bulaohu 於 2008-12-21 00:37 編輯 ]
--------------------------------------------------------------------------------
作者: courier 時間: 2008-12-21 00:50
樓主寫的非常好。工農學商都在樓主的縮微文章中展現了出來,真實感人,俺眼淚都差點出來了。
--------------------------------------------------------------------------------
作者: hcx 時間: 2008-12-21 00:58
外貿行業的同行,握個手
很多類似的感受盡在無言中
人生本如寄,何必介意故鄉他鄉
我心安處是我家。自我很小,無需太過在意,天地很大,用心感受,精彩無限。
--------------------------------------------------------------------------------
作者: BILL27 時間: 2008-12-21 01:15 標題: 回復 6# 的帖子
對不起,關於政府的農村新政和農村的新的土地政策,我有不同的看法,這是政府的自救,目的是
為了讓土地涵養更多的從珠三角,長三角,及各個一線,二線城市建築業回到原籍的農民工,這未雨綢繆的
手段對於社會和政權的穩定相當主要,但是現在留給政府的時間不多了,經濟的惡化,直接導致了全社會
的收入減少,農付產品的價格下降,而且大量農業人口剛剛城市化不久,又變工為農,這是經濟和歷史的倒退,
所以光從政治的安撫的手段下力量是不夠的,就算我們會在近期取消戶籍制度,我們也很難保證這些閑散的
勞動力在看遍城市的風景后,還會安分的在農村呆著,對於他們城市和鄉村不光是收入和地位的轉變,更重要
是見識的提高,現在想在短期內恢復出口活力不現實,所以政府必須投錢修鐵路,機場,工路,哪怕修完了沒有
用處,只要能涵養勞動力人口,熬過這個艱難的時期就行,至於保障民生,政府沒有機會了,不因為別的,就是
一個子「信」,相信大家懂我的意思。
--------------------------------------------------------------------------------
作者: tencent 時間: 2008-12-21 01:19
非常棒的文章,頂一個。那些開好車的垃圾,恐怕是北京一大特色。今天在T3航站樓前,看見一個開現代(也不是什麼好車)的耍橫,估計是為了什麼違法停車之類,爭執到後來被機場的執法人員從車裡拉了出來,最後扭打在地上,好多老外在邊上旁觀。
--------------------------------------------------------------------------------
作者: bulaohu 時間: 2008-12-21 01:55
引用:
原帖由 BILL27 於 2008-12-21 01:15 發表
對不起,關於政府的農村新政和農村的新的土地政策,我有不同的看法,這是政府的自救,目的是
為了讓土地涵養更多的從珠三角,長三角,及各個一線,二線城市建築業回到原籍的農民工,這未雨綢繆的
手段對於社會和政 ...
我還真不明白這個信字裡面的奧妙,以及為什麼政府已經沒有保障民生的機會了。不過眼見BILL27兄並不願在這一點上深談,還是就此打住吧。文章寫得非常好,非常真切,謝謝!
--------------------------------------------------------------------------------
作者: parramatta 時間: 2008-12-21 06:31
引用:
原帖由 courier 於 2008-12-21 00:50 發表
樓主寫的非常好。工農學商都在樓主的縮微文章中展現了出來,真實感人,俺眼淚都差點出來了。
同感,眼睛濕潤
--------------------------------------------------------------------------------
作者: jasonliu234 時間: 2008-12-21 08:39
寫得好 是有感而發
--------------------------------------------------------------------------------
作者: CMAO 時間: 2008-12-21 09:04
很有內容的文章,LZ很有才!
--------------------------------------------------------------------------------
作者: 葉多媽媽 時間: 2008-12-21 09:14
非常好,謝謝!
應該升精2,精3都不足為過
--------------------------------------------------------------------------------
作者: 沅 時間: 2008-12-21 09:34
好文。看完最後一段,心情忽釋然且平靜。謝謝LZ
--------------------------------------------------------------------------------
作者: 西門吹哨 時間: 2008-12-21 10:50
樓主94年入行做「工」,隨後不久開始一直到不久之前一直自己做老闆從「商」,現在又回到澳洲大自然務「農」……
農工商一條龍是ZF提倡和倡導的積極業態模式。
祝福中華
--------------------------------------------------------------------------------
作者: sweeet 時間: 2008-12-21 11:21
樓上怎麼知道lz是94年入行的?還有,你兼職得太多啦,明顯提高了澳洲的失業率哈
--------------------------------------------------------------------------------
作者: coolioo 時間: 2008-12-21 11:57
絕對精品文章,非常開闊眼界,謝謝
--------------------------------------------------------------------------------
作者: steveking 時間: 2008-12-21 12:04
引用:
原帖由 sweeet 於 2008-12-21 11:21 發表
樓上怎麼知道lz是94年入行的?還有,你兼職得太多啦,明顯提高了澳洲的失業率哈
LZ 自己寫的 「實際上現在的命運我在1994年我入行的第一天就知道,」
--------------------------------------------------------------------------------
作者: wideye 時間: 2008-12-21 12:09
內容好,文筆好。
--------------------------------------------------------------------------------
作者: colaice 時間: 2008-12-21 12:11
寫的太好了,精闢,深刻,感人
好久沒看過這麼好的帖子了,感動的
LS的不看貼就回帖,人家LZ自己說了的
--------------------------------------------------------------------------------
作者: steveking 時間: 2008-12-21 12:31
P19好久不露頭了,,,注意要勤來報道
--------------------------------------------------------------------------------
作者: 全家桶 時間: 2008-12-21 12:34
看了很有感觸,謝謝樓主
--------------------------------------------------------------------------------
作者: mike73008 時間: 2008-12-21 12:54
文采+思辨 頂!!
--------------------------------------------------------------------------------
作者: astina 時間: 2008-12-21 15:22
升精2
--------------------------------------------------------------------------------
作者: tryitagain 時間: 2008-12-21 16:02 標題: 足跡真是卧虎藏龍啊!
隨便一個潛水員就那麼高的水平。
--------------------------------------------------------------------------------
作者: 可可粉 時間: 2008-12-21 16:31
真是精品好文!深入淺出,感悟深刻!
喜歡這句「坦率說,現在的世界還是叢林,有狼做接班人,總比羊好。」
--------------------------------------------------------------------------------
作者: 妖氣凜然 時間: 2008-12-21 18:42
加點分分, 賄賂一下
--------------------------------------------------------------------------------
作者: 我是老人 時間: 2008-12-21 20:39
看的明白,心態有點老
--------------------------------------------------------------------------------
作者: courier 時間: 2008-12-21 20:44
同意。最難得的還是樓主悲天憫人的情懷,不僅僅局限於自己的圈子,看得更多,看得更遠。
引用:
原帖由 coolioo 於 2008-12-21 11:57 發表
絕對精品文章,非常開闊眼界,謝謝
--------------------------------------------------------------------------------
作者: 格美 時間: 2008-12-21 21:51
好的沒話說了。
--------------------------------------------------------------------------------
作者: astina 時間: 2008-12-21 21:54
引用:
原帖由 BILL27 於 2008-12-21 00:01 發表
你只不過是你電影的主角,不同的地方是你不同的舞台和背景,你想
在哪演你也許可以自己決定,但是你要演什麼,你自己說了不算。 你說哪裡好?我說就是晚上你的夢最好,
要是夢境成了現實,那就是新的夢境最好。
最後這段,頗有大家風範啊,是歷盡紅塵之後的淡定和平和。
--------------------------------------------------------------------------------
作者: 小燕子穿花衣 時間: 2008-12-21 22:33
想起了希曼。。。
--------------------------------------------------------------------------------
作者: 小燕子穿花衣 時間: 2008-12-21 22:33
給樓主加分
--------------------------------------------------------------------------------
作者: qqyang 時間: 2008-12-22 10:30
寫得真好!
--------------------------------------------------------------------------------
作者: jsj_12 時間: 2008-12-22 11:09
你的心在哪裡,家就在哪裡
--------------------------------------------------------------------------------
作者: bffbffbff 時間: 2008-12-22 11:45
沒啥想說的了,如果看問題想問題都有lz的這個高度和境界,大家也就少了無數無謂的爭吵了
--------------------------------------------------------------------------------
作者: 西蒙 時間: 2008-12-22 11:55
引用:
原帖由 小燕子穿花衣 於 2008-12-21 22:33 發表
想起了希曼。。。
他回去正好趕上這一波,不知道怎樣了。
--------------------------------------------------------------------------------
作者: 小s007 時間: 2008-12-23 02:21
--------------------------------------------------------------------------------
作者: 落梅搖香 時間: 2008-12-23 14:57
很好的一篇文章,頗有同感。
我在國內呆了5年後, 再回墨爾本。 在論壇里看到很多比較澳洲和國內大城市的帖,自己頗有欲說還休的感覺。當年我自己也是比較了很久才決定回國的, 比較的是自己成敗的可能性和機會成本問題。但回到墨爾本的決定,卻並沒有太多猶豫。 經歷很多事情以後,財富以及成就的多寡,都抵擋不了內心的疲累和健康快樂的流逝。也許我本來就沒有什麼大財富, 也無所謂大失去。樓主從大環境已經分析得很清楚了,我覺得, 從個人而言, 反覆的比較對我們這樣的移民來說沒有什麼太多好處, 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實際情況為依據來決定去留, 而盡量少去計較哪一個城市更加繁榮與奢華。說實在的, 那些繁榮與奢華, 都只不過是短暫的經歷而已, 並不屬於你。大部分的人生, 還是瑣碎和平淡。 在哪裡生活, 就在哪裡經歷著, 就淡定地去享受和承受。
當然, 我覺得從大趨勢上看中國肯定是越來越好的, 我也支持有些年輕有為的筒子們回國創造輝煌的。還是lz說得好, 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就是最好的, 而不在於你在哪裡。
--------------------------------------------------------------------------------
作者: astina 時間: 2008-12-23 15:02
引用:
原帖由 落梅搖香 於 2008-12-23 14:57 發表
很好的一篇文章,頗有同感。
我在國內呆了5年後, 再回墨爾本。 在論壇里看到很多比較澳洲和國內大城市的帖,自己頗有欲說還休的感覺。當年我自己也是比較了很久才決定回國的, 比較的是自己成敗的可能性和機會成 ...
落梅確實是最有發言權的人,你回國5年的收穫也不小,收穫了愛情,也知道了自己最終想要的是什麼。人生儘是無盡的折騰,只有折騰過的人,才有權利說,我想要的是折騰之後的寧靜。
希望在這個論壇看到你更多的發言。
--------------------------------------------------------------------------------
作者: 落梅搖香 時間: 2008-12-23 15:13
引用:
原帖由 astina 於 2008-12-23 15:02 發表
落梅確實是最有發言權的人,你回國5年的收穫也不小,收穫了愛情,也知道了自己最終想要的是什麼。人生儘是無盡的折騰,只有折騰過的人,才有權利說,我想要的是折騰之後的寧靜。
希望在這個論壇看到你更多的 ...
是啊, 等我安定下來后肯定會多發言的。 回墨爾本后一直在琢磨做什麼。 最近剛買了個milkbar,以後估計會天天有時間來灌水了!
[ 本帖最後由 落梅搖香 於 2008-12-23 15:17 編輯 ]
--------------------------------------------------------------------------------
作者: nzsandra 時間: 2008-12-23 15:16
好啊!愛看!
--------------------------------------------------------------------------------
作者: astina 時間: 2008-12-23 15:48
引用:
原帖由 落梅搖香 於 2008-12-23 15:13 發表
是啊, 等我安定下來后肯定會多發言的。 回墨爾本后一直在琢磨做什麼。 最近剛買了個milkbar,以後估計會天天有時間來灌水了!
期待,到時候要請你作版主
--------------------------------------------------------------------------------
作者: 落梅搖香 時間: 2008-12-23 16:52
引用:
原帖由 astina 於 2008-12-23 15:48 發表
期待,到時候要請你作版主
恩, 那我不用擔心失業了。
--------------------------------------------------------------------------------
作者: Tasmanzhu 時間: 2009-1-1 09:00
LZ能看破點破,高!
真是經歷影響認知高度啊。
那個服務小妹,肯定不知道澳洲和中國的區別,但她知道北京和家鄉的區別呢。
心安處是家~~~~~~~~~
--------------------------------------------------------------------------------
作者: alfredbird 時間: 2009-1-1 09:50
一個國家或者說一個政府存在的價值就是要讓普通大眾們過得更好,物質上更加豐富,精神上更加愉悅,這個也是人類發展或者社會經濟上發展的目標。中國的政府我認為做得最糟糕的是讓利益到了少數人手中,社會整體資源浪費嚴重,社會整體效率非常的低下。GDP,就算是每年10%,又如何?
我不否認中國普通人民的生活比起30年前來的確好了很多,但是讓所有人痛心和揪心的是我們明明可以過得更好了,卻還沒有。比較一下戰後日本30年的路,就知道我們的飛速發展也並不是一家獨有的。現在存在的階層分化,利益集團的明確出現,決定了即使中國的高層想改變很多關於民生的東西,都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了,因為中國已經沒有了執行者,所謂的執行者都會拒絕去做那些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情。醫改,教改,房改,真的有這麼難,這麼複雜?只是很多領導想讓它這麼複雜而已。中國的「官吏」文化還是在延續著它幾千年的生命。
我們想要一個更加平等的社會,一個大眾都享受到改革開放成果的社會,一個社會資源配置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社會,一個能夠持續健康發展的社會,因為我們想要一個比現狀更好的社會。
生活在澳洲,「最少在我們的有生之年,這個國家可以憑自然資源的優勢就這麼混下去。」著實是一種幸運。看著大洋彼岸的中國,13多億的人口生活在一塊資源並不算十分豐富的土地上,很多東西其實已經註定了是一種必然。你只能夠成為一頭狼才能夠活得更好,你想成為羊?等待的只能是被吃掉的命運。
--------------------------------------------------------------------------------
作者: gzcaroline 時間: 2009-1-3 00:35
文章寫得很棒!很有啟發,謝謝樓主。
在澳洲也有好多狼,只是披著羊皮的狼而已。
--------------------------------------------------------------------------------
作者: 阿狗 時間: 2009-1-3 00:42
精品文章啊!!!
--------------------------------------------------------------------------------
作者: JASON 時間: 2009-1-3 10:08
真是難得一見的真情流露好文章!
個人體會,很多選擇都是性格的原因,亦或是沒到一定階段,很多人是體會不到另外一種需求的需要。我們有了不同的經歷,才會有更多的選擇。
--------------------------------------------------------------------------------
作者: flyspirit 時間: 2009-1-3 20:32
樓主確實好文章,洞察力很強,佩服。
--------------------------------------------------------------------------------
作者: dlcat 時間: 2009-1-5 04:53
心安之處是吾鄉,希望大家都找到自己心安的地方.
--------------------------------------------------------------------------------
作者: icyphish 時間: 2009-1-6 16:30
As Sharkspear said, 'life is a stage".
--------------------------------------------------------------------------------
作者: pangpang 時間: 2009-1-7 14:07
欣賞LZ憂國憂民的視角
'奧林匹克牌藍天' - cute words
--------------------------------------------------------------------------------
作者: dorin 時間: 2009-1-7 14:48
引用:
原帖由 可可粉 於 2008-12-21 16:31 發表
真是精品好文!深入淺出,感悟深刻!
喜歡這句「坦率說,現在的世界還是叢林,有狼做接班人,總比羊好。」
我也這麼想的。
--------------------------------------------------------------------------------
作者: astina 時間: 2009-1-7 14:50
此文經作者適當改寫后(主要是為了篇幅限制),將刊登在下周四出版的09年第一期同路人上
--------------------------------------------------------------------------------
作者: breville 時間: 2009-1-7 15:15
好文,就是lz的貨幣單位有待改進,,,rmb到底是圓還是元?
--------------------------------------------------------------------------------
作者: 行者有疆 時間: 2009-1-7 15:17
lz有文化,不錯,
--------------------------------------------------------------------------------
作者: 阿謅 時間: 2009-1-7 16:14
寫得不錯,但不知道說些什麼好,讓你們這些男子漢去憂國憂民吧!
--------------------------------------------------------------------------------
作者: leo_vayyee 時間: 2009-1-12 23:48
比較從來是沒有意義的
走出去的路就不要回頭
--------------------------------------------------------------------------------
作者: absolutelypig 時間: 2009-1-18 19:25
很喜歡lz的文筆,收藏你這篇文章,謝謝
--------------------------------------------------------------------------------
作者: 頂帖專用 時間: 2009-1-21 20:56
8錯的文
--------------------------------------------------------------------------------
作者: homeway 時間: 2009-1-23 22:41
引用:
原帖由 落梅搖香 於 2008-12-23 15:13 發表
是啊, 等我安定下來后肯定會多發言的。 回墨爾本后一直在琢磨做什麼。 最近剛買了個milkbar,以後估計會天天有時間來灌水了!
MILKBAR地址在哪裡啊,一定要告訴我哦。我崇拜您很久了!
--------------------------------------------------------------------------------
作者: dreamerinsh 時間: 2009-1-24 15:58
LZ 是個能做事又善思考的人. 總結的很好,但普通人做不到這麼理性,比較是難免的. 人生總是在患得患失間度過.
從去年10月起關注國內國外的經濟, 前面有人提到的北大外籍教授在澳洲報紙也有文章發表, 也有人引用他的論點,似乎是對中國宏觀經濟有自己的看法. 他是悲觀的, 一直拿1929的美國來做比較. 希望不至於如此.
--------------------------------------------------------------------------------
作者: lzwdavid 時間: 2009-1-24 17:41
引用:「當初,他的父親和母親在多少的夜晚輾轉反側,曾經怎樣的的失望並希望過,失去了多少熟悉的一切,得到了多少次的觸動,但是,但願他知道,他是人,一等的人民的一
份子,而且這是他應該得到,並應付出一切捍衛的。或許在他生活的百年,他最終也會成為浮萍,但是他不會像我們這樣沒有原則和勇氣,至少他有的選,有的爭,我們付出了這麼多,就是為了給他選擇的權利」
----心有戚戚焉
--------------------------------------------------------------------------------
作者: 人在旅途 時間: 2009-2-14 19:36
好文章,內心的真實流露!
--------------------------------------------------------------------------------
作者: aruba 時間: 2009-2-14 20:00
how can shanghai compare with Sydney in terms of life quality. People in shanghai even cannot talk freely and they are just struggling to make a living (no life quality ). The tall building's and flashing club cannot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It is just like Parramatta and Mosman , are they on the same level in terms of life quality?
--------------------------------------------------------------------------------
作者: nancynancy 時間: 2009-2-14 23:14
頭一次在這看到觸動心靈的文章
可是為什麼在哪演可以自己選擇,但演什麼,不能自己選擇呢?這裡不太明白。
[ 本帖最後由 nancynancy 於 2009-2-14 23:26 編輯 ]
--------------------------------------------------------------------------------
作者: adacz2007 時間: 2009-2-15 02:08
寫得真好
--------------------------------------------------------------------------------
作者: BILL27 時間: 2009-2-15 07:40 標題: 回復 69# 的帖子
想明白這個問題,有個辦法很好,但是比較殘忍,家裡有鏡子把,在鏡子上貼一張自己20歲之前最喜歡的
自己的照片,然後,每天早晨出家門照鏡子的時候,看看照片,也許突然有一天,你突然沒理由的感到
悲傷,無助,進而感傷絕望,然後淚流滿面,恭喜你,到那時,你就明白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
作者: william.wangzy 時間: 2009-2-15 21:28
支持好文!!!
--------------------------------------------------------------------------------
作者: MsOrange 時間: 2009-2-20 16:55
感動
--------------------------------------------------------------------------------
歡迎光臨 新足跡 (http://www.oursteps.com.au/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