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楊義:《莊子》還原

[複製鏈接]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9-2-24 11: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歷來都認為莊子為宋地蒙人,但莊子思想上承老子,乃為楚學。更值得注意的是,莊子祖脈在楚,其家族為楚莊王後代,大致於楚悼王或肅王時,已成疏遠貴族,離楚流亡。故莊子筆下,「大鵬」意象及鼓盆而歌,潛藏著楚俗記憶;寫楚人楚事,蘊含著鄉國之思;莊子家族流亡至宋,未能融入,故莊子多見宋人樸拙之相,又冷眼觀察鄰國魏地政治。莊子在孤獨中兩度放飛思想,收穫了「逍遙論」和「齊物論」,釋放出混沌思維、方外思維和夢幻思維。莊子式的「廣寓言」,充盈著草根人物和自然萬物,實為林野氣息的「莊周世界」。



宋人楚學之謎



  莊子的學脈上承老聃,令人不禁有道家多奇才之嘆。「老學」對後世影響很大,西漢前期文化思潮傾於黃老治世之學,這是一條外向的路線,在爭辯如何治世中轉入儒學;其後魏晉思潮傾於老莊,在經學變玄中,走了一條內向的治心之學的路線。雖同屬「老學」,但路徑不同。就西漢前期而言,庄學不顯,司馬談《六家要旨》推崇道家無為無不為,精神專一,應物變化,以治天下,可以感受到他尊黃老而非尊老莊的消息。因此司馬遷述先秦諸子,對莊子只作附傳,附於《老子韓非列傳》,語焉不詳地說:「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蒙為戰國宋地,這是漢代學者的共識,這有《史記索隱》引劉向《別錄》,《淮南子·修務訓》高誘注、《漢書·藝文志》班固自注為證,張衡《髑髏賦》也描摹髑髏口吻:「吾宋人也,姓庄名周。」漢人離戰國不遠,當不致於被後世的地理沿革弄走了眼神。梁惠王、齊宣王在位年代的上下限為公元前369年至前301年,這大概就是莊子活動的中心區域和年代。



  遺憾的是,本傳並未交代莊周的祖脈,而祖脈則是莊周繼承老子學脈而變異成自身形態的發生學之重要根據。由於祖脈未明,後世對庄學的歸屬多有猜測,朱熹說:「莊子自是楚人……大抵楚地便多有此樣差異底人物學問。」(《朱子語類》卷一百廿五)近代劉師培作《南北文學不同論》,認為荀卿、呂不韋之書,為秦、趙之文,屬於北學;老、庄、列屬於南學,並註明「老子為楚國苦縣人」,「莊子為宋人,列為鄭人,皆地近荊楚者也」。這就是朱自清稱「莊子宋國人,他的思想卻接近楚國人」(《經典常談·諸子第十》)的依據。莊子宋人楚學的文化地理學上難以通解的謎,使我們還原《莊子》,有必要從春秋戰國的姓氏制度和家族遷移入手,以明莊子的身世。



  對於莊子的身份,學者自然可以依據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律雜抄》竹簡,推斷莊子當過監管植漆和制漆的「漆園嗇夫」。但《莊子》書中只有兩處涉及漆,一為《人間世》:「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另一為《駢指》:「待鉤繩規矩而正者,是削其性;待繩約膠漆而固者,是侵其德也」云云,並不能說明他對種漆制漆何等精通,這份吏事也沒有給他帶來富裕。人們也許會猜測,這個微末職位的獲得,或是由於他與某些由楚遷宋的的制漆家族有聯繫,因為出土文物表明,戰國漆器,以楚國最為精美。但是這種猜測,充其量只能當做破解莊周身世之謎的難以把捉的某種端緒。



楚國流亡公族苗裔的身份



  在《莊子》中,我們發現,莊子對於楚國的表述,實在耐人尋味。比如對楚國政治,《人間世》篇借楚狂接輿嘲諷孔子之口,稱德衰以至於「方今之時,僅免刑焉」,除了躲避刑罰外,難有作為。到了《則陽》篇,更是稱說「楚王為人,形尊而嚴,其於罪也,無赦如虎」,明智之士是不會自投虎口的。這些說法多少透露了莊子心目中的楚國政治,隱含著某種切膚之痛的刑事陰影。莊子在楚王之聘中感受到要把他當成廟堂祭品:



  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這個辛酸的寓言背後,或許隱藏著什麼精神的傷疤,因為「楚王之聘」故事於莊子,簡直如影隨形。《列禦寇》篇云:「或聘於莊子,莊子應其使曰:『子見犧牛乎?衣以文綉,食以芻菽(大豆),及其牽而入於太廟,雖欲為孤犢,其可得乎!』」此故事未明言是何人聘莊子,《史記》的記述,則點明是楚威王聘莊子:「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綉,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遊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對於一位「其言汪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草野人物,尚處在強國地位的楚國驟然許為卿相,這是不可設想的。但這類故事在《莊子》書內外反覆出現,尤其是經過太史公的選擇而錄入本傳,是不能簡單地視為空穴來風的。與莊子同時而好與士游的梁惠王、齊宣王並沒有聘用莊子,唯獨並無好客記載的楚威王派出專使去迎聘莊子,這表明莊子與楚的因緣深於齊、梁,也深於只給當個漆園吏的宋。不是說喜歡記述人物家世的《史記》沒有直言莊子的祖脈嗎?這則故事隱含著對莊子祖脈的不言之言。



  假若從上古姓氏制度作進一步考察,莊子家族淵源的信息就可能浮出水面。《通志·氏族略》說:「以謚為氏。周人以諱事神,謚法所由立。生有爵,死有謚,貴者之事也。氏乃貴稱,故謚亦可以為氏。庄氏出於楚莊王,僖氏出於魯僖公,康氏者衛康叔之後也。」又在「庄氏」一目下作註:「羋姓,楚莊王之後,以謚為氏。楚有大儒曰莊周,六國時嘗為蒙漆園吏,著書號《莊子》。齊有庄賈,周有庄辛。」此前,唐人林寶《元和姓纂》卷五釋「嚴」姓云:「羋姓,楚莊王支孫,以謚為姓。楚有莊周,漢武強侯庄不識,孫清翟為丞相。會稽庄忌夫子,生助,後漢庄光,避明帝(劉庄)諱,並改為嚴氏。」南宋施宿等撰《會稽志》,有陸遊序,其卷三《姓氏》云:「庄氏,楚莊王之後,以謚為姓。六國有莊周。」這已是中國古代姓氏書的共識。而且庄氏到楚威王時猶有存於楚者,如《史記·西南夷列傳》載:「楚威王時,使將軍庄蹻,將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庄蹻者,故楚莊王苗裔也。」太史公的這一筆,印證了楚國庄氏,是以楚莊王謚號為氏的,可資與楚威王欲聘莊周的故實相參照。因此,庄氏屬於楚公族,當為可信。但莊子的年代距離楚莊王(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已經200餘年,相隔六七代以上,只能說是相當疏遠的公族了。楚莊王作為春秋五霸之一,向北擴張勢力,曾破洛水附近的陸渾戎,觀兵於周郊,問九鼎於周室。一些楚公族可能充實到新開拓的國土上。大概在莊子出生前20餘年,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鬥之士」,「於是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史記·吳起列傳》);並且「令貴人往實廣虛之地,皆甚苦之」(《呂氏春秋·貴卒》),甚至降為平民耕於野。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亂而攻吳起,射吳起並中悼王屍,被新即位的楚肅王論罪夷宗死者七十餘家,莊子的家族可能受牽連,避禍遷居宋國。



  以上的梳理若能得到認可,那麼莊子家族於楚是有國難歸的逐民。正由於家族奔宋,已破落為平民,他論「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禽獸可系羈而游,鳥鵲之巢可攀而窺」(《馬蹄》),就彷彿閃爍著他的童年記憶。又由於雖然流亡,畢竟是公族,在那個學在官府的時代,他有可能於學「無所不窺」,才能寫出如此奇妙的《莊子》,這是非有高文化素質不辦的事。莊周窮如涸轍之魚,靠貸借升斗之粟為炊,「處窮閭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在那個等級森嚴的時代,也只有憑著破落貴族後裔的身份,才有可能與士人、官員甚至王者交往,也惟此才可能發生楚王派使者對流散的公族中有才能者訪聘之事。楚威王即位離吳起變法已四十餘年,肅王之後又隔了宣王一代,身邊還有庄蹻一類公族大臣,以及與「夷宗死者七十餘家」有關係者的推動,是有可能萌動糾正冤案,對流亡公族後裔「落實政策」的念頭。但莊子難忘家族破毀的記憶,寧可曳尾於塗,也不願再當政治鬥爭的犧牛。如此梳理莊子的家族淵源,我們就獲得一把鑰匙,真切地解開《莊子》書為何寫成這個樣子的秘密,比如他筆下的楚國故事,如郢匠揮斤、痀僂承蜩、漢陰抱甕丈人何以如此神奇,因為那是祖輩父輩所講述的遙遠的故鄉傳說;而宋國漂絮者有不龜(皸)手的祖傳妙藥,只能世世漂絮,而別人用此葯於吳越冬日水戰,卻可裂土封爵,此類宋人愚拙故事,是由於庄氏家族流亡后未能融入宋國的緣故。總之,以此角度讀《庄》,你時時會感受到一個破落流亡貴族之苗裔在宋地作楚思的活生生的情境和秘密。



  由於莊子家族被迫離開故土,所以,這個家族有著遷徙的精神底色,這就是《莊子》中鮮明的南方情結的深層心理原因。在《秋水》中,莊子由於受故人惠施無端懷疑要謀取其梁相地位,在國中搜查三日三夜,就向惠施講了一則辛辣的寓言,其中說道:「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鸞鳳之屬),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莊子家族生於南方,他便自居為「南方有鳥」,而且自擬為楚人崇尚的鸞鳳。其家族遷於北方,便說「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在鳥由南飛北的敘述中,隱含著莊子家族由楚至宋遷徙的蹤跡。鵷鶵受鴟的腐鼠之嚇,是有鳥自南,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那麼在《逍遙遊》中,鯤鵬受斥鴳之譏,是有鳥圖南,發於北冥而飛於南冥,這同樣可以體驗到莊子有一種南方情結和大遷徙情結,這可能無意識地隱含著他的家族的歷史記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2-24 12: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10: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